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春吧
关注: 2,122 贴子: 74,695

敬爱神仙缅怀大师

  • 目录:
  • 明星
  • 2
    原创 张发栋 我闻精舍 波兰人肖邦是音乐家,但他作为一名钢琴家竟不朽,荣列十八、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共八十七位钢琴家排行榜,这可是很让人惊异的,因为一九七一年获普利策评论奖的著名音乐评论家、作家,美国人哈罗德·C.勋伯格所著《不朽的钢琴家》里有一篇《肺结核、浪漫派、诗人——肖邦》的专文,乃是“有特殊贡献的键盘专家”、“当时负有盛名,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塑造了下一代的演奏和键盘哲学”的缘故。我读了觉得作者于肖
  • 0
    李少春(1919年----1975年)河北霸州人。生于天津,长于上海。“全能型”京剧表演艺术家。 其父李桂春(艺名小达子),以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走红上海,人称“活包公”。少春自幼接受严父庭训,并从师沈延臣,打下幼功基础。1931年随全家返回天津。在严父安排下,选择“谁好学谁”、“坐科”达子楼的学艺之路,文请“谭(鑫培)派”教师陈秀华,武请“杨(小楼)派”教师丁永利。正规启蒙,由此开始。曾由梅兰芳提携,合演《四郎
  • 2
    索俊才   由李少春编演的《野猪林》被搬上银幕与广大观众见面,迄今已四十余年。四十年来《野猪林》的影响越来越大,李少春的表演艺术也愈来愈深入人心,为大家所看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野猪林》的演出不绝于舞台,先是内蒙古京剧团演出该剧,由京剧名家李万春之子李小春饰演林冲,由于受到舅父李少春的亲授,故其表演可谓不凡。之后,中国京剧院也多次演出该剧,李光、李岩、于魁智等名家分别任主演。此外,一些著名的
  • 1
    苏少卿   戏味,也同菜肴果蔬一般,各有不同的滋味。生、旦、净、末、丑的味儿绝不雷同。现在专以老生戏来说,同属文戏其中就有种种不同。
  • 2
    何玉新 宋韵京剧 末代皇帝溥仪是个玩家,打网球,打高尔夫,赌马,骑自行车,练武术,养猎犬,玩古玩,斗蛐蛐,这些都有据可查。他也十分喜欢京剧,是梅兰芳的“粉丝”。他小时候在宫里,从京剧《文昭关》中扒下来一段戏文,略加修改,成了他写的一段歌词:“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鼙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 5
    京剧连载 拉弓靠膀子 唱戏靠嗓子 另又有“挑担的膀子,唱戏的嗓子 演员不动心,观众不动情 京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努力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在内心深处唤起角色的自我感觉,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受到感染。如梅兰芳演出《霸王别姬》时饰虞姬,当演到“别姬”一段时,梅兰芳在心理上即有一种悲痛感。周信芳演出《清风亭》时饰张元秀,当演到“望子”等情节时,他本人也会伤心流泪。这就是演员在表演中“动心”,并以
    梨园居士 11-30
  • 0
    原创 姜建军 北方戏曲传媒 张自革评戏越评越有意思了,昨晚上我在手机中揶揄他说:“你已经和名人齐名比肩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还说不是所有的文人墨客都能够写出你这样的“戏评”,如此说来,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所做出的贡献不可小觑,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你现在一个区里民政局的区区社区科长的职权范围了,文化局长也应该当的起呀。前不久我评价过好友鲁一夫说:“有本事的吹牛就叫本事”,自革确
    梨园居士 11-29
  • 1
    潘伯鹰   李君少春执贽记  吾友张君伯驹,以贵公子为名下士,掉鞅词坛,回翔艺苑者,且四十年。生平真赏有在,取径绝高,即之温然,吉人辞寡。近岁尤罕交游,豹雾自隐,长居故都,间一南下,亦惟知交数人与相过从而已。日者,伯驹忽复与谢稚柳居士相过寒斋,偕饮市楼。因观其行笈宋人书画。
    梨园居士 11-28
  • 3
    据新华社天津11月20日专电 业内人士:京剧武戏正被日益边缘化亟待拯救   《挑华车》《武松打虎》《雁荡山》《三岔口》等经典武戏,近年来在全国的京剧舞台上已经越来越少见了。正在天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业内人士指出,“武戏”正被日益淡化和边缘化,亟待拯救和保护。
    leqi55699 11-26
