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吧流程已升级,请使用贴吧APP创建新吧

  • 方法一
    进吧页 - 我关注的吧 - 最后一栏
  • 方法二
    最新版百度贴吧App -「我的」右上角 - 扫一扫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林绾绾萧夜凌_” 与本吧的讨论主题相关,已为你自动跳转。您还可以 创建林绾绾萧夜凌_吧 搜索林绾绾萧夜凌_

绾绾吧
关注: 287 贴子: 2,663

可爱迷人的绾绾

  • 目录:
  • 都市·言情小说
  • 19
    不好意思..这个吧是活的,我吧主掉了,希望勿占,谢谢
    澹台小猛 12-12
  • 15
    按:如今社会,许多人学佛,学的一身“佛气”。如南怀瑾先生所说,真正的大乘道是不用装成学道的样子的。且听听南老如何开示学佛之路。   就像我说许多学佛的人,一脸佛相,满口佛话。有同学讲电话,跟对方说要“供养”什么东西,我在一旁听了就骂,讲什么“供养”,讲把东西给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养”,为什么满口佛话。学佛久了以后,讲起话来就用另外一套术语,这就是学佛不通。   大乘菩萨学通了的,嘴里没有这些术语。
  • 288
    今天也辛苦了
  • 7
    果冻
    2021-07
    果冻 7-23
  • 9
  • 0
    经核实吧主冰魂龙影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绾绾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风佛路过,吧主安好 @绾绾爱阿蒙😘
  • 1
    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我们也都知道,修大乘佛法首先要发菩提心。佛为什么让我们发菩提心呢?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六道中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所有属于世间的快乐都是无常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我们不能对世间、对轮回有贪念,要追求解脱,只有解脱了才能得到真正无伪的功德与永恒的快乐。那么,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己了脱生死、摆脱痛苦而学佛修行,因为我们宿世的父母正在恶趣中感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 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因
    幻影shy 11-15
  • 1
    菩提达摩禅师:一心戒文 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 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 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 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 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 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 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 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 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
  • 4
    《圆觉经》云修行四病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
  • 0
    菩提达摩大师无心论 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心能知无心。” 问曰:“既若无心,即合无有见闻觉知,云何得有见闻觉知?” 答曰:“我虽无心,能见能闻能觉能知。” 问曰:“既能见闻觉知,即是有心,那得称无?” 答曰:“只是见闻觉知,
  • 3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1
    修行人的二十种病气 怯弱气--认为自己根浅慧薄,无力胜任大道。应发大愿,立大志而向上发心也。 孤僻气--生性孤僻,心量狭窄,不和合于大众。应放开心量,方便利济群生。 出头气--利用宗教出头,拉帮结派,而欲为人上人。应放下做头思想,归于无为。 神秘气--心怀计谋,不能直心而行,处处显示神秘踪影。应坦平无私面对大众。 奇异气--宣扬自己功高,悟境玄妙,处处当众显示自己。应归于平常,普通而不做作。 贪着气--以法住而享受人世间
  • 1
    你们累不累啊?要是累的话就坐下来和点茶
  • 1
     安隐九法   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尊者,被誉为“佛门双贤”。佛陀时常在比丘大众中赞叹他们说:“舍利弗和目犍连比丘,堪称我的左膀左臂!”   有一年雨季,两位尊者率领五百名比丘在外地游行弘化,并在那里结夏安居。安居期过后,两人便带领诸比丘赶往释迦族的庵婆梨果园,前去觐见佛陀。一回到果园,比丘们久别重逢,显得分外亲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高声致意问候、嘘长问短。远足的比丘急切地将此行的奇闻轶事与园内的比丘们
  • 1
    唐朝时有一个著名的“三车和尚”,   当年玄奘大师去西域取经途中,路过一深山老林,见一茅屋紫气缭绕,料有异人在内。进去一看,有一老僧在入定,头上、身上都长满了野草。玄奘大师伸手摸了摸他胸口,尚有微温,便用引磬使他出了定。老僧睁开眼,茫茫然问:你是谁啊?玄奘大师说:小僧玄奘,你老在此入定多久了?老僧眯眼想了想说:是某某年间在此结庐入定,是等红佛[释迦牟尼]来度他。玄奘大师掐指一算,已千年有余,便对他说:释
  • 1
     摧伏梵志   从前有个婆罗门,博学多才。然而他跟别人辩论之时,立论往往没有根据,常常抨击正理,以假为真,善借事物为喻,由于其口才极佳,故而鲜有人能驳倒他。于是各国纷纷拜他为师。   他后来到了舍卫国,白天点燃火把,在城中行走,有人问:“你为何这样做?”他说:“国家黑暗,没有光明,所以需要火炬。”国王听闻此事之后,觉得受了奇耻大辱,便在城门悬起一面鼓,寻求可以击败他的聪明人。   当时刚好有一个比丘,入城
  • 1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做过早课后要去寺后的市镇上购买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   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晚上还要读经到深夜。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闲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发现别人过得都很清闲,只有他一人整天在忙忙碌碌。   他发现,虽然别的小和尚偶尔也会被分派下山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市镇,路途平坦距离也近,买的东西也大多是些比较轻便的。   而十年来方丈一
  • 0
    不是不相信这个世界,而是活的更加坦然
  • 0
    你都如何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ㅤ小乖 3-1
  • 1
    不可以放开绾绾的手
    ㅤ小乖 2-28
  • 0
    我陪你走过的路你不能忘
    ㅤ小乖 2-19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