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吧 关注:18,660贴子:98,267

【不战议兵】闲聊列国之军事特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补发:
楚,秦,齐,魏,赵,韩,燕,吴,越,巴,鲁,郑,宋等等都来吹吹糗糗。


IP属地:浙江1楼2019-12-23 16:04回复
    我先聊聊楚国,必须的····
    楚国的军事特色是轻利剽速,说的通俗那就是快。荀子曰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铁釶惨如蜂虿,轻利僄遬,卒如飘风。
    犀甲铁器,装备轻利,使得楚军进攻的快,不行撤退的也快,则善攻而不善守。
    因此灭国最多扩张最猛,但沦陷多迁都多,失利时常先散再聚而反攻。楚国的防御不在国都,史载春秋后期郢都才开始修筑城墙,而多在边邑设方城建武城。或许楚人觉得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所以多前锋而少后卫了。


    IP属地:浙江2楼2019-12-23 16:04
    收起回复
      楚国的各战例,都完全彰显着其性格特征:
      春秋时,楚成王要长驱伐许,面对齐桓公八国联军之众,快速着左绕右插,娄林之役愣是得手了。
      春秋时,楚军城濮打阵地战失利,在邲之战则以突袭击溃晋军,追击到了却帮助教敌方怎样脱身。鄢陵之战楚因主将醉酒不利,撤也撤得无声无息撒丫子就没影了。
      春秋时,对吴国来伐,外围一失利就立马扔下国都跑路而不死扛,再立马设陪都重聚军民打回来,无将行列,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
      看楚怀王,丹阳失利后也不考虑加强防御,且举国中兵迅速反攻深袭秦国腹心,破武关战于蓝田。即使魏韩两国背后通刀,楚军退也退的快速。
      看庄蹻,以哗变初安之师,先复黔中再征滇地,以兵威定属楚,而王云南,其速要比秦征南岭快多了。同时守郢就弱爆了,几乎不设防,兵散再聚而反攻收复江旁十五邑。
      看项燕,面对李信所部二十万大军,也是不防而撤,再绕道尾随伺机反攻。但要和王翦六十万打对持阵地战,那就不适应了。
      看周文,领着一帮斩木为兵的泥腿子西击秦,进军速度丫快,败得也真快。
      看后楚怀王,面对章邯破定陶盛兵锋,也没想要加强国都盱台防线。老规矩,先迁都彭城,再命武安侯刘邦将砀郡兵,西进反攻要灭秦,真邪门了。
      看项羽,北解巨鹿之围破釜沉舟只持三日粮,一举歼灭王离那数倍的秦军。面对刘邦六十五万诸侯联军,楚那彭城丢的真随意,而后轻骑突袭闪击着收复,也逆天的匪夷所思。


      IP属地:浙江3楼2019-12-23 16:04
      收起回复
        楚军攻伐和反击的战例不计其数,而防御战则屈指可数。
        楚军可破人都城近百次,而自国都沦陷多几回,这就是楚军善攻不善守的风格。似乎祖坟遭殃也没啥,大不了再打会烧回一雪前耻。
        这种军事特征看似不稳,
        但可纵观列国私下一吹,自受封始建到汉立谢幕近千年,楚若低调居亚,哪国还敢言冠。


        IP属地:浙江4楼2019-12-23 16:05
        回复
          我再聊聊秦国,恩怨纠结····
          秦国的军事特指是人海,说的通俗那就是多。秦以锐士胜,荀子曰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
          如此,秦国锐士盛名于魏之武卒,盛名齐之技击,盛名于楚之萃于王卒和莫敖六卒等等。但不节制,那就是舍得,舍得以人海战。这并不说明秦国长期人丁最盛,而是秦国不惜民力。其他国家封君太重,就算想穷兵赋武也有制肘着;而秦国自商鞅法制加强集权,以举国集中营为其施以人海战奠定了政治基础。


