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彼岸羌影》百年前后的北川羌史.
当年的那些外国传教士,有些人兼具jd身份,明里传教,暗里从事ysxt渗透、收刮珍稀动植物和珍贵文物、以及矿产勘探和地图测绘等jd活动。
贴吧:北川作者:bczzf 2019-05-05 12:37
《彼岸羌影》百年前后的北川羌史.
《彼岸羌影》编委会名单 总 顾 问:冯骥才 总 策 划:瞿永安 李 红(羌) 赵兴武(羌) 学术顾问:冉光荣 耿少将(羌) 赵兴武(羌) 影像顾问:鲍
贴吧:北川作者:炽瞳涙 2011-01-29 22:42
《彼岸羌影》再现百年前后的北川羌史
《彼岸羌影》再现百年前后的北川羌史 1949年间,几个名叫伯德、威尔逊、托马斯的外国人,先后多次深入北川拍摄的。北川民宗局局长李红说:“对于经历
贴吧:北川作者:cai8kai 2011-03-19 21:39
回复:燕云十六州之一的云州西晋也没有
二十四史中宋史同时有辽史并立,请问晋书之外有你所说的占据某某地的匈奴书吗?有鲜卑史吗?有羌史吗?所以宋是不是大一统先不说,西晋是不是大一统的法理基础啥时候成了有没有控制云州了?
贴吧:历史作者:秋水行人 2024-03-24 11:46
回复:2021年关于三星堆的大胆猜想
回复 德国鱼雷 :羌史诗记载“魔人入侵。”鬼,说文解字戴面具的人。《大戴礼·帝系》有“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陆终氏是楚人先祖)说明鬼方和楚地不远。《竹书纪年》中“武丁三十二祀伐鬼方,次于荆”。次于荆
贴吧:三星堆作者:二B密山青年 2024-01-03 12:37
回复:西羌史诗2——滇良
这个古羌只是学者概念,而这个烧当羌肯定是羌人了
贴吧:作者:滇吾 2023-10-25 18:28
回复:[色]汶川十大最美旅游景点,你去过几个?
姜维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姜维城遗址是岷江上游一处极具代表性的重要遗址,位于汶川县威州镇的今汶川中学后山上。姜维城遗址包含了新石器、汉代和宋代等时期的遗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3年度遗址发掘的宋代遗存中发现的遗迹和遗物为了解当时这一地区各民族文化、经济交流和中央政府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传说蜀汉大将军曾在汶川一带驻防,现存有古城墙,有人为之命名为姜维城。
  威州镇是汶川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是阿坝州的门户。这里古属冉毵部,绵池镇为郡、县旧址。姜维城在今威州镇。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古“汶”、“岷”通用),历代治所有所变迁。现为汶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威州四面环山,堡子关雄踞杂谷脑河与岷江之间,有“三山雄秀,二水争流”之誉。汶川境内的藏羌历史上是善战的民族,羌碉尤其是居住和军事两用的独创性建筑。姜维城的存在也恰好说明这里曾是蜀汉和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地方。
  姜维(202~264)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曾经到汶川平定边乱。姜维本是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人。《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姜维是羌族人,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干部”之一。早年任曹魏中郎,后投蜀汉,任仓曹掾,继升中监军、征西将军。蜀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攻魏,病亡五丈原军中,姜维等秘不发丧,摆脱司马懿追兵,从容撤回汉中。费袆死后,他掌蜀汉兵权,并升任大将军。景耀六年(263),汉中失守,姜维自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撤兵,魏将诸葛绪据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桥头,断其归路,姜维从侧后进击,迫退魏军,乘势过桥,与蜀将廖化、张翼会师,据守剑阁(今四川剑阁东北),魏军10万被阻。因魏将邓艾出奇兵直逼成都,刘禅出降,姜维奉命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参与魏将钟会叛魏,事败被杀于成都,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
  姜维在继承相贯彻诸葛亮的“和夷”政策作了许多努力,有一定贡献。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变乱,姜维率兵前往平定。随后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一带,大战魏将郭淮、夏侯霸于洮西。这两次出兵,他都注意贯彻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抚了少数民族。或许诸葛亮特别器重姜维,除了姜维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为姜维是少数民族将领,重用他不仅有利北伐,而且体现了“和夷”政策。
  县城背依的岷江东岸山梁上如长龙盘旋而卧的姜维古城,沧桑不改伟岸。沿着正在施工修建的姜维城盘山公路,来至点将台,置身茫茫天地间,顿生旷世沧桑之感。
  《三国演义》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馬懿克日擒孟达》有一段关于蜀军与羌人作战的描绘:“忽見羌兵分在两边,中央放出铁車,如潮涌一般,弓弩一齐骤发。蜀兵大敗,马岱、張苞两军先退……”后来蜀军是靠了天上的关公下凡相救,后来孔明的妙计才赢了羌人。假设这场战役就发生在姜维城外,这片土地就是当年的沙场。
  古城墙全用泥土夯筑,尽管经过2000多年岁月的打磨,垛口却依然清晰,沧桑不改伟岸。古城的风骨、古城的气节、古城的灵魂和精髓,需要人们用心灵的触觉去领悟、用精神的炼炉去融汇、用生命的真诚去注释。从它斑驳破碎的光影中,我看见了古代先贤、三国蜀汉名将姜维叱咤风云的一生,甚至看见他为抵御魏将钟会大军,点燃的烽火……
  登上点将台,置身茫茫天地间,顿感人之渺小。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那种旷世沧桑的感觉登时涌上心头。姜维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深度和厚度,让人痴迷,让人敬畏。
贴吧:汶川作者:氨水坛子 2020-07-29 14:27
回复:(讨论)吧友们聊一聊最近看的书
宝墩遗址的重要性
成都平原现存最早遗址,时间可以追溯到同时期中原的龙山文化,那是距今4500年前的新石器末期。宝墩遗址的意义,我想主要有这几点,首先它是石峁,良渚,陶寺之后第四大史前古城。中国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又多了一颗。从夯筑技术来看,是典型的长江系,以堆筑为主。
