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吧 关注:3,447贴子:38,887
  • 15回复贴,共1

【读后感】评以赛亚.伯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译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评以赛亚.伯林《启蒙的时代—十八世纪的哲学家》经验论的世纪,论科学如何决定了18世纪哲学家思考问题的模式


IP属地:辽宁1楼2019-08-01 19:41回复
    启蒙运动的历史可能是如今所有人,包括与西方文明迥异的其他文明的人对于欧洲历史最熟悉的一章。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依然受到理性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已经远远不如18世纪那个科学的世纪中理性取代上帝一样支配世界的地位,但是现代人的思维模式中已经深深烙印上了科学的印记(此处我使用烙印一词,呼应了经验论中观念烙印在心灵上这个比喻,也就是说我的用词在本体论意义上模拟经验主义哲学)。我们现代人如果想理解哲学,那么18世纪的经验论一定会是与自己现有的思维框架最合拍的一种哲学。再简单一点说启蒙时代哲学的主流是以科学的方法来思考问题的。伯林这本书选取的九位哲学家(洛克、伏尔泰、贝克莱、休谟、托马斯.里德、孔狄亚克、拉美特利、哈曼、利希滕贝格),除去最后两位都是正统的经验论者(即使在理论的细部上每个人都不同),他们的哲学尤其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都统统带有18世纪的传统,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遵循不可改变的物理定律,就像天文学、心理学、数学、生物学曾经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一样,并且逐一变成科学的样子,那么哲学也理应如此,正常的心智不应该对此有丝毫的怀疑。只有在此处意义上,读者才能理解这本书要论述什么问题,简单说伯林这本书并不是要给18世纪哲学家立传,而是要通过他选取的这典型的九个人的作品来理解那个世纪人类思考事物的模式,伯林这一方法就是我早就说过的观念史写作方法,在这本书中伯林的写作体例非常清晰,每一章从简单的人物生平介绍开始,然后对这些人原著的引用,最后伯林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述。所以如果你想在这本书里要找到哲学家的趣事掌故之类的东西就要失望了,因为这本书是严格的哲学分析,伯林关注的是一个个复杂的观念,而不是观念背后的人。


    IP属地:辽宁2楼2019-08-01 19:42
    回复
      以下我想主要谈论三个人,即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因为这三人在本书中所占的篇幅超过八成,而且稍微了解哲学史的人都知道,在18世纪论述经验主义的传统,这三人是一组,环环相扣,任何系统的哲学史论述中都会按照洛克—贝克莱—休谟的顺序去讲。
      在18世纪牛顿完成了对物质世界的解释,这一任务通过几条关于宏观领域和力的基本规律,使得至少在原则上去确定宇宙中每一物质实体的每一质点及其运动状态成为了可能,而且解释的理论即精确又简明。牛顿创造了自然科学,在18世纪这种思考问题的模式,影响力之大,已经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观察的科学,而是进入了哲学领域,那个世纪的哲学家就像牛顿一样,也想找到准则,然后达成“精神的科学”。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经验论者都是如此思考问题的,尤其在处理人类认识能力时更是如此,这里面只有强弱的不同。经验论者理论中的“观念”被等同于物理学中的质点(你可以理解成精神质点),这些观念如此的清晰如此的独立,就好像那个世纪认为原子不可分一样,是研究心灵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单位。我们可以从洛克等人的著作中清楚地看到。


      IP属地:辽宁3楼2019-08-01 19:43
      回复
        洛克是近代经验论真正意义的第一人,之所以如此,因为洛克是最早对天赋观念进行批判的人,洛克认为不存在全体人类普遍同意的天赋原则,天赋观念的一大特点是认为知识是从几条自明的真理演绎而得到的,而洛克认为知识只能来自于观察(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表述体现在哲学上)。我们的心灵通过观念来认识世界,而洛克的观念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感觉,一种是反省。感觉是我们的感官对于外界刺激的感受,反省则是对各种心理活动的注意(比如我们的推理、信仰等等,在此也可以多说一句,正是因为洛克把信仰归入反省的范畴,所以认为上帝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类反省的结果,这又是反对天赋观念的一种表现)。观念就如同人类认识的材料,而这个材料必须建立在观察的经验上面,不论是外在的观察还是内在的观察。这是洛克经验论的原则。紧接着洛克把观念按照复杂的程度,分成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感觉与反省都分别有自己的简单与复杂)。所谓的简单指的是感觉与反省直接得到的观念,这种简单观念的特点是不可分离的性质(我们以后在休谟的认识论中还能看到这种影子),就如同物理学上原子的不可分一样。所以有些人把这叫做“心理学原子论”。以及被动的性质,简单观念不能被心灵创造,而是如同外物一样被观察。之后洛克要把简单观念分成两种性质,哲学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分类的游戏,在人类日常习以为常的概念,尤其是那些相似的概念,人类可能使用一个模糊的词语来表达,但是哲学需要对于这种模糊性进行细分,因此哲学家发现语言的局限。在此我想表达的是洛克无愧于一个哲学家,在分类的运用上一点也不含糊。简单观念的两种性质被称为“第一性的质”(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数目)和“第二性的质”(颜色、声音、气味、滋味),前者对应物体的客观实在性,就是不论我们是否经验到它,都存在(这一点洛克与贝克莱不一样),后者则是前者的附属性质,准确一点说第二性的质并不存在于物体本身,而是一种能力,是物体借着第一性的质在我们心灵中产生的“感觉”。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洛克的错误的地方,就是他把认识论简单地等同于自然科学,他的两个性质对应的是自然科学中的客观与主观,洛克之后也认识到这个问题。就拿第一性的质来说,大小也并不是不可能产生错觉,贝克莱之后对于洛克这个理论缺陷有很精到的论述。复杂观念则是由简单观念复合而成的。在此意义上,得自感觉的称为“物质实体”,得自反省的称为“精神实体”。


