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生物吧
关注: 3,211 贴子: 29,062

喜爱构思幻想生物的爱好者聚集地

  • 目录:
  • 自然学科
  • 62
    申德汉斯奇虾某支后代的“特异”演化故事。
  • 102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纹 简单介绍过这个论坛,我注册了个账号,逛了一段时间,发现了很多高质量作品. 这个帖子就是用来收集那些好作品的,也会简单介绍一下它们的内容,可以参考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至于搬运...鉴于里面很多关于生物和环境的介绍超级长,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详细搬运的事就交给吧友吧
  • 10
    种子世界有许多小生物是背景板般的存在。如果给他们一次机会呢?本贴主要是投的陆地中的背景板生物
  • 3
    水中常见的背景板生物
    寻珠 5-3
  • 49
    侏罗纪欧洲某种小型翼龙与当时所有非脊椎动物的生物一同被投放在了此星
    寻珠 5-3
  • 24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周杰伦 蜗牛 jpg)^ω^ 平凡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微不足道的尘埃,但是就算是一条渺小的蛆虫,也要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爬行;既使当下迈出的每一步看起来都是那么渺小,但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那样漫长的一段路。 新年快乐!✧٩(ˊωˋ*)و✧
    寻珠 4-22
  • 1
    硅基生物会长什么样?
    寻珠 4-18
  • 5
    两种现代后殖动物的对视,走向完全动物化路线的合骨类——人类和坚持植物化路线的大洋藻类——巨型拟洋衫藻。此时距离他们从最近的增节超门后殖动物门共同祖先分化已经过了近十亿年。
    寻珠 4-18
  • 6
    合骨类从其分化的早期就采用了一种复杂而且高效的呼吸方式,这也是他们在初期获得繁荣的因素之一。他们的背部附肢沉入了体内,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脆弱的呼吸附肢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他们如果要进一步增强呼吸能力,结构就会变得越复杂精巧——同时也变得更加脆弱。而如果在呼吸附肢上加入更多装甲,就会不可避免地损害呼吸效率。而合骨类选择将附肢完全塞入体内,让水流从身体内部通过,同时呼吸摄氧并带走废物。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设
    寻珠 4-16
  • 4
    现代辐射昆虫。他们同样是一种巨型岛屿昆虫,演化出了夸张的外壳形态来妨碍掠食者。他们的头角内部同样是空心的以减轻重量。
  • 2
    顶盖是后殖动物大类群中一个特别古老的祖征。这个结构的起源可能是由于后殖动物总是用脆弱的头(新胚层)朝向前方,因此用原胚层的一小部分向前延伸并合成出一个坚固的“头盔”,从而增强头部的防御力。顶盖在大多数后殖动物中得到了保留或者部分程度上的保留。在合骨类中,顶盖一般会演化成头骨的主要部分。支龙形态类动物由于演化出抛弃第一体节的完全变态发育模式,顶盖只存在于前胎盘期幼体(也就是他们真正的头)上,并且随着
    寻珠 4-14
  • 4
    这种大型辐射动物是非常独特的巨型岛屿昆虫,他们拥有一个像裙子一样高度膨大的“围板”,内部是空心的。这个结构的作用就是防御当地少数可以捕食他们的大型陆地水母。陆地水母缺乏上下颌,一般需要生吞猎物。而这个特别膨大的结构可以堵住陆地水母的消化道让他们无法将自己整个咽下去。
    寻珠 4-14
  • 2
    他们在这个时代已经脱离了用假根扎根于水底的植物形态,转而向完全的动物方向演化,并即将撼动由陆地水母和辐射动物统治的陆地生态系统。
    寻珠 4-13
  • 144
    随着人类殖民势力的消散,宁神一派生机勃勃,山岳般脉搏的活体巨构拦海拢聚着潮汐能,细胞工厂在彼此链接中律动传递;而人类战争期的兵虫在完成使命后便身解于大地,将能量归还于母体。 苍穹间的太空电梯嚼蚀着卫星丰富的珍惜矿藏回馈宁神 ,是时候登临太空了。
  • 38
    总壳动物门包含了走珊瑚亚门和总壳亚门两大群类,它们和筑管动物门与假珊瑚门共同组成了统治悉尔兰表面最繁盛的动物“御三家”。 让我们深入观察这个令人惊奇的家族吧。
