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61,302贴子:11,941,112
  • 10回复贴,共1

一壶西东南北说-1鹰视狼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九千里关山城郭
八万里长河津渡
明月照、风雨摇
春秋依旧山河
半壶忧愁半壶酒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谈古论史,说起纵横飞扬、驰骋跋扈之岁月,无不称“三国”。虽陈寿《三国志》,罗贯中《三国演义》都写作“三国”,但有一国称藩辽东,前后持续50余年之久,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这就是由公孙度建立,公孙渊建国的“燕”。
汉末有个叫公孙延的人,为了逃避官府抓捕到了玄菟郡,玄菟郡大约是今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道以及中国辽宁东部、吉林省东部一带,郡治大体在咸镜南道境内。他有个儿子叫公孙度,在这里因为机缘巧合当了郡吏。
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夭折了。公孙度年少的时候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还为他娶了妻。汉末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而玄菟郡又是汉四大郡之一,又是边陲,权利自然很大。有了这个贵人相助,公孙度自是飞黄腾达。
所谓“人有五依”:命、运、风水、学习、行善积德。有些东西冥冥之中真是说不清楚。
公孙度自己也很争气,从郡吏到尚书郎,再到冀州刺史,一步步高升,成为了东汉朝廷的检察大员,并被委派到“天下重资”的冀州地区。不过后来公孙度因为谣言被免职。所谓“谣言”,实为“举谣言”,此举自古已有,是朝廷根据民间谣谚了解民情及官吏能力及声誉的一种手段。这说明公孙度当时并不是什么好官。
不过此时的公孙度已非等闲,早已经在宦海站稳了脚跟,很快便又东山再起。因为他的同乡徐荣是董卓的中郎将,推荐当了辽东太守。这样一来,公孙度又从一位检察大员成为了一名封疆大吏了。从此,公孙度开始了他割据辽东的第一步。
虽然当了辽东太守,但是刚开始处境并不好,因为在汉代社会非常讲究出身门第,后边有时间慢慢详解门第之别。一个“避吏”的儿子,仅仅得了贵人之助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就采取各种手段:杀一儆百以震慑辽东现任官吏。给居住在辽东的前官吏进行警告。对辽东的豪族大姓进行了整肃。对于朝廷任命的官员,采取了包括扣留在内的方式,以阻止其他势力对辽东的渗透。
因为辽东处于边陲,常常受到外夷的骚扰。当时高句丽、鲜卑比较强,就带兵威服外夷,拉拢夫余国王归属辽东。东征高句丽,西征乌丸,完成了固土的职责,而且实现了拓疆的战略意图,初步解除了多年以来外族对于辽东、玄菟等地的骚扰和侵略。
公孙度得知中原一带正处于动乱之中,便对他亲信部下柳毅、阳仪说:“汉皇室将要覆灭,我到了与各位商量图谋王位的时候了。”
曹操曾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
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以后,官渡战败后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兄弟跑来投靠,公孙康斩杀了袁氏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很快获得了曹操的回报。事后曹操立即封公孙康襄平侯,拜左将军。
