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0,464贴子:7,387,400

【破事水】浅谈名牌效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友@奇一安前 提到一个问题希望我给他回答:
为什么《三体》并不尽如人意,却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如此追捧?
这里我就要简单说说【名牌效应】了。
名牌效应在有的领域里也可称之为名人效应、头衔效应,诸如此类。
举几个常见例子:
【1】某白酒厂,替某大品牌白酒做下线厂商,生产出的白酒贴上大品牌后以大品牌酒身份,单瓶250元
同样是这个酒厂生产的同样质量白酒,因生产超出大品牌酒订单,剩余的只能作为零酒贩售,每桶50元(容量相当于20瓶瓶装酒)
【2】在知乎上,某专家以普通网友身份,发布了一篇严谨度和可靠性堪比论文的解答,点赞数只有7;
同样是这位专家,用另一个ID(已认证专家身份)简短地说了两句话,与题目无关,更算不上是解答,点赞数7797
上面两个例子里,例一中,同样的酒贴牌和不贴牌,价格有天壤之别,买者并不知道两种酒其实是完全一样的,零酒模式缺少的就是【受众认知】,而同时,受众对于【贴牌】酒的本质也缺乏认知。
例二中,这位专家以普通网友身份发布的才是真正的高水平解答,但无人问津,而他以专家身份发布的与题目无关的几句话,却被奉为最佳解答。
看了上面的案例后,我再来说关于《三体》和科幻界的问题。
第一,《三体》粉丝对于《三体》这个名牌酒有多少认知?粉丝们到底对它的质量有多深刻的认识?又或者说这些认知是否足够理性和贴近事实?
第二,其他与《三体》拥有同等质量,甚至更高质量的作品,是否能够得到科幻粉丝的认知?
于是有人说【好东西总会被人们发现】。
我们姑且不提【酒香也怕巷子深】这种老话,我们现在考虑一些更现实的问题:
对于好酒,有多少人懂得品尝?
比如我个人来说,我是不喝酒的,对于白酒的优劣,我完全没有任何认知,别人所说的好酒,在我看来也一样是难以下咽。
专家所写的专业解答,有多少观者能够确认它的优秀性?事实上大部分的观者根本看不懂那些严谨论证,因为他们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多数观者也没有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去理解这个解答为何要在这诸多方面都展开严密论证,甚至!甚至绝大多数观者根本没有那个耐心去看完这个长文解答。
未完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0-07-07 16:07回复
    风叔,我来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7-07 16:16
    收起回复
      大刘确实各个方面都存在短板,逻辑不严谨,剧情漏洞多的数不过来,科幻也不够硬,说明科学知识不扎实,人物塑造苍白,全为剧情服务,没有灵魂。就剩下脑洞多了,但是光脑洞多有什么用,毫无逻辑乱开脑洞简直就是浪费脑洞资源。幸亏有吧主给三体的漏洞费事找补,才保住了科幻的底线,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更好的三体。
      明年中美合拍的三体弱者之歌就要出版了,厉风将继续孜孜不倦地为三体找补,文体两开花,发扬三体文化,希望大家关注一下。


      IP属地:印尼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7-07 16:16
      收起回复
        但是三体貌似也不是太不尽如人意罢
        至少比起现世的一堆杂牌科幻而言
        三体本身实力还是在那里的