        IP属地:辽宁4楼2019-08-01 19:44
        回复
          前面所说的为洛克认识论中的基础,下面来说说,人类如何去描述事物。洛克讨论了一般名词、实在本质和名义本质等问题。洛克发现我们人类使用的词语,绝大部分都是“一般的”,这与所有的存在物都是特殊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洛克无意间涉及到了“所指”与“能指”的问题。因为人类不可能对所有特殊事物形成一个清晰的观念,我们语言中的这种不完满性是人类能力的缺陷所造成的。其次洛克认为,给所有特殊事物都找到特殊名称也是毫无用处的,因为这阻碍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流畅性,而且知识的扩大正是建立在一般名词这种方便性上的。我举一个例子,小明、小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那么我们在描述时,是使用统一的符号—人,还是个别的特殊描述才能做到知识的扩大呢。无疑是前者,如果把任何一个人都具体到每一个特殊性上,交流将无法建立。而人类的知识则是在一般性上进行分类,比如人类、动物,动物中再进行种属的分类。我们在这里可以发现,洛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前者其实是一种科学语言的表达,后者则是文学的表达。科学需要总结规律,文学则需要张扬个体的个性。而洛克认为人类的语词,是为观念服务的,所以必然是一种一般性的。这种语言的缺陷导致了人类只能认识到事物的名义本质,而无法窥探实在本质。我们可以发现,洛克的认识论中一直预设了感觉的二元论,就是实在与感觉。并且认为实在不可知,可以联系以后休谟的不可知论。因此洛克对于一般观念的认识接近于一种概念论,比如人之所以把一个存在物认作是蓝色的或者是一个人,是因为他们发现该事物蓝色或人符合他们心中所形成的关于蓝色或人的抽象一般观念。所以洛克会把知识分成等级,在洛克的哲学体系中知识有三个等级,直觉的知识(这一类知识最清楚可靠,并且构成了所有知识的保证和基础)、证明的知识(也可以翻译成论证的知识,洛克的论证基本等同于演绎,这部分知识也具有可靠性)、感性的知识(在我们之外的对于特殊对象的知识,由于洛克如我前面所说的,预设了实在,所以这部分知识人类无法获得,而洛克哲学基础是把观念作为知识的来源,观念可以认识,所以知识是一定可以认识的存在,但是实在的不可知导致了洛克哲学前后出现了矛盾,这个矛盾到后来由休谟给出系统的论述,这个论述在大陆唯理论哲学的氛围下又启发了康德,不多说了)。直觉的知识对应的是我们自己,也就是对自我的认识最为可靠,证明的知识是演绎,上帝在洛克看来就是演绎出来的,所以是可靠的,洛克虽然反对天赋观念,但是就如同那个世纪大多数人一样,不敢挑战上帝的权威,牛顿也是如此,所以换一种方法证明了上帝的可靠,洛克在此处没有脱离形而上学体系,在经验论者中真正做到这点的人是休谟。感觉的知识对应我们之外的事物。我们可以发现,洛克是从形而上学导向经验论的一个桥梁,我在他的哲学中看到了这两者的混合,洛克由于他的政治理论一直是学术界的宠儿,但是在哲学认识论的清晰上,他可能不如之后的贝克莱,更不用说伟大的休谟。但是洛克又是有意义的,他哲学论著明白易晓的语言,打破了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繁琐与神秘,因为神秘所以很难被打破,洛克在这一点上为后来理性的进步打开了道路。


          IP属地:辽宁5楼2019-08-01 19:45
          回复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休谟。他的理论比较复杂,首先休谟把我们直接经验到的材料称为“印象”,这种印象可以分成感觉印象与反省印象。印象首先在心灵中留下一个复本,这个复本就是观念,当这个观念再次回到心灵中,就产生新的印象,这个印象就是反省印象。然后观念可以产生新的观念,休谟举的例子是颜色深浅排列,然后抽掉其中一个,我们心中会产生这个抽掉的颜色,这就是观念产生观念的例子。但是这所有的根源在于印象,所以你看休谟的认识论的时候要注意这个“印象”。