公孙康死的比较早,死后因两个儿子年幼,所以就把位置传给了弟弟公孙恭继任。公孙恭在位时间为七年。因病渐渐变成了阉人,不能治理辽东,被已经长大的公孙康的儿子公孙渊夺位。
公孙渊得到控制权以后,不久后便开始与吴国往来。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边疆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北方。又再次称臣于吴,希望得到外援。


1楼2019-08-22 23:13回复
    燕吴通好,自是各取所需。首先公孙氏经过几十年发展,羽翼渐丰,自立而起,但毕竟强敌环绕,需远交近攻之策,需要帮手。而对孙吴而言,辽东产马,马可是古时打仗的关键,曹魏或北方一直以来在军事上对南方有压制,就是因为骑兵强盛。所以两国一拍即合,共富贵了。有人会问这两国离了十万八千里,魏国挡在中间,怎么勾搭?在当时造船已经非常发达,尤其孙吴,巡海路连接,曹魏也没办法。
    作为曹魏的大后方,夹在两国之间,虽然隔离遥远,但经常如是自然受到威胁。而且公孙氏诱使边夷,常常骚扰魏境。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当时在位的魏明帝曹睿召回司马懿,命率牛金、胡遵等将,步骑4万讨伐公孙渊。公孙渊一看形势不对,立马给自己结交的新兄弟孙权请求支援,孙权只是出兵声援,没有真要帮忙的意思。
    并回信:“司马懿用兵所向无敌,我为兄弟你深深担忧呀!”友谊的小船就这样说翻就翻了,到如今那只能自己扛了。公孙渊派了数万精兵以辽水为屏障,辽水就是现在的辽河。前后60、70多里,阻击司马懿,坚壁高垒,我就是防守,看你怎么办,估计也是学了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办法,就是不出战,让你远道而来知难而退。
    估计司马懿看着这架势,肯定暗暗冷笑,我这用剩的办法,你来对付我?让兵多布旗帜,在辽水南面列阵,像一鼓作气攻战的意思,公孙渊一看这架势,调兵遣将集中主力过来应对。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其实这是司马懿虚晃一招,自己带主力偷偷渡过辽水,来到公孙渊主力后边,命人修长围,进行截断公孙渊主力兵。当时公孙渊的都城在襄平,就是现在的辽阳市。这就意味着司马懿统兵到了公孙渊都城与固守主力中间。
    手下将领不明白到了敌方主力身后,怎么不立刻偷袭进攻,而是修长围守备呢?司马懿说:“寇贼加固营垒,就是想让我们去进攻,让我军疲惫。我们进攻,正中了公孙渊的圈套。贼兵聚集在这里,他的老巢就会空虚,我们进攻襄平,敌人肯定恐惧,恐惧求我们交战,我们必然就打败他们。”
    整兵列阵等待来攻,公孙渊主力一看司马懿在辽水南面锣鼓喧天、旌旗飞舞全是假的,居然到了身后,是想直接进攻襄平呀。那还得了,本来主力都在外边,只好调兵回援,与司马懿交战。
    那不正中司马懿的圈套?司马懿这时冷笑连连:“等的就是这时候,不能失掉好机会呀。”硬是把一场攻坚战变成以逸待劳防御战,而且修好防备,那还能不有利?公孙渊遣兵回战,三战三败,只能退守襄平。
    这时正是一年的中下旬,大雨倾盆,连绵下了月余,没见停的意思。辽水也暴涨,平地积水数尺,魏军将士开始恐惧起来,想转移营地。司马懿知道一旦转移营地必然动摇军心,下令有人敢说迁营的事,就地斩首。都督令史张静,也是撞枪口,被斩了首,军士一看来真的,慢慢就安定下心,不再想迁营的事了。
    公孙渊的士兵看见水势暴涨,想着司马懿也不敢进攻,就乘着下雨出城砍柴、牧马,悠然自得。魏军看了这还得了,打仗呢,你还把我放眼里不?想派兵抓捕他们,司马懿不同意。
    司马陈圭坐不住了,就问:“以前攻打上庸,八部同时进军,昼夜不停,五六日之间,就攻陷了坚固的城池,杀了孟达。现在我们远道而来,怎么迟缓,一点攻城的意思也没有呀?”
