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2,504贴子:7,987,882

紫砂艺术鉴赏🌻明代制壶名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紫砂陶品种繁多,紫砂茶壶尤以其独有的实用性与艺术鉴赏性相统一的特性,成为传世精品。
🌻明代紫砂的兴起
🍁明代周高起在他著的《阳羡茗壶系》一书中说过,最早做宜兴紫砂壶的是湖父金沙寺僧,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但在其之后,紫砂才算是发展起来了。“有供春制壶,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供春,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壶艺大师,做的仿自然生态的壶被当时的文人墨客们喜爱。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由此也被看作为宜兴紫砂产品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间。
🍁🍁🍁🍁🍁🍁🍁🍁🍁🍁🍁🍁🍁🍁🍁🍁🍁🍁
🌻正德~嘉靖(1506-1566)
🌻金沙寺僧(约1506-1566)正德时人,制陶名手。佚名。传为明代中期制作砂壶创始者。宜兴湖㳇金沙寺僧人。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创始》载:“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根据《阳羡茗壶系》所述,金沙寺僧是向宜兴制作日用陶器的工匠学得制陶工艺后,选取日用陶原料中较为细致的砂土,加以澄练并创制了砂壶。所以,紫砂壶的制作从日用陶器中区别出来应自金沙寺僧始。金沙寺僧制壶的确切年代,已难查考,但据有关史料记载,可推断为早于供春,约在明成化至正德(1465-1521)年间。金沙寺,在江苏宜兴东南40里的湖㳇山间,离丁蜀镇约10余里,寺有南宋建炎间岳飞提兵过此留题的刻石。
🌻城市雕塑:金沙寺僧像 (徐秀棠 制
🌻为金沙寺出土,金沙寺僧人紫砂壶
🌻明代紫砂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2 14:31回复
    🌻供春(约1506-1566)(又称龚春)
    🍁江苏宜兴人,正德~嘉靖年间人。原为进士吴颐山家僮。吴仕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给使之暇,仿老僧制壶,亦淘细土搏坯。
    🍁紫砂鼻祖供春,确有其人,生于明正德年间,这在宜兴县志和有关陶瓷的史料里面都有记载。民间也流传着关于供春壶的故事:明代正德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吴頣山在宜兴的金沙寺复习迎考,他的书童供春就在寺内向金沙寺僧(静智法师)学习用紫砂制壶,并且进行了自己的改造,把原来实用性为主的壶制作得更有文化气息。当时文人们对于奇石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当时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由于身份原因,供春结交的都是一些读书人,文人爱喝茶,大家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所以供春壶在文人中一下传播开了。
    🌻明-供春款六瓣圆囊紫砂壶(“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
    🍁中国香港茶具馆藏
    🌻供春款树瘿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22 14:36
    回复
      🌻嘉靖~万历(1522-1691)
      🍁当时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时朋、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名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
      🌻元畅 嘉靖~隆庆年间。关于他的姓之际,诸说不一。和赵梁、时朋、董翰,称为“四大家”。
      🌻董翰(约1522-1619)字后溪,始制菱花式壶,嘉靖~隆庆年间。所造茗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古拙风格,是最早创造菱花式砂壶的名手。作品以文巧著称。
      🌻赵梁(约1522-1619)多制提梁式壶,嘉靖~隆庆年间宜兴制陶名艺人。据传说,砂壶中之提梁式,创制于赵梁。
      🍁🍁🍁🍁🍁🍁🍁🍁🍁🍁🍁🍁🍁🍁
      🌻李茂林(约1522-1619)字养心,善制小圆式壶,上有铣书记号。嘉靖~隆庆年间,号茂林。为“四大家”后的制砂壶名手。
      🍁李茂林:即李养心。明代嘉靖、万历间(1522-1619)宜兴制壶高手。号茂林。江苏宜兴人,一说江西婺源人。生卒不详。“四名家”(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后制壶名工,擅作小圆式壶,世称“名玩”,朴实中具妍丽之态。
      🍁排行第四,故又以“小圆壶李四老官”得名。制壶不加署款,仅朱书号记而已。原先壶坯,都附入缸窑烧造,不用匣钵封闭,沾有缸坛釉泪。自养心始,壶另作瓦囊,闭入陶穴,防止砂壶沾染釉泪,砂壶烧造质量大为提高。子李仲芳,亦是当时制壶名手。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正始》:“李茂林,行四,名养心。制小圆式,研在朴致中,允属名玩。自此以往,壶乃另作瓦囊,闭入陶穴,故前此名壶,不免沾缸坛油泪。”明.陈贞慧《秋园杂佩》称:养心之壶艺在时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传世作品极少。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创始》:“自正德以递万历,所制多大壶,李茂林始制小圆式,实为阳羡小壶之鼻祖。”顾景舟主编《宜兴紫砂珍赏》,著录有李养心“菊花八瓣壶”一具,底刻款“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品。
      🌻李茂林造 八瓣菊花壶
      🌻李茂林款 僧帽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22 14:53
