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教吧 关注:20,570贴子:113,564
  • 4回复贴,共1

【求先生解惑】降心,炼心,如何理解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先生解惑】降心,炼心,如何理解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02 08:10回复
    读《通关文》过关后,炼心成功。


    3楼2019-06-02 14:51
    回复
      养气忘言守
      性命之道,始终修养:
      先天一炁,别无他事。
      采药炼药、还丹脱丹,
      得丹服丹,怀胎脱胎,
      以术延命、以道全形,
      有为无为、长生无生,
      尽皆是此。
      经云:
      知其一,而万事毕矣。
      此炁:
      非色非空,无形无象。
      不可以知,知;
      不可以识,识。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搏之不得,恍恍惚惚,
      杳杳冥冥,不可形容。
      强而图之,
      只是这个:○,而已。
      强而名之,曰:道。
      一言定之,曰:炁。
      六祖坛经,曰:物。
      儒曰:太极
      道曰:金丹
      释曰:圆觉
      三者,一物。
      本无可言,有何可守?
      如其:可言可守,
      则非:先天虚无之气,
      乃是:后天呼吸之气。
      先天炁,
      历万劫,而不坏;
      后天气,
      随幻身,而有无。
      世间,未得真传之人,
      不知先天之炁为何物?
      误认:后天有形之气。
      或言在:气海丹田黄庭。
      或言在:任督二脉。
      或闭口,调呼吸,以匀气;
      或闭气,定胎息,以藏气;
      或守或运,等等不一,
      皆欲妄想:结丹。
      试问:将此有形之气,
      凝结:于何处?
      凝结:作何模样?
      必然:凝结成气块。
      每见世上:
      守上者,脑漏;
      守下者,底漏;
      守中者,膨胀;
      守明堂者,失明;
      守顽心者,癫症;
      欲求长生,反而促死!
      先天之炁:
      包罗天地,生育万物,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则:退藏于密。
      仅可知,不可言;
      仅可养,不可守。
      无言,无守,
      言守,两忘,
      不养,而养,
      入于:养炁之三昧。
      大道,活活泼泼,
      不落:有无边界。
      落于有,则:着相,
      落于无,则:着空。
      着相着空,
      皆非:天地真空妙有之道;
      亦非:圣贤真空妙有之道。
      曰:养气,必有所养者在,
      不着于空;
      曰忘言守,必无方所定位,
      不着于相。
      不着空,不着相,
      必有不空不相之养。
      不空不相之养: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感而遂通,寂然不动。
      养炁之道,即在于此。
      降心为不为
      上言:养气,
      似乎:一无所为。
      人自:有生以后,
      先天气足,阳极必阴。
      只有:上德圣人,
      方能:保全不失。
      中下之人,一交后天,
      先天炁,潜藏,
      后天气,用事,
      阳渐消,阴渐长,
      历劫根尘,俱发,
      一身气质,俱动,
      识神张狂,客气作乱,
      四大一身,尽皆属阴,
      不知何物,是:阳精?
