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帝国吧 关注:7,346贴子:224,085

回复:历史上的2月11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皇帝的镜子
公元643年,唐朝宰相魏征死了。唐太宗李世民痛哭不止,亲自到他家里去致哀。他在魏征的灵前长叹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事后,他整整五天没有上朝,由于过度的悲哀,他几乎生病。后来,他十分感叹地对大臣们说:“我有三面镜子:用铜做镜子,可以整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见兴亡;用人做镜子,可以知得失。魏征去世,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魏征(580—643),是唐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河北)人,出生于平民家庭,曾出家当过道士。被称为“贞观之治”的唐代初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社会安定,兴旺向上的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盛世”,而魏征正是这一时期的宰相。他辅助唐太宗治理国家,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敢于向皇帝提意见的“直谏”大臣之一。他常常以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到今。他当谏官(唐初官职名,就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官位五品,地位不高,但可直接参政、议政。)魏征一生向唐太宗上书提建议200多次。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皇帝,每次看了魏征的上书或者同他谈了话,都感到得益不浅。因此,常常破格单独召见他。后来,任命他做了宰相。他们君臣之间推心置腹、畅所欲言,一个敢于不讲情面的直谏,一个能够屈尊低就听取意见,成为千古美谈。
但是,开始时,魏征的直谏还是冒风险的。因为,在封建社会,顶撞皇帝就是“欺君犯上”,是要杀头的。有一次,唐太宗在朝廷上被魏征顶撞得下不了台,当着众大臣的面又不好发作,回到后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讨厌的乡巴佬!”长孙皇后问太宗要杀哪一个?太宗说:“这魏老头儿常常在朝廷里当众侮辱我!”长孙皇后也是个贤明的皇后,她非但不帮皇上“出气”,反而笑着向唐太宗祝贺,说:“魏征敢于直谏,正因为陛下是明主啊!”唐太宗也是明白人,经皇后相劝,怒气也就平了下来。
唐太宗登上皇位不久,魏征就曾因为征兵一事和他吵了一架。当时,唐朝的兵役制度规定:不满20岁的青年不用服兵役,但负责征兵的官员上书唐太宗,要求把服役的年龄提前到18岁。唐太宗同意了,一连下了三、四次“圣旨”,想不到竟然都被魏征等人挡住了,得不到执行。负责征兵的官员就到皇上那儿告状。唐太宗一听非常恼火,心想:“我大唐皇帝的圣旨都不管用了?”一气之下,干脆又下了一道更过头的命令,说:“就是不到18岁,只要身强力壮,也要服兵役!”谁知,魏征还是不同意,拒绝在命令上签字。这一下唐太宗真是火上加油,气呼呼地叫人把魏征等人传来,大发脾气,说:“挑选身强力壮的人当兵,有什么不好?对先生又有什么坏处?你魏征非要这样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是太过分了吗?”
魏征心平气和地对唐太宗说:“你把池塘里的水都抽干了去捞鱼,当然能捞到鱼,但是明年你捞什么呢?你把森林烧光了去打猎,当然能打到野兽。现在,要是把16岁以上的男子统统抽去当兵,那么,谁来种田?谁出来做工?国家的租税和其它差事谁来负责?更主要的是,当皇上的要守信用,要是皇上失信于民,军队还有什么斗志呢?如果我们守信用,民心顺、士气高,部队就能以一当百,我看比多征兵还要强!”
唐太宗听了觉得有道理。魏征说:“可是自从你执政当了皇帝以来,办了三件大事,都不讲信用,这样下去,你不就是失信于民了吗?”
唐太宗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有那么严重吗?我倒有点不相信,哪三件大事我失信于天下了?”
魏征指出了唐太宗在刚刚继承皇位时对老百姓许诺减免租税,后来又没有实行,以及两次“朝令夕改”的事实,告诫了唐太宗,并指出了其中的利弊。唐太宗听了,不由连连点头。
“这第三件就是这次征兵!”魏征继续说:“征兵的法令是你亲自制定的,然而你又制定了新的法令去违反先前的法令,这样做难道不是失信于民吗?”
