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广汉三星堆发现了两个埋葬有大量青铜、玉石、象牙、陶器、海贝等的器物坑。两个器物坑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特别关注。2019年又发现了六个器物掩埋坑。多年来关于这些器物坑的作用的研讨从未间断,然而产生的多种推测一直未形成广泛的共识。流行的各种说法都有无法解释的困难。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曾有“亡国宝器埋葬说”,“火葬墓说”,“失灵法器掩埋说”,“犁庭扫穴说”,“祭祀说”,等。这些说法都不同程度被质疑和否定。
“亡国宝器埋葬说”最大的漏洞在于这几个坑的埋藏时间不完全同时。六七号坑的打破关系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不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且近年都还发现有年代相差很大的多个器物埋藏坑。古蜀时期不可能有那么多次亡国。而且三星堆的文化在金沙得到全面延续,不像是出现了灭国事件。因此为了快亡国而掩埋自己国家的宝器不成立。
“犁庭扫穴说”不成立在于中国历史上灭国时毁人宗庙的事很常见,但毁人重器的事则非常少见。相反,通常是将被灭国的重器作为战利品归为己有。三星堆器物掩埋坑中有大量贵重物品,没有理由毁弃。所以战胜者将敌国宝物全部付之一炬然后埋入地下的说法也不成立。
“火葬墓说”或陪葬坑说提出后很快就被否定。原因是考察多年的发掘成果,三星堆附近没有能与这些器物坑中数量如此巨大的高等级器物相配的墓葬。
“祭祀坑说”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说法。但是也有专家提出强有力的质疑。从发掘现场看,坑中的器物都有被火烧过的现象。属于燎祭后瘗埋。但是传统上燎祭一般是祭天,而瘗埋则是祭地。三星堆这些器物坑的埋藏方式与传统不符。再有,古时祭祀是经常性的活动。器物坑内埋藏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以当时的生产力,非若干年不可得。若是经常如此没有谁有这个财力和物力。
“失灵法器掩埋说”或“不祥法器掩埋说”。这是目前被认为相对合理的假说。这种说法指被埋藏物是前代神王的法器,后代神王认为用之不祥。或者祭祀之后法器没有显示出效力而被弃置。但是这种说法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在当时,青铜、黄金都是十分宝贵的材料。若是认为前任的法器不祥或既有法器失灵,则完全可以将其熔毁后用来制作新的法器而不是破坏后丢弃。而且很多器物根本不像是祭祀活动中的法器。
个人认为这些说法之所以都不是完全合理的解释,原因在于把目光过于集中在三星堆遗址一地之上。而且考虑的形成原因太单一。若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做更广泛的探寻,全面考虑三星堆的社会状态,三星堆器物坑的真实面目能够被揭穿。
根据现在的发掘研究,三星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以及汉中盆地的一系列遗址都属于同一个文明系统。三星堆、金沙和城固、洋县这几处遗址有一些共同的现象。就是每一处都存在多个埋有高等级器物的掩埋坑。这些器物从形制材质等观察,基本上都不是实用器而是礼器。因此可以认为是祭品。这些器物埋藏坑的位置全部是在河流的河岸边。这绝不是巧合,它恰恰透露出这些器物坑的真实面目。古代祭祀活动有三个目的,祈福、禳灾和纪念。其中祈福和纪念性的祭祀一般来说是定时和周期性的,而禳灾性的祭祀则往往是在灾害发生时,数量较少,祭品则随灾害大小有不同。灾害越重,祭品往往就越丰富。根据最近的发掘研究,三星堆遗址除八个大型器物埋藏坑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瘗埋祭祀坑。这些祭祀坑除个别外,大小相近,尺寸都比较小,祭品也不多。因此这些祭祀坑都是常规祭祀坑。对比之下,三星堆几个大器物坑的祭品众多,还有大量重器,因此祭祀目的一定是禳灾,而且是大灾。金沙遗址的情况也是这样,小祭祀坑数量多,埋有重器的祭祀坑很少。
那么祭祀的起因会是什么样的灾害呢?三、四千年前,古蜀地比现在更温暖潮湿,不可能是旱灾。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偶发瞬时性的灾害。川西地震并不罕见。但也少有持续发作。震后再来祭祀禳灾缺乏意义。为地震倾力而为进行禳灾祭祀可能性也不大。其他如风灾、虫灾等原因就更不可想象。剩下来的就已经十分清楚了,水灾!
