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吧 关注:40,319贴子:421,373

宋神宗时代的苏轼 易经与苏轼的诗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轼为一代文豪,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易学大师”,曾经写过一本《东坡易传》,后世也称其为《毗陵易传》。
苏轼的学生秦观曾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尔。
在秦观看来,苏轼对于“道”的阐发及他的性命之学,是他一生最大的学术贡献,其次是政治才能,再次才是他的文学才能。而现在大家都是最重视他的文章,这是本末倒置的,看似是对苏轼的尊重,其实是大大低估了苏轼。
由此可见,早在当时,就己经有人因为苏轼过高的文学成就而忽视他的学术成就了。


IP属地:江西1楼2022-10-12 07:11回复
     淮海集巻三十      宋 秦观 撰简
      荅傅彬老简
      彬老足下。昨奉手教,所以慰诲甚勤,并防录示寄苏登州书,并题眉山集后。
    尊贤善道发于诚心,词防清婉近世所希见也。发函展读殆不能释手,钦想髙风益增,企系屡廹贱事修报后,时悚愧。何已,然仆昧陋不能具晓盛意,中间有未然处,辄为左右具言之。
    惟閤下恕其僣易,幸甚幸甚。閤下谓蜀之锦绮妙絶天下,苏氏蜀人其于组丽也,独得之于天,故其文章如锦绮焉,其説信美矣,然非所以称苏氏也。
    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逺,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
    閤下论苏氏而其説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耳。
    閤下又谓三苏之中,所愿学者登州为最优,于此尤非也。老苏先生,仆不及识其人,
    今中书补阙二公,则仆尝身事之矣。中书之道,如日月星辰经纬天地,有生之类皆知仰其髙明。
    补阙则不然,其道如元气行于混沦之中,万物由之而不知也。故中书尝自谓,吾不及子由。
    仆窃以为,知言閤下试赢数日之粮,谒二公于京师,不然取其所着之书,熟读而精思之,以想见其人,然后知吾言之不谬也。
    文翁哀词杼思乆矣。重防示谕,尤増感怆时气尚热未及晤见。千万顺时自爱,因风无惜以书见及幸甚。


    IP属地:江西2楼2022-10-12 07:22
    回复
      苏轼的学术成果主要包括《论语说》《东坡书传》《东坡易传》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东坡易传》。书中内容极具个性:
      以老庄思想解易。余敦康教授在其作品《内圣与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诠释》说苏轼易学的特色在于以庄解易,儒道兼综,追求旷达与执着的统一。
      义理之学。漆侠先生在《宋学的发展和演变》中讲苏轼易学延续了宋代经学重视义理之学,鄙薄章句之学的特点。(义理之学是以阐发经义、探究名理为宗旨的儒家学问。章句之学是汉儒所创的一种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重在解释篇章字句,而不在阐发大义。)
      人情解经。诸如“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乎人情。”“夫圣人之道,自本而观之,则皆出于人情。”
      比如井卦,历来被伦理化、政治化阐释的一卦,洁净的“井”经常是君子的象征。
      苏轼阐释《井·象传》时说:“食者往也,不食者来也。食不食存乎人。所以为井者,存乎己。”
      意即井水被汲或被弃,在于用的人,而对于井自身而言,不用在乎是否被重用,应该在乎的是保持自我的洁净。尤其是在被“弃”之时,也要做到保持高洁。
      在九二爻的阐释中,苏轼说:“井而有鳅,则人恶之矣。然犹得志于瓮,何也?彼有利器,而肯以我污之欤?此必敝漏之瓮,非是瓮不汲是井也。”
      一个不能食用的脏井,为什么还有人来汲水,苏轼认为这完全是小人相趋,什么样的井水就会有什么样的汲水之器,而对于君子来说,即使自己是一口“废井”,也不需要这样的“敝漏之瓮”来这里汲水。人不可趋炎附势,不可随波逐流,始终要坚持心性的完善,保持人格的独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象传》说道:水之于地为比,火之与天为同人。同人与比相近而不同,不可不察也。比以无所不比为比,而同人以有所不同为同,故君子以类族辨物。


