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吧吧 关注:32,934贴子:91,110

(转贴)中观思想之——大缘因推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观的大缘因推理——一切推理之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17 12:32回复
    大缘起因
      是对诸法的因、体、果都作抉择的正理。
      一、解释缘起
      释词:何谓缘起?《入中论》云:“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缘起的自相即是因缘和合。譬如以种子为因,水、土等为缘,因缘和合时,就产生果实。果实是一种缘起的法,而不是非缘起的独自成立的法。
      《显句论》云:“是故,一切法的产生观待于因缘,即是缘起生之义。”
      (一)内缘起
      内有情是由从无明到老死间的十二缘起而生,比如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由前世的无明、行这二支而生,而后世的生和老死则观待着今生的爱、取、有这三支。因此,有情的流转唯是因缘而起,离开缘起,则无一法存在。
      (二)外缘起
      外界的无情法,也是依缘而生,譬如植物以七因、六缘而生长,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前前生后后,为后后的近取因;六缘即地、水、火、风、空、时,地大任持,水大摄收,火大成熟,风大增上,空大无碍,时节迁变,都是俱有缘。特定的因缘聚合,则生特定的果。因缘转变,果也随之转变。
      (三)总结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
      二、解释缘起因
      理解了缘起的涵义后,再看大缘起因的释词:诸法由缘起生,能成立无自性,缘起是抉择诸法空性的正理,称为缘起因。她同时对于诸法的因、体、果抉择,摄尽了金刚屑因等胜义正理,成为正理之王,故赞为“大”。
      大缘起因:《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显现分(有法)无实有,是缘起故,犹如影像。”
      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天月和河水因缘聚合的时候,水中显现月影,以是缘起之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质,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所有观待因缘而产生的法,都像月影一样,仗众缘和合,无而忽尔显现;因缘灭尽,又像幻化的象马,无踪无影地消失;先前没有、后面没有,中间短暂的一段,以因缘力显现,正显现时,找不到极微尘许的真实自体。如果仔细观察而思惟,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只是凡夫以无明耽著为实有而已。
      《入智者门》中说:“观察一切所知法的大缘起因,即是抉择诸法自性无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产生,无因则必定不生。而这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因缘生法本来如影像,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性的诸边戏论之故。”
      三、以缘起因推断万法无自性
      以下根据《中论》中的正理阐述大缘起因:
      (一)一切有为、无为法的自性,都是观待因缘,或者依他而假立,无有一法不观待因缘:
      论云:“非缘起之法,始终皆无有。”一切有为法都是依仗因缘而生,非缘起之法是绝对无有的,如同空中的鲜花般。
      又云:“未曾有不依,而名为无法。”从无不依“有法”而称为“无法”的法,任何“无法”都须观待“有法”而立,这是说:分别心前安立的无为法,决定是观待有为法而假立的。
      又云:“涅槃名无为,有无是有为。”涅槃是大无为法,不属于意识的境界,它超越了相对安立的有为法和无为法的范畴。分别心安立的有为法、无为法,都是观待而安立的。
      (二)有以自性成立,还需观待因缘,自许相违。
      “自性成立”和“观待因缘”彼此相违,也就是,一个法自性成立的话,决定不需观待因缘;而一个法需观待因缘,也决不是自性成立,因此说“若依因缘起,决定无自性”。
      论云:“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在须观待因缘的万法中,绝无有一法具有自性。因为:若自性是从众缘中产生,则成为由他法所作之法;若自性是他法所作之法,如何成立为自性呢?所谓有自性,即非他法所作或不观待他缘而自成。