我曾写过一篇《探索真实的大禹治水》。在其中分析了大禹治水的真相。指出大禹治水的实质是联合盆地内受长江堵塞形成的大洪水影响的诸部落拆解三峡大滑坡堰塞坝。其实大禹当时并未毕齐全功。根据古籍古蜀地仍然容易出现水患。这种情况直到传说中荆人鳖灵入川疏通金堂峡之后才有比较大的改善。
鳖灵据史载是古蜀开明朝的第一个王。时间刚好在金沙时代之后。而在金沙之后蜀地就再没有在河边瘗埋重器的的现象被发现。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三星堆在几个大器物坑形成之后就迅速衰落,文化上有承接关系的金沙开始兴盛。而金沙遗址的海拔高度要大于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海拔高度475米左右。金沙遗址的海拔高度是500米左右。
古代燎祭一般是敬天,瘗埋多半是礼地。三星堆祭祀坑的器物是燎后再埋,如果出现连续大雨。天上下雨地下涨水。祭祀时天地都要照顾到就有可能是燎后再埋。
结合这些现象,可以得出推论。几个大器物坑实质上是为某次特大水灾禳灾而设的祭祀坑。当然这几个器物坑的形成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后面详说。
三星堆的衰落是原来的居民因为受洪水影响向金沙转移。三星堆居民转移到金沙后仍然不时遭受洪水袭扰,于是沿用三星堆时的惯例举行禳灾祭祀。同样在河边瘗埋像太阳神鸟、十节玉琮之类的重宝。由于三星堆那次祭祀对国力消耗太大,金沙遗址瘗埋的青铜和金玉器数量远不及三星堆。
三星堆器物坑的形成与水灾有关的看法早有人提到过。但这个推测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中关键是为何如此数量的重器会因一次水灾就全数被埋入地下未能得到充分理解。
三星堆第二次大规模发掘新发现的六个器物掩埋坑让问题的解决有可能出现突破。根据公布的信息,三星堆1、2、3、4及7、8号坑是同时掩埋的。5、6号坑形成时间稍晚。结合以前发掘得到的信息对三星堆这几个器物掩埋坑可以产生更明确的认识。
以前我曾经说过由于种种迹象,比如没有差异较大的居址和墓葬,除青关山安放大立人神树等祭祀器物的大房子之外没有大型建筑,没有实用兵器,特别是没有当时已很流行的用于象征权力的青铜钺,等等,三星堆不是一个具有社会管理权力的政治中心。或者说不是王权国家或神权王国。三星堆只是一个有共同祖源共同信仰的多族群祭祀朝拜中心。
器物坑的大小、埋藏器物的数量规模和有条不紊的埋入状态,都说明器物坑的形成在当时是一个公开的大型社会事件。5、6号坑晚于其他六个坑且六号坑打破了七号坑说明后期的三星堆人知道三星堆祭祀器物埋藏点是一个神圣所在但已不知埋藏坑的具体位置。他们没有去动那些器物说明延续了信仰和对过去祭祀器物的敬畏。
在三星堆器物坑中形态装饰与大立人相似但尺寸不一较小的青铜人像还有多个。综合他们的动作和所处位置,可以认为这类人就是三星堆祭祀朝拜中心的神职人员。或者说是祭司,或萨满,或毕摩。而那些大小差不多头型发式冠带不一样的青铜头像极可能代表的是来朝拜的各族群的首领。从三星堆到金沙再到弓鱼国墓地,同类人物青铜塑像的演变,显示神职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下降的。但是金沙遗址出土器物也清晰表明三星堆人的信仰在金沙得到延续,只是外来的朝拜者没有了,祭祀活动的规模大大减小,主持祭祀活动的神职人员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远不及过往。
这一切都提示在三星堆末期三星堆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移风易俗‘’。是当时的社会权力执掌者,也就是世俗的王权沉重地打击了主持祭祀活动的神职集团。 但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族群的凝聚力王权又不能完全抛弃过去的信仰。于是对管理三星堆神庙和主持祭祀朝拜活动的神职人员集团采取了既打压又有所保留的行动。这样一个大事件的导火索按照以前的分析,在明显没有外敌入侵和内部武力冲突痕迹的状态下,只能是来自一次重大禳灾祭祀活动的失败。其根源则是王权势力不满神职集团对财富的大量占有以及影响力的扩张,借禳灾祭祀失效之机对神职集团施行打击和限制。