唐太宗听完,不由拍手叫好,火气一下子全消了。他心服口服地说:“我原以为是你固执己见,今天先生一席话,真是像清泉一样干净了我的耳朵。先生真是我和国家的一面镜子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8-02-10 21:18
回复
    唐代名相魏征
    人物生平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太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这一点对君主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在进谏时,他总是特别要求太宗率先严格遵守法制以督责臣下。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他自己每奉诏参与尚书省评理 疑难案件,都按照这些思想,着眼于大体,公平执法,依情理处断,做到“人人悦服”。
    魏徵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现多将“征”写作“徵”)
    魏征以犯颜直谏闻名
    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隋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纷纷而起。尤其以李密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气势最大。
    大业十三年,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掌管文书。李密每次得到元宝藏的书信,总称赞写得好,后来听说是魏征写的,马上把他召来。自从魏征参加瓦岗农民起义以后,一直积极参与谋划,他上书向李密献策,提出“西取魏郡(今河北临漳),南取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西南)”的主张。李密按照其建议,瓦岗军很快夺取了黎阳仓,连同以前夺取的洛口仓、回洛仓,隋在中原的三大粮仓,已全部被瓦岗军控制。这样,就使隋军陷入缺粮的困境,自然也解决了起义军的粮食供给问题,加之他们开仓赈济,又扩大了瓦岗军的影响,壮大了起义队伍,河南一带的起义军大多归附了瓦岗军。李密非常欣赏魏征,就召他为行军元帅府的文学参军,主管军中文书。后来,魏征随李密降唐,自愿去安抚山东地区,被提拔为秘书丞。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守黎阳,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由叛逆者而起兵,振臂大呼,四万响应,有部下数十万,势力所及半个中国,然而,一失败就再也振作不起来,最后终于归附唐朝,因此知道天命已有所属。现今您处于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自己不及早谋划,那么大事就会无可挽回!”李勣得到信,终于定计归附唐朝,并开仓发粮,赠给唐淮安王的军队。同时,魏征也说服了元宝藏归顺了唐朝,为唐朝的统一作出了贡献。
    作品一览
    魏征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 群书治要》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8-02-10 21:19
    回复
      河北晋州走出的大唐名相魏征 直谏之臣留芳史册
      来源:河北日报
      魏征的为官之路很不平坦,他先后三次被俘,五易其主。他虽然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等待着与一位和他有共同政治理想的君主相遇,等待着一次改变和创造历史的机遇。
      魏征生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时值隋朝建立前夕,社会动荡,战事频频。魏征三十岁以前的事迹已无可考,史称“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直到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今河北大名东北)郡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后,他的记载才日渐清晰起来。
      其实,魏征的为官之路很不平坦,他先后三次被俘,五易其主,因此也就有了对其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诟病。
      隋大业末年,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河南滑县)的李密,魏征便参加了李密的部队。李密虽赏识魏征文才,但魏征壮大瓦岗“十计”却不被认可。魏征颇觉失落,对李密始有不满之词。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随其降唐。李密降唐后,其部将李绩尚占据着东到大海、南到长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的原李密辖区。魏征于是便毛遂自荐,请求安抚山东。至黎阳,作书劝李绩投降。李绩遣使至长安归降,自己亲押粮草至李神通(名寿,唐高祖从父弟)处。同年九月,窦建德率军攻打相州,李神通抵敌不住,败转黎阳,城破被俘。魏征也又一次成了俘虏,被窦建德用为起居舍人。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窦建德率军支援。五月,窦建德被李世民击败遭擒,魏征也随同第三次被俘入唐,并被李建成用为太子洗马。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魏征再次沦为阶下囚。李世民捕获魏征后曾质问他:“为何离间我们兄弟?”魏征答曰:“太子要是照我说的去做,就无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征说话直爽,于是赦免魏征,并用魏征为詹事府主簿。此后,良臣得投明主,明主得遇良臣,魏征开始了对李世民长达17年的辅佐,也留下了历史上一段千古佳话。
      魏征向以直谏之臣闻名于世,据不完全统计,魏征一生向李世民陈谏200多事,涵盖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皇室内务等各个领域。这里不妨讲几个具体事例。
      有一次,唐太宗为扩充兵源,听从宰相封德彝建议欲征不到参军年龄的中男入伍。诏令转到门下省时,魏征竟拒旨不予签批。太宗大怒,斥责魏征:“朕意已决,事与汝何干?”魏征不卑不亢回答:“竭泽而渔,明年无鱼;焚林而猎,明年无兽。中男充军,租赋杂徭下降,况兵不贵多而贵精,毋须凑数。”唐太宗沉吟良久,乃罢征兵之事。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谏修洛阳宫云:“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怒,对房玄龄等说:“德参欲国家不役一人,不收斗租,宫人皆无发,乃可其意邪!”欲治其谤讪之罪。魏征谏曰:“昔贾谊当汉文帝上书云云,‘可为痛哭者一,可为长叹息者六’。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能起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讪谤,惟陛下详其可否。”太宗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令赐德参帛二十段。
      由于魏征提意见从来不留情面,使太宗对他很是忌惮。有一次,太宗想去山里打猎,行装都已备好,却一直迟疑不决。事后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道:“原来是有这个想法,但怕你又要谏阻,所以也就不去了。”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一只鹞鹰,很是爱惜,忽而架在肩膀,忽而擎在手上。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走来时,便赶紧将其藏进怀中。魏征假装没有看到,故意滔滔不绝地奏事,致使鹞鹰闷死在太宗怀里。一代明君,居然害怕臣子到如此程度。
      魏征直言犯谏,也常常触怒太宗,几次都欲杀之而后快。有一次,太宗曾罢朝向长孙皇后愤愤说道:“我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谁触忤陛下?”太宗说:“除了魏征还有谁?每次朝廷议事总是羞辱我,让我很不自在。”长孙皇后说:“我听说主圣臣忠。因为陛下圣明,所以魏征才能直言,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呀!”
