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吧 关注:663贴子:4,431
  • 4回复贴,共1

潮州小食的形成与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食,在北方又称为“小吃”,它是指一种土要来自民间的、价钱便宜、为人们茶余饭后所吃用为特点,而区别于下餐和筵席大菜的食品。在我国,小食往往又被人称为点心,因为在我国的烹饪史上,从古到今,小食和点心这两个词经常都是互相代用,一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凡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地方,必定有那个地方的地方小食。那是因为小食是一种饮食文化,它来自民间,植根于千家万户,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民以食为天”,社会的生存与进步,离不开饮食,所以一个地方的文明和文化,必定会在那个地方的饮食上反映出来。
     潮州地处祖国南疆,已有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故潮州也和我国其他各地一样,有着许许多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地方风味、饮誉海内外的地方小食。
     潮州小食和潮州菜,都同属于潮州饮食文化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比如潮菜筵席,从古到今,都要上—二款潮州小食作为配桌点心。这些小食,可以是甜点,也可以是咸点,诸如肖米、水晶包、鼠曲粿、菜头粿……这些潮州传统小食,经常是潮菜筵席上见到的美点。如果一桌地道的潮菜筵席,没有一二款潮州小食作为陪衬,必定会黯然失色,失却不少的潮州风味。其次,有相当一部分的潮州小食,从某个角度看,它可以说是一道潮州菜,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款地道的潮州小食。如潮州的牛肉丸,它往往是潮菜筵席上的—道汤菜,但它更是潮州地区大街小巷小食摊上的一款传统小食。最后,还有更重要一点的是,潮州小食和潮州菜,它们在烹制方法上,都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比如都要用到炸、炒、蒸、煎等烹调方法,都要用到勾芡、调味等技艺。因此,在潮州菜发展的历史上,有许多潮菜名厨,同时也是制作潮州小食的高手。例如一代潮菜名厨朱彪初师傅,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华侨大厦任主厨时,他亲自制作的潮州小食,如水晶包、鼠曲粿等,十分精巧雅致,据说一些日本朋友品尝后相当喜欢,临回国时还特别要求朱师傅再重新制作一些,包装后带回日本东京。