其次,我想对于研究羌历史的人来说,宝墩遗址具有一定意义,因为它与岷江上游茂县营盘山遗址相似,营盘山时间距今5000年左右,受到甘肃马家窑类型考古学遗址影响,众所周知,马家窑现在学术界公认与羌人有关。
第三,宝墩是在1995年发现,之后在成都平原发现类似遗址,像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蚕丛及鱼凫)等等属于一个考古学类型,以最早发现命名为宝墩文化。从出土器皿的形状,宝墩文化影响了后来的三星堆文化。宝墩遗址现在还没有发掘出重要标志物,因为发掘时间靠现在近,未来会成为考古学上的一个热点。
贴吧:长门有希的水瓶作者:兰陵笑笑生水瓶 2022-05-22 17:56
回复:【政治】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二)河西四郡促进了汉朝对西域的统一
  河西四郡的设置,促进了汉朝统一西域。河西四郡设置之后,汉朝将秦长城从令居(今甘肃省永受县)延伸到了阳关、玉门。其烽燧深入到轮台,用以防御匈奴。这条长城的难面,就是汉朝移民屯垦的农业区,河西四郡设置之后。隔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导致与加强了汉朝与乌孙和天山以南诸农业国的联盟,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断匈奴右臂”,从而进了步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在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以前,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二个广大的农业区和二十广大的游牧区。大体说来,在长城以南,地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是汉族和百越、西南夷等少数民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区;在长城以北和以西,包括东北与蒙古草原,天山以北草原以及青藏高原和邻近地区,则是匈奴、东胡、乌桓、丁零、乌孙、小月氏、西尧等民族从事游牧业生产的游牧区。在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以后,将河西地区由游牧区变为农业区,这就使我国原来连成一大片的游牧区,分割成了两大片游牧区,即:匈奴、东胡、鸟桓、丁零、乌孙等游牧民族的北方游牧区和西羌等游牧民族的西北至西方的游牧区。
  新兴的河西地区农业区的出现,在所谓“隔绝羌芮”目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一大片农业区与两大片游牧区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在历史上,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乃至朋争虽然时有发生,但是由于游牧社会不能生产出自身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需要由农业社会供应各种手工业产品——金属工具和用具、丝绚、麻布、槽类以及槽食等:农业社会也需要游牧社会供应牲畜、皮张、畜毛等,因此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之间关系的主流始终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业区经济与游牧区经济的结合,才构成了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统一的整体。对于匈奴史、西羌史的研究必须与秦汉史的研究密切地结合起来。此意我在本章“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一节中,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迷,这里就不再多述了。
贴吧:族汉作者:日月未湮 2012-06-27 11:26
回复:【政治】设置河西四郡的历史意义

  (二)河西四郡促进了汉朝对西域的统一
  河西四郡的设置,促进了汉朝统一西域。河西四郡设置之后,汉朝将秦长城从令居(今甘肃省永受县)延伸到了阳关、玉门。其烽燧深入到轮台,用以防御匈奴。这条长城的难面,就是汉朝移民屯垦的农业区,河西四郡设置之后。隔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导致与加强了汉朝与乌孙和天山以南诸农业国的联盟,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断匈奴右臂”,从而进了步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在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以前,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二个广大的农业区和二十广大的游牧区。大体说来,在长城以南,地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是汉族和百越、西南夷等少数民族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区;在长城以北和以西,包括东北与蒙古草原,天山以北草原以及青藏高原和邻近地区,则是匈奴、东胡、乌桓、丁零、乌孙、小月氏、西尧等民族从事游牧业生产的游牧区。在西汉政府设置河西四郡以后,将河西地区由游牧区变为农业区,这就使我国原来连成一大片的游牧区,分割成了两大片游牧区,即:匈奴、东胡、鸟桓、丁零、乌孙等游牧民族的北方游牧区和西羌等游牧民族的西北至西方的游牧区。
  新兴的河西地区农业区的出现,在所谓“隔绝羌芮”目的同时,也扩大了我国一大片农业区与两大片游牧区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在历史上,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乃至朋争虽然时有发生,但是由于游牧社会不能生产出自身所需要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需要由农业社会供应各种手工业产品——金属工具和用具、丝绚、麻布、槽类以及槽食等:农业社会也需要游牧社会供应牲畜、皮张、畜毛等,因此游牧社会与农业社会之间关系的主流始终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农业区经济与游牧区经济的结合,才构成了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统一的整体。对于匈奴史、西羌史的研究必须与秦汉史的研究密切地结合起来。此意我在本章“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一节中,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迷,这里就不再多述了。

贴吧:大汉王朝作者:注册汉魂 2012-06-23 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