其实类似的事件不仅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在史书上还有详细的记载。时间离三星堆末期也不远。这就是著名的西门豹治邺。
考虑到西门豹治邺是在小学课本中,时间久远很多朋友不一定记得清了,下面录一下全文:
“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yuàn)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zēng)绮縠(hú)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tí)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
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柰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对比一下就可以明白,三星堆那么多的祭祀神器一齐埋入地下不可能是神职群体自己所为,而只可能是当时社会权力所有者,或者就叫王才能下那样的命令。那些器物因并非是王所有。所有青铜人物形象也不是王,他完全可以毫不吝惜毫不顾忌地用禳灾祭祀的诚意不够为名,将三星堆神庙所有陈列的器物全部用于献祭。而且还进一步将后来的祭祀活动转移到靠近王国中心的金沙。这样既在族众中维护了长期形成的信仰,又彻底消除了神权势力对王权的潜在威胁。
这就是三星堆器物坑最可能的真相。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曾有“亡国宝器埋葬说”,“火葬墓说”,“失灵法器掩埋说”,“犁庭扫穴说”,“祭祀说”,等。这些说法都不同程度被质疑和否定。
“亡国宝器埋葬说”最大的漏洞在于这几个坑的埋藏时间不完全同时。六七号坑的打破关系证明了这一点。而且不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而且近年都还发现有年代相差很大的多个器物埋藏坑。古蜀时期不可能有那么多次亡国。而且三星堆的文化在金沙得到全面延续,不像是出现了灭国事件。因此为了快亡国而掩埋自己国家的宝器不成立。
“犁庭扫穴说”不成立在于中国历史上灭国时毁人宗庙的事很常见,但毁人重器的事则非常少见。相反,通常是将被灭国的重器作为战利品归为己有。三星堆器物掩埋坑中有大量贵重物品,没有理由毁弃。所以战胜者将敌国宝物全部付之一炬然后埋入地下的说法也不成立。
“火葬墓说”或陪葬坑说提出后很快就被否定。原因是考察多年的发掘成果,三星堆附近没有能与这些器物坑中数量如此巨大的高等级器物相配的墓葬。
“祭祀坑说”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说法。但是也有专家提出强有力的质疑。从发掘现场看,坑中的器物都有被火烧过的现象。属于燎祭后瘗埋。但是传统上燎祭一般是祭天,而瘗埋则是祭地。三星堆这些器物坑的埋藏方式与传统不符。再有,古时祭祀是经常性的活动。器物坑内埋藏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以当时的生产力,非若干年不可得。若是经常如此没有谁有这个财力和物力。
“失灵法器掩埋说”或“不祥法器掩埋说”。这是目前被认为相对合理的假说。这种说法指被埋藏物是前代神王的法器,后代神王认为用之不祥。或者祭祀之后法器没有显示出效力而被弃置。但是这种说法还是有很大的问题。在当时,青铜、黄金都是十分宝贵的材料。若是认为前任的法器不祥或既有法器失灵,则完全可以将其熔毁后用来制作新的法器而不是破坏后丢弃。而且很多器物根本不像是祭祀活动中的法器。