    司马懿就告诉他:“当年孟达兵少而粮多,而我们兵多而粮少,所以用能支持一个月的兵力去对付能支持一年的兵力。能不速战吗?四个人对一个人,不考虑死伤,这是和粮食比赛呀。
    现在我兵少粮多,而敌兵多而粮少,正好相反,而且遇到大雨,速战速决是不可能了。出征前,不担心敌人来进攻,就担心敌人跑了,现在敌寇粮草不济,我们的包围还没有完成,就怕把他们给吓跑了。”
    下了月余的雨终于停了,司马懿立马叫人在襄平城四周修起土丘,挖掘地道,准备了攻城钩车、大石,箭石如雨,昼夜不停攻打。
    刚好当时有颗流星,从襄平城天空西南向东北坠落下来,掉进了襄平城,城里人人惶恐,说是天意。当时迷信的朝代,这可是改变国家命运的事,专门会设立官吏来进行监督,史书天文志里记录的就这一类的事。
    公孙渊也非常害怕,当时城内粮食吃完了,开始人吃人,兵士也死伤很多。就派自己的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去乞求投降,说只要解除围困,自己就束手归顺。
    司马懿可不是那么容易打发的,把公孙渊派来的人全部杀了,以檄文告示公孙渊:“我身为天子大臣,位在上公,而你却派王建等人想让我解除围困,撤退军队。这两个人是不是老糊涂了,要不一定是传话有误,已经帮你杀掉了他们,你还是重新派个年轻能顶事的再来吧。”司马懿的意思你派来的人什么级别的,居然敢在我跟前以国家对国家的形式进言。
    公孙渊这时候也是没办法了,只好又派了自己的侍中卫演前来乞降,愿意限期送儿子来作为人质。
    司马懿可不吃这一套,让卫演回去告诉公孙渊:“军事的要旨有五条: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剩下的两条路就是投降和死了。公孙渊不肯束手就缚,那就是要决一死战了,用不着送人质了。”
    公孙渊一看这战也打不过,投降也没有好下场,那就只能跑了。带着自己儿子公孙修和几百骑兵向襄平城东南突围。这时候能让你跑了?司马懿亲自带兵追捕了公孙渊,在流星坠落的地方斩首。
    进城以后,建立标记区分新旧。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公孙渊的公卿伪官、将军士兵全部杀掉,将尸体筑成“京观”,什么是“京观”?就是把所有人埋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土坟,以炫耀功绩,及恐吓余众。可谓残忍至极。
    当时连月打仗的士兵们身寒服薄,请求司马懿发给短袄,司马懿不给。有人说:“原先有很多旧的,可以赐给他们呀?”司马懿说:“短袄是国家的,作为人臣不能私自施舍。”而自己却受封昆阳,前后共两个县作为食邑,就是这些地方的税收归司马懿所有。可以说: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看着那些光鲜亮丽的丰功伟绩之下,是多少身家性命而来。
    平定辽东令司马懿在魏朝的声望达至顶峰,皇帝曹芳下诏称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成为其后来之事的基石。
    而此时司马懿平生之敌,或畏惧之人,早已故去,招鹰缚狼已无能人,与之能敌者更是无人。


    2楼2019-08-24 18:25
    收起回复
      能令司马懿畏惧之人,首为曹氏父子。建安六年(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上计掾是佐理州郡计事务的官吏,按现在来说直接当上市里的公务员,前途可观呀。
      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是看不起曹操的,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风痹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痛风,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全家可谓全在为司马懿掩饰。司马懿老婆张春华,是曹魏粟邑令张汪之女。有一次晾晒书籍,忽遇大暴雨,司马懿不由自主地去收书。家中惟有一个婢女看到此事,张春华担心司马懿装病之事泄露出去招致灾祸,便亲手杀死婢女灭口,而且亲自下灶烧火做饭。当时社会奴婢是私家财产,可由主人自由处置,买卖、遣送等等,全由主人。
      司马懿为什么就看不起曹操呢?这还要从姓氏、门第说起,姓氏、门第之别在当时可谓主流意识。从黄帝到春秋时代所有的诸侯、卿、大夫都是有名号、继统的,有《世本》专门记录。
      当时的天子为立有功劳的人赐以姓,分赏土地,命可以下传到三代。随着同一姓子孙后代的繁衍,另外累世功劳的增加。这个家族往往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各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诸侯以字为氏,以死后的“谥”为族。而一般人没有姓,也没有氏。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国君及其家族才有姓,而氏则是赐封了土地以后才有。
      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秦始皇灭六国,天下都变臣民,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
      汉高祖刘邦,虽然以平民起身,得了天下,命令任官以贤为首要,以前王、公、卿的后代,有才能任用,无才能弃用。不分贵贱、不分士族庶族。但当时为了安定,牵涉各地的豪族到京师,比如齐国的田,楚国的屈、景。另外为了封赏当时跟随自己打天下的众人,根据功劳分授,七相、五公都来自这些人,从而形成新的贵贱之分,门第之别。
