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SUPA LUV★☆0524【盖楼】71000楼送给出道即将一周年的te
卷260_15 【献薛仆射】秦系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逋客未能忘野兴,
贴吧:teentop作者:Niel只能是我的 2011-06-25 00:19
回复:【名家欣赏】隐逸诗人秦系
献薛仆射
由来那敢议轻肥,
散发行歌自采薇。
逋客未能忘野兴,
辟书翻遣脱荷衣。
家中匹妇空相笑,
池上群鸥尽欲飞。
更乞大贤容小隐,
益看愚谷有光辉。
贴吧:九歌文学作者:龙韬六合 2017-07-20 12:22
回复:记载唐代历史的资料
  六月己卯朔,日有蚀之。壬午,改葬隋恭帝。丁酉,尚书右仆射高士廉请致仕,诏以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闰月戊午,薛延陀遣其兄子突利设献马五万匹、牛驼一万、羊十万以请婚,许之。丙子,徙封东莱郡王泰为顺阳王。秋七月庚辰,京城讹言云:"上遣枨枨取人心肝,以祠天狗。"递相惊悚。上遣使遍加宣谕,月余乃止。丁酉,司空、太子太傅、梁国公房玄龄以母忧罢职。八月,工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刑部尚书,参预朝政。九月癸未,徙庶人承乾于黔州。
贴吧:文成公主作者:younghy1990 2016-03-26 17:11
回复:【史海拾贝】【资料】唐代十八学士
 房玄龄,(578年~649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齐州临淄人(今山东章丘市)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
房玄龄有三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
玄龄公辞世后,承袭其“梁国公”爵位和偌大门庭的房遗直,违背祖训,德不压身,不知进退,终致兄弟阋墙、遭人陷害,成为 取败之由。“房遗爱谋反事件”指房遗爱和妻子高阳公主(太宗第十七女)阴谋发动的宫廷政变。但是事不机密,计划被泄露,一干人都被逮捕。高宗派长孙无忌审理此案,长孙无忌借此机会将吴王李恪也牵连进来,李元景、李恪、房遗爱、高阳公主、薛万彻、柴令武、巴陵公主等全部被杀。   开皇(隋文帝年号)中,天下混一,皆谓隋祚方永,玄龄密白父曰:“上无功德,徒以周近亲,攘神器有之,不为子孙立长久计,淆置嫡庶,竟侈僭,终当内相诛夷。视今虽平。其亡、跬可须也。”隋末大乱,于渭北投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屡从秦王出征,网罗人才,协助李世民削平群雄登上帝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与初唐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一起由画圣阎立本画像并供奉于“凌烟阁”。其以一介书生建功立业“画像上凌烟阁”事世受文人墨客们推崇。晚唐诗人李贺在诗《南园》中感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太宗在位期间,房玄龄受封为梁国公。官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使唐律比前朝显为宽松,律条也臻完备,其参与制定的《贞观律》为后来的《永徽律》及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唐律疏议》奠定了基础。;监修国史,主编了二十四史之《晋书》;与魏征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其省并中央官员之举为贞观善政之首;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如《旧唐书》赞曰:“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因玄龄善于谋划,如晦善于决断,史称“房谋杜断”。    唐太宗李世民本身也是一位有造诣的文学家。其诗作在《全唐诗》存89首。他曾作《威凤赋》自喻并赐长孙无忌。以诗《赐房玄龄》颂扬、勉励玄龄公为国求贤:“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又曾作《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一首:“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参差丽双阙,照耀满重闱。仙驭随轮转,灵乌带影飞。临波光定彩,入隙有圆晖。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一位开国君王,为一位大臣三次赋诗,可见其对玄龄公之倚重。
房玄龄玄龄公去世后,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唐大臣也是著名书法家的褚遂良,于唐永徽三年,为玄龄公墓刻“房玄龄碑”。碑文二千余字,其中最为知名的一句话是:“道光守器长琴振音,方嗣虞风仙管流声。”