      IP属地:江西3楼2022-10-12 07:28
      回复
        苏轼集 卷40 【御试重巽申命论】
        【御试重巽申命论】
          论曰:昔圣人之始画卦也,皆有以配乎物者也。
        巽之配于风者,以其发而有所动也。配于木者,以其仁且顺也。
        夫发而有所动者,不仁则不可以久,不顺则不可以行,故发而仁,动而顺,而巽之道备矣。
        圣人以为不重,则不可以变,故因而重之,使之动而能变,变而不穷,故曰“重巽以申命”。言天子之号令如此而后可也。
          天地之化育,有可以指而言者,有不可以求而得者。今夫日,皆知其所以为暖;雨,皆知其所以为润;雷霆,皆知其所以为震;雪霜,皆知其所以为杀。至於风,悠然布于天地之间,来不知其所自,去不知其所入,嘘而炎,吹而冷,大而鼓乎大山乔岳之上,细而入乎窍空屋之下,发达万物,而天下不以为德,摧败草木,而天下不以为怒,故曰天地之化育,有不可求而得者。此圣人之所法,以令天下之术也。
          圣人在上,天下之民,各得其职。士者皆曰“吾学而仕”,农者皆曰“吾耕而食”,工者皆曰“吾作而用”,贾者皆曰“吾负而贩”,不知圣人之制命令以鼓舞、通变其道,而使之安乎此也。
        圣人之在上也,天下可由而不可知,可言而不可议,盖得乎巽之道也。
        易者,圣人之动,而卦者,动之时也。
        《蛊》之彖曰:“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而《巽》之九五亦曰:“先庚三日,后庚三日。”而说者谓甲庚皆所以申命,而先后者,慎之至也。
        圣人悯斯民之愚,而不忍使之遽陷于罪戾也,故先三日而令之,后三日而申之,不从而后诛,盖其用心之慎也。
        以至神之化令天下,使天下不测其端;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天下不测其端,而明知其所避,故靡然相率而不敢议也。
        上令而下不议,下从而上不诛,顺之至也。故重巽之道,上下顺也。谨论。


        IP属地:江西4楼2022-10-12 07:37
        回复
          苏轼解《易》注重义理,例如《东坡易传》中:“‘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以言行化物,故曰‘文明’。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天以无首为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曰可见之行也。君子度可成则行,未尝无德也。故其行也,日有所见;日可见之行也。
          ‘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或’者,未必然之辞也。其‘跃’也未可必,故以‘或’言之,非以为惑也。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人乎?况于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
          其中足以看出苏轼解易把重点放在“推阐理势”,阐述义理方面。


          IP属地:江西5楼2022-10-12 07:54
          回复
            怎样理解阴阳二气是一元一体的,这是苏轼诗学与易学的关键所在。
            阴阳不是现代科学所谓的实物,实体,客观之物。
            阴阳类似量子纠缠,类似波浪与大海之间的关系,类似高山与峡谷的关系。
            整个陆地,就是由高山、峡谷、平原、河流与大地上众多生物组成的,这才是完整的陆地的范畴。
            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就是由痛苦与快乐,死亡与新生,财富与贫穷,战争与和平等等,相互构成的,但是这些只不过是人类社会阴阳二气运行的表面现象而已,阴阳二气的表面之下,才是奔腾不息的人类社会生活运行的滚滚人性的潮流。
            苏轼的诗学,就是用语言的诗词艺术,展示人类这种阴阳二气,相互激荡下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流。
            现代人对苏轼易学思想,是这样回应的。这些短文,包含着苏轼诗学与易经思想的朴实智慧。
            同样,苏轼的诗词,应该这样诠释。苏轼的精神,依旧活在1000年以后,中国社会之中。
            传媒老王
            11小时前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
            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
            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
            传媒老王
            19小时前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要再追逐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人活的就图个舒坦,做喜欢的事,说想说的话,交投缘的人,惜身边的情,但求无愧我心。
            人生苦短,一辈子不长,只要你尽过心,用过情,好不好都不必遗憾,乐不乐都不要计较,简简单单地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传媒老王
            10-10 23:26
            明末清初的张岱说过这样一句话: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看烟火者,看烟火烟火外。
            传媒老王
            10-10 17:16
            有个表妹说,所有的努力,无非是两种结果,见笑或者见效,做好遇见前者的准备,做好遇见后者的从容。
            传媒老王
            10-10 08:49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皆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
            看清世界,认清自己,既不高估自己,也不贬低自己。
            凡事尽力而为的同时,也要做到量力而行。
            因为,仰望星空,是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的。
            而赚钱的前提,是先守住钱。收起