个人认为这些说法之所以都不是完全合理的解释,原因在于把目光过于集中在三星堆遗址一地之上。而且考虑的形成原因太单一。若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做更广泛的探寻,全面考虑三星堆的社会状态,三星堆器物坑的真实面目能够被揭穿。
根据现在的发掘研究,三星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以及汉中盆地的一系列遗址都属于同一个文明系统。三星堆、金沙和城固、洋县这几处遗址有一些共同的现象。就是每一处都存在多个埋有高等级器物的掩埋坑。这些器物从形制材质等观察,基本上都不是实用器而是礼器。因此可以认为是祭品。这些器物埋藏坑的位置全部是在河流的河岸边。这绝不是巧合,它恰恰透露出这些器物坑的真实面目。古代祭祀活动有三个目的,祈福、禳灾和纪念。其中祈福和纪念性的祭祀一般来说是定时和周期性的,而禳灾性的祭祀则往往是在灾害发生时,数量较少,祭品则随灾害大小有不同。灾害越重,祭品往往就越丰富。根据最近的发掘研究,三星堆遗址除八个大型器物埋藏坑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瘗埋祭祀坑。这些祭祀坑除个别外,大小相近,尺寸都比较小,祭品也不多。因此这些祭祀坑都是常规祭祀坑。对比之下,三星堆几个大器物坑的祭品众多,还有大量重器,因此祭祀目的一定是禳灾,而且是大灾。金沙遗址的情况也是这样,小祭祀坑数量多,埋有重器的祭祀坑很少。
那么祭祀的起因会是什么样的灾害呢?三、四千年前,古蜀地比现在更温暖潮湿,不可能是旱灾。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偶发瞬时性的灾害。川西地震并不罕见。但也少有持续发作。震后再来祭祀禳灾缺乏意义。为地震倾力而为进行禳灾祭祀可能性也不大。其他如风灾、虫灾等原因就更不可想象。剩下来的就已经十分清楚了,水灾!
我曾写过一篇《探索真实的大禹治水》。在其中分析了大禹治水的真相。指出大禹治水的实质是联合盆地内受长江堵塞形成的大洪水影响的诸部落拆解三峡大滑坡堰塞坝。其实大禹当时并未毕齐全功。根据古籍古蜀地仍然容易出现水患。这种情况直到传说中荆人鳖灵入川疏通金堂峡之后才有比较大的改善。
鳖灵据史载是古蜀开明朝的第一个王。时间刚好在金沙时代之后。而在金沙之后蜀地就再没有在河边瘗埋重器的的现象被发现。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三星堆在几个大器物坑形成之后就迅速衰落,文化上有承接关系的金沙开始兴盛。而金沙遗址的海拔高度要大于三星堆遗址。三星堆遗址海拔高度475米左右。金沙遗址的海拔高度是500米左右。
古代燎祭一般是敬天,瘗埋多半是礼地。三星堆祭祀坑的器物是燎后再埋,如果出现连续大雨。天上下雨地下涨水。祭祀时天地都要照顾到就有可能是燎后再埋。
结合这些现象,可以得出推论。几个大器物坑实质上是为某次特大水灾禳灾而设的祭祀坑。当然这几个器物坑的形成还有其他重要原因。后面详说。
三星堆的衰落是原来的居民因为受洪水影响向金沙转移。三星堆居民转移到金沙后仍然不时遭受洪水袭扰,于是沿用三星堆时的惯例举行禳灾祭祀。同样在河边瘗埋像太阳神鸟、十节玉琮之类的重宝。由于三星堆那次祭祀对国力消耗太大,金沙遗址瘗埋的青铜和金玉器数量远不及三星堆。
三星堆器物坑的形成与水灾有关的看法早有人提到过。但这个推测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中关键是为何如此数量的重器会因一次水灾就全数被埋入地下未能得到充分理解。
三星堆第二次大规模发掘新发现的六个器物掩埋坑让问题的解决有可能出现突破。根据公布的信息,三星堆1、2、3、4及7、8号坑是同时掩埋的。5、6号坑形成时间稍晚。结合以前发掘得到的信息对三星堆这几个器物掩埋坑可以产生更明确的认识。