      因此说自性“不待异法成”,即不必观待他法而独自成立,才名之为自性。然而万法都是观待因缘而生,故都无自性。此即“由缘起故,无自性”的道理。
      (三)凡是观待因缘而生者,实际唯是无生。
      1、第一种观察法
      首先观察,以因缘和合而生果。无论在因缘的和合中有果或者无果,都不成立生果。
      论云:“若众缘和合,而有果生者,和合中已有,何须和合生?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云何从众缘,和合而果生?”即:众缘和合中,若已有果,则再生果定不合理,以果已有,不必再生故;若无有果,怎么能从中生果呢?比如每一粒沙子中无饭,多少粒沙子的聚合中也无饭般。
      论中又说:“若众缘和合,是中有果者,和合中应有,而实不可得。若众缘和合,是中无果者,是则众因缘,与非因缘同。”若众缘和合中已有果法以自性存在,则应当以量从中获得,然而不可得。譬如,若饭存在于米等当中,则应当得到,然而纵然将米等粉碎为微尘也得不到饭,若在因缘的每一分中得不到饭,则在其聚合中也得不到。若众缘和合中无有果法,则与非因缘相同。若米、水等中无饭,而又能产生饭,为何以沙、土等不能产生饭呢?二者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17 12:33
    回复
      二者同样是“众缘中不具果法”,理应产生。
        2、第二种观察法
        论中又说:“若因与果因,作因已而灭,是因有二体,一与一则灭。若因不与果,作因已而灭,因灭而果生,是果则无因。”
        首先证成:因和果是无常法。
        倘若因果是常法,则无丝毫变动,不可能由因转变为果。因此,凡是因、果法,都一定是刹那性。
        回到偈颂来解释:
        因要对果起作用,必须在果产生的同时,因也存在。然而因坏灭时才能生果。由此一个因上就有二种体性,一来在果存在时,给与果作用,如此则成常法;二来在果产生时,因已灭尽,如此又成断法。一个法上有相违的二种体性,永无成立。若因灭时果才出生,由于因没对果起任何作用,应成果是无因生,然而这不可能成立。
        以上以胜义正理抉择了缘起生即是无生。
        内外诸法都是缘起生,以缘起生故,无自性,正显现时,如同水月,毫无实质。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缘起心要释》中说:“如是观察的话,若不观待因缘,则必定成为如空中莲花一般。因此,凡是有的法,都是观待而生,或仅依于因缘而生。如此,凡是因缘所生的法,决定不成自性实有,而仅是先前无有、后来以因缘作成,故与影像无有丝毫不同。”
        四、指示缘起的究竟义
        即缘起的安立,其义究竟而言,以自心前如是显现为根据:
        缘起究竟是以何者而安立的呢?譬如照镜,脸上有哪种表情,镜子里就显现那种影像。脸比喻自心,影像比喻显现。犹如影像依于脸而现,依于脸而假立,如是显现也依于心而现,依于心而假立。比如,同一条河的水,以地狱众生的嗔习,显现为烊铜;以饿鬼的悭习,显现为脓血;以人的习气,显现为水;以天人善业习气,显现为甘露。别别的显现,唯是观待别别的习气而生,依各自的心而假立,也只在各自的心前显现。
        同一个人,伴随着他习气的改变,而有显现的变化,习气净一分,显现亦净一分;习气染一分,显现亦染一分。一切苦、乐都是观待自心而假立的,心不执著,则如木石般毫无感受。譬如,执著梦境,则显现利益和损害;而识得梦境虚妄,心无执著,梦现也无利无害。凡夫身上发生的利、害,都只是自己的心执著而已,观待心才成立,不观待心则无法自成。
        总之,善恶、亲怨、高低、多少、自他等无不是由心而造。
        《入中论》云:“有情世间器世间,种种差别由心立,经说众生从业生,心若灭者业非有。”有情世界中的无量差别,并不是无因无缘,而是依着缘起的差别而显现。缘起就在各自的心上,以心的习气不同,而假立种种有情。器世界从风轮至天宫之间的万相,也是由有情的同业习气而假立。经云:“随有情业力,应时起黑山,如地狱天宫,有剑林宝树。”因此,如何认识缘起呢?应当认识:种种的差别都是由心而成立,万法都是依仗自心而现起。
        器世界从风轮至天宫之间的万相,也是由有情的同业习气而假立。
        经云:“随有情业力,应时起黑山,如地狱天宫,有剑林宝树。”
        一切内外缘起的安立,按究竟来说,都只是依于众生各自心前如是显现的这一根据,而安立此者彼者,此外无其它道理,因此称为“依心而假立”,即仅仅是依心而假立,没有另外的自性可得。其理由是:以胜义理审察时,不必说实有,连显现的这一分也不可得;而不作审察时,分别心前只有一个显现。对这样无自性的同时而显现的缘起,观待世间的显现性而言,可以说以名言正量成立。