            IP属地:江西6楼2022-10-12 11:47
            回复
              北宋为何可以产生苏轼,唐朝可以诞生白居易,南北朝可以诞生陶渊明,但是明朝只能诞生王阳明,清朝只能诞生曾国藩。这个问题一般人,根本没有思考过。
              其实,只要研讨历史的资料,中国古代的各个朝代,都有自己文化的深刻的源头,而这种源头,往往有着极大地差异性,由此决定了当时朝代的主要的文化特色。
              唐朝,承接隋朝,乃是东亚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漫长的500年动荡,在这500年期间,西汉东汉的儒家经学传统文化不断的边缘化,儒学转化为玄学,同时佛教从印度大陆传入东亚大陆已经500多年,东亚大陆的原有的族群经过南北朝的大融合,东亚地区与中亚、印度地区开始频繁的交流,由此诞生了唐朝的崭新的唐文化。唐文化的底蕴,源于浓厚的北魏文化与隋朝文化,这是不能否定的与必须正视的。
              因此,唐朝的皇帝,既是中原政权的天子,又是蒙古高原大草原上的大汗。由此,决定了唐朝的文化具有博大的容量,北宋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的元祐党人案的事件,在唐朝是不可能发生的。
              同样,唐朝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唐朝的天子,可以大胆的任用安禄山,由此引发天下大乱。
              但是,宋朝的天子,确对武将与军人高度戒备,由此宋朝天子必然依靠文人与士大夫,治理国家。因此,宋朝的文化必然产生苏轼、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苏澈等众多著名的大诗人,而且他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角色。
              追溯原因,宋朝诞生于五代十国,以及唐末时期的武将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导致整个东亚地区的战乱不止。宋太祖赵匡胤,就是殿前的大将军,被手下将士们推举为天子,由此宋朝天子的第一要务,以及宋朝的整个国家的治理机制,就是防范武将独揽大权,由此导致宋朝的军事力量具有独特的特色,岳飞的悲剧也就很好理解了。
              对照宋朝,明朝也对武将极其防范,明朝的军队往往是武将与监军同时配置,监军权利高过军队的武将,而且监军一定出于皇宫的内臣,军队的武将往往由文人担任,由此明朝百万大军,战胜不了十几万的满族军队,也就很好理解了。
              王阳明虽然是文人,但是王阳明主要功勋,却是通过指挥军队作战、担任武将的角色中创立的。因此,王阳明的心学,必然是倾向内在修心与修身的。
              苏轼的诗学,虽然也有修身的一面,但是苏轼的诗学,确是具有强烈的平天下与治国的味道,这与宋朝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文化传统,是紧密相关的。


              IP属地:江西7楼2022-10-12 14:58
              回复
                现代人对上述观点,是有清晰的认知的。
                深海的太阳心
                16小时前
                社会氛围和环境,其实就是每一个普通人的“命运”。裁决你命运的,就是这些氛围和环境。
                人的命运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你生于的那个地方的氛围和生态,决定的。
                希望大家早日参透这一点。