        IP属地:重庆4楼2020-07-07 16:35
        收起回复
          插眼坐等风叔被阴阳怪气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7-07 16:38
          收起回复
            楼下想yygq厉风的都用不着了,我来帮你们说吧(
            对啊,厉风您老人家说的可真对呢。就因为恁带个吧主的牌子就有一堆NC风粉认为恁老人家的解读很正确呢。恁指责三体出名是因为名人效应,自以为自己很厉害了殊不知恁自己还陷在这个坑里呢哈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7-07 16:47
            收起回复
              就科幻来说,恐怕我直接提到《三体》会刺痛某些人的神经,所以咱们来看一个更容易让大家保持客观思路的作品,那就是大刘的《球状闪电》。
              网络上对于《球闪》的正面评价有这些:
              【1】丁仪很有学者范,林云是个优秀的军人和可爱的女人
              【2】大刘很懂军事,能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思考如何靠威慑来维护世界和平
              【3】大刘很懂量子力学,球闪是一部既能让读者体会优秀故事,又能获得科学知识的难得之作
              负面评价是:
              【1】丁仪根本就是个神棍,这哪是学者,哪一个搞科研的是这个样子?
              【2】大刘就是个军盲,球闪武器研发门槛这么低,能威慑谁?只是提醒全世界都去研发这个搞军备竞赛
              【3】球闪里有关量子力学的设定有对的吗?谁那么有胆说大刘懂量子力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评价呢?(其实《三体》获奖前,也是这个状况,只是获奖后,反面意见变少了)
              首先,认为《球闪》里丁仪有学者范的同学,我们调查一下他们的背景,发现无一例外都是完全不了解科研的,他们对科研的认知都来自于科普造神(科普读物里动辄就描绘科学家灵感迸发实现发明创造)和学者明星(像百家讲坛那种),他们对于真实的科研领域一无所知。
              而认为丁仪是神棍的,我们查一下他们的背景,发现很多都是科研人员,最差也是跟着科研人员搞研究的研究生。这些人每天接触的就是科研,就是科研人员。
              而且这些人受过专业的科学训练,很清楚在科学的领域,哪些行为是科学的,哪些行为是神棍的。小说里丁仪只是有个假说理论就信誓旦旦地说的像真事一样,他的假说只是得到了事实的粗糙检验就被奉为真理,那么不仅他自己是个神棍,盲目相信他的人也都是神棍,这些表现都是科研领域最要不得的。
              其次,那些认为大刘很懂军事的同学,我们调查了他们的背景后发现,不要说军事谋略,论坛上两个人辩论时,说的话哪一句是反语,哪一句需要上下文协同理解,哪一句话中有话都搞不清楚。。。辩论时对方给他下个逻辑陷阱他马上就去钻。就这种【算路水准】还大言不惭评价谁谁谁懂军事。。。
              而认为大刘是军盲的那些人,他们注意到大刘确实没有想过【球闪武器研发门槛如此之低】的后果,小说里球闪武器(宏聚变武器)是从自然界寻找天然存在的【宏原子】,通过电磁调制技术使之成为宏聚变武器,这种技术的研发难度很低(小说里天朝用了几年就搞定了),这客观上是适合各种科技不够发达的小国研发使用的超级武器。
              那么稍微了解世界政治和军事博弈的人都会想到,这种研发门槛超低,威力超强的武器,永远不可能实现一国对他国的威慑,只能引发军事竞赛,尤其是改写少数大国震慑无数小国的稳定格局,世界军事格局会在这种武器下变成【任何一个小国都有能力对大国叫板】的混乱局面。
              另外还有一些人提到,林云以天朝半数电子产业的牺牲为代价,客观上没有真正做到威慑老美,所以实际上林云是个罪人(无数人会因为电子产业崩溃家破人亡,天朝在电子产业领域也会很多年一蹶不振),这些事情,大刘都没想到。
              而《球闪》里最明显的事实是:大刘甚至没有给出一个值得推敲的理由,就让中美两个核大国开战了。。。。这在稍微懂军事的人眼里看来简直是个低级错误。
              至于《球闪》里的量子力学设定,很多人说大刘懂量子力学,我们调查了这些人的背景,发现他们对量子力学一无所知,他们对量子力学的有限了解都只是科普读物给他们的那些幻觉,他们真的以为那些幻觉就是真正的量子力学。。。
              而那些诘问【《球闪》里量子力学设定有对的吗】的人,经过考察,他们很多都是物理专业人士,最不济的也是亲自学过量子力学这门课的学生。所以他们知道量子力学里说的不是《球闪》里那么回事。


              IP属地:黑龙江7楼2020-07-07 16:58
              收起回复
                名牌效应来自资质,碧血长空描写的苏联空军二战日常就是最严苛的军迷也无法挑出疏漏,作者可以一句话噎死他,你有本事比我会打飞机(《碧血长空》作者是苏联空军元帅,苏联英雄获得者苏联二战第二空军王牌波克什雷金)
                同理,当某学院派书评员评价约翰勒卡雷,福赛斯写的那些舞舞玄玄的冷战间谍政治阴谋小说不配得金匕首奖时,最好也回顾一下前者在英国军情机构,后者在比亚法拉前线的经历。
                《浴血罗霄》能得茅盾文学奖,内容详细写实,堪称手把手教你建立敌后根据地而不是三流抗战小说,原因无他,作者萧克上将开国将领,这本书只不过是他日常经历。
                我们信的是名牌呢,还是这个“资质”呢?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7-07 17:05
                收起回复
                  火钳刘明