  • 1
    张旭冉 咚咚锵   2023年11月18日上午,京剧武生名宿杨少春收徒青年武生、戏曲导演张旭冉拜师仪式在北京宴饭店内隆重举行。现场高朋满座,众多梨园界领导、前辈、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梨园传承佳话。
    梨园居士 11-26
  • 2
    梁小鸾   师辈张伯驹先生,1897年生,1982年仙逝。
    梨园居士 11-25
  • 2
    迟轲   30年代,查理·卓别林第一次到中国,上海的接待者安排他看15分钟的京剧。结果他坐下来就不走了,直到终场。50年代,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单独宴请了卓别林,这位伟大的演员又向总理表示了他对中国戏曲的倾慕。  许多有见识的艺术家都认为,京剧的魅力在于它完全是以演员为主体的极为精粹的“表演艺术”,一切戏剧因素,几乎全都体现在演员的“身上”。
  • 2
    李红根 咚咚锵   11月15日,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人声鼎沸,钟响磬鸣,众多戏迷观众从八方涌来,争相观看第七届“青研班”学员、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常务副校长、副教授衣麟的个人专场汇报演出。衣麟作为京剧艺术的新生力量,虽然一直在学校任教,但是他以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文武兼备的艺术才华,擅唱能武的艺术风格,在戏曲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以文武双出的《击鼓骂曹》和《战马超》作为个人专场汇报演出的剧目,更是激起
    梨园居士 11-22
  • 1
    江上行   梅兰芳自京回沪后,因为公私交忙,还没有正式会见过往访的记者。但在昨天午后,我终于得到了他的同意,跟他做了一次短促的晤谈。梅先生首先解释:“因为旅途劳顿,加上连日参加各项会议(他的神色之间显然有点疲倦的样子),体力已略感不支。复因日来饮食失去规律,胃病又有复发之象;现在,每天东西也不敢多吃,连会客也只好一概婉谢了。
    梨园居士 11-20
  • 1
    创作组 寻找李少春 写在前面 本文节选自刘秀荣所著《我的艺术人生》,讲述了中国艺术团在波兰等国演出时候的趣事。 李少春 李老师的新发明 “我们的男同学王荣增,张春孝、侯正仁特别欣赏肖邦的发型,弯曲的波浪,非常美观。从参观肖邦故居后,他们几个人每天把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梳成高高的波浪,称作“肖邦头“。他们说“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费事”,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摩丝”, 也没有其天他固定剂,只有发蜡,白天抹
    梨园居士 11-19
  • 1
    北京京剧院 英雄从此震江山 纪念李洪春先生诞辰125周年系列演出 在流传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忠义”精神是最为人所瞩目的部分。秉承“忠义”精神最杰出的人物代表当属三国名将关羽。对关羽形象的着力刻画,贯穿于各种文艺形式之内,尤以传统戏曲的表现最为突出,其中又以京剧最具代表性。随着京剧的发展,老艺人王鸿寿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大大丰富了程式技巧和表演手段,将关羽从
    梨园居士 11-18
  • 1
    京剧道场 姚建广(如意歌) 首先感谢京剧道场给大家提供这么好的平台。以下内容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此次比赛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折射出问题我说说我的看法。1、全国性的比赛演员大多集中出在大城市大院团,那些小地方的院团演员真的比不上进入决赛的吗?(观众看不到)2、折射出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都集中去了大院团,小院团如何再培养出来优秀的演员?3、这次比赛中比较拉胯的演员是怎么进入的院团的?平时考核怎么过的?4、评委们
    梨园居士 11-17
  • 2
    宋韵京剧 说起京剧名伶孟小冬来,人们自然想起她跟梅兰芳和杜月笙的情感经历。
    anton99999 11-16
  • 4
    吕国庆 咚咚锵   1982年元旦上午,在首都吉祥戏院举行了北京京剧院流派艺术演唱会。谭元寿以他高亢、洪亮、圆润的嗓音,演唱了《空城计》等谭派名剧,听来清醇流利,余音绕梁。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谭元寿连连返场,一连唱了四段。
    梨园居士 11-15
