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七公子吧 关注:105,955贴子:2,761,529
  • 15回复贴,共1

【步生莲长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概是最晚的一个书评
19年12.4工作室发微博说有书评活动,时间截止2020年1.4,有一个月的时间。我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想,时间这么充裕,我晚点写也来得及。12.14号考六级,所以那段时间我都埋头准备六级,考完当天评论了工作室的微博,说“等我”,结果期末考又来了。大学的期末考战线都很长,陆陆续续考到昨天,最难的两科考完了,但是也已经是1.2号了。回想我看到工作室微博当天的心情,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这么晚才来交作业。
但是活动是一定要参与的,无论如何都要参与的。
以下的内容大部分我之前都发过,算是一个整合。虽然比较乱,但是主要都是分析叙述手法的,也还有个主题。
接下来,进入正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03 20:17回复
    一楼留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1-03 20:18
    回复
      《步生莲》第一章,第一句是,“敬元四年的仲夏,静安王府的红玉郡主从丽川的挽樱山庄回到了王都平安城”。这个背景和原版的比并没有改变,只是叙述化繁为简。老实说我看到这句话有点惊讶,这种惊讶一直保持到第四段内容,直到第四段的末尾,那种熟悉感才回来。
      我突然注意到,这个故事七姐换了人称来讲。
      在此之前,七姐的长篇小说一贯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只有《枕上书》是用的第三人称视角,而《步生莲》是第二本。
      所以,原版的开头是七姐一贯的风格,给我的感觉和《华胥引》第一章一样,都是那种很悠闲的写法,感觉就像在和你唠嗑一样,说些有的没的,那是七姐一贯的幽默写法。我记得七姐以前说过自己喜欢王小波,后来我去看了小波的书,我挺能get到小波的点的,我觉得七姐的幽默受小波影响比较大,我也很喜欢小波,我现在写一些东西也会不由自主学那个调调。
      顺便再说一下《枕上书》的开头,我心水很久了,一直觉得惊艳。
      “后来有一天,当太晨宫里的菩提往生开遍整个宫围,簇拥的花盏似浮云般蔓过墙头时,东华想起第一次见到凤九。”
      我了解到这种写法的伟大之处晚于我看《枕上书》,但这并不影响我欣赏喜欢这个开头。这种写法为马尔克斯首创,据说马尔克斯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构思《百年孤独》的开头,后来许多文人竞相模仿,发展到今天潜移默化之中我们或许都能写出类似格式的句子,但我的启蒙者无疑是七姐。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1-03 20:21
      回复
        第六章幻境的描写太精彩了,如果说七姐想要营造一种光怪陆离的氛围,那么我想说七姐你成功了。
        “在他话落之际,片刻前还兀自祥和富丽着的宫室竟于一瞬之间轰然倒塌,花草于呼吸间枯萎,彩蝶于刹那间化灰,盛装的美人们眼睁睁瞧着自己的身体一寸一寸腐败枯折,那些人间难见的美貌惊恐地扭曲,她们在哭闹尖叫,却没有任何声音响起。”
        “巍巍殿宇芊芊美人皆化粉扬尘,便在万物消逝天地都静的一刻,黑暗中蓦然刺进来一道光。待光线铺开去,阵中又换了新模样,已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荒漠,搭着半空中一轮相照的清月,冷风吹过,掀起的尘沙止步于三殿下两步开外。”
        先说第一段,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但是我想到了一幅世界名画——《呐喊》,好像流沙堆砌的城堡下一刻变成一地散沙
        而由宫室美人到无际荒漠,该有怎样的一个过渡?七姐是这样写的:
        “便在万物消逝天地都静的一刻,黑暗中蓦然刺进来一道光。待光线铺开去,阵中又换了新模样。”
        这段描写令我想到《华胥引》,这简直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华胥引》关于幻境的描写堪称典范,十三月的梦境里有这么一段描写:
        “花丛中两只嬉戏的白蝶瞬间燃成一簇青烟,我心中一空,蓦然产生不好的预感,也许这幕场景正是魇住莺哥的心结,而于我而言,最危险的时刻终于到来。”
        可是下一刻,
        “天地间蓦然空无一物,巨大的空旷转瞬淹没白色的紫阳花簇,墨一般的浓云从天边滚滚而来,一寸一寸染过灰白雾霭。”
        场景变成了,
        “周围墨黑的雾霭一寸一寸散开,天上漾出一轮银白圆月。冷月白光中,一棵巨大樱树迎风招摇,红色的樱花散落半空,似赤雪纷飞。”
        《华胥引》的白蝶青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而无忧解那道铺开的光也是神来之笔。这简直像在看一个电影镜头,白光铺散之下,宫室美人一笔勾销,沙漠款款而现。
        担心成小玉睡不安稳,我们三殿下便以扇为床,让成小玉躺着扇子上。
        “清月,冷风,荒漠,打着旋儿的翻飞黄沙,白衣公子,扇上美人。”
        从手法上讲,这里只是罗列了几个景象、人物,景象与景象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景象之间,没有任何的连接词。但妙就妙在读者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景象人物的情态自动脑补所有的细节氛围,这简直也是自然而然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即是此理。顺便说一句,扇上美人的诡异很符合这变幻莫测的幻境。
        阵灵造出长依闯锁妖塔那一天的景象,桑籍带着少辛逃出之时,看到了三殿下,还同三殿下搭话。其实搭话是一种写法,不搭话也是一种写法,但七姐写的是搭话,这在我意料之外。可我实在要说一句,这个话搭的太好了,更好的是三殿下一句都没有回桑籍。境中人与境外人要怎么让他们融在一起,又要怎么让他们彼此有距离?我从七姐的这段描写中就感觉到这一点。这个场景实在像一个电影镜头,甚至可以想象桑集他“终归选择了逃生之路。”这个画面,最后是消失在他越跑越远,越来越小,最终凭空消失的背影之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03 20:21
        回复