后世史学家在评论唐代宰相时,无不首推房玄龄,总是说:唐代贤相,前有房杜,后有姚宋。唐人柳芳叹道:“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及终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号为贤相。然无迹可寻,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祸乱而房玄龄不言己功;王圭、魏征善谏,房玄龄赞其贤;李积、李靖善将兵,房玄龄行其道;使天下能者共辅太宗,理致太平,善归人主,真贤相也!房玄龄身处要职,然不跋扈,善始善终,此所以有贤相之令名也!”柳芳的评论可谓恰如其分,司马光、欧阳修后来写有关这段历史评论时,都全文抄录。而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所刻《历代古人像赞》中在玄龄公画像左上角所题对联一副:“辅相文皇功居第一,遗表之谏精忠贯日”。也是很好的注解。   唐代文学家皮日休,早年即志在立功名、佐王治,追踪房玄龄、杜如晦的事业。他在【七爱诗.房杜二相国】中慷慨言道:“吾爱房与杜,贫贱共联步。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纵横握中算,左右天下务。肮脏无敌才,磊落不世遇。美矣名公卿,魁然真宰辅。黄阁三十年,清风一万古。巨业照国史,大勋镇王府。遂使后世民,至今受陶铸。粤吾少有志,敢蹑前贤路。苟得同其时,愿为执鞭竖。”

贴吧:史海拾贝作者:惟公千载独步 2012-03-30 10:06
回复:青衣江绿泥翠文字石
[5] 人口分布编辑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榜上位居第二十六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九百一十万左右(截至2015),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7%左右,并以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台湾等省最多。[5] 传统文化编辑郡望堂号郡望郡望,又称姓望或地望,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望是指望族世家,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望族或该望族的发源地。郡望始于魏晋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盛行,各个州郡都形成了一批公认的高门大姓,当时称为“士族”、“右姓”等,为标榜自己是某地的望族,他们特意在姓的前面标出自己家族所在的地域,显示贵族身份,显示与同姓其他人的区别。一个郡可以有多个望族,如陈郡有陈郡谢氏、陈郡袁氏等。一个姓也可以有多个郡望,如崔姓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唐朝时期,门阀制度衰落,而社会上仍多称郡望。毛汉光指出,士族是具有时间纵度的血缘单位,强调郡望以区别于其他家族,犹如一家百年老店强调金字招牌一般,郡望与士族相始终。我们邓氏的主要郡望[7] 有: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公元前263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取南阳,韩本部与上党郡被分隔),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
秦朝时期南阳郡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以宛为治所,置南阳郡。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废,隋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
唐朝初期废黜,元、明、清诸朝的南阳府治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安定郡:汉武帝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114年)置郡,治所高平(今宁夏固原)。辖境相当于今甘肃省平凉地区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地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部。又有安定县,在今甘肃泾川北,并属于安定郡。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废安定县。十六国时期再置安定县,并为郡治。东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隋、唐两朝安定郡即泾州。唐朝后期曾改保定郡,县亦名保定。大金国时期为甘肃省泾川县,为泾州治所。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汉末武威太守邓晋生。