      回复
        🌻李茂林 巨轮珠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22 14:56
        回复
          🌻李茂林 秋韵紫砂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22 14:57
          回复
            路过帮顶。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5-22 14:58
            收起回复
              🌻李茂林款美人肩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5-22 14:58
              回复
                🌻李茂林制竹纹诗文紫砂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5-22 14:58
                回复
                  🌻李茂林 僧帽紫砂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5-22 14:59
                  回复
                    🌻时朋(约1522-1619)
                    🍁大彬之父,一作朋朋,又作时鹏。嘉靖~隆庆年间。擅制砂壶,以古拙见长。 香港茶具文物馆珍藏有时朋制“水仙花六瓣方壶”一具,底刻款“时鹏”楷体两字。
                    🌻明-时鹏款水仙花六瓣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5-22 15:05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5-22 15:11
                      收起回复
                        学习紫砂历史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05-22 15:13
                        收起回复
                          🌻时大彬
                          🍁(约1580-1650)时朋之子时大彬,字少山,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
                          🍁时大彬对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和署款书法等,均研究深人,成就卓著。善用各色陶土,尤其在陶土中掺砂,更是绝妙,有“沙粗质古肌理匀”的赞语。制壶极认真,稍不满意,就敲碎弃之,有时十不得一,甚或一只不留。所制茗壶,初期请书家代写,用竹刀刻出,后自己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字体具有王羲之的“黄庭”“乐毅”帖遗韵。他创制的全手工用泥条拍打和镶接的制壶成型方法,在宜兴紫砂陶史上乃至中国陶瓷工艺史上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时大彬擅长创新,并能制作各种壶式,清代吴骞称其茗壶“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夺坡诗百态新”。历代咏赞砂壶的文人,都将他与供春并论。🍁🍁清・陈维崧《赠高侍读澹人以宜壶二器并系以诗》中云:“宜壶作者推龚春,同时高手时大彬。”清康熙・徐喈风《重修宜兴县志》载:“供春制茶壶款式不一,……名公巨卿、高人墨士恒不惜重价购之。继如时大彬,益加精巧,价愈腾。”《阳茗壶系・大家》称其为“明代良陶让一时”。他还广收门徒,传承紫砂壶艺。其中以李仲芳和徐友泉两个高足最为有名,所以明代陶肆将“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并称“三大”,誉为“壶家妙手”。
                          🍁🍁🍁🍁🍁🍁🍁🍁🍁🍁🍁🍁🍁🍁
                          🌻三足如意壶
                          🍁无锡市文物管理所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5-22 15:24
                          回复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与之相伴相生的紫砂文化,也历来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是悠久中华文明孕育出来的独特产物。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制壶艺人将自己匠心独具的审美情趣,注入其中,使紫砂壶从煮水冲茶的普通器具,变身为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珍品,广受大家的喜爱。
                            据说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
                            自第一把紫砂壶诞生之后,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历史上有这么几把壶不仅流传至今,而且影响到了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据说供春壶成壶于明代正德年间,由供春所做。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传说他姓龚,名供春,是官员吴颐山的书童。明代正德年间,供春随吴颐山来到金山寺伺读。主人和寺内老僧饮茶参禅,供春侍陪左右。闲暇时看到寺内老僧用当地特有的紫泥捏制茶壶,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有意学之,供春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瘦,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出了“指螺纹隐起可按”的供春壶。