            IP属地:辽宁7楼2019-08-01 19:46
            回复
              在这众多观念之间需要联系或者说联结,于是人类拥有了“记忆力”与“想象力”。前者指的是把过去的观念和印象按照顺序保留下来,后者则是对原始的印象进行任意的组合。休谟把记忆力与想象力统称为联想,而可以联想的观念具有三个特点,即相似性、时空接近与因果关系。这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关系。因为这一点引出了休谟问题,因果关系是不能通过理性发现(巴门尼德与柏拉图)的,而是通过经验,人类之所以有因果关系的观念,或者简称因果观念,是因为长期联想的习惯造成的。言外之意,因果关系不是真实的存在的,我们只能推测,而无法观察到任何一个因果关系,如果按照休谟的预设,则因果关系严格来说不是一种知识。所以休谟会把知识分成两类,即“观念的关系”与“实际的事情”。前者拥有普遍必然性,但是没有任何内容,后者拥有实际内容(经验)但是缺乏普遍必然性。这也就是著名的“一个命题要么是可靠而没有内容的,要么是有内容而不可靠的,不可能出现既是可靠又是有内容的情况”。同时拥有这两种的东西其实就是形而上学,休谟对于形而上学的批判在认识论中找到了根据。通过逻辑演绎得出的知识,比如数学就是一种典型的观念的关系,但是数学没有任何内容,通过归纳得出的知识,比如自然科学就是一种因果观念,休谟称为或然知识(这里或然就不是绝对正确的意思,所以我前面表述的因果关系才不是真知识)。休谟的这一发现非常的伟大,因为演绎的知识,在哲学上就是唯理论的一种形式,唯理论声称根据先天的原则可以推演出人类的全部知识,莱布尼茨等人肯定要失望了。休谟之后提到的两种推理形式“证明的推理”与“或然的推理”同样来自于这个伟大的发现。简单一点说休谟不相信用公式可以推出全部伦理学价值,从而区别出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的问题。休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题,既然我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通过感知,但是我们通过感觉得来的知识又是不可靠的,我们怎么能相信这种普遍真理呢,人类只能相信习惯,休谟认为人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不如搁置起来。休谟在哲学史上的意义是,他把洛克与贝克莱的经验论发展到了逻辑的终点,在此处出现了人类理性也无法认知的事物。所以我一直说在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中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休谟就对理性的界限做过思考,现在来看休谟的怀疑主义虽然过时,但是休谟的怀疑精神是每个人,至少是哲学家这种爱智慧的生物应该具备的素质,休谟把人类的知识限定在经验范围内,虽然有谨慎的嫌疑,但是也避免了“理性的僭妄”。而18世纪大部分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很少有这种怀疑精神,因此设计出种种今天看来荒唐的乌托邦,英国这种有经验论传统的国家还好,法国就绝对理性主义了,可能孟德斯鸠是一个例外。


              IP属地:辽宁8楼2019-08-01 19:46
              回复
                综观全书,伯林对于18世纪的经验论叙述的非常完美,我们会发现从洛克走到休谟,是一种逻辑的必然,也就是说,历史上即使没有休谟也会出现另外一个哲学家作休谟的伟大工作,休谟虽然把经验论走到了尽头,但是也启发了欧陆的康德,为近代哲学带来了曙光。康德与休谟两人都很谦虚内敛,两人处于启蒙运动之中都没有走入极端,两人都认识到了人类认识的局限,这是留给人类思想史最大的礼物。休谟这个人的理论其实很复杂,他对于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宗教的见解,我觉得就是今天也依然值得阅读。伯林则是找到了观念史上的蛛丝马迹的相似性,而把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串联到一起,写成了这本书。对于18世纪的哲学,伯林这本书我认为是必读的佳作,虽然略显晦涩,这也是哲学书应该有的样子。18世纪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以及对真理无私的爱,直到今天依然让人振奋。


                IP属地:辽宁9楼2019-08-01 19:47
                回复
                  一篇五千多字将近六千字的书评略微系统一点论述18世纪的经验论,伯林还是一如既往的稳。


                  IP属地:辽宁10楼2019-08-01 19:58
                  收起回复
                    综观全书,伯林对于18世纪的经验论叙述的非常完美,我们会发现从洛克走到休谟,是一种逻辑的必然,也就是说,历史上即使没有休谟也会出现另外一个哲学家作休谟的伟大工作,休谟虽然把经验论走到了尽头,但是也启发了欧陆的康德,为近代哲学带来了曙光。康德与休谟两人都很谦虚内敛,两人处于启蒙运动之中都没有走入极端,两人都认识到了人类认识的局限,这是留给人类思想史最大的礼物。
                    ——说得好~!


                    IP属地:江苏11楼2019-08-02 12:33
                    回复
                      伯林则是找到了观念史上的蛛丝马迹的相似性,而把这些伟大的哲学家串联到一起,写成了这本书。对于18世纪的哲学,伯林这本书我认为是必读的佳作,虽然略显晦涩,这也是哲学书应该有的样子。18世纪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理智力量、诚实、明晰、勇敢以及对真理无私的爱,直到今天依然让人振奋。
                      ——谢谢楼主的思考和分享!帖子已加精,欢迎挑选赠书~


                      IP属地:江苏12楼2019-08-02 12:33
                      收起回复
                        对应6楼


                        IP属地:辽宁13楼2019-08-06 18:42
                        回复
                          专业


                          14楼2019-08-06 18: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