邓少毅宗亲在他的文章《邓氏春秋》称:安定邓氏始自骘公第7代孙邓晋生,因他出任武威太守而留居安定(今甘肃烃川),此后便从新野邓氏中分出,称安定邓氏。邓晋生生子名邓羌,在十六国前秦时历官并州牧、尚书左仆射。邓羌裔孙邓素,唐朝时任兵部郎中,封南阳县伯,迁属蓝田(今属陕西)。邓素二子:邓元挺、邓元机,分别官至吏部侍郎、兵部郎中。此外,唐代时又有著作郎·邓行俨,也称邓羌的后代。高密郡:又称高密国,西汉汉宣帝时改胶西郡置高密国,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高密市,治所在高密,辖境包括今山东胶州和潍坊一带。东汉时期改郡为县,隶属北海郡。南北朝后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其时辖地在今山东高密市一带。此支邓氏,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高密侯邓禹。
贴吧:奇石作者:山河冷月笑春风 2018-01-19 10:57
回复:无责任手打
尽管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是涿郡的赵氏家族,但是宋初编撰流传最广的《百家姓》还是将赵姓的郡望定在天水,《宋史 五行三》中也有“天水,国之姓望也”之句,虽然宋史中对此未作详细述及,但客观上也承认了天水就是国姓赵氏的郡望之地。
根据可靠的史料统计显示,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大宋王朝的建立的1180年间,天水赵氏脉系历代仕宦不绝,封侯拜相者十余人,任官为吏者不计其数。《汉书》中之《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和《外戚恩泽侯表》等记载,汉代赵氏后裔封侯者达30多人,其中将近一半出自天水赵氏宗族,如新畴侯赵弟,商陵侯赵周、营平侯赵充国等。三国魏晋南北朝近400年间身居相位的两位赵姓均出自天水赵氏,一位是北齐的赵彦深,另一位是北周的赵贵。隋朝担任过宰相之位的赵煚、赵芬,五代十国期间同宰相的后秦尚书左仆射赵迁,亦出自天水赵氏,唐代的五位赵姓宰相中,有三位(赵仁本、赵憬和赵彦昭)是天水赵氏族裔。故在宋前,天下赵氏皆以天水为尊。直到涿郡赵氏夺得天下,天水赵氏望族地位才被赵宋宗室替代。
赵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是我过封建社会历史最长的王朝之一。赛超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飞速进步,成果灿烂辉煌的黄金发展时期。在宋代,赵姓一族的发展也进入空前鼎盛阶段,《宋史 宗室世系表》收录的宋朝皇室第一至十二世的男性子系达十二万多人,这些宗室弟子陆续离开京城,迁居各地,繁衍成赵氏大族。赵姓也迅速上升为全国的大姓,自此后赵姓家族的各界名流多半也为宋朝皇室之后裔。

贴吧:北宋作者:得过且过卢象升 2011-05-14 16:13
回复:【通论连载】“秦制”:中国历史最大的秘密
宰相是国君下辅助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
夏商叫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后则有宰相、“相国”、“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诸多称呼。
其实,不管宰相的实际称呼是什么,理解为现代总理大臣就算是基本靠近了。其权力变化也是非常大的。
秦制分左右丞相,权力较大,不仅是行政系统首脑,还有对廷尉的司法监督权,不过这个较大是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的,毕竟宰相在强势无比的秦始皇前面完全就是奴才。
汉承秦制,宰相同样有极大的权力,对皇权甚至产生了威胁。否则,汉武帝不会杀掉自己几乎所有的宰相,当时也不会出现大臣拒当宰相,传旨官丢下任命书就跑的故事来。
所以,这才有汉武帝创制“大将军”,设置中朝,与宰相领导的外朝分权的历史典故。
汉成帝时干脆废黜了宰相,其职一分为三,设司徒(行政首脑)、司马(军事总监)、司空(司法总监)的三公制度来,也就是为了把宰相权力分薄,加上不常设的大将军,及掌握部分军权的内监,宰相已经没有多大权力了。到了东汉初,连三公都成为了备员与虚职。
唐代,三省六部制正式成形,中书省中书令为皇帝秘书长,负责拟诏,是中枢机构,尚书省左右仆射负责执行,是为行政执行机构;门下省侍中负责审核命令,不附属签字,皇帝诏书即为废纸。
这么算起来,唐代正式宰相即为四人,实则不然,一般也就是中书令与侍中两人而已,左右仆射基本不登相位,也得不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
真正的转折点在宋代。
在宋之前,宰相上朝时和皇帝一样都是坐着的,“坐而论道”是也,到了宋代,对不起,别说假宰相,真宰相连座位都没有了,和其他官员一样,站着听皇帝的指示吧。
而且,说起来文士掌握的宋代政权是士子的顶峰,但宰相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