      姓氏即门第,门第即姓氏;姓氏贵则门第高,门第高使姓氏贵。更王迭霸,多者千祀,少者数十代。当时之人,根子里植入的思想,潜移默化。直至魏晋南北朝而进入门阀之巅峰。其实两晋南北朝也是贵贱之争,士庶之争。
      后世姓氏由来,简单作以介绍:
      以姓为姓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系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这些姓可以说中国姓氏之祖。
      以国名为姓氏: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常见姓。
      以邑名为姓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春秋晋国荀首采邑于智(今山西永济市),其后别为智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如尹、魏、韩等。
      以乡亭之名为姓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以居住地为姓氏:传说上古时代虞舜出于姚墟,便以姚为姓。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等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是以东门为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以先人的字为姓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其他如高、刁、公、施等。
      以兄弟次第为姓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以职业为姓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少数民族汉化姓氏: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等。有些姓则是民族语言的译音。如匈奴首领单于的子孙就有不少姓单于。
      以爵号为姓氏:如王孙、公孙。
      以谥号为姓氏:如胡、戴、召等。
      以官职为姓氏:古代有五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的后代都以这些官职为姓。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每个姓氏自有历史,自有故事。中华文化精深,这就是海纳百川,博大归一的文明。而作为近邻的日本,1870年,为了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天皇颁布了《平民苗字容许令》,才容许包括以前不准拥有姓氏的平民在内的所有日本人拥有了姓氏。
      说了这么多口水,那到底和司马懿、曹操之间的成见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光跟司马懿、曹操之间的成见有关系,更和随后几百年的历史有关系。以后归以后慢慢说,先说司马懿与曹操。
      从前面的姓氏介绍可以看出,司马氏非泛泛之氏。司马懿家族介绍自己说是高阳之子重黎的后裔,即夏官祝融。远古至商朝世代袭承夏官这一职位,到了周朝,夏官改称司马。
      高阳是谁?高阳即颛顼,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祝融,是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历史上有多位著名的祝融被后世祭祀为火神灶神。祝融氏也是氏出多元的,历史上有颛顼族祝融氏和炎帝族祝融氏。炎帝后代、黄帝夏官、赤帝祝融容光,为南方灶神火神。颛顼之孙重黎,高辛氏的祝融火正,为北方人的灶神火神。颛顼之孙吴回(楚国先祖)在帝喾诛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周官》记载周代官制分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而夏官司马掌管军事方面的官职。
      马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春秋以前的职业化军队主要由贵族出身的子弟组成,战争方式主要是战车的列阵对阵冲锋,而古代的战车是由马拉的,所以马的地位极其重要。形容哪个国家军力强盛,就称呼它为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类的。由于这层关系,司马其实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
      到了周宣王时,司马氏先祖程伯休父平定徐方有功,恩赐司马为族姓。司马懿的十二世祖司马卬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内。汉朝时成为河内郡,司马家族世代居住在此地。
      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
      太守就是市长,而京兆尹就是首都的市长。按现在来说爷爷是市长,爸爸是首都市长。而且司马防生了八个儿子,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司马懿字仲达,当时号称司马八达。个个如虎如龙,家族鼎盛,司马懿排行第二,哥哥司马朗二十二岁时,征辟为司空掾属,后出为成皋县令。
      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祖上累代功勋,近世家族荣耀。个人才华横溢,胸有城府,是谁也有傲娇的资本,按现在来说,这样的人在普通人面前不横着走?谁不给面子,让路子?