        因此,自宗的观点为:既是以心假立,也是名言正量成立,二者根本不相违,因为名言的究竟真实性只是这一点而已,不必要过分的耽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17 12:35
      回复
        以上摘录自《中观总义》。
        如果还是不太明白的,请以下看法师详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7-17 12:37
        回复
          中观总义 第十三课 大缘起因
          益西彭措堪布造 圆春法师讲授
          顶礼大恩至尊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顶礼本师释迦牟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浩瀚前译三根本!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如虚空般无边无尽的众生得到究竟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请大家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在发起菩提心之后,今天接着一起来共同学习堪布益西彭措所讲授的《中观总义》。
          我们继续学习能破的中观正理。在中观正理中,我们学习第一个科判:应成派和自续派共同的五大因。五大因中,前面四大因我们已经学习了,今天我们进入到第五大因——大缘起因的学习。就像前面所说的,这五个理论是我们作为学佛者攻破我执、攻破实执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秘密武器。这些武器将会摧破一切虚妄的实执,而建立我们人生当中最真实的圆满。这是我们遇到佛法以后最殊妙的一个因缘。所以每一个理,我们都要以大欢喜心去努力地学习它、熟悉它、运用它、串习它,最后去感知它、现证大缘起因所揭示的法界本性。所以,我们在面对这种理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它离我们很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间,就在我们的见闻觉知当中,它就是在显现存在的同时,可以启用的一种法理。所以我们学了以后,千万不要当做是离生活很遥远、离我们现前的境界很遥远的一种空谈的理论。佛法不是空谈,尤其像这种理,它是直接剖析我们现前的、觉得是最真实的东西。那么,面对什么是真实,用这样的理去看透人生、看透生命。在我们能够看透人生、看透生命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人生的真谛,才能活在真实里面。活在真实里面的人是踏实的、幸福的、安全的;活在虚妄里面的人,是不踏实的,永远都是痛苦的、冤枉受苦的。所以,我们应当有一种大欢喜心,发现这些是瓦解我们一切虚妄的力量,这是给我们揭示宇宙人生最机密的教法!我们今天居然有因缘来深入地学习,应当感叹生命中有这种微妙因缘。
          尤其像这个大缘起因,是佛法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很多的经论中都会讲到缘起性空。而建立缘起,又能够从缘起上面作为方便,而了达自性本空,这是佛法的一个超凡智慧,也是一切所知法当中的精华。我们了解大缘起因以后,就会觉得人生是非常幸福的,因为一切的真实,都可以通过大缘起因把握在我的手中。我们来看具体的论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17 12:37
          回复
            五,大缘起因:是对诸法的因体果都作抉择的理论。
            前面我们讲到,每一个因都有所偏重。有些在因上面、有些在果上面、有些在本体上面进行抉择。而大缘起因不共的一点,也就是和其他的理论相比,形成它独特的风采的地方,就是它在诸法的三个侧面都完全作了抉择。这样的因,可以说是众因之王;这种理,也可以称为理王!所以,大缘起因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下面看出处:
            《龙王请问经》《无热恼请问经》《中论》《六十正理论》《入中论》等。
            在经典当中有大缘起因,在论典当中也有大缘起因,就像《龙王请问经》、《无热恼请问经》等很多的经典中,都用到大缘起因;而龙树菩萨的《中论》《六十正理论》和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也都用到了大缘起因。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17 12:38