宋太祖代周自立,以范质为昭文相、王溥为史馆相、魏仁浦为集贤相,三相并设而不设副宰相。加上赵普的枢密使,这就已有四位宰相。乾德二年(964)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开宝六年(973),参知政事始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接近于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职务。元丰改制,废参知政事,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和 尚书左、右丞以代。建炎三年(1129)又改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南宋参知政事常兼同知(或签书)枢密院事等,或由知枢密院事等兼(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算算。。。最少也是十多位宰相了。
至此,本已不多的宰相权力更是被削弱得无以复加。
元代因贵族激烈争夺,皇帝更换频繁而致相权回溯。但需要说明的是,元代各行中书省的平章事与达鲁花赤与中枢政权的宰相平级,也就是说,元代宰相还有各行省总督(行省平章事)与将军(达鲁花赤),也就是三十多个宰相。。。
明代才是重点。
明初只左右丞相,类似元代,有非常大的权力,对皇权产生了极大威胁。朱和尚废黜丞相制度除了加强皇权之外,还有亲掌行政体制的意图,以皇帝+宰相来亲领六部。
不过,这个制度也不好,毕竟不是每个皇帝都是朱和尚,朱隶一样有能力,有热情。
内阁制应运而生。内阁实际掌握了部分相权。
综上,相权与皇权的争夺,实际在中国是个虚假命题。
除了少数几个权臣,总体上说,相权都在被不断分薄、弱化,乃至消失。
相权对皇权的监督也说不上什么有效。
只不过宋明两代的特殊原因导致相权对皇权有部分牵制作用。
宋代是因为不杀士大夫的规定,明代则是因为皇帝长时间不上朝的原因导致的。
贴吧:故明作者:zyzhy678abc 2012-08-26 02:47
宝刀手薛平——说“隋唐”论英雄之九十二
在演义评书里神兵利器的横空出世,一般都将故事情节调入高潮,成为整部书中最热闹的桥段之一。所谓神兵利器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指兵器的材质非同寻常,锻造出来的兵器不是吹毛断发,就是削铁如泥。在战场上或技击中寻常材质兵器要碰上这类宝刃就惨了,动不动就给你削个几截,能把浑铁大枪削成三节棍。至于胜败,就不言而喻了。如《水浒传》中杨志卖的那口宝刀、《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抢夺来的青釭宝剑。再一种是指具有特殊功能
贴吧:昨天的8号作者:昨天的8号 2017-12-11 21:21
回复:【大唐荣耀】带图详八醋王衣品
其实,虽然目前为止我都在挑着可夸的说,也觉得这剧还是比较良心的,比如坊间的坊字音没有读错,坊也确实是唐代长安独有的城建专用词,又比如尚书右仆射没有读成she……真的算比较走心的剧组了,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槽点。比如今天看到皇帝下旨封崔孺人为广平王妃,上来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实在尴尬。记得之前也有一次颁圣旨,第几集忘了,当时看的时候还跟基友称赞说总算不是奉天了,没想到又一次出现了……

关于这个用法,其实百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搬一下:明太祖定大朝会正殿为奉天殿,与臣下诰敕命中首称「奉天承运皇帝」。而圣旨上因为皇帝是“天子”,“天”与“皇帝”写一起时,要平齐。皇帝换行顶格写和天同排,于是误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也就是说,唐代还没有奉天殿,“圣旨”里也不该有“奉天”。
为何我加了个引号,因为大家都知道,“圣旨”是承载皇帝命令的文书,不过它的范围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是因为人们非常崇敬帝王,就统称为“圣旨”,就好像我们称呼一些文件为“红头文件”,但这并不是它本身的名字一样。
比如“旨”、“诏”、“制”、“敕”、“谕”,这些文书都和皇帝有关,但它们出现的朝代不同,用处也大有不同。
“旨”是各类帝王指示的总称;
“诏”是皇帝颁发的命令,我们常说的“诏书”就是这个“诏”,这个名字是秦始皇定下的;
“制”、“敕”、“谕”都是“诏”的下属分类——
“制”的使用范围主要是用以颁行国家各类典章制度,大家以“制度”一词来理解“制”的意思可能更容易懂些;
“敕”一般是任命官职;
“谕”是相对而言比较随性的一种,可以不是正规的文书,口述的就叫“口谕”,手写的就叫“手谕”。
所以,我们可以把“圣旨”理解为皇帝批复的公文和颁发的法令等。
那么唐代的圣旨叫什么,又怎么写?这就要从唐代皇帝办公的方式来说了。
大家一提到天子办公,第一反应都是皇帝批折子,其实“奏折”一词也是清朝才有的。和皇帝下发的文件名字各自不同一样,臣子上交给皇帝的公文也有各种各样的名称。
“上书”这个词大家都听过吧,这个词在战国就有了,到了秦代,人们就把“奏”作为臣子向君主进言的统称,后来也就有了“上奏”、“上疏”这么一说。
到了汉代,除了“奏”,还出现了“章”、“表”、“仪”。“章”一般是用于臣子向皇帝谢恩的。“表”,大家肯定都背过诸葛亮的《出师表》,可能也听过一篇大名鼎鼎的《陈情表》,这个“表”,起先是一种抒情意味很浓的,用以臣子对君主表达忠诚和希望的文书。三国两晋,但凡属于陈述性的上行文都称为“表”,内容也更加广泛,包括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慰安和讼理、弹劾等,故又有“表体多包”之说。而到了唐,“表”又被其他问题所取代,它的适用范围又更小了。
绕了半天,唐代最常见的公文有什么?
