李辛亥吧
关注: 16 贴子: 6,475

不哭不笑不怒骂,只是好好的理解,~~~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鄭無極 鬼本中的钗黛就是拥林派主观幻想中的伪钗、伪黛,即经过了拥林派竭力造谣诋毁、污蔑抹黑后的伪“宝钗”,以及经过了拥林派狂热粉饰美化、夸张拔高后的伪“黛玉”。只是拥林派自己的价值观就是阴暗卑劣、龌蹉下流的,所以鬼本竭力美化拔高后的伪“黛玉”依然下流不堪
  • 2
    这是在网上看到的,红楼梦版本的简介,在这里也补一份,以资参考。 【清代 甲戌本(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本,抄本) 己卯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己卯冬月定本,抄本) 庚辰本(脂砚斋凡四阅评过,庚辰秋月定本,抄本) 列藏本(苏联列宁格勒抄本《石头记》,抄本) 戚张本(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戚正本(有正书局石刊戚蓼生序本) 戚宁本(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抄本) 王府本(清王府旧藏本,蒙古王府本,抄本) 杨藏本(
  • 7
    郑无极:宝钗参选杂谈 一、宝钗从未参加任何形式的选秀女,她参加的是作者虚构的特殊选拔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08:48:18 二玉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情绪、情趣层面上的相同,都十分情绪化,都喜欢文艺小资的东西,但思想意志层面上则完全相反,宝玉愤世、黛玉入世。在思想意志层面上唯有宝钗与宝玉才是真正的知己,二宝均是愤世嫉俗、淡泊出世,故脂批明言:“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09:48:49 宝钗是宝玉的精神同类,又高于宝玉,所以相当于女神的存在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09:51:45 宝钗在乎的是正义和法爱,而不是
  • 0
    郑无极:为什么有百年来对薛宝钗和薛家人的无底线抹黑?1 (1)总体评价方面,曹雪芹盛赞宝钗是“艳冠群芳”的“群芳之冠”,压倒黛玉的“风露清愁”: 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筒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 “任是无情也动人。” 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
  • 0
    郑无极:为什么有百年来对薛宝钗和薛家人的无底线抹黑?0 因为宝钗在家世、容貌、品格、学识、才华、思想、境界等各方面均碾压黛玉! 凡认真看过脂评本原著原文的读者,谁不知道宝钗在家世、容貌、品格、学识、才华、思想、境界等各方面均碾压黛玉?也正因为《红楼梦》原著中宝钗对黛玉呈全方位的压倒态势,所以拥林派红学最为嫉恨的就是宝钗。为了将林黛玉捧上神坛,拥林派必须全方位造谣诋毁宝钗,无所不用其极地向宝钗和拥钗派身
  • 0
    #郑无极钗学红楼[超话]#郑无极 2022.12.04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0:28:04 但贾府的素材很明显也有不少是来自平郡王府。贾代善,对应的就是爱新觉罗代善。爱新觉罗代善就是礼亲王与克勤郡王(平郡王)两支铁帽子王的共同始祖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0:34:04 《啸亭杂录》的作者爱新觉罗昭梿,也是爱新觉罗代善的后裔,曾经袭爵礼亲王,后因事革爵,回家发愤著书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0:35:40 敦敏、敦诚是阿济格的后裔,曾在右翼宗学读书,曹雪芹当时也在右翼
    邐曦霆... 12-23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3:58:02 当然是原著宝钗漂亮。原著宝钗是素颜依然艳冠群芳,张莉要靠化妆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4:02:10 当时的观众反而说张莉过于洋气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4:04:01 不过,87版给张莉版宝钗设计的服饰配色确实非常俗艳,尤其是第一次出场时的大红大花的披风,完全是农家乐风格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4:04:59 宝钗的衣裙服饰配色,我认为最符合宝钗恬淡娴雅气质的是王玉梅版宝钗,其次是傅艺伟版宝钗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4:06:12 宝玉本来就
    邐曦霆... 12-23
  • 0