                            供春壶造型惟妙精工,温雅天然,纯薄坚实,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关于供春制壶在吴梅鼎的《阳羡瓷壶赋·序》上有明文记载:“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

                            供春壶,当时人亦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短短12个字,令人如见其壶。

                            供春最大的贡献是使当时宜兴的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艺品发展到工艺美术创作,历代的文献也是这样记载的。

                            历来宜兴的紫砂名家高手,仿制供春壶的人很多,我们从各个博物馆可以看到,明代的黄玉麟、江案清,还有当代的汪寅仙、徐汉棠等等,都对供春壶做过研究和仿制。传世的供春壶极少。1928年,储南强在苏州搜集到一把供春壶,壶把的款识为“供春”二字,缺盖,后由裴石民配做。供春壶以银杏树瘦作壶身花纹,造型别致,现藏北京历史博物馆。但据顾景舟先生的考证,其一生所见共一十三把供春壶(其中也包括国博那一把供春),均为黄玉麟所做,这其中应有莫大的隐情,当然是后话,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单开一章来说!


                            大彬壶是对时大彬作品的统称。

                            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万历后期已名重艺林,创作“大彬壶”价若拱璧。
                            目前,学界确认大彬真品的紫砂壶国内有七件,六件为有确凿记载的建国后出土,现藏当地博物馆或文管会。一件为故宫博物院传世旧藏“紫砂胎雕漆四方壶”,壶底隐现“时大彬制”四字刻款。

                            一件“六方壶”,红泥紫砂,系1965年于扬州江都明代墓葬中出土,有关专家大多认为是时壶真品;“六方壶”现存扬州博物馆;壶形制规整,壶底阴文刻“大彬”两字。

                            一件“紫砂扁壶”,刻有“源远堂藏、大彬制”七字;该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一件“天香阁壶”,泥色紫黑;壶盖里刻“天香阁、大彬”五字;壶外观有大度之气,雍浑古朴,或认为是时大彬的早期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一件“僧帽壶”,“僧帽”造型,在唐宋以来的瓷器造型中已不少见;时大彬借鉴于紫砂造型中,所制“僧帽壶”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精雅独到;底款“生莲居大彬”五字;
                            除这些之外,散落各处成百上千的时大彬紫砂器都有各种疑点,经不起行家反复推敲。
                            时大彬继供春之后,创制了许多制壶专用工具,创制了许多壶式,并培养了李仲芳、徐友泉等一批徒弟,承上启下,发展了紫砂艺术。

                            时大彬对紫砂壶发展最大的贡献是,确立了紫砂全手工技艺,即圆器的慢轮围片拍打成型法和方器的泥片镶接成型法这样高难度技术体系。他也是紫砂史上第一个在紫砂器上刻款留名的壶艺家,他只用刻款,不用印章。
                            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时大彬初请能书者落墨,而竹刀画之,或以印记,后运刀成字,书法闲雅,在黄庭乐毅帖间,人不能仿,赏鉴家用以为别。”

                            历史上最有名的南瓜壶出自制壶名家陈鸣远之手。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他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

                            陈鸣远作品最著名的非南瓜壶莫属。“南瓜壶”,又名甜瓜壶,是鸣远的一件代表作,壶身镌有“仿得东陵式,盛来雪乳香”诗句,刻款楷书“鸣远”,铃“陈鸣远”阳文篆书方印,今藏南京博物院;

                            另外还有“四足壶”,壶身铭“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今藏上海博物馆;“旋涡纹瓜形壶”,今藏香港茶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5-22 15:25
                            收起回复
                              🌻时大彬 虚扁壶
                              🍁上海博物馆藏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5-22 1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