            回复
              《龙王请问经》云:“何法仗因,彼者仗缘;何法仗缘,彼者不生;何者不生,彼者空性;何者空性,彼者无相;何者无相,彼者无愿;何者无愿,彼者寂灭。”
              在《龙王请问经》中讲了从前往后的一个推断,我们看推断的过程:
              首先,任何一个法,它要是依仗于因而出生的话,这个法必定要依仗缘而得以出生,也就是“独因不生,孤掌难鸣。”都是要讲因缘和合,不是单纯的一因一缘就能让一法得生,都是需要因缘和合。而这个和合的过程,我们要完整地去理解它。也就是说,什么法要依仗因的话,这个法就一定要依仗缘;什么法要依仗缘的话,我们再去观察它的本性。在名言显现的角度,有法出现,就需要有因,不可能无因而出现一个法,而这个法有主因,需要主因,就需要助缘,需要因缘和合。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办事情能否办成,要看因缘。如果因缘不好,事情也就办不好。不仅世间上一件事情如此,世间上任何法的出现都需要因缘。比如我们希望身体好,那必须以前面的身体作为因,再以其它一些助缘方面能具足,身体才能好,否则身体不能好。这就是由因缘而显现的。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显现,甚至我们现在说一句话、办一件事,我们的苦乐出现的时候,都需要因缘。看到一件事情的显现,看到苦乐的显现,就是看到生命中有因缘的显现。看到一个法,就知道它是有因缘的。所以,我们把它放到我们的心里面去,放到心底深处,遇到任何人、任何法,都知道是因缘的显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7-17 12:39
              回复
                因缘的显现是不是真实的显现呢?“彼者不生”。即:什么法是依仗因缘而出生的,这个法就没有真实之生,没有一种实有的生。也就是说,这种显现是虚妄的显现,没有自性可得。完全是“属于众因缘的法即不属于自己。”这句话要记住。因为它是因缘的本性,而不是自己的本性。完全是因缘,完全是他法,根本不是自性。假如哪个法是自己的体性的话,它就不需要其他因缘,自己就注定了自己的存在。但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法是由因缘而出现的话,这个法就应当属于因缘。你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是自己,而应当把自己当成是因缘,也不要把他人当成是真实的个体,应当把他当成是因缘。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事件,我们就应当知道“噢,因缘!”因缘如是显现。因缘在变化的时候,就看到事物也在变化了。所以并不存在一个离开因缘而有自我体性的法或人,来决定一切的显现,没有。就像我们任何人都无法依靠因缘之外的一个东西来决定你该说一句什么话,或决定你如何显现,没办法。所以完全都是属于众因缘,而不属于自己。所以仅仅是因缘的一种本性,而非自性存在。
                因缘的本性是什么呢?因缘就是没有自性。你看因缘所生的法,哪一个可以找到独立存在的自性呢?没有的。我们说依仗因缘,这只是不观察而已,一观察就是无生。无生,就是一个法从未出生过。那这个法就是空无的本性、空寂的本性。所以“何者不生”就是空性。而什么法是空性的,就绝对无相。空无自性的法,连自性都没有,还能有什么相状呢?没有自性的法肯定没有相状,所以就是无相的。
                假如什么法是无相的,它就无愿。我们愿求什么法,就是因为我们执著相,著相的众生就会愿求这样、愿求那样。比如著名声的相,就会很想去求名;著钱的相,就会很想去求财;著地位的相,就会很想去求地位。但实际上这些都是无相的,都是空性的。禅师云:“梦幻空花,何劳把著啊!”假如像虚空、幻花一样的、根本空无实有的法,我们谁还想去抓它呢?所以“何者无相,彼者无愿。”
                假如何者无愿的话,彼者寂灭。就像我们最终本来就没有愿求,就把内心的渴求一下子放下来的时候,就能够安住于寂灭。也就是最终归无所得的时候,就是“狂心当下歇,歇即菩提。”能呈现寂灭的法乐。
                这是一连串的。这里面,首先是通过因,引出缘;通过因缘,推知无生;通过无生,推知空性;通过空性,推知无相;通过无相,推知无愿;通过无愿,推知寂灭。这就是以因缘了知万法不生,只要无生,就能产生空、无相、无愿,只要能产生空、无相、无愿,就能够获得寂灭。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7-17 12:39
                回复
                  《无热恼请问经》云:“若从缘生即无生,于彼非有生自性,若法仗缘说彼空,若了知空不放逸。”