    郑无极2022.12.07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022/12/7 16:44:28 我没查到魏廷珍兼任盐运使的直接史料,但有些史 料似乎可以间接说明情况。首先,李煦担任两淮巡 盐御史期间提及张应诏是盐运使:“上年十一月十 三日到任,奴才督两淮盐运使张应诏开征新课起, 至目下二月二十三日共收过钱粮五十万两零。”康 熙有批示:“奉御批:运使张应诏为人何如?有清 名否?”张应诏是盐运使,这个确凿的。李煦指控 张应诏贪腐,所以康熙特派魏廷珍下来查案。《清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3:33:34 最有意思的是梨香院,按今稿叙述,这里先是荣国公暮年养静之院,然后是薛家居住,修建大观园以后给女伶们居住,尤二姐死后停灵也在此处。尤二姐死后停灵到梨香院,这本身已经比较怪了,更奇怪的是贾琏嫌后街出灵不好看,于是在对着梨香院的正墙上开了一个通街大门。但按今稿,梨香院南面就是大观园,有大观园的南北界墙挡着,再往南又有贾赦院的北墙阻挡,如何能是正墙上开个大门就能通街?所以,梨香院的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1:34:38 先看看图,有空我再专门写文章具体说明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1:40:40 大观园主要是由原荣国府东大院和原宁国府会芳园两部分构成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2:58:04 薛府是在大观园东面,蘅芜苑是在大观园东北部,如果大观园是开东北角门则距离最近,但因为有大主山阻挡,宝钗不便于经常翻山,所以走东南角门最方便。这样一来,宝钗每次都要路过怡红院附近,因此第34回林黛玉守在怡红院附近东张西望,见宝钗进园,便嘲笑宝钗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1:34:38 先看看图,有空我再专门写文章具体说明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1:40:40 大观园主要是由原荣国府东大院和原宁国府会芳园两部分构成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2:58:04 薛府是在大观园东面,蘅芜苑是在大观园东北部,如果大观园是开东北角门则距离最近,但因为有大主山阻挡,宝钗不便于经常翻山,所以走东南角门最方便。这样一来,宝钗每次都要路过怡红院附近,因此第34回林黛玉守在怡红院附近东张西望,见宝钗进园,便嘲笑宝钗
  • 0
    郑无极 [cp]袭人的原名3 程伟元、高鹗由于没看见甲戌本第8回这条脂批,始终没意识到紫鹃系鹦哥改名。于是,到了程本后四十回中,鹦哥与紫鹃又重新成了各不相干的两个人: 紫鹃连忙叫雪雁上来,将黛玉扶着放倒,心里突突的乱跳。欲要叫人时,天又晚了;欲不叫人时,自己同着雪雁和鹦哥等几个小丫头,又怕一时有什么原故。好容易熬了一夜。(程甲本第97回) 那雪雁虽是宝玉娶亲这夜出过力的,宝钗见他心地不甚明白,便回了贾母、王夫人,
    邐曦霆... 11-28
  • 0
    郑无极 [cp]袭人的原名2 跟袭人情况非常相似的是紫鹃。按照《红楼梦》今稿设定,紫鹃原本也是贾母的丫鬟,本名为“鹦哥(鹦鹉)”,被贾母赐予黛玉后,方才改名叫“紫鹃”。甲戌本第3回、第8回原文分别如下: 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甲戌眉批:妙极!此等名号方是贾母之文章。最厌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满纸皆是红娘、小玉、娇红、香翠等俗字。】者
    邐曦霆... 11-28
  • 0
    郑无极 [cp]袭人的原名2 跟袭人情况非常相似的是紫鹃。按照《红楼梦》今稿设定,紫鹃原本也是贾母的丫鬟,本名为“鹦哥(鹦鹉)”,被贾母赐予黛玉后,方才改名叫“紫鹃”。甲戌本第3回、第8回原文分别如下: 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省力的,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名唤鹦哥【甲戌眉批:妙极!此等名号方是贾母之文章。最厌近之小说中,不论何处,满纸皆是红娘、小玉、娇红、香翠等俗字。】者
    邐曦霆... 11-28
  • 0
    [cp]袭人的原名1 按照《红楼梦》今稿的叙述,袭人本是贾母的丫鬟,原名“珍珠”,被贾母赐予宝玉以后,方才改名为“袭人”。甲戌本第3回原文如下: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甲戌侧批:亦是贾母之文章。前鹦哥已伏下一鸳鸯,今珍珠又伏下一琥珀矣。以下乃宝玉之文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
    邐曦霆... 11-28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2:18:08 甲戌本第8回的原文确实是“掏”,但“掏”这个动作的直接对象却并不是金锁,而是璎珞。完整的原文是:“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钗的金锁并不是直接连接在项圈上的,而是项圈上垂了璎珞,金锁是链接在璎珞上的。从项圈到金锁,这中间垂了一定的距离,需要宝钗“掏”将出来。因此,宝钗将璎珞掏出来以后,宝玉托着金锁观看,根本不需要这拥林派造谣诬