1楼2010-03-14 02:26回复
    正因为潮州小食利潮州莱这种密切关系,所以我们说,潮州小食的产生和发展,和潮州菜的产生和发展,在大方向上,基本上是一致的,都属于潮州饮食文化,它们在历史上,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借鉴,互相促进的。
    当然,作为潮州小食,因为它本身具有一些潮州菜所没有的特点,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殊现象。
    一、潮州小食在唐代已初具雏形
    我们说潮州菜初步形成于宋代期间,因为这个时期,潮州地区的经济、文化,都已经具备了潮州菜形成的历史条件,潮州菜已经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体系,即有一定的烹调方法,也产生了一批代表菜。而潮州小食的初步形成,根据一些历史资料,我们说应该是在唐代,也即是比潮州菜初步形成略早一些。
    潮州小食的产生,它所以会比潮州菜更早一点,主要是因为潮州小食在制作技术、原料要求上,都没有潮州菜那么高和复杂。潮州小食来自于民间,大都是潮州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将自己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食物,根据自己的爱好口味,制成各种各样的小食品。制作这些小食品的方法,由于人们的不断总结,也日臻完善,于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在民众中,便出现了一批具有特定制作方法,有特色的大众化小食品,这就是潮州小食的初步形成。
    潮州地区在唐代,生产力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下,但那时候的潮州民众,已经懂得用一些简单的烹制方法,将自己日常所吃的五谷杂粮,制成各种各样的小食。
    唐代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这部著作中,就已非常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岭南一带民众将稻米舂成粉的场景。书十写到,那时候人们舂米的方法,是取一既长且圆的大木柱,放平后中间挖空成槽,将稻米放槽中,人们分站槽的两边,男女相间,手执木杵,有节奏地舂米,舂米时还要不断敲槽沿,声音十分悦耳。刘恂说他听到这富有音乐感的舂米声,比唐代大诗人李白诗中所描写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还要有趣得多。刘恂书中没有说到当时潮州人将米舂成粉作什么用,但将稻米舂成粉,可以肯定一点,就是为了制成各种各样的其它食品。
    那么潮州地区在唐代有哪些较有代表性的小食呢?可以说,古代记载这方面的资料是非常少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各种古籍中,看到唐代潮州小食的一些情况。
    首先,还是我们上面提到的刘恂写的《岭表录异》一书,在这本书中,刘恂便提到唐代潮州地区有一种面点小食,其名叫“(饣毕)(饣罗)”,其做法是取面粉做皮,包上馅料,然后上笼蒸熟。
    其次,在唐代史料《唐六典》这部著作中,便记载了唐代一种小食“槐叶冷淘”。这种小食的制法是取槐树的嫩叶,捣汁和入面粉中,用力搓揉成面团,做成面条,放开水锅中煮熟,捞起再放入凉开水中浸漂,吃时再捞起,拌入熟油和各种佐料。“槐叶冷淘”这种面点小食,因为掺入了槐树叶汁,故色泽鲜碧,味道清香,是唐代一种十分受欢迎的小食。我们看今天潮州的一些著名传统小食,如“鼠曲粿”、“朴枳粿”,其制法和“槐叶冷淘”完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取田间山野一些植物,捣汁和入面粉或米粉中,再制成各式小食。
    潮州小食不论在烹制技术,还是原料要求上,都远没有潮州菜那么复杂和严格,所以潮州小食初步形成于潮州菜之前的唐代,正说明饮食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和艺术,它的发展也正是遵循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这一发展的规律,也说明潮州菜形成之前,潮州的饮食文化并不是一片空白,它已经出现了带有民俗化的潮州小食这样一种较为简单的烹饪技艺。
    


