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老子吧 关注:1贴子:29
  • 1回复贴,共1

《郭店楚简老子甲》释文及感读(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几也,易剪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lbk]抱之木生于毫[rbk]末,九成之台甲①[lbk]于䉂土[rbk],[lbk]百仞之高始于[rbk]足下。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闭其兑②,塞其门;和其光,迵其神;神蓄其䝩,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可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①甲:始。②兑:译为通途,道路。《诗经》“柞棫拔矣,行道兑矣”中“兑”的意思是“通”或“达”,即通畅。整句话的意思是:将柞树和棫树之类的灌木统统拔去,修建的道路就会变得通畅无阻。
感读:比较安稳的物体容易把持。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就来得及谋划。脆弱的物品,容易断裂。纤弱的物体,容易剪断。在事情没有发生前就要做好充足准备,在乱象出现前就预设了处理方案。粗壮的树木是从幼苗生长起来的,快要竣工的高台是从最初一筐一筐的土石积累而成,登上百丈高坡是因为不断的攀登而上。洞悉真知的人默然无语,夸夸其谈的人却不懂装懂。堵塞出路,关闭门户,静修调和阴阳调动能量,使神识通达;元神存丹蓄积精华,从此解除了世间的纷争和烦扰;这才叫体验到玄妙的道的演化!所以人世中的亲疏、利害,贵贱要抱着不可得的心态对待,这种无为而得的方式是天下最为可贵的。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 夫天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而邦滋昏。人多智,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感读:治理邦国要实施正心,正德的教化,调动军队作战要用奇谋异略,要以和平的策略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我凭什么知道这些呢?如果天子为政心有猜忌则君民不同心,那么民众叛乱会时有发生。民众准备了锋利的兵械,是因为邦国滋养了政治的昏暗。人们思想复杂了,丧志迷行的器物就会滋生。法规繁杂,逐利之风盛行,导致偷盗和抢劫事件频繁发生。因此圣明君主这样说的:我政令简单民众安适自富;我不频繁颁施政令,让民众感知德政的教化;我努力静修己心,使民风自正;我主张无欲无求,促使民众回归质朴的生活。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螝①虿②虫蛇弗蠚③,攫鸟猛兽弗扣④,骨弱筋柔而捉固⑤。未知牝牡之合朘⑥怒,精之至也;终日乎而不嗄⑦,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
注:①螝:虫蛹。②虿:毒虫。③蠚:蜇。④扣:抓住。⑤捉固:握紧。⑥朘:男性生殖器。⑦嗄:嗓音嘶哑。
感读:德行深厚的人,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纯净。虽毒蛊虫蛇也不蜇咬,虽凶禽猛兽也不抓扯,筋骨软弱而拳头握得很紧。不懂得男女交媾却阳物勃起,是精气充足的表现;一整天啼哭声音却不嘶哑,是阴阳调和的缘故。调和阴阳给内修打下一点基础。调动神识进入内修就是明道的阶段;补气益生以致安泰祥和;心使气动遍巡周天才能强健身骨。生命成长壮大后会衰老,这还是没有入道内修所致。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
感读:个人声望和自己的身体哪个更真切?自己的身体和财产哪个更贵重?是贪得还是舍弃哪个才是祸端?过度的喜爱必定造成更大的破费,私藏过于丰富就容易失去。因此懂得满足才不会伤害内心,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感到倦怠,可以凭借此达到心神长安久驻。
返①也者,道[lbk]之[rbk]动②也;弱③也者,道之用④也。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
注:①返:译为反观,反视,反省自己②动:译为前进,进步,获得了动力③弱:示弱,放低心态,不与之争强④用:实用的方法
感读:待人处事时刻反求诸己,改过从新去悟道,才会有进步。生活中放低心态,不与人争强,以柔弱之道接物,是修道最为实用的方法。天下一切事物都是化育于有形或者演化于无形。
持而盈之,不不若已。湍而群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能守也。贵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感读:手里端着的容器充盈已满,不如停止注入然后换新的容器再装入新物。人类的道德下滑,如果跟随大众就像湍急的水流倾泻而下,这样是不可能长久保持原来质朴的本性的。金银财宝家里放置满满的,也不能守护至终。有权势有财富则会骄傲自负,这是自己在遗留祸端。功业已成就要及时卸职退居,这是至理天道。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9-21 00:29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23 0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