  • 1
    杭子和 在我六十年的司鼓生活中,与之合作时间最长的要数余叔岩先生了,自他嗓音恢复重新登台,直到他最后辍演,我为他打了三十多年鼓,时间不算不长了。为什么我们能合作 这么长时间呢?原因很简单,余叔岩是学谭鑫培,虽然以后经过创新,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流派,称为余派,但余派总还是在谭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呢,在艺术上的成长,主要也是受了谭鑫培的鼓师李五、刘顺诸位先生的影响和指教,向他们学的也都是谭派的戏 ,因
    梨园居士 11-14
  • 2
    寻找李少春 为纪念我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2023年11月5日晚将在北京民族宫大剧院举办“师生缘-欧阳中石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演出”。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东、河北等地的先生戏曲界弟子联袂演唱京剧、河北梆子戏曲和曲艺名段;来自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历届毕业生代表,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先生私塾弟子也将当场书写自作文辞。京剧艺术与书法艺术同台交相辉映,异
  • 2
    寻找李少春 王富岩先生是河北省故城县人,1924年出生。8岁入山东济南富连成戏班学艺,一边练苦功一边登台演出。1940年,王富岩先生随济南富连成戏班进天津演出。1945年,独身一人赴东北。,后于1949年3月,加入东北解放军军工部京剧团, 同年7月该团集体转业为黑龙江京剧团。
    梨园居士 11-13
  • 1
    孙养农 杭子和是余氏的打鼓佬。打鼓佬犹如军队里的总司令,他一开出点子来,就好像总司令给发下了号令,场面上都得配合着一起走。按说开个“龙冬八拉”或者“札笃乙”什么的,哪个不会?跟拉胡琴一样,谁还不会拉“合四上”吗?那么这里头的优劣之分就都在尺寸上了——这名称好像玄得很,什么叫作尺寸呢?说穿了也简单得很,要是照字面来解释的话,那就是凭打鼓佬手里的那对鼓楗子跟鼓面的距离作标准。当打下去跟提起来的时候,离鼓
    梨园居士 11-12
  • 2
    童祥苓 宋韵京剧 1966年,我的嗓子得到了很好的恢复,此时院里掀起拜师学艺之风。领导找我谈话,由于周信芳院长很喜欢我,希望我能拜周先生为师。从艺术角度讲周院长的表演非常有特点,真实动人,我有缘拜他为师乃是我的幸运。 不过当时我有所顾虑,周院长之戏的唱、做、念是统一的,很有棱角力度,但我的嗓子和周院长有差异,如果按周院长的麒派唱,我怕刚恢复的声带不适应,如果不如此又何为麒门弟子。在我犹豫不决之际,周院长知
    梨园居士 11-11
  • 1
    钱宝森   同样的一个剧本,不同演员来演,演出效果就不一样。甲演员演,平平淡淡,不能把剧本的精华演出来;换了乙演员来演,就能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收到良好的演出效果。即或是同一个演员,演同一个戏,他的前期和后期演出的效果,也不会是完全一样的。
    梨园居士 11-10
  • 2
    依云 余叔岩技艺不轻传人  许多内行人都说从余叔岩学玩意最难,他过于珍惜自己所能了。余之所以始终此种心理不变的缘故,那便是梨园前辈相传下来沿革,给他一个永久不能泯灭至深印象,因为当初他所学便非容易得来。乍起时同老谭学些正经的难到极点,就是从大李五(李顺亭)讨教一星半点都非易事。  当年李以《铁笼山》姜维探营负誉,叔岩曾经下过很大辛苦每天拿着时候去,想得点实授,多少日如一日,结果连一个起梗的拉架子都没给
  • 4
    东篱汉皇  一九三六年度武汉剧坛上,确乎具有几个奇异的变态,也可说是出人意料外武汉剧史的特殊纪录吧,记者摭集零拼,凑成此篇,正史外传,无以命名,仅曰「零七碎八集」。
  • 1
    许姬传   有一位老友来聊天,他比我小两岁,但生长在北京,看谭鑫培、余叔岩的戏比我多,我说:“余叔岩逝世已经40年了,何以至今影响还不小,几乎成为京剧界的权威了。”他说:“看过谭鑫培的戏的观众,已寥寥可数,而看过余叔岩戏的人比较多一点,但也是花甲老人了,居然有人说:‘余叔岩的演技超过谭鑫培。’这种片面的看法,因为没有比较,就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老友说:“叔岩并不以余派自居,他说:‘我是谭派,我能
  • 2
    齐如山  西哲云,欲了解一国之事,必先了解其历史,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不但一国如此,一个民族,一件事情,无不如此。国剧当然也不能例外,要想明了国剧之规矩、组织,也必须要知道它的来源、原则。  
  • 2