          如果说宫室美人,冷月荒漠尚没什么想象的难度,那么阵灵变幻出的第三个幻境则太过精巧诡诞。
          “腥风血雨的二十七天眨眼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荒山一扇断崖,崖壁上斜生出一棵老云松,云松上挂着个昏睡的小小少女。松干和崖壁正正卡住少女的一截细腰,而崖底则圈了好大一群待哺的饿狼猛虎。”
          如果只是荒山断崖老云松,那这和荒漠无甚区别。妙就妙在,老云松上挂着一个昏睡的小小少女,崖底还有一群饿狼猛虎。这就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了。极端的美丽与极端的险恶,二者的对比是能产生一种美学上的视觉与情感体验的,就好比现在有些拿生命在拍的艺术照,我们也是一边惊叹一边设身处地体验着那种危险的感觉。
          “然不等她一席话说完,那虎狼盘踞的崖底忽生出湍急洪流,似谁射出一支长箭,将一干猛物利落地串成一串,裹挟着凶猛水浪扎向不可知的远方。”
          我读到这段时突然想起了《红楼梦》。
          “那宝玉恍恍惚惚,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至次日,便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因二人携手出去游顽之时,忽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迎面一道黑溪阻路,并无桥梁可通。正在犹豫之间,忽见警幻后面追来,告道:“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宝玉忙止步问道:“此系何处?”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侍者撑篙,不受金银之谢,但遇有缘者渡之。尔今偶游至此,设如堕落其中,则深负我从前谆谆警戒之语矣。”话犹未了,只听迷津内水响如雷,竟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
          我以为七姐的这段描写其怪诞诡谲和宝玉误入迷津这段有点相似。应该说第三个幻境的整体感觉就像一副行云流水的水墨画,画上除了七姐说到的断崖、少女等,其他则是一片巨大的空白。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03 20:22
          回复
            我觉得七姐的叙述也很有意思。七姐不仅从主角的角度写事情,还经常从旁人的角度写他们是如何看待主角之间的纠缠。比如第二十一章前半部分主要从齐大小姐的角度写,后半部分则从天步的角度写。所以,写的都是三哥和成小玉的神情,以及天步自己的猜测。主人公的心理却一个字也没写,只是让我们和天步一样,自己去猜。至于主人公的心情到底如何,或许不写,或许过后再写。
            我看过的小说中,很多都是从主角的角度写的。这其中很多还都是平行叙述,同时交替写主人公的神情以及心理,并不会把这两个分开来写。当然小说也都会有从其他人的角度写的情况,但是那都很琐碎,紧接着叙述角度就变成主人公,旁观者的角度并不会持续很久。而七姐是一大篇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写的,很集中。
            这是步生莲的风格。七姐也不是一开始便这样。华胥引全篇都是从小公主角度写的,只有两个番外,一个是从慕言的角度写的,一个是从秦紫烟的角度写的。
            枕上书也是凤九的角度居多,即使是小燕告诉凤九的事,最后也是从凤九的角度写,帝君角度次之,写阿兰若的时候,因为需要回忆,所以有凤九,苏陌叶,沉晔的角度。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当事者
            但是无论是齐大小姐也好,天步也好,他们都不是当事者。所以,步生莲读起来常常令我觉得很平缓,娓娓道来。那些汹涌的情绪,因为是放在其他人的角度写的,所以很克制。只有回到主角角度,你才能感受到那种情绪的汹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1-03 20:23
            回复
              这种多人称叙述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以为是从《四幕戏》开始的。《四幕戏》是第一人称视角,第一人称小说不是全知视角,很难照顾到其他人物的心理,相较于七姐其他的第一人称小说,在《四幕戏》里七姐补足了这个缺陷。无论是小说本身还是番外,七姐从聂亦,褚秘书,康康,雨时等角度都为我们揭示了故事的另一面。
              另外,我觉得《步生莲》写的特别具体细致,即使是一个酒馆的老板娘也有姓名,各种楼阁庭院街道的名字都美不胜收,大熙朝是一个很立体的形象。王朝的话只有《华胥引》可以对比,我觉得《华胥引》走的是情节,所以在人物情节冲突上面很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其他的都被淡化了。而《步生莲》则是一种综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只是三哥和成小玉的故事,还有七姐构建的一个架空的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03 20:24
              回复
                最后,希望《步生莲》凡间卷早点出书鸭,七姐么么哒~(^з^)-☆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1-03 20:25
                回复
                  在哪看啊。 为什么我搜不到啊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1-03 20:25
                  收起回复
                    我才是最晚的哈哈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1-03 22:17
                    收起回复
                      连载在哪里看呀?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20-02-18 09:37
                      收起回复
                        怎么找原版?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20-03-27 07: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