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吧
关注: 44,809 贴子: 1,036,390

欢迎喜欢诗词歌赋的朋友过来玩

  • 目录:
  • 综艺
  • 1
    “先生”是对人的一种称呼。在古代,凡是向别人学习或请教都称为“先生”,这里的“先生”就是自己的老师。 “先生”一词出自哪里呢?有史料记载,“先生”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大雅 生民》。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大雅·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
  • 0
    佛教音乐,是指佛教用来弘扬佛法的音乐,它简称为“佛乐”。那么,佛教音乐的创始人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时期的“建安之杰”曹植。 说到曹植这个人,想必大家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他与父亲曹操、兄长曹丕合称为“三曹”,在当时文学政坛独树一帜。曹植曾写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著名的《七步成诗》。这首诗是以煮豆燃豆萁为喻,讽刺他哥哥曹丕实行手足相残。这段历史相信
  • 0
    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中国哪个是地方最好玩的。你通常会告诉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没错,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地方可称得上中国最美的旅游景点。这是中国的一句传统俗话,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它出自哪里? “苏杭”指的是中国的苏州和杭州,它们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位于中国东部的江苏省,曾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它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杭州位于中国的浙江省,曾以美丽的西湖山水著
  • 10
    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大观楼前,悬挂着一幅著名的长联。此联一共有180个字,它堪称是"古今天下第一联"。作出此联的人是清朝著名学者孙髯翁。 清代乾隆年间,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大观楼题楹一幅,共计180字,号称“天下第一长联”、“海内长联第一佳作”,被后人尊称为“联圣”。著名学家郭沫若曾赞道:“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这幅长联就是孙髯翁所作的。 据《续修昆明县志·人物志》中记载:“博学多识,诗古文辞皆豪宕不
  • 2
    “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的一个文人集团。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他们分别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今天我们来谈一谈,“竹林七贤”之中出了一位有名的吝啬鬼,他就是王戎。 王戎是山东人氏,也是西晋的一名大臣,“竹林七贤”之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因为他那时才十六岁,可他却是一位出了名的吝啬鬼。《世说新语》有记载:王戎为人贪吝。下面让
  • 3
    唐汝询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他撰写过一本伟大的著作——《唐诗解》。这本书是唐汝询对于唐诗的见解,至今被广泛地引用。可谁也想不到,他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那么,这位双目失明的诗人是如何写诗的呢? 唐汝询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酷爱文学,三岁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很多文字。可不幸的是,在他五岁的那年得了天花,导致他后来双目失明。 一开始,唐汝询感到非常伤心,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有时还会手里拿着书偷偷
  • 31
    我不揣冒昧,根据自己学习创作诗词的经验整理出书单,愿能对学习创作诗词者能有所参考,书单里所有错误之处请吧友们及时指出与改正,以免谬种流传。
    南度 3-16
  • 199
    想起谁就说谁,排名不分先后,主要是为了记一点典故,欢迎吧友补充
    5SQ9S123B 12-22
  • 0
    在古代文学中,鸳鸯是被看作是爱情的象征,因为人们常常看到鸳鸯都是成双成对的。后来,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中写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是文学史上第一次把鸳鸯比作爱情的诗。但是在唐代之前,鸳鸯可不是爱情的象征哦,而是用来比作兄弟情谊。 我们先把时间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文选》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
  • 7
    假如我向大家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最早的诗是哪一首?”恐怕大家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回答《诗经》或者《楚辞》,但这还不完全正确。 我们的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因此,可以将时间追溯到原始社会。 在原始社会,中国出现了一首古歌谣,它的名字叫《击壤歌》。据《帝王世纪》中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传说在原始社会尧的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
  • 0
    “妃子笑”是荔枝的一种品种,原产于广东省,它还有另外的别名叫:“落塘蒲”、“玉荷包”。“妃子笑”一词与中国的美女杨贵妃有关。 杨贵妃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她是一位绝代美人。唐玄宗特别宠爱杨贵妃,每天都和她一起饮酒作乐,不理朝政。正如白居易所说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样。 那么,“妃子笑”为何与杨贵妃有关呢? 相传,杨贵妃特别喜欢吃荔枝。在当时,荔枝一般都是产于我国岭南地区。这种水果摘下
  • 2
    记得小学三年级上音乐课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一首歌叫《踏雪寻梅》。歌词是这样的:“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这是由黄自和刘雪庵创作的一首歌曲,后来卓依婷也唱过。 这不仅是一首欢快的歌曲,还是一首欣赏冬天美景的歌曲。它突出了梅花在冬天不畏风雪,仍然绽放开来。抒发了青少年骑驴赏梅愉快的心情。其实“踏雪寻梅”
  • 3
    什么是“布袋诗人”。有些诗人写诗时为了找到自己灵感经常出门在外,在出门的同时总带着一个布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一张张的小纸条写下来,然后装进了布袋里。这就是布袋诗人。 唐代有位诗人叫李贺,他是当时的一位神童。李贺平时写诗时,喜欢骑着毛驴背着布袋到外面去找灵感,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诗句通通写下来,然后丢进布袋里,回到家后再做相关的整理。后来,我们将他布袋的小纸条都称为“锦囊佳句”。那么,在北
  • 2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与王勃、卢照邻、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骆宾王从小就聪明过人,他是当时出了名的神童,不少人都读过他的一首《咏鹅》。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骆宾王是几岁写《咏鹅》的。 骆宾王是浙江省义乌县人氏,从小就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唤作“骆家塘”。一到春天时,池塘边总是桃红柳绿,而且池水清澈见底,池中游着一群白鹅,景色真迷人。 相传,在骆宾王七岁那年。有一天,家中来了一