      圆觉经,曰:
      地水火风,四大和合,
      而成人身。即:
      地大
      地以坚碍为性,
      如:
      发毛、爪齿、
      皮肉、筋骨。
      水大,
      水以润湿为性,
      如:
      唾涕、脓血、津液、
      痰泪、大小便

      火大,
      火以燥热为性,
      如:身中暖气。
      风大,
      风以动转为性,
      如:出入息及身动。
      虽欲养气,无处可养,
      亦,不得其养。
      上德之人,以道其形,
      是其:纯乾之未破;
      下德之人,以术延命,
      乃:配坎离,方成。
      以道全形是无为之事;
      以术延命是有为之事。
      上德之人,
      先天气未失,
      纯阳之体,守中抱一,
      即可全其:本来真形。
      中下之人,
      先天之炁,已伤,
      阳为阴陷,必须:
      窃阴阳,夺造化,
      先固命基,
      从有为,入于无为,
      方能:成真。
      古云:
      还丹最易,炼己最难。
      沁园春云:
      七返还丹在人,
      先须炼己待时。
      炼己之功,
      莫先于:降心。
      降心须要:识得其心。
      心,
      有:人心、道心之分;
      有:真心、假心之别。
      道心,
      即是本来,不识不知,
      无知无知,无所计较,
      顺帝之则之心为真心;
      人心,即是后起
      有识有知,有人有我
      七情六欲之心为假心。
      真心,益人性命;
      假心,伤人性命。
      降心,降其人心之假。
      降伏人心,
      非是:守心空心
      亦非:强制定心
      须要:顺其自然
      经云:
      顺其所欲,渐次导之。
      只此:二句,
      便是:降心妙诀,
      故曰:降心为不为。
      曰:为,
      是:心必降。
      曰:不为,
      是:不强降。
      有用,用中无用;
      无功,功里施功。
      人之顽心,积习成性,
      如火炼成的顽铁一样,
      至坚至固,牢不可破。
      如果:束之太急,
      是为:以心而制心。
      心愈多,而块愈坚,
      反起心病。
      阴符云: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
      降心,必用渐修之功,
      方能:济事。
      渐修之功,无伤于彼,
      有益于我,为而不为。
      动静,知宗祖
      无事,更寻谁
      先天一炁,
      为生天地人物之祖气。
      此炁,
      无理不具,无时不在。
      此即,
      所谓:性命之宗祖。
      存此者:圣,
      昧此者:凡。
      此气,
      落于后天,隐而不现。
      即或:一现,
      人为:名利所牵,
      又为:利欲所扰,
      当面错过,旋有旋失。
      若欲:求寻此气,
      先要:认得道心。
      先天之气,藏于道心。
      道心,为:体,
      元气,为:用,
      同出,而:异名。
      道心,
      即是:修道之宗祖。
      道心,即是:主人。
      人心,即是:奴仆。
      认得道心,为宗祖,
      以主人,而使奴仆,
      奴仆,听命于主人,
      不降,而自降。
      一动一静,
      皆是:道心运用,
      人心,化为道心。
      内无妄念,外无妄事,
      内外安静,客气难入,
      自然处于:无事之境。
      若能:
      至于无事,空空洞洞,
      只有道心,别无他物,
      此外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
      应物,要不迷
      即知宗祖,处于无事,
      则其真者,可以能常。
      真者能常,处于无事,
      一切外假,不得而伤。
      真常之道,
      不是避世离俗,静坐止念。
      须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
      要从大造炉中,煅炼出来。
      方是:真,
      方是:常。
      如果知真,而不行其真,
      虽能无事,如木雕泥塑,
      外虽无事,内难免有事。
      所谓:禅机本静静生妖。
      儒曰:气,也能动志。
      此乃:闭门捉贼,
      假者,不能去,
      真者,必受伤,
      何能:真常?
      故曰: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曰真常应物者,以真应假。
      曰应物不迷者,借假修真。
      真,藏于:假之中,
      假,不在:真之外。
      无假,不能:成真,
      无真,不能:化假。
      只在:常应常静,
      于杀机中,盗生机;
      于波浪中,稳舵槁。
      果能:不迷,
      即是:真常。
      果能:真常,
      虽然:终日应物,
      而实:未曾应物,
      处于:无事之境,
      不为:万物所移,
      何碍于:应之?
      不迷性自住
      应物不迷,
      则其:道心之真,常存。
      道心之真,常存,
      则其:气质之性不发。
      气质之性不发,
      天赋之性,明明朗朗,
      如同:水晶塔子一般,
      无染无著,不动不摇
      而性自住。
      性住之效,全在应物不迷。
      迷,则:人心用事,
      真性昧,而假性发。
      不迷则:道心用事,
      假性化,而真性现。
      住性之道,不迷,尽之。
      黄鹤赋云:
      依世法,而修出世之法。
      性住气自回
      性,即是:理,
      在天,为:礼。
      赋之与人,为:性,
      故名其性,曰:天性。
      气,即是:命,
      在天,为:气。
      受之于人,为:命,
      故名其命,曰:天命。
      人生之初,
      理不离气,气不离理。
      命不离性,性不离命。
      理气一家,性命一事。
      因交后天,
      理气不连,性命各别。
      若能性住,不为客气所移,
      正气自回,无命者仍有命。
      性命,仍是一事;
      理气,原不相离,
      所谓:尽性至命。
      气回之要,总在:性住。
      果能性住,真气自回,
      无容强作。


      4楼2019-06-02 14:52
      回复
        修真之道,
        是:天下第一件大事,
        为:天下第一件难事。
        此事,以其:至大至难,
        故曰:天下希有之大事。
        必须:
        深明造化、洞晓阴阳、
        存其:经久不易,
        精进不退之志、
        循序渐进者,方能行之。
        后世学人,
        不究此事,为何事?
