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吧
关注: 44,807 贴子: 1,036,389

欢迎喜欢诗词歌赋的朋友过来玩

  • 目录:
  • 综艺
  • 73
    纳兰性德(1655——1685),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 纳兰词以真情取胜,写得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艳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 1377
    1许穆夫人 [作者]许穆夫人,春秋时卫宣公之女,卫懿公之妹,嫁许穆公。公元前660年卫亡于狄,夫人满怀悲愤奔向故国,筹划向大国求援。受到许国贵族们反对,要中途追回,夫人坚决抗争,促成复国大业。 载驰[118]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①。大夫跋涉②,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 既不我嘉,不能旋济③。视尔不臧,我思不闳④。 陟彼阿丘,言采其壶⑤,女子善怀,亦各有行⑥。许人尤之,众稚
  • 13
    生物类 仄仄 茉莉 芙蓉 萑苇 橄榄 苣荬 茉莉 蘡薁 豆蔻 蚂蚁 骆驼 蛤蜊 猞猁 玳瑁 獬豸 魍魉 魑魅 傀儡 猛
  • 12
    解语花 据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自此,“解语花”成了善解人意的美女的代称。 “他是一片生香玉,他是一枝解语花。”(元·乔孟符《金钱记》第一折) 颜如玉:宋真宗赵恒:“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佳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宠佳丽,算九衢红
  • 15
    兰花的品种繁多,至今植物学家还没能准确厘清。同样的,兰花的别名也很多,原因是兰的历史久长,又
  • 2
    妻子:是男女结婚后,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妻”最早见于《易·系辞》:“人于其官,不见其妻
  • 5
    替人作文做诗,写字绘画,收取一定的酬金,旧时名为润笔,现代称作稿费。稿费也称稿酬。 古时候的稿
  • 6
    中国的传统之一是许多行业都有“祖师”。如木匠中的鲁班,教师中的孔子等等,每每被后人提及,有口
  • 3
    夫婿:汉乐府《陌上桑》:“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夫子:尊称。范晔《乐羊子妻》:“夫子所学
  • 8
    楹联,通称对联。《辞海》中解释说: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
  • 16
    印玺起源极早,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二物部云:“三代之为信者,符节而已,未有玺也。周礼九节,玺居一焉。玺亦所以为节。郑康成谓止用之贷贿,盖亦用以钤封,恐人之伪易也,称印而已。”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印章的出现和使用始于商代,历代都有发展。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物件、简牍之用,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权力。后简牍易为纸帛,封泥之用渐废。印章用朱色钤盖,除日常应用外,又多用于
  • 7
    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汉?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宋?林景熙 《酬谢皋父见寄》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萧三 《他……》诗:“他是青年学子最敬爱的教授。” 弟子:《论语·雍也》:“ 哀公问
  • 4
    老先生:年高学博者之称。《史记·贾谊传》:"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力为之对。"
  • 6
    我国古代对人的年龄岁数,有一个别称。如13岁叫“舞勺”,15岁叫“舞象”,20岁叫“冠岁”,30岁称“而
  • 9
    赤县神州,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赤县和神州合称“神州赤县”或“
  • 14