                IP属地:江西8楼2022-10-12 15:05
                回复
                  我认为苏轼是最为看重自己的哲学家身份的,其次才是文学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10-12 16:51
                  收起回复
                    为什么苏轼的诗歌诞生于1000年前,但是对于1000年后的现代人,依旧充满了魅力与魔力,这是因为苏轼、陆游白居易、陶渊明等人,通过语言的艺术,展示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活着,但是现实世界的边界与束缚,却可以通过人的诗歌语言的穿透力,达到一种普通人无法感知的境界,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道】,也就是现代哲学中的【存在】。
                    以下,是现代人对古人的【道】,现代哲学的【存在之意义】的对话,由此为我们理解苏轼的诗学,打开另一个方便之门。
                    烟萦刺虻
                    9-30 09:47
                    很简单:从生物进化的维度上,永远也无法寻得人生意义来;所谓意义,仅仅是人,自由的超越者可能追问的东西---这已经意味着对自然、乃至族群整体限定的挣脱。当然,人总有一种境遇:个体化与整体张力;个体生存是确凿的,至于人类、族群整体却从未能被确切把捉。显然,意义只能由实际生存着的个体开始
                    @崔庆龙_
                    接触的人越多,我越确认一件事。那种觉得生命特别有趣,并且抱着极大希望和热情活着的人其实是很少的,大多数人是一种无所谓苦乐,既然已经来了一遭,就尽量把它完成的心态,没有期待,也没有抗拒。还有一些人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受苦,倘若有的选,宁可从来没有到来过。
                    昨天在读莱姆的一本小说时,他大概表述了这么一种观点,进化从来都是人类个体感受的对立面,进化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全局优化,服务于物种存活和延续,至于实现它的手段,并不包含对于个体感受的考虑。(Evolution is, as an engineer, an opportunist, not a perfectionist.)。
                    对于幸福感的追求,是由人作为个体发起的,对自己负责的一件事。因为人并不是只想活着,还希望体验到价值、意义、满足、追求、尊重、亲密等,我们想要的,远远超过了先天设定的,那些只是服务于演化功能的东西。无论一个人是谁,拥有什么,都需要建立一种符合个人精神收益的生存方式,才能够抵消必然存在的痛苦。它无法被施加和给予,且只对自己有效。收起
                    烟萦刺虻
                    10-9 16:20
                    存在不是存在者,也不是现成的、上帝一样的超级存在,而应该领会为存在者的存在,即存在者内在固有的力量,它使存在者居于自身,涌现、显现,而成为存在者。这极为重要,也是对主体性狂傲的拯救:人不能泯灭、驾驭、掌控存在者的存在,能做的旨在保持与其相向的自由域---自由,使其自由才是人的坦途。
                    烟萦刺虻
                    10-9 17:45
                    回复@克鲁伦河之波:这里还是很微妙的:人的被抛就体现在意向性上:人与存在者相遇,不是构造存在者,而是解蔽:让存在者自由涌现、澄明,从而也能赢获人的理解与规约---这一双向对峙,从根本上抹除了主体性傲慢,也褒有了存在者的自由。很难以唯心唯物去区分,实际上,意向性本身就是二者弥合的努力。
                    ------------------------------------


                    IP属地:江西10楼2022-10-12 17:18
                    回复
                      上面,聊了那么多。属于开场白。下面聊聊东坡易传的特点
                      《东坡易传》卷之一
                        乾 卦 (第一)
                        乾上
                        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乾”之所以取于“龙”者,以其能飞能潜也。飞者其正也,不能其正而能潜,非天下之至健,其孰能之?
                      【案,东坡先生强调,飞者其正也,乾道的即使微弱,也必须运行在正道上。东坡先生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证明。数次被贬,东坡先生依旧坚守乾道的正道。但是,绝大多数人,一旦处于微弱的处境,往往是心情郁闷,甚至导致走上歪门邪道,还自称是大智慧与圆融之道。现实世界中,这些例子,比比皆是。正是,很难一刀切,认为就必然是谁是谁非了。如果整个群体都如此,不能其正而能潜,非天下之至健,结果必然是可怕的。】
                      【案,东坡先生的反问句,飞者其正也,不能其正而能潜,非天下之至健,其孰能之?正是重新简洁的回应,《周易正义》的《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为世俗所移易也。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东坡先生的潜龙勿用,乃是君子坚守慎独与德行,心以为乐,已则行之,心以为忧,已则违之。身虽逐物推移,隐潜避世,心志守道,确乎坚实其不可拔。这就是现代哲学谈论的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问题,何为理性,乃是一种天道的考量。
                      故而苏轼、司马光与王安石,都坚持认为自己是理性的,坚守了天道的操守,因此,王安石对于苏轼与司马光,才可以放心的予以一条生路。王安石过世后,司马光与苏轼都给予王安石正当的评价,而不是盖棺定论的鞭尸。这一点,宋哲宗也是具有天道操守的,有人提议对司马光掘坟鞭尸,宋哲宗坚决不同意。这就是中国古人的天道德行的底线。】


