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话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以为枫丹是蒸汽朋克风的啊?
贝洛伯格突出的并不是蒸汽朋克那种重工业氛围,而是突出了人类与寒潮的斗争。相比于蒸汽朋克各种发达的机械工艺,贝洛伯格几乎只在取暖设施上先进一些。
贴吧:原神作者:天火__圣裁 2023-06-29 12:32
回复:读别人的书
《晚明公安派及其现代回响》(精装)周质平 著,康凌 译,中华书局 2021年6月出版
关注自我、直抒性灵的晚明小品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股清流,它在后世,尤其是20世纪初对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影响?
本书从袁宏道、公安派与晚明思想及晚明诗文的现代回响三个方面展开。从袁宏道其人开始,讲述他的生平,分析他的个性、行操及思想,再论他的诗文,一个充满矛盾但真诚幽默、“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公安派领袖人物跃然纸上。借由对其诗文的批判性分析,袁宏道不仅被描述为一位杰出的诗文作家,同时也凸显了他相当的才智与幽默。其中亦评估了公安派对晚明文学的影响,以及它对竟陵派的兴起所起到的作用。袁宏道所代表的公安派注重自我表现的趋向,跨越三百余年,在20世纪初的现代喷涌而出,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周质平,1947年生于上海,1970年毕业于东吴大学中文系,1974年获东海大学中文所硕士学位,198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主要从事晚明文学与思想、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著有Yuan Hung-tao and the Kung-an School《公安派的文学批评及其发展》《胡适的情缘与晚境》《胡适丛论》《现代人物与思潮》《儒林新志》等;主编《胡适早年文存》《胡适未刊英文遗稿》《胡适英文文存》等。
康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贴吧:长门有希的水瓶作者:兰陵笑笑生水瓶 2021-06-29 12:32
回复:【潮汕沿革辩录】黄挺:潮州人和潮汕文化
中原汉人与潮汕文化
一直到秦汉以后,汉文化才对本地区有所影响。然而,即使到汉代,这种影响也还是通过南越间接传入。而且在这一时期,本地区文化的汉化程度,也远远不及珠江流域。
解放后,本区发现的汉代遗址,有揭阳埔田鼎盖山、揭阳玉窖三虎山、澄海龟山和潮安二塘龟山。其中澄海龟山遗址可能是汉政权的一处官署,但出土遗物一些仍有越文化的风格,其它遗址则土著风格极为浓厚,应该是越人的居址。墓葬的情况也基本相同,只有揭阳白塔宝联寨山一处木椁墓,是岭北传入的葬式,随葬品汉式和越式兼而有之,可能是汉人或者是汉化程度很高的越人的墓葬,其它墓葬的随葬品,仍以越式居多。可见,即使到汉平南越之后,进入本区的汉族人仍然很不多,他们与本地的越人杂处,有部分越人逐渐汉化。汉人的移入,为本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建筑形式。在韩江东溪出海口附近,龟山之麓,新居民利用低矮山岗,平整了几级平台,营造起三合院型的汉式建筑,梁架结构,夯土墙,瓦顶,高敞堂皇。汉式聚落景观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本区地理景观上最大的变化。
从考古遗存中,还可以观察到一个明显的值得注意的情况,那就是,本区与广东各地的文化面貌基本一致,而与福建地区却有很大差别。
晋唐时期,中华主流文化在本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这一时期主流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的交流融合,有三个情况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义安郡是本地区州郡一级建制的开始,它说明本地在编人口增加。这些新增在编人口,多数是来自南迁中原移民。这一阶段,南来的中原移民与本地土著似乎处于一种隔离状态。80年代的文物普查中,本地区发掘了东晋六朝砖室墓近10座。这些墓葬,从墓室的形制到出土的殉葬品,完全保留着中原的风格,与江南地区同时期的墓葬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有人认为这种情况表示当时汉文化与本地的土著文化融合统一,土著文化已经逐渐消亡。但是,本地土著在隋唐仍以十分强劲的力量与中原移民对抗,而且直到宋元时期,汉文化已经成为本地主流文化,土著民族也还有相当大的势力。以为这一阶段汉文化与本地的土著文化已经融合统一的看法,未免过于乐观。在我们看来,这些墓葬显示的文化风格,倒是反映了汉族移民与本地土著之间关系的疏远。
其二,隋唐之交,广州俚帅杨世略据有潮循二州(《新唐书·高祖记》),土着势力在本地区仍然占据着优势。高宗武后时,陈政、陈元光父子与58姓军校屡次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实际上是中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通过战争的形式不断地互相接触的过程。这场较量,经历了半个世纪时间才告一段落。它推动了本地的民族融合,加速了汉文化在本地的传播。
但是,本地的蛮僚还保留着强大的力量。直到长庆三年(823),礼部尚书郑权就任岭南节度使,韩愈为他写了《送郑尚书序》,还特别为他介绍了本地蛮僚的情况和节制他们的办法。他说:蛮夷悍轻,易怨以变。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控御失所,依险阻,结党仇,机毒矢以待将吏,撞搪呼号以相和,风屯蚁杂,不可爬梳。好则人,怒则兽。故常薄其征入,简节而疏目,时有所遗漏,不究切之,长养以儿子。至纷不可治,乃草剃而禽尔(从犭)之,尽根株痛断乃止。南州当包括潮州在内。可见当时蛮僚虽然已受羁縻,但仍不容易管辖。
其三,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贬潮,在本地区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事件。韩愈在潮州
8个月,却为潮州人做了不少好事,兴办乡校最为人们所熟知。韩愈的《潮州请置乡校牒》说,潮州以前虽有学校,却荒废已久,读书人少,百姓和官府的下层办事人员文化素质都很差。因此,他捐了俸钱办学,
并举荐赵德为教师。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记》认为,韩愈贬潮之前“潮之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人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他的说法,自元代以来,多有人反对。其实,苏轼并非把韩愈贬斥以前的潮州视为文化荒野,他在《与吴子野论韩文公庙碑书》中也说到:“潮州自文公未来到,则已有文行之士如赵德者,盖风俗之美久矣。”《潮州韩文公庙记》只不过是从潮州人口的教育程度和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着眼,把韩愈看作开始向社会中下层普及的儒家文化的代表、看作转变潮州社会风气的百世之师。这是无可非议的。
上面提到这三个情况,标识着晋唐时期中原文化和本地土著文化的交融不断深入的三个阶段。
贴吧:集异作者:天涯看星星 2014-11-23 23:25
回复:潮汕人,表示支持粤语。

