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吧 关注:2,583贴子:34,266
  • 3回复贴,共1

齐国时代成语十五则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之后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赵奢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赵国名臣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赵国倾国之力。
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
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发奋,终于转弱为强,吞并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


IP属地:四川1楼2019-04-26 07:46回复
    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
    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相逢共话旧谊。
    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以今天的眼光看,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后人‚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IP属地:四川3楼2019-04-26 07:46
    回复
      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
      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向桐丘奔逃。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
      ‚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外物》‚筌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后世用‚得鱼忘筌‛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IP属地:四川4楼2019-04-26 07:47
      回复
        利令智昏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太史公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
        高山流水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弹起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岸上子期叫绝不已,伯牙痛快兴跃,此后二人成为至交知己。
        丁公凿井出自《吕氏春秋·察传》。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
        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IP属地:四川5楼2019-04-26 07: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