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吧 关注:48,895贴子:625,768
  • 27回复贴,共1

嘉德2021年拍品《避暑宫图》为五代北宋绘画的可能性极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非常明了,我们一一陈列


IP属地:美国1楼2022-06-11 18:23回复
    我已经长生不老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第一,作者非常明显的对于早期建筑一层设铺作平坐的结构不了解。

    将一楼的平坐画为须弥座,是晚期绘画常见的一个特点。

    而非常不合理,不现实得将须弥座画在铺作之上,更体现了作者所处时代对于一层设平坐得结构已经不熟悉。

    这样的安排在年代明确的五代北宋绘画中完全不见。


    IP属地:美国2楼2022-06-11 18:30
    收起回复
      我们对比一下郭忠恕《避暑宫图》的临摹作品,元代李容瑾的《汉苑图》。

      其中对早期一层平坐的描绘完全准确。

      细节信息的丢失,是临仿作品年代靠后的标志,因此该拍品不会是后代作品的源头,而是后世的仿品


      IP属地:美国3楼2022-06-11 18:39
      回复
        第二,站台学者居然称该拍品笔法自然,不用界尺,是界画中成就最高的一副。

        宋代画论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描述:

        五代宋早期界画家:
        郭忠恕、王士元之流,画楼阁多见四角,其斗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

        后世界画:
        多用直尺,一就界画,分成斗拱,笔迹繁杂,无壮丽闲雅之意

        而这幅画就是典型的。

        看真的五代宋初界画,
        斗拱逐铺作为之。向背分明,不失绳墨。
        线条自然,没有用界尺。



        而这个拍品:多用直尺,斗拱描绘粗糙



        说这个作品接近郭忠恕原作,甚至是存世界画第一,太荒谬了。


        IP属地:美国5楼2022-06-11 19:19
        收起回复
          从建筑的角度来分析画的年代是非常好的方法,毕竟古人在画画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把自己身边的事物画入画中,会有明显的时代痕迹。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6-11 19:27
          收起回复
            第三,该绘画出现了金代南宋之后才出现的擎檐柱

            而该画不会是南宋绘画,因为南宋没有李郭一派的界画。因此该拍品应为元明之后的作品。

            北宋开化寺壁画,没有擎檐柱



            本拍品:有擎檐柱


            IP属地:美国7楼2022-06-11 19:31
            回复
              第四,此拍品山石皴法综合混用,这是典型的明代画法。

              虽然站台学者牵强附会,但是时代风格差别如此之大的皴法,同时出现在一幅画,实在难令人相信是五代宋初此类绘画初创时的作品。

              这也是学界惯用的判断后世作品的基本方法之一。

              此拍品:混用五代北宋的披麻皴,和南宋的斧劈皴





              皴法运用不拘一格,集成古人技法,这是明代绘画的特点



              IP属地:美国8楼2022-06-11 19:50
              收起回复
                最后,此幅绘画的布局与五代北宋的巨碑式截然不同,

                而是受到了南宋马夏的一角影响。

                山体位于一侧,而不是居中。

                五代北宋山水画:(山体居中)
                李成


                郭熙



                明代(山体居于一侧):
                明人(旧传郭熙)


                明李在


                IP属地:美国9楼2022-06-11 20:16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其实挺好。

                  不仅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界画发展的一些脉络。

                  也可以展示如何从绘画的角度判断界画的年代。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出国内学界在利益的面前的现实。

                  多少历史信息被这样扭曲。

                  这个帖子真的不错,希望吧主可以斟酌加精@ChristZhou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6-11 20:32
                  收起回复
                    @ddddiv 小吧主给把把关。这帖子我觉得可以加精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6-11 21:23
                    收起回复
                      建议lz可以写论文试着发表下,学术界如果对此缺乏足够清晰的讨论的话这是一个发表成果。


                      IP属地:北京12楼2023-08-26 20:50
                      收起回复
                        楼主是不是研究古建筑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8-27 0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