广东应飞开客家,越早飞甩对广府越有利,粤客问题不再是广东内部问题,至于省名称广府人不需要执着,什么都无所谓,这样捍卫广府文化更加直截了当,节省很多不必要麻烦和时间,客家对广府文化是严重障碍,合则有害,分则有利,既然如此何必勉强在一起.
以上也适合广府人与潮汕人关系,他们属于福建话系统,不属于粤语系统,自然就心不在此,让他们归于福建也利于广府文化保护,少左反对声音保护粤语事半功倍.

贴吧:广东话作者:59.148.150.* 2011-12-22 13:31
回复:声明:潮汕不属于海陆丰,潮汕人也不是海陆丰人!!
潮汕的朋友,此贴实在无意冒犯,实在是不得已而写!
海陆丰过于被误说成潮汕,海陆丰人过于被误说成潮汕人啦,
与其依旧争议海陆丰不属于潮汕,还不如引发关注,
化被动为主动,转为争议潮汕不属于海陆丰啊!
还请潮汕的朋友多多见谅与支持!
希望海陆丰与潮汕友邻关系更好,
希望海陆丰人与潮汕人“自己人”的关系更亲,
理顺关系,明确归宿,在今日高速发展得社会携手共进,共同进步!
最后再次声明:海陆丰不属于潮汕,海陆丰人也不是潮汕人!
潮汕也不属于海陆丰,潮汕人也不是海陆丰人!
贴吧:汕尾作者:★海陆★ 2013-10-19 02:12
回复:【潮州古八邑之潮州史志】“潮汕人”意识的强化与淡化