                      IP属地:江西12楼2022-10-13 08:26
                      回复
                        周易本义。〔南宋〕朱熹注
                        《易》之为书,卦、爻、彖、象之义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着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
                        初九,潜龙勿用。阳数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少不变,故谓阳爻为九。潜龙勿用,周公所系之辞,以断一爻之吉凶,所谓《爻辞》者也。潜,藏也。龙,阳物也。初阳在下,未可施用,故其象为潜龙。其占日勿用。凡遇乾而此爻变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也。余爻放此。
                        盖六阳皆变,刚而能柔,吉之道也,故为「群龙无首」之象,而其占为如是,则吉也。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元,天德之大始。故万物之生,皆资之以为始也。又为四德之首,而贯乎天德之始终,故曰统天。
                        不终则无始,不贞则无以为元也。此言圣人大明乾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而乘此六阳以行天道,是乃圣人之元亨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
                        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保合者,全于已生之后。此言乾道变化,无所不利,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以释利贞之义也。
                        【案,朱子诠释潜龙勿用,乃是从乾卦的整体含义而探究的。朱子强调圣人明天道,随顺卦的六位各以时成,这才是真正的圆融之道。所谓的《正》,东坡先生的《飞者其正也》,乃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各正者,得于有生之初。保合者,全于已生之后。此言乾道变化,无所不利,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因此,朱子不是形而上学的谈论乾道之潜龙,而是需要深入探究随着乾道的千变万化,各正性命,这就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但是也是极其难于掌握得。
                        朱子的易学思想,与南宋的大背景有着紧密的关系。南宋与北宋不同,北宋的整个社会环境没有存在极大的生存危机,故而东坡先生谈论潜龙勿用,强调的是《乾道,飞者其正也》,而且苏轼一辈子坚决奉行这个理念。
                        南宋的整个社会大环境,存在极大的生存危机。故而朱子的潜龙勿用,重点在于顺应天时而易动,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汴梁(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建炎二年(1128年),金军大举南侵,北方抗金形势迅速逆转。
                        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出走扬州。到达杭州。金军继续挥军南下,渡过长江,大臣请高宗登船入海避敌。
                        建炎四年(1130年),夏,金军撤离江南后,赵构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宋高宗担心无法控制武将,,而且朝廷财政不支,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
                        宋绍兴31年(公元1161年),金军30万水陆并举南侵,南宋朝廷危在旦夕。
                        朱子诠释易经,更强调一阴一阳乃为道,强调从阴阳的进退变化的整体形势,观察天道的变动。
                        《朱子语类。卷六十五 易一。◎纲领上之上。△阴阳》记载。
                        阴阳只是一气,阳之退,便是阴之生。不是阳退了,又别有个阴生。〔淳〕
                        阴阳做一个看亦得,做两个看亦得。做两个看,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做一个看,只是一个消长。〔文蔚〕
                        阴阳之理,有会处,有分处,事皆如此。今浙中学者只说合处、混一处,都不理会分处。〔去伪〕
                        阴阳有个流行底,有个定位底。"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更是流行底,寒暑往来是也;"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便是定位底,天地上下四方是也。"易"有两义:一是变易,便是流行底;一是交易,便是对待底。魂魄,以二气言,阳是魂,阴是魄;以一气言,则伸为魂,屈为魄。〔义刚〕
                        方其有阳,那里知道有阴?有乾卦,那里知道有坤卦?天地间只是一个气,自今年冬至到明年冬至,是他地气周匝。把来折做两截时,前面底便是阳,后面底便是阴。又折做四截也如此,便是四时。天地间只有六层阳气,到地面上时,地下便冷了。只是这六位阳,长到那第六位时,极了无去处,上面只是渐次消了。下面消了些个时,下面便生了些个,那便是阴。这只是个嘘吸。嘘是阳,吸是阴,唤做一气,固是如此。然看他日月男女牝牡处,方见得无一物无阴阳,如至微之物也有个背面。若说流行处,却只是一气。〔佐〕渊同。】