      由于君臣间坦诚相见,相濡以沫,所以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敢于直谏,又多能被太宗接受,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君臣具有高度一致的政治共识;二是魏征的谏议言简意切,一针见血;三是其善于褒贬适度,因势利导。
      唐太宗想做一个明君,魏征想做一个良臣,明君与良臣唇齿相依,形成二人合作的牢固政治基础。唐太宗曾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兼听是作为明君的基本前提,因此就要善于纳谏,就要从善如流。这就是唐太宗能够容忍并信服魏征的政治姿态。而魏征之志不是做一个忠臣,而是做一个良臣。按照魏征的理解:“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正是有了这样的政治追求,有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才使得魏征无所畏惧地坦陈自己的政治主张。
      魏征进谏从来都是主题明确,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如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经过战争后的休养生息,盛唐景象初现:经济繁荣,百姓富足,边防稳固。于是唐太宗便开始大修庙宇,恣意游玩,流露骄奢淫逸之端倪,国人开始怨声载道。魏征看到唐太宗有这种苗头,便连上四疏,《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在该文中,魏征规劝太宗:“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可谓情之切切,言之谆谆。同时,魏征在文中还告诫统治者,只有做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才能使江山稳固。
      魏征虽以直谏闻名于世,但绝非一味顶撞和冒犯,他提意见是很讲究方法的。比如他批评唐太宗,往往是先历数其优点,再剖析其缺点,是以彼谏彼,让其人在自己之“得”和“德”中反思自身之“失”与“劣”,这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像《十渐不克终疏》全篇都是以这种方式展开批评的。魏征还擅长以文才雅兴暗喻讽劝,委婉的开导太宗,使其醒悟改过。贞观十一年,太宗到洛阳巡视,魏征随百官同行。太宗在洛阳宫西苑宴请群臣,又带群臣泛舟积翠池。太宗指着两岸的景色和宫殿,对大臣们说:“炀帝亡国,与佞臣阿谀奉承、弄虚作假、助纣为虐有很大关系,你们可要引以为戒啊!”魏征立即回答道:“臣等以宇文述等佞臣为戒,理固当然;望陛下以炀帝为鉴,则国家太平,万民幸甚!”这样的谏议,借题发挥,意蕴悠远,不容太宗不接受。
      当然,对于魏征善谏,也有不同的观点。明代的李贽就说过:“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不转谏为谀也。”这也算一家之言吧。
      魏征作为一名谏臣,在谏议皇帝尚俭戒奢的同时,也以此来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从谏议大夫、秘书监、侍中、特进,直到被封为郑国公,官可谓越做越大,可他生活却非常俭朴,住的房子居然简陋到连接待宾客的正堂都没有。魏征下葬时,唐太宗“命百官九品以上者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尚俭之志,可见一斑。
      即使这样一位良臣诤友,仅在他死后半年,就因为曾经举荐过被黜戮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也不免被一代明君李世民毁弃了儿女婚约,推倒了其墓碑。尽管李世民后又下诏重修了魏征墓,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但终究还是给“千载君臣佳话”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历史阴影。
      唐太宗曾感叹“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被后世誉为“一代名相”的魏征以敢于进谏、善于进谏而闻名。魏征为人为官的品质,令人敬佩,对于当代也有着借鉴和学习意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8-02-10 21:19
      回复
        节日风俗
        日本建国纪念日
        1873年1月,日本从传统旧历,也就是基于月亮的圆缺制定的阴历,转变成公历纪年法。那时,人们把日本的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登基的日子作为国家节日,命名为“纪元节”。按照日本最早的敕撰史书《日本书纪》中的日期对照表计算,决定将阳历2月11日作为登基的日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称为纪元节,是按照《日本书纪》传达的神武天皇即位之日2月11日而制定的日本节日。
        1966年根据日本祝日法的改定,将日本建国纪念日增加到国民祝日里,并于1967年2月11日开始正式执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9楼2018-02-10 21:21
        回复
          da


          20楼2018-02-13 1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