    1y9U 4-11
  • 98
    这个帖子我发一个比较玄幻的种族,所以大家不要在意细节,否则的话,气到大家就不好了…… 种族:机械族 顾名思义,这就是一大坨机械生命。他们是上一个毁灭文明的产物,嗯,形态千奇百怪,但都依托于被改造后的星球,也就是黄铜之月而存在。 在黄铜之月上,流动着石油的河流,铺垫着金属的大地,无数机械族穿行其中。 先介绍一下最常见的三寸丁机械族。
    寻珠 4-8
  • 15
    在灰雨纪末大灭绝中,来自这个世界以外的瘟疫天使释放了弥漫在太空中的疫因子云,本行星在穿越疫因子云的过程中天文数字级别的疫因子被行星重力捕获并沉降到地面上,从而感染了整个世界几乎全部的生命体。疫因子并非是这个星球原生的生命形式,或者说这些微粒并不算是生命,更像是一种生物兵器。 我们之前的帖子提到这个世界的生物采用本门酸(Intritide)单链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本门酸的连接极其坚固,难以被破坏。甚至很多来自食物的本
    寻珠 4-8
  • 15
    迪伦水母是受欢迎的宠物,从外形上看他们像是某种玩具。和笨拙的雨林水母不同,迪伦水母生活在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区的戈壁上,以类似沙漠变色龙的方式生存。他们的脚尖特别细小,以减少和滚烫岩石的接触。他们拥有所有陆地水母中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保水系统,足以支持他们在干旱炽热的生态系统中生存而无需依赖湿润空气辅助呼吸,这是数亿年来演化的结果。他们的主食同样是各种辐射动物和其他小虫,通过高高耸立的第一个体观察视野中的
    寻珠 4-7
  • 2
    我们很久之前提及PF-3-180C星球的显生宙维持了超过12亿年的长度,是地球显生宙时间跨度的两倍以上。但是在上一版本的断代史中,创生纪单独一个纪就占据了六亿年的时间,几乎达到了整个显生宙历史的一半,而剩余的十个纪挤在剩下的六亿年里,这样的比例个人感觉是不合理的。因此现在断代史的时间被重新分配,将创生纪的时间压缩,而另外的十个纪元的时间拉长。同时,创世纪尽管还是时间最长的纪,但是其被几次小规模灭绝事件进一步划分
    寻珠 4-5
  • 5
    按照最新分类树,克隆自身的管水母样藻类后裔和真正的增节生物被拆分开,这导致管水母样藻类的后裔一下子从最繁荣的主流宏观生物变成了现代生态系统中的边缘类群。尽管曾经存在过一个陆地上充斥着巨型陆地水母的时期,但是那已经是数亿年前的故事了。绝大多数陆地水母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灭绝,但是极少数陆地水母占据了类似滑体两栖类和变色龙等小型食虫者的生态位,从数亿年前的巨型水母时代一直延续到现在。 巴图伊拉水母(是不
    寻珠 4-5
  • 0
    如果有的话,发一下
  • 12
    四大超门被重新划分,被称为单体超门,前殖超门和后殖超门的三个类群分类位置基本不变,但是第四个超门不再归属于他们的最近共同祖先,而是另一只小球藻分化出去的生物。暂时没有确定第四个超门的生物类型。 三胚层划分被重新规划,现在他们按照在演化史中出现的时间顺序被命名为原胚层,渐胚层和新胚层。
    寻珠 4-1
  • 17
    序言 “这是最为伟大的求索,讴歌那无垠的深空,以及茂密如林的生命之蓝,我......至死无悔....” ——“求索”计划负责人:阿尔克·沙菲克·科摩纳
  • 131
    算是个星球级别的大型养鸡场了jpg。话说你们认为家鸡会怎么演化?
  • 7
    去年曾经发过这样一个帖子,后来,由于学业原因弃坑,最近打算重启。
    寻珠 3-23
  • 23
    重回贴吧后的摸鱼?
  • 18
    不知道大家在设想这些生物时会不会像它们的味道?之前我的小说生物设定贴里因为看了《迷宫饭》有感所以写了这些龙的味道和口感;怪物猎人里有不同怪物的使用方法和味道;就连空想特摄作品《奥特曼》里也在设定里说双尾怪的味道像虾(属实可怜)。
  • 13
    在渐冰世最后的一千万年间,全球气候回暖的趋势已经显露,全球的冰盖都在萎缩。此时,原本主要生存于热带、亚热带的鼠鼠人大量向全球扩散并且分化成多个不同的亚种。由于鼠鼠人之间的大量基因交流,他们的亲缘关系并不是小鼠与大鼠那样的关系,而更类似人类内部不同人种的区别。然而,随着文明的进步,不同生境的鼠鼠的生存领地不可避免地发生交叠,并且开始爆发越来越多的冲突。 生存纬度更高的克勒斯特鼠体型显著比来自南方的亲
  • 46
    如果假设在与地球类似的星球上投放该种生物(我们将它称之为皮纳斯虫),那么这种生物会演化出怎样的物种呢?