    邐曦霆... 11-14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22:18:08 甲戌本第8回的原文确实是“掏”,但“掏”这个动作的直接对象却并不是金锁,而是璎珞。完整的原文是:“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钗的金锁并不是直接连接在项圈上的,而是项圈上垂了璎珞,金锁是链接在璎珞上的。从项圈到金锁,这中间垂了一定的距离,需要宝钗“掏”将出来。因此,宝钗将璎珞掏出来以后,宝玉托着金锁观看,根本不需要这拥林派造谣诬
    邐曦霆... 11-14
  • 0
    郑无极 从五重维度确证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1 在曹雪芹的脂评本《红楼梦》原著中,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姻被作者有意设定为“百年作合”的天命真配。从宝钗、宝玉二人的思想远近、成婚方式、婚后情感、婚姻结局、前世宿命等五重维度来看,脂本正文和脂批都确证了二宝婚姻乃是志同道合、夫妻恩爱,以至于充满佛家法爱精神的美好姻缘。尽管后世拥林派红学出于嫉恨宝钗的心理,无所不用其极地造谣诋毁这段姻缘,但充其量也只是影响了众多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34:56 月馀,反乎卫,主蘧伯玉家。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38:23 春秋时期的惯例是,贵族周游列国,一般都客居于当地一位身份相当的贵族家里,称之为“主”或“主人”。“东道主”一词的本意,就是秦人东行,以郑国为“主”,予以接待。孔子离开鲁国十四年,有九年是呆在卫国,皆是住在卫国大夫蘧伯玉家里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50:16 孔子与蘧伯玉关系很好,终身都相互盛赞对方的君子之德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6:51:04 贵族家里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8:04:33 完全是常识性错误。清代巡盐御史跟明代巡盐御史一样,主要是由监察御史出任。由于监察御史在雍正七年以前的定制跟明代一样是正七品,所以清代前期的巡盐御史的定制也是正七品。同时期巡漕、巡仓、巡城、巡按等御史也是如此。由内务府委派官员巡盐两淮,这种情况有,但属于特例,而不是常态。比如,曹寅以正五品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御史,同时有两个以上兼职,品级当然从高不从低。但绝对不能说明康熙时期
  • 0
    关于薛家是贾府之外的独立宅院,再补充一个地理方位方面的实证 关于薛家早在第18回就已经搬离贾府,此后一直居住于贾府之外的独立宅院,再补充一个地理方位上的原文实证: 原文之一: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日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甲戌侧批:补明,使观者如身临足到。】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
    邐曦霆... 10-25
  • 0
    薛家早在第18回就搬离了贾府,真正一直到死都赖在贾府不走的恰恰是林黛玉! 《红楼梦》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薛宝钗赖在贾家七八年”这种滑稽可笑的鬼话。事实上,薛姨妈一家早在第18回就已经搬离了贾府。而第23回以后宝钗入住大观园,又是因为元春下了口谕,专门点名要宝钗住进去。可到了第78回抄检大观园以后,宝钗也搬离了贾府。真正一直到死都赖在贾府不走的恰恰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能够入住大观园,她本来也是沾宝钗的光。换言
    邐曦霆... 10-25
  • 0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0:03:42 演员最重要的是颜值和演技,有文化素质加成更好,不过对角色的理解首先是编导的职责。演员自己能理解角色更好。但只有在编导不给力的情况下,演员的文化素质才是决定性的 白雪梵音薛宝钗传 10:08:04 张莉颜值高,演技差,编导对角色的理解完全是负面拖后腿,张莉自己也没啥文化素质,因此张莉版宝钗除了颜值,其余一塌糊涂。傅艺伟有颜值有演技,对角色的理解优于张莉。编导对宝钗的理解不给力,但也基本上不是
    邐曦霆... 10-25
  • 0
    郑无极 薛家早在第18回就搬离了贾府,真正一直到死都赖在贾府不走的恰恰是林黛玉! 《红楼梦》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薛宝钗赖在贾家七八年”这种滑稽可笑的鬼话。事实上,薛姨妈一家早在第18回就已经搬离了贾府。而第23回以后宝钗入住大观园,又是因为元春下了口谕,专门点名要宝钗住进去。可到了第78回抄检大观园以后,宝钗也搬离了贾府。真正一直到死都赖在贾府不走的恰恰是林黛玉!而且,林黛玉能够入住大观园,她本来也是沾宝钗的
    邐曦霆... 10-1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