          IP属地:浙江5楼2019-12-23 16:05
          回复
            秦军的许多胜利是建立在穷极民力丧亡惨重的前提上。
            史载言秦,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於道树,死者相望。及秦功多而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或许秦军常以人海而炮灰,也正好符合秦君的成本控制需求,让秦军多亡失才能最节省军费开支的。
            阴晋---吴起以五万步卒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兵五十万众。
            长平---秦军战无果,而再增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虽破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邯郸---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少利;秦益发兵佐陵,亡五校;再使王龁代陵将,增兵围而不能拔。楚魏攻秦,秦军多失亡。
            城父---秦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荆人随之不顿舍而大破秦军。王翦再伐楚而非六十万人不可。
            河南---吕政忌惮亡秦者胡,乃使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蒙恬死后,戍边多散去。
            南岭---秦南征百越,越人夜攻秦军大破之,杀秦尉屠睢,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始皇吕政再使任嚣赵佗将卒,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数十万略取陆梁地。
            戏水---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七十万,悉发以击义军。秦平乱三年而又亡失以十万数。
            巨鹿---王离将秦军四十余万而围巨鹿,楚兵冠诸侯至则围王离,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九战而大破秦军,杀苏角虏涉间王离。
            新安---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吏卒尚众其心不服,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咸阳---楚兵已屠关中,真人翔霸上,素车婴组奉其符玺以归帝者。诸侯兵至,项籍为纵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秦竟灭矣。
            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楚四面击之,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
            关中---秦关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与,关中实少人,徙关东大族填充关中以利田宅。
            太史言秦,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笃不虚亡,距之不得留,残虐以促期,虽居形便之国,犹不得存。
            而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而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大族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与利田宅。这些就是秦人常以人海炮灰急功近利的结果。
            虽然有白起以伊阙等战并非人海,但偶尔的白化乌鸦也并不足以证明乌鸦就都不是黑色的。


            IP属地:浙江6楼2019-12-23 16:05
            收起回复
              商鞅法治之下,即使秦军也有以少胜多,但人海战争还是最适合秦国的:
              男丁披甲,女丁运输,人尽其用,不能打的只有死,能打的就打到死。于国家经济,秦以己炮灰而耗敌,也可节省所承诺的巨额爵赏,否则幸存多了那秦国岂不自先破产了。另外地理上的易守优势,也利于秦国在滥征民力时没有太多的顾虑,还有秦王意识上秦国做派上等等因数。
              所以,秦亡时关中已少男丁····
              而能舍己而完成这统一彩排的,只有虎狼之秦国。


              IP属地:浙江7楼2019-12-23 16:06
              回复
                我再聊聊齐国,全期第三强的····
                齐国的军事特色是算计,说的通俗那就是要赚。齐人隆技击,其技而用巧。是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焉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覆无日。
                齐国不具备秦国那样的天然防御,也不想像楚那样经常分兵伐远打闪击,更不会像秦那样经常排山倒海,否则准倒霉。如此齐国打仗要比我不战还奸商,常算计着多赚而少亏。齐和秦东西相对,反之而最惜用民力。齐卒单兵甚强,且国富民裕,但齐王给予的军功赏赐却很抠门。
                所以齐军的战争风格,和楚军闪击和越军游击都不同,而是技击。除了吴起和鹗冠子尉缭子,吕望孙武孙膑司马穰苴等兵家大神多出自齐国,那也就不奇怪了。


                IP属地:浙江8楼2019-12-23 16:06
                回复
                  看齐国的各战例,真心就像咱们的死强一样。
                  当盛之时,齐国觉得小打小闹腻了,则率诸侯联军浩荡来伐楚。结果是嘚吧着君子只动口不动手,斗嘴结束双方就退兵了,害得大家没能看到齐桓公楚成王的巅峰对决。
                  春秋全期,齐国大多附于晋盟,但晋国不能稍衰一点,否则齐国保准要翻毛腔,没准还转附楚而背后捅晋几刀。战力虽然很难同晋楚两国相衡,但利用所有机会蚕食周边,维持其大国地位。
                  大家发现没有,齐国对楚国对吴国对越国,基本上都是采取防御态势。但对其盟主晋国,反而常有有企图,呵呵或许因为晋国的存在阻碍了齐国占便宜。
                  战国之时,齐国依旧很会审时度势,魏逞强先后与秦楚赵交恶,齐国很少正面对抗。但却能在桂陵马陵关键俩役,接连以谋大胜锁定局势,赚足了面子。
                  宣威时期,齐国当盛,但面对越国无疆和楚国昭阳的咄咄逼人,齐国依然采取随着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冒险的习惯,能劝和则不打。毕竟齐国知道,大国相争是亏多赚少,若无帮手尽量不主动言战。
                  齐缗时期,魏楚先后称雄却被群殴惨了,而齐储备的国力彰显了,于是一反常势开始玩真格了,伐秦伐楚掐赵还灭了宋。这算计似乎是失误的,济西一战燕复仇以五国伐齐,楚师援齐却伤口抹盐。所幸田单继以谋拯救了齐国,使火牛使无间以仅剩的一点本钱打退了燕军,翻回了老本。
                  齐复国后,觉得吃亏,就闹脾气不陪列国一起玩了。直至坐视秦东进,最后宁愿等死也不愿先折腾兵了。