除了前面说到的“奏”、“表”(前面只说它的使用范围变小,并没有说它消失了哦),常见的还有“疏”、“状、”“议”等——
“疏”,比如我们很熟悉的唐代名臣——魏征,他写过《谏太宗十思疏》,从这个文件名可以猜出,“疏”就是臣子就某件事情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看法;
“状”,在唐代一般叫“牒状”,用以下级向上级陈述事由;
“议”,是臣子就重大国事向君王论说事理、表述意见的文书。
这些臣子给皇帝发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公文,往哪儿放呢?勤政殿?上书房?
在隋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六部大家都知道了,是吏、户、礼、兵、刑、工;这个“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之前剧中所封的“尚书左右仆射”,就是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一句话概括这三省的行政区别,就是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唐太宗觉得这么搞还不够好,万一有点什么事大家互相踢皮球怎么办?干脆把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高宗死后,移至中书省。
是不是有点晕?
简单理解,就是所有需要皇帝批阅的东西,都在政事堂。先给中书看看,再让皇帝批批,有时直接写个评语,不过瘾了就另外发个文件,再给门下审审(门下可是非常牛的,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最后交给尚书省执行。(不过,尚书省长官一开始也是有决策权的,贞观以后,尚书左右仆射的地位动摇,后来因种种原因,反正被排除于决策机关之外,就变成单纯的执行机构了。)
所以,真正的唐代“圣旨”,开头没有“奉天”,而有“门下”。这里,森林鹿的《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写得非常好,这两本书我都买了,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看看。把这一段截给大家看一下,相信你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样的了,
---------------------------------------------我是摘抄分割线------------------------------------------------------
唐代的“圣旨”,其实更常用的称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两大种七小类,无论哪种,都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和“钦此”结尾。
那么唐代敕旨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么说吧,如果您的穿越质量高、效果好,直接穿成了皇帝本人,再乱斗一番坐稳了皇位,下一步应该做啥?
应该先大肆封赏自己的亲属死党有功之臣对吧?顺便再把旧有规章制度里看不顺眼、对自己不利的重大条文修改修改?