        未曾学道,即欲成道;
        未曾学人,即欲作仙。
        难怪,
        修道者,如牛毛,
        成道者,如麟角。
        学道之士,必须:
        博览群书,极深研几,
        先明其道,博学多问,
        由浅及深,自卑登高,
        循序而入,深造自得。
        博学多问,明理明道,
        方能:识的盲师明师,
        亦能:辨得邪道正道。
        纵不能
        行此:天下希有之事,
        亦可知,
        有此:天下希有之事,
        庶不至,
        空过岁月,虚度一生。
        勘破世事
        人生在世,如同梦幻泡影,
        百年岁月,只是瞬息之间。
        无常一到,
        纵有:金穴银山,
        也买不得:性命;
        虽有:孝子贤孙,
        也分不了:忧愁。
        若不:及早打点,
        临时,手忙脚乱,
        阎王老子,不肯留情,
        一失人身,万劫沉沦。
        有志于道者,须将:
        这个关口,急急打开,
        然后方有:通衢大路。
        尘缘不断,妄想成道。
        身虽出家,心未出家,
        一举一动,
        无非在世事上用功夫;
        一行一止,
        总是在人情上作活计,
        不但,不能成道,
        而且,无由闻道,
        何贵乎:出家?
        古今来,
        无数学人,多蹈此辙。
        所以,
        学道者,如牛毛,
        达道者,如麟角。
        悟真云:
        试问堆金如岱岳,
        无常买的不来无?
        了道歌云:
        先将世事齐放下,
        后把道理细研精。
        此言:
        世事皆假,性命最真,
        欲知其真,先弃其假。
        何则?
        一认其假,自心即为假役。
        一假,无不假,与道日远,
        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
        不惜性命,悬虚不实,
        空过岁月,到老无成,
        必至老死,何益于事?
        吕祖,因一梦,
        而群思顿脱;
        马祖,
        因悟死,而:成道最速。
        先勘破世事,而后修真。
        所以,
        成真了道,易于他人。
        出家修行,
        原系:勘破世事而然。
        若未勘破,
        而强出家,有名无实,
        本欲登天,而反坠地,
        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
        不论:在家出家,
        若欲辨此:切身大事,
        先将世事,尝探一番,
        尝探来,尝探去,
        尝探到:没一点滋味处,
        始知:
        万缘皆空,性命事大。
        从此,把身外一切:
        虚假之事,一笔勾消。
        脚踏实地,寻师访友,
        勇猛精进,为道忘躯,
        自然,一诚格天,
        祖师:暗中提携,
        当有:真人度引。
        积德修行
        悟真云:
        若非修行积阴德,
        动有群魔作障缘。
        积德修行,
        是:修道者之要务。
        若离德,以言道,
        便是:
        异端邪说,旁门外道。
        古之圣人,必先明道,
        古之贤人,必先积德。
        未有不明道,而能圣,
        未有不积德,而能贤。
        若欲希圣,必先希贤;
        若欲成道,必先积德。
        欲得:仙佛学业,
        必须:道德两用,
        道,是:为己之事;
        德,是:为人之事。
        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
        古今仙佛神圣,成道之后,
        犹必和光同尘,积功累行,
        直待三千功满,八百行完,
        然后功满德就,方受天诏。
        金丹大道,为:鬼神所忌。
        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知,
        非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
        若强传而知之,鬼神不喜,
        势必:
        暗降灾殃,促其寿数,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无知者,
        自满自足,不能深入,
        日久懈怠,志气尽丧。
        悭贪烦恼,甚于常人,
        必是祖先无德,自己无行,
        以是始勤终怠,迷失真宗,
        入于轮回,而不可挽回。
        大道,不可轻传,
        以免真宝,被人窃去。
        失言匪人,必遭魔障。
        不可:轻露圭角,
        必待:有大力者,
        方可:倾囊付之。
        世之学人,方入门户,
        直视:神仙为至易之事,
        遂骗化十方,罔知所忌。
        绝不思:
        一丝一粒,俱十方之血汗;
        一饮一啄,皆众生之苦力。
        或,有以口头禅,笼人者;
        或,有以假道法,摄财者;
        或,有以黄白术,谋骗者;
        千方百计,不可枚数。
        异日,欠下十分债账,
        不知:如何消化?