  • 10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好友白居易曾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因此,刘禹锡被称为“诗豪”。而且,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读过他最有名的诗篇——《陋室铭》。 今天让我们来谈一谈,刘禹锡为什么不敢用“糕”字入诗?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刘郎题糕”的典故,它出自于宋代邵博的《邵氏闻见后录》。其原文为:“刘梦得作《九日诗》,欲用糕字,以‘五经'中无之,辍不复为。宋子京(祁)以为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
  • 3
    《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想必大部分人都看过。它讲述的是江湖上的各门各派中,野心家们为了一统江湖,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武林风波。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残害武林,最终多行不义必自毙。而对于没有野心的人,最后是退隐江湖,与世无争。这是一部具有政治寓意的小说。 我们今天谈的不是《笑傲江湖》这部小说的内容,而是关于“笑傲江湖”一词的由来。它出自于吴承恩《西游记》小
  • 78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 6
    诗歌的起承转合 江南中学 2014.1.13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学得痴迷,要拜黛玉为师,黛玉对她说“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起承转合是古人作诗遵循的章法结构,顺着它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领悟诗的真意。 “起”即起头 “承”是承接 “转”是转折 “合”是收束 悯农 (其一) 李绅 春种一粒粟, 起 秋收万颗子。 承 四海无闲田, 转 农夫犹饿死。 合
  • 2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先生“射雕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这部小说有两种神兵利器,它们分别是“倚天剑”和“屠龙刀”。 “倚天”一词的由来。 倚天剑在金庸小说中原为郭靖之女郭襄所有,剑内藏有《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的精髓。峨嵋派第三代弟子孤鸿子曾被明教光明左使杨逍夺剑掷地而气死,后来被当地官府夺走,献给大元朝廷的汝阳王,他是主人公赵敏的父亲。接着又被峨嵋派的灭绝师太盗走,光明顶一役后,这把剑又落入赵敏之
  • 4
    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最后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地加深,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使中华民族进一步觉醒,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爱国主义救亡高潮。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元),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发动了维新变法。由于这一年为农历的戊戌年,因此,我们将这次变法称为“戊戌变法”。同年的六月,光绪皇帝同意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
  • 1
    2002年9月份,香港上映一部喜剧电影,名叫《河东狮吼》。讲的是:妻子柳月虹和程季常之间的爱情故事。 “河东狮吼”是一个成语,它出自于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其中陈季常就是陈慥,他们北宋大文豪苏轼是好朋友。这个成语与他们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我们都知道公元1079年,苏轼被统治者说写诗讽刺朝廷,被贬谪到黄州。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在黄州有个好朋友叫陈慥,两人交情甚好,经常
  • 4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组诗?它是指由同一个主题或相关题材的若干首诗组成在一起的诗篇。其特点为:诗与诗之间的内容有着内在联系,它们成诗的格式都相近。比如:我们平时很熟悉的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四首》、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杜甫的《前出塞九首》《秋兴八首》等等。这些都是有名的组诗。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中国文学史上写组诗最多的诗人,他就是
    timo964 7-10
  • 6
    《为李太白说两句话》 一.李白是不是在政治方面能力低? 有人说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叛乱,其实对永王的欲加之罪又何患无辞呢?永王统兵其实是想从扬州出发过海到河北直捣安史叛军老巢。李白客观上是随行征战而不是因为永王要"叛乱""而参加永王的幕府。什么是政治,那就是安天下,而不是争权夺势上层建筑的的小人政治,因而李白是眼中只有国家的大政治头脑值得敬佩。 二.李白晚年看不上唐肃宗 对于唐肃宗的继位方式和时机,唐时
  • 20
    作者 逯青芸 摘 要:本文将《史记》中的悲剧人物形象分为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两大类,并就其不同特征进行了评析,同时对司马迁刻画悲剧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了归纳,以期在阅读中给予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 关键词:《史记》 悲剧 特色 形象刻画
  • 50
    网搜几篇文章 陆续添加
  • 58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
  • 108
    网搜几篇文章 陆续添加
  • 83
  • 18
    收集几篇文章
  • 23
    网摘几段文章文字,期望一些吧友和外吧没事来瞎折腾能够明白:仅仅注重局部的平仄相间变化并不符合美学理论(尤其是东方审美)。如同一幅画,把山水,人物,飞翎,走兽都处理得很好,但是没有美学构图依旧是一张草稿纸。而格律就是很类似传统构图 此楼不争论,不期望格律无用论散布得满吧都是
  • 20
    本人现在看到两个版本一个是“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另一个是“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滴,请教诸位大神?
  • 69
    网摘几篇文章 陆续添加
  • 57
    收集几篇关于袁枚的文章
  • 28
    作者:刘明华 西南大学文学院
  • 73
    来源: 中华诗词学会 读古诗时,我们常会发现版本不同,同一首诗的字,甚或句子也有不同,这种情况,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
  • 35
    查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一版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第257页,“降”与同音字“洚、绛”上古音为“见冬切”,”见母”相当于今“g”声母,因此“降”的上古音为gōng。再看“虹”,上古音为“见东切”,东、冬相近,而“虹”今读hóng。声母g、k、h相近,容易发生音转。而在近代尖团合流(如“幸”本读hìng,团音,“姓”本读sìng,尖音,现在普通话皆合读为xìng,不再区分,但在粤语区、客家语区,大部分湘语区、部分吴语区、部分晋语区
  • 1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刘黎平
  • 17
    作者:王兆贵 《光明日报》( 2016年07月19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