                  如果是从因缘所出生的,我们在名言中,可以暂且说有一个缘起生,但真正用胜义观察的时候,有没有一种自性存在呢?没有。这就是一种无生。“生即无生。”再看,对于这样的一种无有生的自性的法,我们再观察,它是依仗因缘而显现的,所以它的存在性完全是一种因缘性,而因缘性没有自性,所以它的存在就是空。这是宇宙人生最根本的真实。这是万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能够认识真理,活在真实里面,才是做对了人,我们的心才是活在了正常状态当中。假如我们偏离了这种真实,堕入实有当中,就是在实有当中放逸而没有回观自心,没有让它活在真实当中。所以我们能够了知到空性的时候,所有的修行都能够在这上面“精进无有崖”,完全是无有停止的精进,只要你能够安住在空性当中,这就是永远的精进。只要你偏离空的觉知,偏离了空而执著于有,执著实有,就说明你远离真实了,没有专注在真实当中,就是在放逸里面了。
                  正因为如此,禅师在教言中要求很高:“起心动念,皆名破戒!”起一个心、动一个念头,都叫做破戒。为什么呢?因为从自性上面,你已经偏离了,没有安住在真实当中,违反真实,按照自性的戒律上面就是破戒。按照禅师的要求去看的话,心心念念都要活在真实当中,怎样活在真实中?就是不起心不动念;怎样不起心不动念?要了知空;能了知空的时候,当下狂心就歇,歇下来就不起心动念,而安住在寂灭境界当中。而一旦安住在寂灭境界当中,法界的全体就完全显现了,真实就显现了。就像禅师云:“一念不生全体现。” 只要我们不起心、不动念,这一念不生,法界的全体就显现了。反而,我们“六根才动被云遮”,只要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稍微一动念,就已经远离了空、就放逸了。一旦放逸,虚妄分别的云雾一下就把法界全部遮障了。我们众生就是这样子,被这些不空的虚妄的执著,把境界全部笼罩了,形成了这种被云雾蔓延遮障的状态。我们要把云雾遮障的这种状态完全荡开,怎样荡开呢?其它力量是没有办法的,唯有这种缘起性空的力量,才能荡尽虚妄云雾。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7-17 12:40
                  回复
                    《中论》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前两句:一切从因缘所生的法,都是空性的法、无自性的法。
                    前面我们讲到:因缘性的法就不是自性之法,就只是一种无自性的空性之法,我们从来都没有找到一个法,只是说因缘因缘怎么样,其实这只是一个说法而已。
                    所以后面第三句:这样的法虽然有现相,也只是假立的名字,是虚假的现象,并非真正的现象。
                    我们在名言世俗的时候说看到这些法,只是因缘显现。说是因缘显现的时候就是一种假名安立,假名就是没有真实意义——有名无实。有一种显现,但实际上有没有实有呢?真实如同显现般存在呢?没有的,仅仅是虚假的现相,并非真正的存在。
                    再看第四句:这一见解既没有堕入常见、也没有堕入断见,这是远离常断有无等边的中道妙义。
                    这样才能符合于不偏不倚的中道妙义,不偏于常断有无、符合于真实的不偏离的中道妙义。
                    又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前面一个颂词讲到,因缘所生法的本性是空和假,这种空、假、中的存在,它是一种本性。前面一个颂词,给我们揭示万事万物的本性。而这个颂词给我们揭示的是,万事万物周遍存在的无一例外的一种周遍性。这种本性是一种周遍性的本性。没有哪一个法不是从因缘生的,所以,一切法完全都是空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7-17 12:40
                    回复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法是无因无缘能出现的呢?如果无因无缘能出现的话,那应该时时处处都出现。但是没有这种的法,要是有这种法的话,那这个宇宙空间就混乱了。无因无缘,随便乱生这样。假如说,你喜欢钱,这个钱可以无因无缘显现在你的眼前,那么这个钱,可以无因无缘的把这个整个世界充满。最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空间,就全部是钱财,最后你连这个呼吸的空间都没有了。因为它无因无缘可以出现钱的。那有这样的钱,不是要你的命吗?你敢要这种钱啊?这种钱如果出现的话,这个世界就没有其他法可以出现了。它一出现,就把整个空间给占满了,所以不可能有哪一个法,是无因无缘而出现的。所以正因为是有因缘出现,那么又因为因缘性,即是空性,那么我们就看到,万法都是因缘生的,所以万法就是空性的。