    1、青蚨 传说中的虫名。《太平御览》卷九五○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伯
  • 7
    长波浮海岸,大点出嵩丘。中国书法作为在线条轻重缓急的变化中展现美感的艺术,比俄国康定斯基的“热抽象”早了两千年,每每让西人叹为观止。从古至今,书法和与书法有关的别称也颇不少。 书法与绘画被后人合称为“字画”。苏东坡《东坡志林》卷八:“唐末五代,文章藻丽,字画随之。”《红楼梦》三十七回:“索性凑成十二个,就全了;也和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因为文字能够表达人的心意,故称文字为“心画”。汉代扬雄《法言·
  • 4
    画图:“画图恰似归家梦,竿里河山寸许长。”辛稼轩一语道破了绘画以少胜多的奥妙,比喻之恰切,令人称奇。“画图”二字不仅指画幅,后来也多用作比喻,如赵树理的小说,构成了一幅幅农村生活的画图。画成的画,俗语又称为“画儿”。 无声诗:画雅称“无声诗”。古人认为画虽不能吟哦,但有诗意。故称为无声诗。苏东坡《和文与可洋川园池·溪光亭》:“溪光自古无入画,凭仗新诗与写成。”宋代施天元注《古诗话》:“诗人以画为无声
  • 5
    1.七弦 琴有七弦,故名。三国魏嵇康《酒会》:“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2.七丝 琴有七弦,故名。
  • 8
    1、九皋,亦作九皋处士,又作九皋禽。九皋本意为曲折深远的沼泽,或以为鹤常栖于此类环境中,故得名
  • 13
    1、彼苍 天的代称。《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广州军务记》:“苍,天色幸彼苍默佑。” 2、碧汉 碧天银汉的合称,指天。江总《和衡阳殿下高楼看妓》:“起楼侵碧汉,初日照红妆。” 3、碧空 蓝天。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 4、碧落 天。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5、碧霄 蓝天。 6、碧虚 青天。南朝 吴均《咏云》:“飘飘上碧虚,蔼蔼隐青林。”张志和《玄真子·碧虚》:“碧
  • 8
     1、白日:太阳。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丙火:丙通炳,明亮。特指太阳。唐谢良辅《秋雾赋》:“及夫丙火方驰,腾蛇欲飞;三辰被汩,五星霏微。” 3、宝镜:喻日或月。唐 崔护《日五色赋》:“晕藻绘于金轮,聚云霞于宝镜。” 宋 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4、赤盖:喻太阳。唐 李为《日赋》:“及将暮也,烁乎而低,澹乎而颓,忽乎变容,赤盖下空,埃尘濛笼,浑浑黄黄,渐
    有狐 9-15
  • 9
    1、艖:小船。 2、艒:小船。 3、膺:船。 4、舠:小船。“白波若卷雪,侧石不容舠。” 5、舤:船。 6、舭:船。 7、舽:古代吴船。 8、舼:小船。 9、艆:海中大船。 10、艍:船。 11、艃:船。 12、艂:船。 13、艀:小船。 14、艔:渡船。 15、艓:小船。 16、艬:船。 17、艭:船。 18、艞yào:大船。 19、艧:船。 20、艛:古代有楼的大船:~船。~舰。21、艚子:载货的木船,有货舱、舵楼。22、艅艎:吴王大舰名。后泛指大船、大型战舰。 23、
  • 7
    1、杜鹃:这是一直沿用至今的常见名称。 秦观的词《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2、杜宇:相传杜鹃鸟为古代蜀国国王杜宇之魂所化,因此得名。 陆游《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蝶恋花送春》“满目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诗人借杜宇的
  • 12
    斑篁 斑竹。明 何景明《七述》:“橘林卭节,雕梓斑篁。” 斑筠 斑竹。清 孔尚任《桃花扇·逢舟》:“这封书不是笺纹,摺宫纱夹在斑筠。”此指用斑竹制成的折扇夹骨。 抱节君 指竹子。以其劲直有节,故称。宋 苏轼《此君庵》:“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会相亲。” 碧虚郎 绿竹的别名。宋 陶谷《清异录·陈设》:“《夏清侯传》云……曾大父仲森碧虚郎,大父挺凌云处士,父太清方隐于幽闲,辄以卓立卿自名,衣绿绶,佩玉玦。秦闻之,就
  • 34
    柳树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因“柳”“留”同音,古人别离时的经常提到柳树,写入诗词,寄托离思;又因柳树婀娜多姿,给人无限遐想,能演绎出诸多情愫。古人写柳树的诗词很多,我搜集了一些,个大家共同欣赏!
