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吧 关注:232,577贴子:1,256,723
  • 3回复贴,共1

故乡的月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故乡的月亮原创: 清扬 清杨文字 1周前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以近乎白话的方式,生动描述了一个天真孩童眼中的月亮:几多美丽、几多向往、几多神秘。自小在乡间生活的我,在外祖父母的抚养下长大,对于月亮,脑海中更是有着难以磨灭的记忆。
儿时的记忆中,月亮不叫“月亮”,叫“月姥姥”。那时的农村还没有通电,夏季夜幕降临的时候,门前小河里的芦苇叶被风吹的沙沙作响,院子里也黑漆漆的,我就有些怕,紧跟在外婆左右不离。外公就会逗我说,别怕,“月姥姥”一会就出来了,然后就会讲一些关于“月姥姥”的故事。果真,没过多久,一轮明月悄悄爬上了树梢,透过茂密的树叶,将屋前屋后照得亮如白昼。有小伙伴开始出来玩耍,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其中。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竟然有人发明了那么多的游戏项目:捉迷藏、偷白菜、斗“鸡”、“地雷爆炸”等等等等。反正“疯”起来没个头,直到家长喊破了嗓子,小伙伴一个个回家喝汤(吃晚饭)去了,才悻悻作罢。
深秋的夜晚,月亮似乎比以往离我们都要近些。结束了秋忙的农人们,迎来了难得的休闲时光,村上开始有人操办请人唱戏的事情。我记忆中的唱戏不是唱“大戏”,而是唱洋琴戏,有时是唱大鼓。家家户户都出些粮食作为报酬,一般都能唱个一周左右。外祖父高小毕业,算得上农村的高级知识分子了,听戏一般都是他带我去。早早地喝过汤拿着小板凳来到打谷场上,外祖父坐着,把我揽在怀里,静等开锣。有小伙伴趁还没开戏拉我去玩,我总是能够挡得住诱惑。因为我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回去把听到的戏讲给外婆听,因为外公外婆逢人总是夸我记性好、聪明,所以我也总是很乐于完成这个有趣的任务。
具体听过了哪些戏,现在还真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皎洁的月光下,人头攒动,却又鸦雀无声。艺人扯开沙哑的喉咙,或粗旷、或蜿转,或慷慨激昂、或戚切悲鸣,上下五千年,纵横驰骋。只是短短几天,听戏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曲终人散,故事却往往还没有表完,只有“老少爷们且待下回听”了。
冬天的北方夜晚,清冷清冷,人们一般很少出门。父亲怕我们受冻,每逢冬季都会用自行车驮些煤来,打成煤球,在东屋的套间里生了个土炉子。于是庄上的几个老年人喝过汤都喜欢来串门,外婆也很大方地打开炉子,让火烧得旺旺的,上面放上个搪瓷茶缸,开水烧了一碗又一碗,屋子里慢慢地就很暖和了,几个长辈也天南海北地神侃起来。后来家里又添置了部收音机,红灯牌的,能收听好多台。“小喇叭”、“广播书场”都是我爱听的节目,每当说书的声音响起时,一屋子的人都静了下来,在刘兰芳们铿锵有力的说唱中,大人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困苦,忘记了屋外的天寒地冻。
人群的散去基本都是从我打瞌睡开始的。几个长辈看我有点困,就会说,都走吧,小孩要睡了。外公就会牵着我的手到屋外送人,记得这时屋外的月亮往往已升得很高了,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三星对门,门口蹲人”,不知道啥意思,是说夜很晚了吧……
八十年代有首流传很广的歌曲《月亮走我也走》,是歌唱送别的。参军报国的小哥哥后来又回来了吗?不得而知。家乡的月亮陪伴着我成长,也伴随着我不情愿地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时代。84年暑假,我随父母搬家来到了县城,离外婆家更远了。自打上初中起,我就很少再有时间长期在外婆家居住了。
如果说儿时记忆中的月亮多数与游戏、玩耍有关的话,成年后的日子里,就往往只有在中秋、元宵节等特定的日子里,才会注意到这头顶的一轮明月,甚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93年的中秋节和国庆节紧挨着,我正在上大二,学校放了3天假。因老家离合肥有些距离,坐车来回几乎要占去一半的时间,我就有些纠结到底要不要回去,长这么大还没有在外地过过中秋节呢。临放假前的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就拼凑了下面这首小词。
忆秦娥.中秋
不寐夜,游子凝望床前月。床前月,阴晴圆缺,为谁伤别?独在异乡逢佳节,个中滋味谁人解?谁人解,蜀地险远,杜鹃啼血。
上铺的晓强看出了我的心思,极力邀请我随他一道回淮南。于是就在假日的头天下午,我们一道坐上了去淮南的大巴。
推开家门时天已经很黑了。晓强的父母、哥嫂、姐姐等人正围坐在餐桌上,等着我们吃饭呢。望着一大家子人,我竟然没有过多的腼腆,甚至很快就把自己当作了家庭的一员。记得当晚喝的是瓶储存多年的“老明光”酒,陈香四溢、入口绵甜,比我们平常购买的三块半一瓶的“明光佳酿”高档多了。三杯酒下肚,我有些兴奋,就应约和延强大哥炸了个“雷子”,不过喝得有些猛,最后一口呛了一下,咳嗽个不停,真的有些狼狈呢。
接下来的两天里,晓强又陪着我游览了龙湖公园的灯会,还去了趟洞山公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快乐的假期。这是迄今为止我在外地度过的唯一一个中秋节,感谢热情好客的晓强一家人,让我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刚读这首词时,正是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而听到或读到这首词,真正有所触动时,已是人到中年!2004年,疼我爱我的外婆一场急病撒手而去。两年后,外祖父也永远离开了我们,带走了讲述不完的“月姥姥”的传说。月升月落,月缺月圆。人呢?还能回到那曾经的往昔吗?
2019年的中秋节到来的特别早,远在北京的妹妹执意要回来过节,终于在十五那天,一家人又团聚了。满满一桌子菜,我和姐夫却都没有多喝,一家人小心翼翼地有说有笑着,谁也没有提及已离开我们8个月的父亲……
十六下午,妈妈和我一道去高铁站送走了妹妹,回来后,又开始操办晚饭了。我照样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于是就看到了下面的这条朋友圈,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这是十五晚上妹妹站在院子楼梯上拍下的。静静的大树旁,一轮圆月那么的轻柔、明亮,皎洁的月光下,狭窄的小巷、破旧的楼房,还有楼内那寂寞的灯光,仿佛时时在提醒远方的游子:这是家的方向……
2019年9月16日晚于泗县


IP属地:安徽1楼2019-09-30 11:15回复
    公众号阅读搜“清杨文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1-18 06:40
    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01 08:53
      回复
        暖贴。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01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