    刘吉典 一   李少春是一位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革新家。他不但在舞台上是个能文能武的优秀演员,同时在编剧、编唱腔和导、表演艺术研究上,也都有着相当高度的素养。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他参与了不少新戏的创作,在京剧艺术革新上,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 1
    吴小如   日前晤老友刘曾复先生。他告诉我,最近教两位中年京剧演员“打把子”。一位演员过去只唱文戏,没有练过“把子”,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和实践都是一片空白。刘曾老教他时虽很吃力,但这位演员学起来倒容易掌握要领。主要是由于他没有先入为主的“积淀”,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练。
  • 4
    张古愚    我对学习京剧流派,有两点意见:一是不要以末为本,二是不要认铁为金。
    也非仙 11-3
  • 2
    何金海   李洪春老师辞世了,他享年92岁,是京剧界最年高的长者。他一生的艺术生活、舞台实践及教学、传艺诸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和培育出的艺术人才,有目共睹,众口皆碑。他为京剧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 3
    马明捷  1963年,我从中国戏曲研究院毕业,分配在吉林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工作。上班后,一位同事告诉我,如果我早些日子来报到,能看到—场好戏,省京剧院的梅派名旦梁小鸾和老生名票张伯驹在省戏校礼堂合演了《游龙戏凤》。同事颇为得意地讲这场戏是多么精彩,简直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了。我问:“张的老生到底怎样?”同事答:“省京(剧院)和戏校的人都赞不绝口,王省长(吉林省副省长王奂如,票友老生,学言
  • 1
    徐凌霄    “雅洁”与“秽俗”亦是对待的,昆黄既然分雅俗,当然昆的词句要干净些,是的,就大体上比较起来,好像昆词是干净些,在昆、黄、梆三种剧曲而论,最秽的当然要数梆子,未经京朝雅化的皮黄,大概也够受的。
    梨园居士 10-30
  • 2
    吴小如   录制唱片并在片头报节目,始于百代公司钻针片。其后如高亭、大中华、蓓开、开明、长城等公司,也都沿用此例。
    梨园居士 10-29
  • 2
    张云溪   张春华是著名京剧武丑叶盛章的入室弟子、得意传人。他在舞台上的神情、风度、白口、身段以及演出的剧目,都是踩着他老师的脚印往前走的。但由于解放后改编和新创作的剧目大量增加,他所扮演的多是新型角色,因而他的艺术有了较大的改变。
    梨园居士 10-28
  • 1
    孙毓敏 名人中有两个董文华,一个是唱“十五的月亮”一炮打响的歌星女董文华,一个是京剧界的“一代猴王”男董文华,由于二人重名,总会打岔,搞错……董文华的夫人叫尚明珠,是我荀门(慧生)师姐之一,所以也是我的师姐。最近,我正在济南参加“中国第五届京剧艺术节"忽接明珠姐来电惊闻姐夫董文华于2008年11月3日,凌晨之时去世,享年70岁,使人万分悲痛……
    梨园居士 10-27
  • 2
    《菊海竞渡——李万春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 我们在文明茶园一连住了几天,都没有人跟我们谈关于演戏的事,李少亭从下火车之后,就很少露面儿,偶然来一回,不过寒数语。跟他提演出的事,他便支支吾吾,最后总是:“来趟北京不容易,多歇两天,到处逛逛。”从到这儿串门的熟人嘴里得知,的确是斌庆社的几位负责人瞧不起我们,都认为把我们接来是错走了一步棋,他们的打算是:敷衍些日子,找个辙,婉言把合同推了,把我们送走。有
    梨园居士 10-26
  • 1
    陈诒先 去年杜寿的义务戏,南北名角中最出风头的,要算孟小冬了。第一天登台,花篮折现,其数目之巨,打破了上海的纪录。一出《搜孤救孤》,唱了三天,风靡了上海的整个戏迷。那时走到舞场、酒馆,或是咖啡座,常常可以听到“娘子不必太烈性”的戏词。在今天,老生一角,能够如此吃香,真可以压倒梅博士了。
    梨园居士 10-25
  • 1
    王庚生    扇子在京剧里是比较常见的道具,也是从普通生活用具发展而成的一种舞蹈道具。我们知道戏曲的最早形式,如二人转和其它民间小戏,都以扇子、手帕为主要的舞具。  发展到情节复杂的大戏里,由于行当和角色身分的不同,使用扇子的方法和样式就更加千变万化。无论什么行当的角色,如果手里有把扇子,动作就会灵活方便得多。自然,不会使用或用不好,反而会成为累赘。  京剧老生戏里,用扇子的很多。有的只是作为一般的
    梨园居士 10-24
  • 3
    魏子晨 姬麒麟说:“厉先生,就服少春” 我问:“是吗?” 我:“也服,也不服。” 我发感慨,服英雄本色;不服岛 ……(唱[二英盛板〕)也好汉情怀!