以前我曾经说过由于种种迹象,比如没有差异较大的居址和墓葬,除青关山安放大立人神树等祭祀器物的大房子之外没有大型建筑,没有实用兵器,特别是没有当时已很流行的用于象征权力的青铜钺,等等,三星堆不是一个具有社会管理权力的政治中心。或者说不是王权国家或神权王国。三星堆只是一个有共同祖源共同信仰的多族群祭祀朝拜中心。
器物坑的大小、埋藏器物的数量规模和有条不紊的埋入状态,都说明器物坑的形成在当时是一个公开的大型社会事件。5、6号坑晚于其他六个坑且六号坑打破了七号坑说明后期的三星堆人知道三星堆祭祀器物埋藏点是一个神圣所在但已不知埋藏坑的具体位置。他们没有去动那些器物说明延续了信仰和对过去祭祀器物的敬畏。
在三星堆器物坑中形态装饰与大立人相似但尺寸不一较小的青铜人像还有多个。综合他们的动作和所处位置,可以认为这类人就是三星堆祭祀朝拜中心的神职人员。或者说是祭司,或萨满,或毕摩。而那些大小差不多头型发式冠带不一样的青铜头像极可能代表的是来朝拜的各族群的首领。从三星堆到金沙再到弓鱼国墓地,同类人物青铜塑像的演变,显示神职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下降的。但是金沙遗址出土器物也清晰表明三星堆人的信仰在金沙得到延续,只是外来的朝拜者没有了,祭祀活动的规模大大减小,主持祭祀活动的神职人员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远不及过往。
这一切都提示在三星堆末期三星堆出现了一次重大的‘’移风易俗‘’。是当时的社会权力执掌者,也就是世俗的王权沉重地打击了主持祭祀活动的神职集团。 但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族群的凝聚力王权又不能完全抛弃过去的信仰。于是对管理三星堆神庙和主持祭祀朝拜活动的神职人员集团采取了既打压又有所保留的行动。这样一个大事件的导火索按照以前的分析,在明显没有外敌入侵和内部武力冲突痕迹的状态下,只能是来自一次重大禳灾祭祀活动的失败。其根源则是王权势力不满神职集团对财富的大量占有以及影响力的扩张,借禳灾祭祀失效之机对神职集团施行打击和限制。
其实类似的事件不仅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在史书上还有详细的记载。时间离三星堆末期也不远。这就是著名的西门豹治邺。
考虑到西门豹治邺是在小学课本中,时间久远很多朋友不一定记得清了,下面录一下全文:
“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yuàn)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zēng)绮縠(hú)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tí)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凡投三弟子。
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复投三老河中。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西门豹曰:“巫妪、三老不来还,柰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须臾,豹曰:“廷掾起矣。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对比一下就可以明白,三星堆那么多的祭祀神器一齐埋入地下不可能是神职群体自己所为,而只可能是当时社会权力所有者,或者就叫王才能下那样的命令。那些器物因并非是王所有。所有青铜人物形象也不是王,他完全可以毫不吝惜毫不顾忌地用禳灾祭祀的诚意不够为名,将三星堆神庙所有陈列的器物全部用于献祭。而且还进一步将后来的祭祀活动转移到靠近王国中心的金沙。这样既在族众中维护了长期形成的信仰,又彻底消除了神权势力对王权的潜在威胁。
这就是三星堆器物坑最可能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