这时候发出的敕旨,就是第一大种“制书”。具体说,下面还要再分三小类,立皇后立太子、封亲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册书”,是写在竹简上的——对,很有范儿的仿古风竹简——第二小类正经叫“制书”,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什么的,写在不会生虫虫的绢黄纸上;第三小类叫“慰劳制书”,是颁发给大臣们的表扬信和奖状,应该也是写在绢黄纸上。
这三类敕旨,内容和格式大同小异,所以可以统称为“制书式敕旨”。一般格式如下:
——————胡编圣旨内容的分割线——————
门下:【这里填圣旨内容,如:我老婆很彪悍我要封她当皇后/张三跟我JQ浓厚我要拜他为宰相/那个不准老子赖床上朝迟到的旧规章太坑爹了我要废掉,等等】。主者施行。
  A年B月C日(这个C的数字,有时候原件要皇帝亲笔填写)
中书令臣【赵阿大】 宣
  中书侍郎臣【钱阿二】 奉
  中书舍人臣【孙阿三】 行
侍中臣【李阿四】
  黄门侍郎臣【周阿五】
  给事中臣【吴阿六】 等言:
  制书如右,请奉
  制付外施行,谨言
  D年E月F日
制可(这个“可”字原件由皇帝亲笔签署)
H年I月J日
  尚书省负责实施政务的具体部门
尚书左仆射臣【郑阿七】
  尚书右仆射臣【王阿八】
  某部尚书臣……某部侍郎臣……(以上是尚书省一堆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签名)
  告【政务内容当事人冯阿九】
  奉被
  制书如右,符到奉行
主事【陈阿十】
  令史【褚十一】……(以上是负责抄写制书和存档的低级办事员签名)
  X年Y月Z日 下
——————圣旨结束的分割线——————
您说什么?看得眼圈圈了不明白什么意思?唉,作为刚穿越过去新上手的皇帝,这也是正常的。多解释几句吧。
---------------------------------------------我是摘抄分割线------------------------------------------------------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这剧里称呼皇帝为“陛下”,其实唐代皇帝最常见的称呼是“圣人”。
贴吧:大唐荣耀作者:淡蛾人 2017-02-09 19:00
回复:历代官制名词简释
公车司马令
始置於秦,汉沿之,属卫尉。《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汉官仪》云: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征召皆总领之。”又《续汉书·百官志二》说:“公车司马令一人……掌宫南阙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
长史
秦官,李斯入秦后曾任长史,其职掌不详。汉沿之。西汉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的属官均有长史,秩千石。又西汉前、后、左、右将军皆有长史,秩千石。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之下各设长史1人,秩均千石,其职掌为“署诸曹事”,权位极重,为三公之辅佐官。两汉在少数民族邻接各郡中,于太守属官设有长史,辅佐太守,掌一郡之兵马,其统兵作战者称将兵长史。南朝时,刺史之带将军官号而开府者,其幕府亦设长史。北朝之制略同。唐宋州郡也设长史,职任亦甚重。大都督府之长史往往即充节度使。又南朝王府设长史,而诸王多年幼出藩,因此长史行州府事。北朝之制略同,历代王府亦均设长史,总管府内事务。
水部
西汉少府下设都水长及丞,以掌管水利。晋代尚书35曹中有水部曹。隋代设都水台,置使者及丞。唐代工部内设水部郎中、员外郎各1人,掌津济、船舻、渠梁、堤堰、沟洫、渔捕、运漕、碾硙之事。
仆射(-y8)
秦代始置。凡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等官,都有仆射,意即其中的首长。仆射之名由仆人、射人合成,本为君主左右之小臣。西汉相沿,谓古者重武臣,以善射者掌事,故名。东汉尚书仆射为尚书令之副手,职权渐重;到末年添置左右仆射。魏晋以后,尚书令及尚书仆射同为宰相,称为“朝端”、“朝右”。唐太宗即位后,不设尚书令,左、右仆射即是尚书省的长官。唐初,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中宗以后,仆射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即不为宰相,只能处理尚书省内的一般日常事务。有时也用“仆射”官号作为加给大臣的高级虚衔。宋代相沿不革,神宗元丰年间改官制,又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徽宗时一度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钦宗靖康年间又恢复左右仆射之名。南宋孝宗时设左右丞相,无仆射之名。其后遂废。
贴吧:超然26216812作者:26216812 2011-07-10 20:22

大家都在搜

  • 献薛的薛
  • 薛洋被献舍
  • 仆射
  • 谒者仆射
  • 仆射是什么意思
  • 左仆射
  • 尚书仆射
  • 仆射是什么官
  • 尚书左右仆射
  • 仆射相当于什么官职
  • 仆射怎么读
  • 尚书右仆射
  • 尚书左仆射
  • 张仆射怎么读
  • 南宫仆射
  • 左仆射怎么读
  • 老薛
  • 薛让
  • 薛乎
  • 大薛
  • 宋晓薛
  • 瑶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