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飞升吧 关注:74贴子:1,742
  • 0回复贴,共1

修道为什么不能打坐  大道无名:道家南宗桐柏宫有位张道长讲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修道为什么不能打坐
  
大道无名:
道家南宗桐柏宫有位张道长讲的一番话讲的入情入理。细细思之,深感自己在修行路上之前走了很多弯路,张道长一席话点出了修行的很多误区。
张道长每当看见道人闭目养神在那里打坐,就知道不久的将来此人必定要因为各种问题下山,当然精神问题也必定会是相当的严重!所以张道长有一条规矩:欢迎道友修炼,但是严禁道人打坐!许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问题,质疑的人也很多,甚至自己偷偷暗中打坐的人也很多,当然结局就是大同小异:发点精神病,然后离开本山。
  
张道长的观点,正与南怀瑾先生曾经叮嘱大家的修行不是光打坐,那是在练腿,更不可贪恋境界,或者座上入昏沉定的观点不谋而合。
那么,为何张道长严禁道人盲目打坐?张道长提出打坐和修道不能等同。古人言“修之在身,其德乃真”,此间明言不是简单的心意平静可以企及真机。能够通过打坐常常获益者都是微乎其微的,遑论修真得真,炼化制化,降服身心之道功。愿天下修道者万万不要盲修瞎练,把那些表面文章做得再足,兀自于性命二字毫无干系。
  
此外,张道长常年观察后得两个结论:
首先、对于那些喜欢打坐的道人,他们往往属于生性疏懒,天性孤僻,神意不定,体力不支,而倦于视事者,每日有事敷衍了之,无事闭目养神,落得点暂时的舒坦,却会丧失百年的真机,蹉跎一生往往有之。仔细思之,我们周围很多人修行的动机都不纯。张道长在此处直指人心,将那些贪静、贪境、厌俗、避世等等心态全部指了出来。
  
当然了,这些人也不是完全不能修道,只是在正式修道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助道功夫。说起来以上这样的人要想修真,必须常年加强体力劳动,养身养生待其身心稳定,以其为基础,再做修真功夫,稍微好一些。更何况修道是生机活泼,万物并作,应机之事,微妙玄通的功夫,是靠天机口诀传授,数年辛苦,我身乃得其真性,非得明师临炉指点,伴侣左右护持,地脉旺相,神灵拥戴,方才有成就的可能。
其次,对于我们常人打坐,张道长认为很多人徒望神气交合得丹!但是不明白龙虎交战之际,气机极旺。倘若真意不通,又无明师传授法诀,非但不能结丹,更不能炼化成药物,反而使气血双亏,精气四散,久则五脏精元耗损倍加,气随神飞,形成恶性自损常态,不打坐就精神萎靡不振,反而误以为是得了真机!这样的人,经常休息不得安眠,做事神不守舍,恍惚一生误以为自得。大事小事,往往败坏,遑论修真。
其实,无论道家南宗北宗丹法,其实打坐都是高级细工,前面还有许多功夫做过,包括站桩、太极拳、形意等,才能开始打坐。不明药物火候主宾沉浮,就要打坐如何能够降龙伏虎?即使聪明的人知道一二,不明白每家的口诀,也无法下手。知道口诀,没有明师在旁边随时点拨,还是要出偏差。没有伴侣在旁边陪同,出了事当场身心颓丧不已,还需百般加持才能过关。所以说道家讲法侣财地缺一不可!
遇到养身不得法的人,我不会猛然让他放弃以前的养生方式而换成另一种。但是,只要遇到静坐出了问题的,我会断然让他停止静坐,改为站桩。根据现在人的体质和生活特点,站桩往往比打坐更有养生之功。
静坐是为了让我们的心安静下来,因为我们一天到晚劳心劳神,心灵需要休息了。所以,静坐要求意守丹田,摈除杂念。但是,实际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呢?往往是一念未息,一念又起,心里还一面想着:“哎呀,我怎么又起杂念了?不行啊,不能有任何念头……”想来想去,徒增烦恼,可谓坐而无功。
我曾遇到一个倡导静坐的人,他说他静坐入定后,“心静如水,毫无杂念,整个意识界就像清秋之夜的江面,风清月白,波澜不惊,无比清静。”后来再看一本书,上面也这样描述静坐的感受,一字不差。莫非这是巧合?抑或这位仁兄在背书?我不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最老实的是国学大师钱穆先生,他也有静坐的爱好。他曾说,自己打坐多年,也只有惟一的一次真正做到了无我无他、离形去知,但是他的境界已经很高了。
  
既然心不能静下来,那就别静下来了,让它放松吧,平时,我们的心如野马狂奔,不能急刹,站桩的时候,我们让自己的心灵放慢脚步,散散步吧。站桩无须意守丹田,既然做不到摈除一切杂念,那就想点欢喜的、令人愉悦的事吧,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而且对于养生也大有裨益,心主喜,微微的喜悦就是养心的良药。站桩的时候,我们全身放松,无忧无虑,悠闲自在。心灵得到了美妙的享受,以后一站桩,你自然也会心生欢喜。(转)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3-17 12: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