                  IP属地:浙江9楼2020-07-07 17:07
                  回复
                    风叔加油💪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7-07 17:15
                    回复
                      于是我们就要提到【品牌效应】的本质了,这就涉及到【品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这种根本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的是:
                      【口碑】也是一种【广告效应】。
                      很多人迷信【口碑】这玩意,其实所谓【口碑】,里面往往掺杂着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美好幻想。
                      我们都知道,传统观念里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它本来是不对的,甚至已经被无数事实证伪,但是人们还是选择去相信它,例如【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事实上你有一万个失败经验,也不能成功,因为成功需要的是成功经验,而失败的可能性远远超过一万这个数值,就算你再变着法失败十万百万次,你也未必能反证穷举出一条成功经验,而现实里成功经验都是【妙手偶得+缜密推断】得来的。
                      但是我们都很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而这话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个毒鸡汤(无数人就为了这句话在继续重复不断失败,而不想动脑子想想自己是不是大方向就是错的)。
                      为什么大家都迷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心理动机可能有几十种,非常复杂,我们只能挑最容易想到的几种说说:
                      【1】这句话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理想。显然,如果你告诉人们【假如你没有足够的客观条件和足够好的运气,你就无法成功】,这种大实话说的就太绝望太残酷了,很多人在心理上无法接受。人们希望自己的努力不会付之东流,会有回报(然而现实是【你的努力方向不对,条件不成熟,那就是白努力】),没有能力和条件的人也能有所造就。。。。
                      【2】这句话在某些条件下看起来似乎是对的,尽管它在大部分事实情况里都显然不对。古代神学研究者们喜欢抓一些个别案例当证据来证明他们对于神和其他迷信概念的猜想是对的,这是为了推出结论进行选择性举证。
                      这种行为不仅在神学领域,在任何领域都普遍存在,我们都喜欢为了证明自己想要的结论而选取支持它(至少表面看来是那样)的证据,选择性无视对我们想要的结论构成威胁的证据。
                      而【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有很多看似可以支持它的证据存在,比如说很多成功人士都经历过许多次惨败(人们不会认为这是因为在概率角度,尝试次数足够多,【成功】这种低概率事件才有机会出现,而这么多的尝试,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的,人们不愿意接受这种残酷的解释,因为这种解释完全无视你的努力),最终才取得成功。
                      而人们不愿意去统计到底有多少人一样经历了失败,而到最后都没成功,不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而是因为人们太清楚了【这种失败者才是绝大多数】。


                      IP属地:黑龙江11楼2020-07-07 17:16
                      收起回复
                        刘慈欣连载球闪之时,是东西方整体军事差距过大的时刻,对球状闪电和全频段阻塞干扰的认知不落后于我国军事爱好者一般认知并整体超出,是国内少有认识到制电磁权,c4i/c3i建设的非专业人员,如何这种人可以称为军盲,那么长达10年左右的歼八大战f22的论证者们全是军盲,毕竟不管是鼎新还是红旗,都证明这是扯淡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7-07 17:17
                        回复
                          按照历风的说法,我们可知汤姆克兰西是个军盲,毕竟没有任何缘由,熊与龙,惊天核网里面的苏联,中国,美帝都如同荷尔蒙过剩的小年轻,动辄打核大战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7-07 17:21
                          回复
                            如果大刘的作品晚写10年,就不会是这样的气氛了。只需要十年,翻天覆地。
                            军圈(quan)相对好评的作者大野猫,写的《国家意志》,就因为稍早而导致后期赶鸭子上架式的让pla突然加装不少先进武器,临阵换战术而被吐槽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7-07 17:30
                            回复
                              【3】我们这边,大家都喝凉茶。然而最近有新闻说,好多凉茶能治病,其实是因为里面掺加了西药。
                              我没有能力去验证这事的真假,所以我只能选择不喝凉茶了。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这种困局:
                              我们没有能力去查证某说法是否属实,所以我们只能选择相信某种【权威】。
                              最显然的权威是什么,那就是【大家都这么说】。
                              人人都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所以这事在很多人看来,置信度自然是很高的(我们会反问自己【总不至于大家都错了吧】,确实,大家集体犯错的概率很低)。至于这说法是不是真的对,就没有几个人会去较真了。
                              古人说【三人成虎】,很多人觉得是夸张,但在现实里,这一点不夸张。
                              能够成虎的说法只要满足上面的前两条(符合受众愿望、表面看起来靠谱),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以为真。
                              所以天朝正至非常注重【辟谣】,生怕群众听丰就是羽,因为成虎的门槛就是这么低。
                              一旦【成虎】,也就是达到上面说的第三条的程度(众口一词),那么这个假虎是真是假就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家都认为是真的。
                              当然,我上面说的这些,并不是想告诉大家【有口碑的东西都没有真材实料】,事实上正相反,【口碑】这玩意还有短期和长期之分,能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口碑】,才需要符合第四条条件:
                              【4】自身质量真的过硬。
                              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很多口碑都是短期的,而这样已经足够,尤其是在现今时代,人们对任何一件事的关注都保持不了几年(甚至可能保持不了几分钟),所以【长期口碑】到底有多大价值,得画问号(无数国内外文艺产品大IP都被拿出来粗制滥造圈钱,敢问圈钱者有几个在乎【长期口碑】这玩意?事实上你不出来圈,过些年你这IP就没人知道了)。
                              所以大刘都说: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20-07-07 17: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