                  IP属地:浙江9楼2019-12-23 16:06
                  回复
                    或许是管仲的影响,齐国的军事就是生意:
                    脾气事小,是赚是赔才重要,能谋善巧,精打细算,则是齐国的生存法门。抠门才能敛财,嘿嘿孟尝那慷慨,其实也是无奈假装的。
                    齐有兵法,齐有刀币,干嘛要死磕找不自在。所以无论是春秋之姜齐,还是战国之田齐,都能延续着大国之态。
                    就算要死,也得撑到最后才死······齐王建如是说,田横如是说。


                    IP属地:浙江10楼2019-12-23 16:07
                    回复
                      接着聊聊晋国,强势百年····
                      晋国的军事特征是声威,即使打不死人也但能吓死人。故大则制天下,小则治邻敌。其势盛非他国可比,如同曲沃代翼武公延续晋势,晋国之威是姬周之威的延续,天生脉正,只是没取代周天子。
                      楚是灭国之最,鲁是开小会之最,那晋国就是召开大会之最。开大会扯大旗,则需要外正,外正而蔫坏,就有一大堆仆从国相拥着听命作战,声威势盛这就是晋国军事的强势表现。


                      IP属地:浙江11楼2019-12-23 16:07
                      回复
                        其实不用细言,晋国的盟军之多也是有目共睹的:
                        韩原之战晋国以怨报德着回应秦国的泛舟之役,就其几代玩转着厚道的秦穆公,嘿嘿连我这秦黑都看不下去了。但其得天独厚的大旗正脉,依然使其拥有极大的人缘号召力。
                        城濮之战晋联合秦齐宋击败了陈蔡楚军,这更使晋国成了周天子威信延续的希望。
                        邲之战楚军大败晋国之后,晋仍可再盟鲁卫而东伐齐国。
                        麻隧之战,晋与楚弭兵时,还毅然盟齐宋卫鲁郑曹邾滕联军,海扁了秦国。
                        鄢陵之战,晋再盟齐鲁卫曹莒邾滕薛等等联兵而数伐郑,与楚拉锯争夺郑国。
                        即使后继的晋悼公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大作为,依然可以主盟鸡泽而伯齐宋郑鲁卫莒邾陈等诸侯而复霸。
                        最后主盟平丘之会后,晋国又会盟十七国共谋伐楚而未果,晋国的霸业才开始骤衰。


                        IP属地:浙江12楼2019-12-23 16:07
                        回复
                          晋国,以其特有的品牌优势,构筑了特有的军事组织。(北部中原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华夏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晋与楚秦都不同,秦国连本土民也不惜,楚国连友邻邦也多吞,而晋连小国外盟们相对负责任,这也使得晋拥有着空前的威望。
                          然而内外皆多帮助,或更容易养成隐患,旗子扯太大那自己也扛着累。
                          眼瞅着好处又碍于意识形态制肘不能吞,小国依附多了那齐吴等传统盟友大国也心痒痒,内部权卿给力了那更威胁到国君权势。晋国先累垮了,那姬周的末日也快了。


                          IP属地:浙江13楼2019-12-23 16:08
                          回复
                            接着聊聊魏国,战国首雄····
                            魏国的军事特色很明显,是精兵特种,说的通俗那就是重金打造魔鬼式训练。荀子曰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秦国要士卒自以作战斩获而授赏,而魏国则是士卒测试达标就授赏;楚国精锐三军萃于王卒只取自贵族子弟,而魏国精锐之武卒则是广泛取自应傅的徭役。承晋之余辉,魏以其成规模的精兵机器,呈雄近百年。


                            IP属地:浙江14楼2019-12-23 16:08
                            回复
                              魏国有卜子夏经艺,段干木师范,西门豹治邺,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而富于势,
                              有钱就有力气,于是气汹汹了:
                              魏国城少梁,屡屡狠揍秦,再伐中山;再城安邑,伐齐至桑丘和灵丘;联韩赵灭晋国,三分其地;再联韩赵伐楚至乘丘,败楚于大梁榆关;败赵于北蔺,伐宋取仪台。
                              魏国原本牛气的不得了···
                              然后连三晋同盟都不顾了,四面得罪人多了,终有力不从心的。
                              魏攻赵伐韩,楚攻魏战于州西饮马大河再伐魏取睢秽间地;秦商鞅破魏占河西之地;齐田忌孙膑以计败魏于桂陵再败魏于马陵。
                              而后楚昭阳破魏于襄陵得八邑;秦白起再破魏韩于伊阙。
                              魏国此后奄奄一息,只公子无忌将兵时才使其回光返照了一下。


                              IP属地:浙江15楼2019-12-23 16: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