                        IP属地:江西13楼2022-10-13 08:26
                        回复
                          《东坡易传》卷之一
                            乾 卦 (第一)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飞者,龙之正行也;天者,龙之正处也。见其在田,明其可安而非正也。
                          【案,东坡先生诠释见龙在田,强调龙之正行也;天者,龙之正处也。明其可安而非正也。这句,应该结合北宋的朝廷的整个大背景而论。北宋早起,经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与宋仁宗的治理,整个社会呈现一片繁荣与祥和的气氛,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就说,自己‘生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
                          北宋早期,实行的是真正的仁政,也就是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而治,是北宋君主主动地克制自己的权利的欲望,大胆的放权与天下,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君主自觉自愿的主动接受大臣们符合【天道】与【道理】的谏言。北宋正是中国古人盼望的【公天下】的境界,由此苏轼才可能产生【飞者,龙之正行也;天者,龙之正处也。见其在田,明其可安而非正也。】,换句话说,北宋君主君临天下,乃是处在天道的正确的路径上。这也就诠释了,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初期,北宋的众多宋仁宗时期的老臣,拼命谏言,反对新法了,因为他们认为,新法不属于【正道】,不属于【公天下】的天道的运行。
                          北宋君主遵循治理国家的原则,乃是【圣人顺因其理,无所于是,无所于非,无所于好,无所于恶,无所于褒,无所于贬,迁移变化,进退伸缩,惟其所遇,不可端倪。】,无为而治乃是【顺因诸理也。理故一,一故无所不公。】。无为而治,绝不是现代人认知的所谓无所作为,乃是北宋君王顺应天道与民心。故而苏轼云,龙之正行,龙之正处也。
                          苏洵,苏轼之父,苏轼思想的重要源头。王安石的思想与管仲极为类似,王安石的新法政策也是源于管仲的法家思想,故而,苏轼要拼命反对新法了,因为这违背了圣人以天下为公的原则。
                          宋朝早期的君王与士大夫,对于唐朝的灭亡之痛,刻骨民心,唐朝晚期的牛僧孺与李吉甫之间的争斗,也是唐末的重大事件,故而公与私的辩论十分重要。由此才有苏轼、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的变法思想的完全抵触,因为苏轼他们认为,王安石的新法实际上是【私利】在主导,而不是以天下为公。
                          ----------------


                          IP属地:江西14楼2022-10-14 08:48
                          回复
                            易经,出于古人的占卜。苏轼的【飞者,龙之正行也】也是源于古人的天象的观察。【正行】的术语,后来广泛运用于佛经的翻译。汉书,记载。夫历者,正行也。古人有言曰:“天下太平,五星循度,亡有逆行。日不食朔,月不食望。”夏氏《日月传》曰:“日月食尽,主位也;不尽,臣位也。”《星传》曰:“日者德也,月者刑也,故曰日食修德,月食修刑。”然而历纪推月食,与二星之逆亡异。荧惑主内乱,太白主兵,月主刑。自周室衰,乱臣贼子师旅数起,刑罚失中,虽其亡乱臣贼子师旅之变,内臣犹不治,四夷犹不服,兵革犹不寝,刑罚犹不错,故二星与月为之失度,三变常见;及有乱臣贼子伏尸流血之兵,大变乃出,甘、石氏见其常然,因以为纪,皆非正行也。
                            【正行】的术语,更多的用于传统的儒家经典。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达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於其所为,义也。孟子曰:“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哭死而哀,非为生者也。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言语必信,非以正行也。
                            君子的行为以天道为准则,这就是儒家的【正行】【仁义之道】,反之,必然是斜行、曲行,背离了天道的正确路径。从春秋战国时代以来,直到宋代,人的行为的正确与否的辩论,是古人思想的重要话题,故而苏轼提出【龙之正行也】。


                            IP属地:江西15楼2022-10-14 08:48
                            回复
                              【正处】处于【本体也】。君子,处于天道,乃是处于本体。故而苏轼云,【天者,龙之正处也。】。故而,古人修身之道,强调【守正】守天道之正位。
                              正位的概念,首先源自古老的祭祀传统。祭天是祭祀中最高等级的典仪,同时也是国家最重要的祀典。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场所便是天坛。在明朝初期的天地合祀大典中,正位设昊天上帝、皇地祇神位;明嘉靖九年(1530年)实行天地分祀,圜丘冬至大祀正位设昊天上帝神位;嘉靖十七年(1538年)嘉靖皇帝易昊天上帝号为皇天上帝,至此北京天坛供奉神位便为“皇天上帝”。
                              易经,乃是阴阳处于自己的正位,才是【正处】,【以隂居阳不正处】。《豫卦》六三爻,以阴爻居阳位,处不当位,处不得正;《豫卦》六三爻,以阴爻居下卦坤卦之第三位,处不得中,六三阴爻,阴柔小人,处不得正,处不得中,不中不正,阴柔小人,而处《豫》中,而处《豫》时。《易》之为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君子小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豫乐富贵在前而不可得,六三阴爻,进退有悔,诚有以自取耳。
                              泉翁大全集,记载。问:「气之中正处便是理,不知其杂揉者,独非理耶?」  中正即是天理,不中不正即是杂揉,即是人欲。觉之反之,即中正之本体完复矣。


                              IP属地:江西16楼2022-10-14 0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