      曹操当时被认为是一个暴发户,刚刚起身,资本也不雄厚,司马懿看不上也是可以认同的,不光是司马懿,其他人大有人在。而且门第不高,按现在来说虽然是“挟天子”的暴发户,最终还是被看不上眼。
      曹操“唯才是举”,才是什么?才在当时意味着就是“材”,就是钱、粮、兵等等资源,当时社会只有世家大户才能读书,而且是累世传习,普通老百姓就是缴税、兵役的主。世家大户家有钱、粮、兵,能拉拢那是提升自己实力的关键。
      按现在社会,一个人邀请你到他公司任职,给高薪、高职,他图个什么?首先你得有资本,数数各大公司任空职的人,即使不是空职,那些都是什么人?能干事的不如能“干大事”的。千秋万代,社会跌宕,其实一点都没改变,改变的是制度,没改变的是人性、是欲望。
      司马懿自然有自己的道理,和想法。


      3楼2019-08-27 18:33
      回复
        说完了司马懿的光辉家族史,那我们在看看因时而起的曹操的背景。如果和司马懿相比那家族史可就寒酸多了,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腾的养子,而曹腾呢,是一个太监。在中国社会思想里,虽然有位极人臣的太监,如明朝的魏忠贤等,但是太监的特殊身份总是被人所看不起。
        曹腾从小进入皇宫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初任黄门从官,汉顺帝即位后,升任小黄门、中常侍。后因策划迎立东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大长秋”是皇后所用官属的负责人,也就是后宫的大总管,天天与太后、皇后、贵妃等等打交道,自然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和处事手段。
        我们一般印象里太监肯定是比较变态,比较小气,容易睚眦必报之人。但是曹腾比较另类,为人胸怀宽广,当时的蜀郡太守托送计簿的官吏送礼物贿赂他,益州刺史种暠在斜谷附近查获了书信,就上书奏告蜀郡太守,并因此弹劾曹腾,请求将他交给廷尉问罪。汉桓帝知道书信是由外头来的,所以没有怪罪曹腾。对于种暠的弹劾,曹腾并不计较,还时时称赞种暠是个能干的官吏。当时的人都因此赞美他。不过也可以看出这位置油水很多,很多人讨好,贿赂。
        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侯。到了魏明帝曹睿时,追尊其高祖父曹腾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直到西晋代魏,这个称号都一直保存着。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六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叡、魏元帝曹奂,曹芳和曹髦未能享有帝号)。
        纵观中国历史长河,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也可谓留名青史,以示后人。
        虽然《三国志》记载曹操父亲曹嵩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但又说:“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估计也是曹氏家族当皇帝以后自己为自己贴金,以昭示门第。
        三国吴人所注《曹瞒传》提到曹嵩本姓夏侯,为夏侯惇之叔父,虽然没有确切证据,不过在曹魏集团里除了曹氏,夏侯氏可是重要力量,而且两家姻亲很多,关系非常。
        官渡之战时,袁绍让陈琳作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对曹嵩出身的诋毁说法是“父嵩乞丐携养”,就是骂曹操父亲是沿街要饭的,袁绍和曹操可是从小的玩伴,家里底细应该会比较详知,虽然不至于到乞讨,但是在门第高贵之人眼里,可谓低庶。后来到汉灵帝时,依靠买官升迁为太尉。
        而曹操本人年轻时虽然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但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一个名门高材生,一个投机暴发户,司马懿不信任曹操,瞧不上曹操,不想屈居之下,理所当然之事。一个枭雄,一个冢虎,在历史长河里不演义一点色彩,碰撞出些火花,那不是历史之遗憾,华章之缺失?


        4楼2019-08-30 16:46
        回复
          巧合就这样出现了。话说曹操的堂弟曹洪,这个曹洪就是曹操讨伐董卓时,荥阳兵败失马,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其免于厄难之人。不过曹洪可是个爱钱不爱命的人,家里很富有,但为人吝啬,曹丕年轻时向他借钱,他就是不借。等后来曹丕称帝时,因曹洪门客私事寻衅,就故意找茬,欲处死曹洪,曹丕亲娘卞太后求情,才将其免死,贬为庶民。这是后话。


          5楼2019-08-30 16:47
          回复
            曹洪自认为才疏学浅,就想提高提高自己,现在看来也是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人。知道司马懿才学很高,就向他讨教,可司马懿羞耻与曹洪往来,假装拄着拐杖,行动不便,不想与曹洪占关系。这正是热脸贴冷屁股,讨了个没趣。
            曹操是日理万机的人,但曹洪可没那么忙,司马懿装病的事,被他探寻到了,就向曹操打小报告。当时曹操已经当上了丞相,可谓位高权重,以前***懿不是不给面子吗?这会直接告诉使者:
            “司马懿若还在那里装病,不肯来,直接抓了,丢进大牢。”
            司马懿再矜持,再清高,再有意见,小命还是最重要的,所以乖乖的就丢了拐杖,腿也不疼了,身板也没毛病了,机机灵灵的跑出来奉侍曹氏,后来曹洪被曹丕刁难,难说没有司马懿微词。
            司马懿一出来就让他陪侍曹丕,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都是些参谋之类的官职。
            随着司马懿在曹操身边出仕的时间久了,曹操就发现这司马懿非安分之人,以后必然会有非分之想。就经常试探司马懿,有一次孙权战败,遣使乞降,并上表陈说天命,意思是奉曹操当皇帝。曹操大风大浪见多了?能那么简单被忽悠?