    2楼2010-03-14 02:27
    回复
      二、近代潮州小食的发展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潮州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商业、手工业、民间贸易都十分兴旺。经济的繁荣,无疑对形成于宋代的潮州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潮州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那么作为潮州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潮州小食,同样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代,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了,潮州地区沿海一带,逐渐成为商业活动频繁的集结地,这些都无疑对潮州小食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潮州小食之所以会在这一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具体来说,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商业活动频繁所带来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潮州地区的商人不断到海内外经商,外国商人、华侨也不断到潮州地区贸易、定居,使潮州地区一时间商行林立、商客云集,热闹非常。商业的繁荣,必然要求社会出现更多的茶楼酒肆,以适应商业活动的需要。特别是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活整个社会,因此社会除了需要一些上档次的、经营高档潮州菜的酒楼,同样需要更多的,以经营大众化的潮州小食的茶楼,以适应当时社会不同层次人群商业活动的需要。
      潮州小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的第二方面原因,是我们从潮州地区的近代史来看,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潮州人特别重视年节,祭拜祖宗。这些民俗民风,发展至明代中期,特别是近代,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社会习俗。这些年节习俗,在潮州地区是十分繁多的,我们从张华云所写的《岭海岁时记》中就可以看到,潮州地区从年初到年底,各种时节习俗,几乎没有间断过,诸如春节、元宵、拜老爷、游视冬节等等,除此之外,潮州民间有许多喜庆日子,如婚娶、侨迁新居、喜生贵子,择日开业,这些民俗活动和民间喜庆日子,潮州民间都要制作各式潮州小食用以祭拜。这也就促使潮州小食在这一时期,制作更加规范化和大众化。
      潮州小食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在这一时期,经营潮州小食的食摊、茶楼、酒楼大量涌现。据潮州府城的史料汜载,在清末至民国初期这段时间,潮州府城随处可见摆卖小食的食摊,特别是在东门湘子桥上,一到晚上,整条桥两旁都是卖小食的小食摊,灯火摇曳中,炒鼎的油爆声,小贩的叫卖吆喝声,食客的喧嚣声……混杂成一片,其中有卖糕粿的,有卖红炖牛肉的,有卖甜汤绿豆爽的,有卖粿条汤的……品种多得数也数不清。当时在湘子桥上,有人经营潮式炒面,是在炒好的咸面条上撒上一些白糖,吃起来咸中带甜,香甜爽口。这款潮式炒面,一时竟炒出名来,以致凡到潮州府城来的人,都要到湘子桥上品尝一下,这潮式炒面,甚至当时在潮州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桥顶食炒面,城内看亭字”,这里人们把潮州小食和潮州城内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街牌坊、石刻题字相提并沦,可见当时潮州小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当时,随着潮州小食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批经营潮州小食的小食摊,还出现了一些闻名遐迩、规格较高的茶楼、酒楼。这些茶楼、酒楼除经营传统正宗的潮州菜外,还制作一些传统正宗的潮州小食,以作为潮菜筵席的配桌点心。这些潮州小食,大都制作精巧,口味十分宜人,有些茶楼酒楼,竟还因潮州小食而闻名于世。如近代在潮州府城有两间茶楼酒楼,一间是位于潮州上东平的“壶天酒楼”,一间是位于潮州状元亭巷附近的“维新茶楼”,这两间茶楼和酒楼都经营潮州菜和潮州小食,但都因其小食质量特别好,脍炙人口而出名。
      潮州小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还体现在潮州小食发展到近代,其制作技术日益精湛完善,以至出现了一批闻名于世的名牌小食。
      这个时期潮州小食制作技术的提高和完善,固然是由于潮州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的结果,但也和潮州人民善于学习吸取外地制作技术宋充实自己分不开。例如牛肉丸,从历史上来说,应该是客家人创制的小食。客家地区山地多,那里普遍都养牛。所以客家人山于经常以牛肉为肉食,故而创制出牛肉丸这款小食。在20世纪初期,在潮州地区走街中巷、挑着小担卖牛肉丸的小贩,还很多是客家人。潮州人看到牛肉丸这款小食的优点,便将之移植过来,自己也来制作牛肉丸。但潮州人不是将客家人的制法照搬过来,而是吸取其优点,改进其不足之处。如客家人捶牛肉丸,是用厚的菜刀背,这样效率低,力度不够,潮州人便改用两把特制的,约3000克重的方形铁棒来捶牛肉丸;其次,潮州人制作牛肉丸,在选料和工艺上,比客家人更为严格和精细,如潮州人制作牛肉丸,都是选取牛腿、胸、背、臀上的优质肉料,将上面的筋膜剔除干净,将牛肉顺着纹切成条,放在砧板,手执两把大铁棒,顺着与肉纹平行的方向,左右开弓,反复捶打;潮州人在煮牛肉丸时,还用牛肉和牛骨汤,这样使牛肉丸在煮制过程中,不致使肉丸的肉味渗入汤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肉丸的浓郁牛肉香味。由于潮州人改用铁棒捶打牛肉丸,故打出来的肉浆质量特别好,成胶状,纤维中充满气孔,故制出来的牛肉九既爽脆而又富有弹性。由于潮州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还好,所以现在已很少人知道牛肉丸起源于客家人,只知道牛肉丸是潮州传统名小食。  
      近代由于潮州小食制作技巧的日益精湛完善,使这一时期的各类小食,不论在口味、地方特色上,都有了很大提高,相继出现了一些过去所没有的、被社会民众公认的名牌小食。如近代潮州开元寺古井西北的泰裕盛老店专营的“蚝烙”,由于口味极好,经营40多年来,其名气一直在潮州地区广为流传。此外,还有汕头老妈宫粽子、潮州胡荣泉鸭母捻,意溪大膀饼,都是在近代已经非常出名的小食了。
      


      4楼2010-03-14 03:31
      回复
        我外公没退休时去潮州参赛过好多次获奖


        删除|5楼2010-03-14 11:14
        回复
          弘扬潮州美食文化 共创潮汕新辉煌


          6楼2010-03-18 00: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