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冒充“公检法”诈骗?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再让被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的“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近日,市民张女士接到自称公安局的电话,说她涉嫌一起拐卖儿童案件必须尽快到当地公安局配合调查,而后张女士半信半疑地添加了对方微信,在视频通话中,对方身着警服,并出示了附有张女士信息和照片的的“协助调查通知书”,又威胁张女士在手机中下载了“易信”APP进行后续的通联。

在电话办案中,对方不断强调该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则要对张女士实施拘留并冻结资产。为保证该案件办理的私密性,对方引导张女士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并到酒店开了房间配合所谓的“资金清查”,恐吓张女士将名下所有钱转入国家清查账户中才能澄清她嫌疑人的身份。在一遍遍的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的过程中,张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拨打110报案。
识别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方法
一、要求你绝对不能挂掉电话,并为你转接电话的,没有谁有权利让某人绝对不能挂电话,转接的电话通常都是串通好的另一个骗子的电话。
二、要求你必须开通网银或重新办一张银行卡,没有人会强制性要求你去办某一张银行卡,遇到此类情况,请千万不要去所谓的网站上透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三、要求你寻找隐蔽的地方进行通话,警察是不会有此类要求的,找隐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骗子行骗,以免被人“多管闲事”,提醒了受害人。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再让被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的“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真实案例:
近日,市民张女士接到自称公安局的电话,说她涉嫌一起拐卖儿童案件必须尽快到当地公安局配合调查,而后张女士半信半疑地添加了对方微信,在视频通话中,对方身着警服,并出示了附有张女士信息和照片的的“协助调查通知书”,又威胁张女士在手机中下载了“易信”APP进行后续的通联。

在电话办案中,对方不断强调该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则要对张女士实施拘留并冻结资产。为保证该案件办理的私密性,对方引导张女士购买了一部新手机,并到酒店开了房间配合所谓的“资金清查”,恐吓张女士将名下所有钱转入国家清查账户中才能澄清她嫌疑人的身份。在一遍遍的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的过程中,张女士意识到被骗,遂拨打110报案。

识别冒充“公检法”类诈骗的方法
一、要求你绝对不能挂掉电话,并为你转接电话的,没有谁有权利让某人绝对不能挂电话,转接的电话通常都是串通好的另一个骗子的电话。
二、要求你必须开通网银或重新办一张银行卡,没有人会强制性要求你去办某一张银行卡,遇到此类情况,请千万不要去所谓的网站上透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三、要求你寻找隐蔽的地方进行通话,警察是不会有此类要求的,找隐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骗子行骗,以免被人“多管闲事”,提醒了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