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吧 关注:581,540贴子:26,855,195

看到吧内关于anisong的讨论,决定开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此想分享一点已知的anisong历史和音乐制作,歌手,商业体系相关的发展历程,本吧可以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3-28 08:50回复
    快点端上来吧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2楼2023-03-28 08:54
    回复
      我们首先要明白,动画的歌曲和传统的流行歌曲不一样,动画歌曲是要服务于动画和动画人物塑造的,当然如果你为了推某个组合或者歌手的歌专门拍动画那另当别论(这不就是ll,偶像大师,少歌,邦邦等偶像和音乐企划吗),以高达来说,高达的音乐是必须要符合剧情和人物的,不然就会造成ooc,比如希望之花,这歌蛮好就是被剧情害了导致悲伤的音乐总是让人生草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28 09:00
      回复
        现在我们先来理一下历史吧:
        霓虹最早在动画作品中使用了“歌曲”的,是1931年公开的《黒ニャゴ》(小黑猫),这部作品其实是将同名童谣作为背景音乐的动画(本段来自amuro1985大大的b站专栏),之后由于战争的原因霓虹全面限制娱乐等产业,在此期间唱片、音乐等产业除了给军国主义洗地以外没有任何发展,直到战败之后霓虹经济恢复,唱片等产业逐渐恢复。
        上个世纪60年代,霓虹经济处于火箭上升期,经济繁荣自然带动了音乐等产业的发展。其中,Beatles的访日可以说彻底唤醒霓虹音乐的发展,anisong的发展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3-28 09:06
        回复
          1963年,《铁臂阿童木》作为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开始播出,其中前三十集op为纯音乐,第三十一集开始才有我们熟悉的op
          不过当时anisong还是停留于纯粹的歌曲,仅仅作为一个op/ed/插曲而已,在商业上没有独立,这意味着anisong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流派。
          而当时出版社“朝日ソノラマ”借着《阿童木》火热的势头,把主题歌薄膜唱片化,卖的很好,后来它又发了很多儿童向动画、特摄主题曲。但是其唱片是跟着绘本一起贩卖的,因为这个出版社本职工作是出杂志的杂志里面附带一张薄膜唱片,有一些谈话内容,受到小朋友热烈欢迎。同样的销售方法,80年代的king recording和哥伦比亚也使用过(不过音乐是磁带)。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3-28 09:16
          收起回复
            薄膜唱片是一种音质比较差的唱片,不过价格便宜,所以能够在商业上迅速占领市场,不过随着大家有钱了,黑胶唱片开始取代它了1966年哥伦比亚发行了《森林大帝》的op和交响乐化配乐,使用了黑胶唱片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3-28 09:21
            回复
              现在我们再来看歌手方面:
              早期的anisong主要形式是童声合唱(铁臂阿童木,初代奥特曼等特摄),一般都是xxxx合唱团,大家对歌手本身并不十分在意,而随着唱片化,唱片商们自然想到了使用自己专属的歌手唱自己发行的曲子,这才有了anisong歌手的概念。随着黑胶唱片取代薄膜唱片,出版社“朝日ソノラマ”在anisong领域被老牌的唱片商(哥伦比亚,kr)干烂,其中哥伦比亚独占了70年代四位知名动画歌手:佐佐木功,水木一郎,堀江美都子,大杉久美子
              当然像唱了洗马路修卡的子门真人也是十分有名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3-28 09:26
              收起回复
                随着动画热潮和市场的扩大,一些有钱的动画企划开始尝试找主流大歌星给自己造势,例如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剧场版《再见了宇宙战舰大和号 爱的战士们》的主题曲《ヤマトより愛をこめて》可以看做动画Tie-up曲的开端。演唱者泽田研二是当时的超级明星歌手了,77年拿了唱片大赏,电视颁奖的收视率达到了51.6%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3-28 09:34
                回复
                  现在可以总结一下60-70年代的anisong发展:借着动画热潮和电视产业,主流音乐界的发展,哥伦比亚旗下出现了第一批专注于动画歌曲的歌手,以四天王为代表引领了动画歌曲的发展。而动画歌的形式也从偏向少儿的歌谣形式开始向主流音乐靠拢(泽田研二,tie–up形式)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3-28 09:42
                  回复
                    请把这束花递给楼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3-28 09:43
                    收起回复
                      支持支持 gkd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3-28 09:4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3-28 09:50
                        回复
                          动画歌曲的音乐风格也开始与主流歌曲趋同,典型如鲁邦三世融合了爵士乐要素
                          现在来到80年代
                          八十年代霓虹的动画歌曲开始了完整的独立化蜕变,歌曲中不再出现主人公,机体,必杀技等,这使得动画歌相对于动画有了更多独立性。
                          商业上,国王唱片在80年代开始发力,旗下唱片厂牌STARCHILD是在机动战士高达剧场版的大热后设立的。不过81年STARCHILD设立之前就发过单曲版的高达剧场版主题歌《哀战士》取得了巨大成功。厂牌设立之后马上出了《传说巨神伊甸》的交响音乐集。基本上80年代大部分日升动画的主题歌和原声集都是King Records发行的。其中,kr社出现了一位传奇级的歌手:森口博子她凭借z高达一炮走红,但其实她一开始是想走主流偶像路线,不过并不成功,因此才转战动画界,取得了巨大成就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3-28 09:54
                          收起回复
                            80年代也是tie–up商法流行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动画歌曲淡化了主题性,更加注重音乐性,越来越多主流音乐界的音乐人和歌手加入了anisong,例如圣斗士星矢的op《天马座幻想》,以及《猫眼三姐妹》op cat's eye
                            但是主流音乐界和大众对anisong幼稚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这点实际上到了21世纪才被逐步改变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3-28 10:01
                            收起回复
                              动画歌的各类常见操作在此时也开始出现:例如换op(为了多卖唱片多推人),动画角色歌,声优演唱其中声优演唱是重点,随着林原惠,三石琴乃等早期偶像化声优的出现,声优+artist的双重身份开始出现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3-28 1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