                      下面说《六十正理论》云:“缘生即无生,胜见真实说。”
                      缘起生就是无生,胜就是佛陀,讲的是圣者胜伏了四魔,而能够给我们呈现这种全圣的佛陀。圣者佛陀的这个真实见当中,而真实说的“缘生即无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7-17 12:40
                      回复
                        该论释“若见缘起诸法自性,皆不可得,以依缘生者皆如影像,无性生故。若谓:既依缘生岂非是生,云何说彼无生,若云无生则不应说‘是依缘生’,故此非理互相违故。
                        在《六十正理论》注释当中讲过,如果见到缘起诸法的自性皆不可得的时候,就应当了知:一切缘起生的法,皆像影子一样、像镜像一样,没有一个自性可得。如果有些人说:“既然是缘起生,还是提到了生。那既是缘起生,那不就是一种生么?为什么还说是无生呢?本来已经叫了它生,而且叫它是缘起生,还说的很具体,说缘起生,怎么又叫无生呢?应当就是一种生,如果是无生的话,就应该连一个生字都不要提——不要说是依缘起生了。所以,这不能说是无生。”他有这样一种觉得是很相违的地方。
                        那么下面说:“噫唏呜呼无心无耳,亦相攻难,此实令我极为难处。”
                        “噫唏”是表示可叹,“呜呼”就是表示可悲,我们经常说呜呼哀哉,就是说很可悲啊,很可悲。这就是一种很可叹、很可悲的一种说法。“无心”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它根本没有一个心去想一想。他动一下脑袋不就可以了。这个“无心”就是说他没有智慧。“无耳”,也即是说他听一听,多用耳朵听一点不就懂了。也就是说他没有听闻过。没有听闻过,没有用智慧去分别过,没好好想过,没好好听过,就来给我来互相攻难,就想给我来进攻,想为难我,你看这种人,真的让人很难相处啊!你要是听过了,要是用心想一想,这不就是很自然就懂得了。但是你又不去听,不去听闻这些教法,又不去分别,不用心去分别一下,好好想一想。你说这种人,不是一种很无知的妄为之人么?无知妄为之人、不讲道理的人,这种人真的是很难相处啊!就是说的这种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不该说的一句话,是可叹可悲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17 12:41
                        回复
                          “若时我说依缘生法,即如影像自性无生,尔时岂有可攻难处。”
                          这个后面就讲原因,也就是说,假如什么时候我说它是依缘起生所显现的一个法的话,这个显现的法,就像影子或者镜像一样的。这种显现是自性无生的。就像你的影子在水面里浮现的时候,这个影子,里面是不是有一个人呢?没有,从来没出生过一个人。然后你在镜子面前照的时候,镜子里面是不是你照的时候,就出生了一个人呢?从来都没有出生过一个人,只是一个忽而因缘显现的一个影像而已,根本没有一个人在里面。所以根本没有一个人出生。所以,这岂一个可以攻难的一个地方么?
                          《入中论》云:“诸法非是无因生,非由自在等因生,非自他生非共生,故知唯是依缘生”。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网”。
                          在《入中论》里,首先前面一个偈颂里面讲到:诸法不是四生,也就是不是无因生、非因生,自在等因生——也就是自在天等这些非因生;然后既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也不是共生。这样,把有因的情况和无因的情况分了五种。无因的是一种,有因的是四种。这五种情况,都无法出生诸法。那无法出生诸法,诸法又在显现,是什么原因显现的呢?就是叫做缘起生——依缘而出生。由于诸法依靠因缘而出生,我们就应当知道,它不是一个凡夫的邪分别所能观察的。凡夫的邪分别就是落到有无常断去。他根本没办法想到依缘而生。所以依靠这样一种缘起的理,就能破除一切的常断有无诸边的这种网缚。
                          然后下面释词“何为缘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17 12:41
                          回复
                            我们经常会谈到缘起,有时候我们说:缘起好,缘起不好……那什么叫缘起呢?
