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各地方文艺团体积极移植革命样板戏。湖南花鼓戏团移植的京剧《沙家浜》是当年地方戏剧极移植革命样板戏的突出代表,被广泛宣传,在各地巡演。1971年,湖南花鼓戏剧团准备排练《沙家浜》时,很多人建议让李谷一演阿庆嫂,一是李谷一本身唱得好,二是李谷一演了《补锅》在全国名气大。李谷一拒绝了。以李谷一的当年瘦小外形来讲,确实不合适,于是在湖南花鼓戏《沙家浜》里安排了一个京剧里没有的小卫生员。为了宣传花鼓戏团移植样板戏的作法,1972年,中央新闻纪录片厂拍摄了纪录片,纪录片中仍然有李谷一的很多镜头,当年纪录片中的一些镜头还被湖南省新闻图片社制作成宣传画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