应该强化“潮汕人”意识还是应该淡化“潮汕人”意识?
一句话:对内强化,对外淡化。
对内强化,以求团结;对外淡化,以求海纳。
对内强化,通过以强化“潮汕人”这个大家共同的身份的方式来增强我们之间的凝聚力。
而对外,地方意识过于强烈,只会增加与其他族群交流中的隔阂,于己不利。
在潮汕之内,以所用语言、所属区域等差异分个甲乙丙丁,于内(指本区域),增强凝聚力,于外(指潮汕),不利我大潮汕。
在潮汕之外,以族群不同等原因分个潮汕人与非潮汕人,于我潮汕,增强凝聚力,于我中华,乱!。。。。。。
族群与族群之间,并没有哪个族群处于全面优越地位。要想族群发展壮大,自然就需要与其他各个族群交流、学习。而在交流、学习中,最忌讳的就是秉着“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来货物以通有无”的态度,忌讳的是经常把贬低其他族群、抬高所在族群的话挂在嘴边。淡化本地意识,强化共同身份,才能尽量地消除隔阂,更好地海纳有利于本族群的东西。呜呼!明摆着利于族群发展的事不去学习,却还自以为“天朝物产丰富”,那就是傻了!
贴吧:集异作者:hanyueqingbo 2013-10-05 13:53
回复:声明:潮汕不属于海陆丰,潮汕人也不是海陆丰人。

潮汕的朋友,此贴实在无意冒犯,实在是不得已而写!
海陆丰过于被误说成潮汕,海陆丰人过于被误说成潮汕人啦,
与其依旧争议海陆丰不属于潮汕,还不如引发关注,
化被动为主动,转为争议潮汕不属于海陆丰啊!
还请潮汕的朋友多多见谅与支持!
希望海陆丰与潮汕友邻关系更好,
希望海陆丰人与潮汕人“自己人”的关系更亲,
理顺关系,明确归宿,在今日高速发展得社会携手共进,共同进步!
最后再次声明:海陆丰不属于潮汕,海陆丰人也不是潮汕人!
潮汕也不属于海陆丰,潮汕人也不是海陆丰人!
贴吧:海丰作者:★海陆★ 2013-10-19 02:13
回复:看不起潮汕人就是与闽南人做对!
在深圳…福建人与潮汕合伙做生意的非常多…因为乡音与哎喝工夫茶!
贴吧:中华城市作者:傻猪耕 2011-03-21 23:48
回复:潮汕人或海陆丰人必看科普贴
@秋头豪豪
海陆丰与潮汕是友邻,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海陆丰与潮汕是友邻,共处粤东已久,是“自己人”,两者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但要明确的一点,昔日的海陆丰,今日的汕尾不属于潮汕!两者是同辈关系,而不是上下辈!
请求潮汕的兄弟姐妹支持海陆丰人是“自己人”但不是潮汕人!
在以后的日子,希望潮汕的朋友与友邻的朋友一起,相互扶持,协力创造,共同进步!也请潮汕的朋友多多支持海陆丰!海陆丰人与潮汕人向来是自己人,比亲兄弟还亲!
海陆丰人与潮汕人共同生活于粤东大地由来已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双方在人文生活方面有颇大的相似,一直以来,海陆丰人与潮汕人都是以“自己人”相称,两者和睦相处,关系胜似兄弟,这点对于在外的海陆丰人或潮汕人更有所感,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个关系,对于个人发展经商上都有很大的帮助!!两者相距近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难免有所磕碰,不过这些只是小矛盾,随着历史的潮流是可以淡化,两者依然可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之前在网络中可能由于海陆丰取市名汕尾与潮汕相混肴,怕别人因“汕头汕尾”的相呼应而误解自己是潮汕人,反而会更加强调自己不是潮汕人,而导致海陆丰在言语上与潮汕兄弟有所冲突,冲突主要表现主要在海陆丰人想强调海陆丰人就是海陆丰人,海陆丰人不是潮汕人而已,可并不否认是两者是自己人的关系啊,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两者是比亲兄弟还亲的自己人!!
尤其是在社会高速发展进步的今日,两者关系就更为重要,紧邻而靠,相互扶持,既是友邻,又绝对良好的战略伙伴!不管对内对外多个朋友总比多个竞争对手好,这点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日尤为关键!假以时日必能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贴吧:海陆丰作者:★海陆★ 2013-07-31 16:09
回复:问一下,客家人把潮汕人,闽南人当一族看还是分开看
我就觉得梅州的大埔,丰顺,还有潮汕地区的客家人不会把潮汕与闽南混为一谈,其它地方的客家就很难说啦!像上次新加坡的客府就有邀请潮汕民间团体去那边交流,可见不论海外还是海内,邻近潮汕的客家人与潮汕还是较亲近的。虽我是潮汕人,但我对客家的好感远胜于闽南,毕竟与客家相处好几百年了吧,家里也有客家亲戚。
贴吧:客家作者:116.26.82.* 2010-08-15 13:08

大家都在搜

  • 人潮
  • 人涌如潮
  • 董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