  • 45
    宁神星或宁胡尔萨格,该行星体积约为地球的85%,围绕一颗红矮星旋转,植被多以黑色为主,地下有远比地球复杂和大型的洞穴系统。
  • 40
    无需多言:人后人,准确的说是杜格尔.狄克逊所创作的一系列骨灰级想象生物作品对于很多生物创作者来说那可是如雷贯耳 杜格尔.狄克逊是我所知道的最早开始设计未来生物或者说想象生物的专业人士,人后人、未来恐龙、人类灭绝后的生物这些经典作品其实我很早就想更新了。在这些作品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人后人了。但是之所以一直没有更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狄克逊其人在这部作品当中掺杂了一些nc思想。这些内容为这部作品蒙上了阴
    寻珠 3-14
  • 13
    这次感觉稍微好了一些
  • 70
    取食密叶叉柱草的臼颌非鲫,它所在的臼颌非鲫属是海英纪最成功的海洋植食鱼类类群之一
    寻珠 3-9
  • 100
    这是另一个特点极其鲜明的架空世界观,同样有自己的一套完全独立的生物演化谱系,并且以花样极其繁多的水生生物为特征。这个Nijin-Konai很明显是日语,实在是查不到该如何翻译所以就暂且这样叫它吧!
  • 6
    永远保持着惊讶的表情,漂浮在海水上层。他们自己脆弱的小附肢提供的动力聊胜于无
  • 24
    该区划以暗时长为主,夜间占一天时间的3/4,植物普遍演化出了进一步高效的光合能力,一部分类群生物光系统发达。
  • 3
    绸色龙(Satincolorfulaurus)体长10-21.2m(极限个体)(图示为10m雄性个体)广泛分布于大西洋,性情较温和,以家庭为单位生活,喜食中型鲸类,对小型船只有极大的威胁,可用强噪声驱逐;肉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不宜食用;有一定学习能力,可以驯化;繁殖季节雄性个体尾鳍和背鳍末端会有艳丽的色彩以吸引雌性,卵胎生,通常一次可产下2-4只幼体
    寻珠 3-7
  • 55
    大海啊,你全是水 如果有水经验需要的吧友以后请在此贴灌水
  • 17
    本贴用来展示个人世界观的海怪 (吐槽一下百度贴吧,这就逆天。拍了一个高清的照片,它说尺寸太大了,本来高清的那一张是非常好看的,这一张就拍的比较黄黄的效果不算太好。)
  • 4
    非常不满意,感觉现在版本的古龙和恐龙太像了。
    寻珠 2-29
  • 4
    某种矮人亚科的成员,皮肤呈现出暗绿色,角的形态中规中矩。颜色和角在不同的矮人类群中差异极大,是区分不同类群最醒目的特征之一。 这并不是麦拉扬人,作为矮人亚科现存最基干的成员,我想他们应该具有特别独特的形态。只是具体怎么独特还没想好
    寻珠 2-29
  • 4
    麦拉扬人是最基干的矮人亚科成员之一,同时也是当前现存的和哥布林亚科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矮人。我们之前的帖子里仅提及了他们生存在美尼亚大陆,而且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在前27世纪受到阿德利亚人大屠杀逃往美尼亚大陆的矮人族传播的瘰鳞病短时间内杀死了接近80%的麦拉扬人,再加上人口数量崩溃导致的大规模饥荒和争夺资源的战争,九成的麦拉扬人在这次浩劫中死亡,这也导致了近代历史中他们的基因多样性锐减。 麦拉扬人和巨人亚
    寻珠 2-26
  • 2
    这类巨大的生物是创生纪中期巨大化演化趋势的代表之一,当然他们的生态位和现实中的鲸鱼,或者任何水生生物都不同。他们悬浮在海洋上层,永远保持着背部朝上的姿势:在通过背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身体前半部分的附肢飘荡在海水中捕捞小型生物送入身体中间尚未完全成型的消化道(中肠的前身)中。 在他们的身体上,体现了一种奇特的单片顺序分化的特征。也就是说,他们的单片在发育出来之后,表现为体型非常小而且无功能的静态节
    寻珠 2-26
  • 0
    这个亚种拥有发达的多枝型角(头部单片的附肢)。
    寻珠 2-25
  • 53
    远航殖民科研船降落在宁神星不久,解冻的人类科考官便开始筹备实地殖民评估活动……经历五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小有规模的殖民基地缓冲区,以及采矿站。 但是,一切真的这么顺利吗
  • 32
    投放的生命:伊蚊,蒲公英,蕨菜,苔藓,以及各种必要的微生物,藻类,真菌什么的。
  • 7
    生活于气态行星卫星低重力丛林中的掠食动物,详细介绍在下面(第一次发帖内容可能不严谨;绘画水平差,勿喷)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猎奇者

目录: 自然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