  • 9
    1、傲霜枝:菊花别名。因菊花不畏寒霜,故名。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2、帝女花:菊花的别名。亦常用于形容貌美或才华出众的女子。 3、传公:菊花别名。《神农本草经》:“菊花,一名传公。” 4、东篱:菊花喻称。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指菊花。冯惟敏《南吕一枝》:“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绿酒。”亦指种菊之处菊圃。杨炯《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 36
    于右任简介 于右任,原名伯循,从以字行,号骚心,又号髯翁,晚年太平老人,一八七八年生于陕西省三
  • 27
    在大多数人看来,清末民国时期的诗歌属于胡适,属于郭沫若,属于闻一多,属于徐志摩,似乎新诗就是
  • 35
    火树银花闹春风 ——元宵节诗话(转帖)
  • 25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示法诗)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 16
    古人云“文以载道”,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一个“道”字,其具体而微地集中表现为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对崇德修身的颖悟,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命观和道德观,为心灵指明方向。 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往往都有一个结构严谨的布局,吸引人的开头和意味深长的结尾。文章的开篇诗词有揭示主题、直接点明所要叙述之事所要表达之意,在文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结尾诗词令人回味,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 65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是花的季节,是最有生机的季节。所谓“春花秋月何时了”,可见古人对春花寄予了深切而复杂的情节。在这个春天里,让我们欣赏一些古人描写春花的诗词,来纪念这个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季节。 我家里养的蝴蝶兰开花了,搬出来晒一晒,和大家一起欣赏。
  • 13
    古代文人雅士在咏雪诗文中,多以雪的形态、物候及赞喻之词称之,因而出现了许多的雅称、喻称和别称。如喻雪似琼花的有“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诗:“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 “琼花”:宋·杨万里《观雪》诗:“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琼瑶”:宋·辛弃疾词:“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琼英”: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诗:“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以“玉”喻雪的,“
  • 91
    胡晓明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野望》 初唐诗人王绩名句。写隐居山中,所见黄昏暮色来临时的风景。在诗中,深重的秋意,苍茫的暮色,往往有深意,融注诗人对时代的忧患。 中国文化对于新旧转换的时代特为敏感。但是王绩归隐东皋的时候,正是贞观初年,那本不是一个乱世来临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一个大时代来临前,他就退隐了。你说是乱世,我们却说是治世,如何解读这个矛盾? 其实,从他个人的角度看,他那时由于
  • 1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1987年播出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
    BankBB盃 3-16
  • 14
    诗经中,有很多关于鸟的描述,这些栖息在古老民歌中的禽类是什么样子,蕴含着怎样美好的意象,现在
  • 10
    清朝贵族满人一向以崇尚弓马为习俗,入关时间长了,才慢慢接受了一些汉族博大文化的熏陶。 清代文坛
  • 41
    【宝马香车】 语出沈佺期的《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绿柳禊堂春。” 指代骏
  • 6
    李燚/文 编者按:本报7月23日《让我们读读汉俳吧》刊登以后,接到了一些读者的来信来电,探讨有关汉俳
    ETOzsd 4-8
  • 89
    1210年的今天,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逝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人称“小李白”。2016年的今天,我们再读陆游!
  • 47
    立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喻意春季的开始,时间在2月3-5日之间,该时太阳位于黄经315°。从这一天
  • 30
    施蛰存 原文题目上有书名号,本文讲述的并不是一首名为六言诗的诗词,而是六个都是实字的诗体
  • 133
    白香词谱
  • 34
    唐诗中的笛箫诗(转帖)
  • 47
    雾里读诗亦朦胧:说说古诗词里的雾 古人的咏“雾”诗,别有一番情趣,现撷几首,供大家欣赏。   咏雾诗最早的当是南朝梁·萧泽《咏雾》诗:“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浮尘。乍若转烟散,时如佳色新。”其后,多有咏雾佳作。宋人赵的《早雾》诗云:“山光全暝水光浮,数里霏霏晓雾收。露彩乍疑藏汉殿,日光不透掩秦楼。岂饶文豹迟留影,应有灵蛇取次游。圣世妖氛消已尽,结成佳气满南州。”宋代葛长庚《晓行》早雾诗这样咏道:“雨余花点
  • 41
    秦时明月汉时关:说说盛唐的边塞诗 作者:湘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