    梨园居士 10-23
  • 3
    孔小亭 常立胜   1985年9月15日,孩子们告诉我一个噩耗:万春伯伯昨天凌晨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我惊呆了,这怎么可能呢?前几天不是还在和弟子们研究《八蜡庙》吗?然而他却真的离开了我们。不仅使我老泪纵流。我二人相交六十余载,一幕幕往事又涌现在我的面前。
    梨园居士 10-22
  • 2
    创作组 寻找李少春   『我是1958年来的天津市京剧团,之后就跟着厉慧良、张世麟、丁至云等老先生同台演出。老先生们对我有很多的培养,见我是棵好苗子,就鼓励我往李少春先生的路子上走。就这样,我在1961年的时候就拜了李少春先生为师。』马少良介绍说:『李少春先生文的、武的都好,他的表演文武昆乱不挡,很多人都非常崇拜他。』跟着李少春学戏的这段经历让马少良受益匪浅,延着老师的路子,马少良一步步走来,艺术不断精进。之后
    梨园居士 10-21
  • 3
    京胡赏鉴 李少春的一生,曾有两度“左右开弓”,其中似乎又隐藏着一个秘密。第一度是武学杨小楼,文学余叔岩。学杨小楼在30年代初期,但没能直接向杨老板本人学,而是在上海间接向丁永利学的。丁是当年杨老板演戏时的下手,杨的一招一式都知根知底。丁永利是怎么教的?估摸着是“刻模子”,而且十分之“死”。换言之,当年他陪杨老板怎么在台上唱的,现在一招一式教给你李少春,就一点不能走样儿。这或许也是个规律。我漫想之:如果
  • 1
    刘松岩   宋遇春先生虽以83岁高龄仙逝,但仍然是去得太早,因为他带走了文武老生、红生、武生等众多流派的表演艺术、表演经验和优秀剧目。
    梨园居士 10-18
  • 2
    四戒堂主人    在报纸广告上看伶人之头衔,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姑以同一标榜“谭派”之须生为例,其广告上头衔即有种种不同,曰“谭门本派嫡传”者,所以表示血统上有关系也;曰“旧谭派首领”者,所以自别于后生晚辈也;其余最普通之类,则曰“谭派正宗”、“真正谭派”等等。
    梨园居士 10-17
  • 2
    《中国京剧》杂志 2015年第9期 在我从艺80多年的经历中,亲眼目睹了许多艺术前辈的风采,得到过许多艺术前辈的教诲,例如我所崇敬的四大名旦和老生行的余叔岩先生、孟小冬先生、言菊朋先生、高庆奎先生、马连良先生、李少春先生、李盛藻先生,孙毓堃先生、高盛麟先生以及我的姑爷爷王又宸、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舅舅杨宝森等等,他们都是我崇敬的艺术家,从少年时我就特别“迷”他们,从他们的演出中受到很好的陶冶。所以我希望你
    梨园居士 10-16
  • 0
    原创 万啸甫 早年,我曾随孟小冬学戏,她经常带我去余叔岩先生家里听课。当时我尚年幼,对他的艺术还不能全部理解。但对余先生的革新精神,以及他在表演上注重从人物出发,强调“心有人,眼有神”等一系列指教,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天,孟小冬和我在余先生家闲聊,余先生说:“我虽然把《搜孤》的两段唱灌制唱片了,可是我反复琢磨,总觉得那段【二黄原板】里有个字不太合适。”孟小冬问:“先生,您认为哪个字不合适?”余先生说:
    梨园居士 10-15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3

会员: 春迷

目录: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