            就说:“此儿欲据吾著炉炭上邪!”
            司马懿就适时来了一段:“汉运垂终,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畏天知命也。”
            拍的曹操马屁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不了了之。
            曹操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像,就是像狼一样,在行走时,总是左右看,回头观望,可以身子不动,头扭到身后观视,谨慎多疑,心怀不轨。一次等办完事,司马懿要走的时候突然叫司马懿,司马懿果然显出狼顾之相,曹操大惊,顿起杀心。
            曹操曾经作了一个梦,梦见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东西。心里很不痛快。“槽”谐音“曹”,“三马同槽”这不是意味着马要吃掉曹氏吗?在当时,迷信之世,曹操感到是一个不祥之兆。起初曹操以为马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父亲马腾。而司马氏父子当时刚好也是三马,所以经常告诫曹丕,要多加留意司马懿。
            而司马懿察言观色那也不在话下,看到曹操每有杀机浮现,自是心里难安。所以就殷勤服侍曹丕,勤于职守,废寝忘食,大小事务,事必躬亲。司马懿每次参与谋划,都有奇策,所以为曹丕所信任和重用,与陈群、吴质、朱铄并称“四友”。
            曹丕在争嗣之时,也需要这样肯干事,能干事的人,所以经常为司马懿说好话,所以慢慢的曹操就稍微心安了。不过,到后来死的时候也不忘告诫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曹丕能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之中,脱颖而出,最后争得嗣位,篡汉称帝,自也非寻常之人。智慧谋略、城府帷幄,等闲难敌。
            司马懿在曹丕争嗣、称帝过程中,可谓没少出力,曹丕当然知道司马懿的能力,却也牢记曹操的告诫,有能力用之,有危害避之。做参谋、后勤保障可以给付重任,但统兵、征伐却鲜有高位。
            黄初六年(225年),曹丕再次大兴舟师伐吴,命司马懿留守许都,对内镇抚百姓,对外为大军提供军资。下诏给司马懿:
            “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
            曹参是谁?西汉开国功臣、名将,是继萧何后的汉代第二位相国,史称“曹相国”。 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刘邦称帝后,对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曹参功居第二,赐爵平阳侯,汉惠帝时官至丞相。
            萧何自不用说。意思很明白,你可以作为**氏的萧何,但不能做**氏的曹参。也许当萧何,荣耀无前,或可坐到高位,而做曹参那就难说了。
            曹丕从广陵回到洛阳,又一次下诏司马懿:
            “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知道你能力超群,办事牢靠,所以你就是我的后勤保障,我征伐戎敌,你运筹帷幄,其他事我自有了断。所以司马懿,自没可乘之机。曹丕也是杀伐嗜重之人,惊惊颤颤保命是首要任务。
            黄初七年(226年),执政七载的曹丕,突染重疾。在洛阳崇华殿南堂,召见司马懿与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为托孤、辅政大臣。诏告太子曹睿:
            “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明明四个人,却说三位重臣,不要怀疑重用之。话里有话,以撼后臣。曹真、曹休自己家人,而陈群以治世之才、法度制定为强项,自是没有威胁。所以也是影射司马懿,不要有轻妄之举。
            成事者,天时、地理、人和也。东风尚缺,唯有隐忍。


            6楼2019-08-30 16:47
            回复
              记录“间此三公者”的晋书宣帝纪中,曹丕临终前安排的辅佐大臣并没有说曹休,说的是司马懿曹真陈群三人,因此影射威胁司马懿更无从说起了,楼主不要曲解。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群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9-01 03: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