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与永城是两座相邻的城市,虽分属安徽、河南两省,但地缘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联系紧密,千百年来两地形成了割舍不断的历史人文与经济社会联系。
人缘相亲:有着并肩战斗的光荣传统大革命时期,1925年,永城早期革命领导人盛税堂在濉溪口由萧亚珍(濉溪县濉溪镇人)、苏卓福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宿县中心县委书记,不断来往于永城、萧县、宿县之间,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皖北敌后,开辟了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永城、淮北地区同为其中心区域。1939年6月,中共豫皖苏省委决定建立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淮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徐风笑(濉溪县临涣镇徐楼村人)担任首任县长。他在永城先后领导组建抗日武装1万余人,成立抗日团体,积极发展生产,创办了《永光报》和永光剧社,使永城地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国大校徐爱民(濉溪县临涣镇徐楼村人)曾任新四军第六支队永城独立团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淮北、永城又是豫皖苏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华北、华中的重要战略枢纽。1947年5月,中共豫皖苏三地委成立萧宿永县。县委书记田启松,县长李品立。县委的任务是插到永城以东,开展游击战争,消灭敌人,建立政权,进而恢复宿西县和萧县,三分区抽出一个警卫连,配合县委展开武装斗争。先后收复了宿西的古城、龙桥、潍西和萧县的萧三区、萧四区及永城的刘河、苗桥、演集等区。11月,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三地委决定撤销萧宿永县,恢复萧县、宿县、永城三县建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北、永城广大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二)同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到商丘、北抵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淮北、永城同为淮海战役主战场。战役的第二、三阶段,分别在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地区和永城陈官庄地区进行。位于今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的鲁楼阻击战,是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野战军十纵顽强抗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毙伤俘敌5000余人,受到华野通令嘉奖。鲁楼阻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南逃与黄维兵团靠拢的企图,保证了围歼黄维兵团作战的胜利,为最终歼灭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驻濉溪县临涣文昌宫和小李家。总前委成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率华野指挥部驻草庙圩子(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和相城孟圩孜(今淮北市相山区孟山路与古城路交叉口),并在相城举行了华野纵队以上干部作战会议,制定下达了《华野战字第十四号命令》,压缩了对位于永城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的包围圈。淮海战役期间,淮北、永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并肩战斗,踊跃支前,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三)永城曾一度隶属于安徽
明清时期永城长期隶属于河南省。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废府改道,永城县隶属于豫东道(后改为开封道),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又废道,永城曾直属河南省。1945年2月,为纪念抗日殉国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永城县更名为雪枫县。淮海战役胜利后的1949年3月恢复永城县原建制,隶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永城没有被划入商丘地区,而是被划入了安徽皖北地区管理,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种说法是由于形势上的需要,因为当时河南省东北的局势不稳定,永城位于河南省最东部,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但距离宿县较近,所以暂时让皖北行署区进行代管。1952年皖北、皖南两大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永城县才由宿县专区划归河南商丘专区。
(四)濉溪县曾与永城有过属地交换1947年,为便于管辖,铁佛寺集属永城部分及以北56个自然村和王引河以东鲁楼、李楼等8个自然村划归宿西县(今濉溪县中北部及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一带);宿西县将王引河以南赵楼、王园等5个自然村划归永城。1952年12月,宿县专区濉溪县的赵庄、钟庄、王庄、小沟岸、邸庄、张庄、苗庄、黄庄、祝庄、张井、呼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永城县(内务部1952年12月5日批准)。《濉溪县志》记载为:1954年11月,铁佛区的张井乡划属河南省永城县,应为同一事件。
人缘相亲:有着并肩战斗的光荣传统大革命时期,1925年,永城早期革命领导人盛税堂在濉溪口由萧亚珍(濉溪县濉溪镇人)、苏卓福介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宿县中心县委书记,不断来往于永城、萧县、宿县之间,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9月,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挺进豫东、皖北敌后,开辟了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永城、淮北地区同为其中心区域。1939年6月,中共豫皖苏省委决定建立永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淮北早期革命领导人徐风笑(濉溪县临涣镇徐楼村人)担任首任县长。他在永城先后领导组建抗日武装1万余人,成立抗日团体,积极发展生产,创办了《永光报》和永光剧社,使永城地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国大校徐爱民(濉溪县临涣镇徐楼村人)曾任新四军第六支队永城独立团政治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淮北、永城又是豫皖苏解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华北、华中的重要战略枢纽。1947年5月,中共豫皖苏三地委成立萧宿永县。县委书记田启松,县长李品立。县委的任务是插到永城以东,开展游击战争,消灭敌人,建立政权,进而恢复宿西县和萧县,三分区抽出一个警卫连,配合县委展开武装斗争。先后收复了宿西的古城、龙桥、潍西和萧县的萧三区、萧四区及永城的刘河、苗桥、演集等区。11月,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三地委决定撤销萧宿永县,恢复萧县、宿县、永城三县建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淮北、永城广大军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描绘了一幅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二)同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
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到商丘、北抵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淮北、永城同为淮海战役主战场。战役的第二、三阶段,分别在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地区和永城陈官庄地区进行。位于今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的鲁楼阻击战,是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东野战军十纵顽强抗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毙伤俘敌5000余人,受到华野通令嘉奖。鲁楼阻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杜聿明集团南逃与黄维兵团靠拢的企图,保证了围歼黄维兵团作战的胜利,为最终歼灭杜聿明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淮海战役期间,总前委成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驻濉溪县临涣文昌宫和小李家。总前委成员、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率华野指挥部驻草庙圩子(今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草庙村)和相城孟圩孜(今淮北市相山区孟山路与古城路交叉口),并在相城举行了华野纵队以上干部作战会议,制定下达了《华野战字第十四号命令》,压缩了对位于永城陈官庄地区的杜聿明集团的包围圈。淮海战役期间,淮北、永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并肩战斗,踊跃支前,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三)永城曾一度隶属于安徽
明清时期永城长期隶属于河南省。中华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废府改道,永城县隶属于豫东道(后改为开封道),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又废道,永城曾直属河南省。1945年2月,为纪念抗日殉国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永城县更名为雪枫县。淮海战役胜利后的1949年3月恢复永城县原建制,隶属皖北行署宿县专区。永城没有被划入商丘地区,而是被划入了安徽皖北地区管理,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种说法是由于形势上的需要,因为当时河南省东北的局势不稳定,永城位于河南省最东部,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但距离宿县较近,所以暂时让皖北行署区进行代管。1952年皖北、皖南两大行署区合并为安徽省,永城县才由宿县专区划归河南商丘专区。
(四)濉溪县曾与永城有过属地交换1947年,为便于管辖,铁佛寺集属永城部分及以北56个自然村和王引河以东鲁楼、李楼等8个自然村划归宿西县(今濉溪县中北部及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一带);宿西县将王引河以南赵楼、王园等5个自然村划归永城。1952年12月,宿县专区濉溪县的赵庄、钟庄、王庄、小沟岸、邸庄、张庄、苗庄、黄庄、祝庄、张井、呼庄等11个自然村划归河南省永城县(内务部1952年12月5日批准)。《濉溪县志》记载为:1954年11月,铁佛区的张井乡划属河南省永城县,应为同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