        古曰:
        两只角,或有或无,
        一条尾,千定万定。
        必是此:无知之辈。
        有志者,须当:
        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
        不要:糊涂作事,
        担误了前程。
        何为德?
        恤老怜贫、惜孤悯寡、
        施药舍茶、修桥补路、
        扶危救困、轻财重义、
        广行方便,积德累功。
        何为行?
        苦己利人、勤打尘劳、
        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仇,
        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
        即:有德必积,见义必为。
        积德立行,愈久愈力,
        德服鬼神,品超庸俗,
        高人一见,决定入目,
        感动师友,大道有望。
        否则,
        不积一德,不修一行,
        妄想成道,偶遇高人,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自谓:可以欺人。
        殊不知,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
        更有一等
        不务本分之流,作孽百端,
        朝酒肆而夕花乡,
        口道德而心盗跖,
        损人利己,
        千奇百怪,不知自悔,
        反怨自己无福无缘,
        乃毁谤丹经尽属诳言。
        真地狱种子,当入异类,
        求其为人而不可得,
        何敢望仙乎?
        德是:自己人世之事;
        道是:师传成仙之事。
        不积德,而欲修道,
        人事,且不能,
        仙道,怎得成?
        尽心穷理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尽性至命之学,
        全在:穷理上,定是非。
        穷理透彻,
        则其:性能全,命能保,
        直入:无上至真之地;
        穷理恍惚,
        则其:命难修,性难了,
        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今之:学人,
        糊涂,出家,
        糊涂,学道,
        糊涂,修行,
        生时,既然:糊涂;
        死时,焉能:亮净?
        金丹之道,
        是:包罗天地、
        窃夺造化之道,
        至尊至贵,至神至妙,
        非可:容易而知。
        学人,
        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
        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妄想:一言半语之妙,
        即欲成道,
        日,则浪荡打混,
        夜,则高枕安眠,
        以丹经,为无用之言,
        以子书,为哄人之套。
        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
        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
        即有:一二信心之士,
        亦不过是:走马看花,
        何尝:
        深用心思?穷究实理?
        古人,亦有谓:
        若还纸上寻真义,
        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
        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
        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
        后人不知古人之意,
        多借此,为凭证,
        而即:置经书于不问,
        大错!大错!
        仙真法言,
        一字一意,不敢妄发;
        一言半语,尽藏妙义。
        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
        为后人:作阶梯,
        与教门:留眼目。
        而反:毁之谤之,
        其罪:尚可言乎!
        即,后之高人贤士,
        所作所为,
        总在古人范围之中,
        究其实落,
        未必:高过于古人。
        今之高人,不哄学人,
        古之仙真,不误后世。
        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
        细穷细究,求师一决,
        通前达后,毫无一点疑惑,
        方可行持,
        慎误:自恃聪明,
        而其:有己无人;
        亦勿:专听梆声,
        而其:任人误己;
        穷理之学,
        果能:功夫不缺,
        日久:自有所悟。
        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
        不得:贸然下手。
        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
        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
        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若,
        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
        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
        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
        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
        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
        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
        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
        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
        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
        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
        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
        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
        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
        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
        若不博览群书,以明其理,
        毫发之差,千里之失,
        欲求长生,反而促死,
        未许成真。
        阴阳,有:内外,
        五行,有:真假。
        性命工夫,两段,
        先后二天,各别。
        有真有假,
        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
        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
        此等机关:
        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
        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
        吕祖,三次还丹,未成,
        后得崔公《入药镜》
        而始完功;
        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
        重复修持,而方了事。
        如二翁者,
        神仙中之领袖,
        稍有不明,犹有不虞,
        而况他人?


        5楼2019-06-02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