                            《入中论》云:“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缘起的自相,为因缘和合。譬如种子为因,水土等为缘,因缘和合时,就产生果实。果实是缘起法,不是非因缘和合的孤立法。
                            因缘所生法,就是叫做缘起法。因缘所生,我们就看到有因有缘,需要因和缘的和合、凝聚、聚合在一起后,才能产生我们所能见闻觉知的一个法。就比如种子,它作为主因,水土阳光等作为助缘,这些因缘和合以后就能产生果实。这个果实是因缘法——缘起法。它不是非因缘和合的孤立法,这个果实的出现,是缘起让它显现的。缘起的一种成就,让它显现了当前的这种状态。它不是依靠因缘之外,依靠它自己就能够出现;或者依靠一个独一的一个法,能够让它出现,没办法。就像我们经常在汉地听到的:“法不孤起,仗缘方生。”一个法不会孤立的起现,完全需要依仗于因缘才得以出生。
                            所以,任何事物要显现就要有因缘。我们要想创造一个美妙的世界,就要给它一个美妙的因缘。而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显现的因缘是什么因缘呢?几乎都是很晦暗的、很龌龊的这样一些因缘,所以这个世界就只能变得越来越坏、越来越苦、越来越没有味道,这就是因为因缘很坏,因缘注定了它的后果,它的一切果都是由它的因缘注定的,所以它不是一个孤立而起现的一个法。
                            我们也要去了解,有时我们会讲到缘起,也会讲到缘生。缘起和缘生是什么样的定义呢?或者它们两个有什么区别呢?这里引用《俱舍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俱舍论》当中讲到过说:“诸支因分说明缘起,有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已生,由此皆从缘所生故。”支,就是支分的支,诸支,就是诸多的支分。这些诸多的支分,作为因的角度,说明为缘起。站在因的角度去说,就叫做缘起。由它作为缘,能起现果的缘故,所以叫做缘起——缘起是站在因的角度去讲的。诸支果分,也就是这些支分的积聚,站在果的角度来说,因缘已经出生了。说这由于因缘所出生这个果的缘故,所以叫做缘生。所以缘生最主要是站在果的立场上去说的一个定义,而缘起是站在因的角度而立的一个名。所以,就果立名,则为缘生;就因立名,就为缘起。我们认识到这一点,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在用词的时候,这两个词经常会通用。但是虽然通用,也找到一些依据去了解一下,它有不是通用的时候,也就是说它们有所区别的时候,就是站在因和果的角度去说它。站在因的角度就叫做缘起,站在果的角度就叫做缘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7-17 12:42
                            回复
                              《显俱论》云:“是故,一切法之生,观待因缘者,为缘起生义”。
                              这里面讲到了,一切法之生,也就是讲到了果,一切法,就是作为果。果是一种生,也就是果,它的出生,不叫做缘起,果的出生是观待因缘的。因缘让它起现,所以叫做缘起。因缘,站在因的角度叫做缘起。这个果是由缘起而生的,所以叫做缘起生。这里面有因的角度,所以叫做缘起。有果的角度,所以叫做缘生。结合起来就叫做缘起生。
                              内有情都是由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缘起而产生的,比如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以前世的无明、行产生的,后世的生和老死完全观待今生的爱、取、有三支。因此,有情流转,都是缘起,离开缘起,没有一法存在。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众生的这种轮回状态,就是十二缘起支的不断不断、一波一波的显现。我们这一波一波的显现,完全是十二个侧面的因缘缘起在不断的变化,所以,一个有情在轮回当中,就是因缘的变化而已。我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因缘的存在;我们的显现,就是一种缘起的显现。所以,这种众生感受的情形,或者他在六道当中的存在,完全都是观待于缘起。离开缘起之外,没有一法可得。就像这里面讲到说“有今生、有前世、有后世”,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等这些,还有前世的无明、行,这是由前世的无明、行作为因缘,而出生了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不管是识、名色、六入、触,还是受,都是观待于前世的无明、行等因缘。这些因缘,让它一幕一幕显现了后后的景像。那么在后一世,我们的生和老死,它又是什么因缘呢?完全观待于今生的爱、取、有,以这些作为后面的因缘。所以,有情的轮回和流转完全都是因缘起现,离开因缘的起现,再没有一法可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7-17 12: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