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吧 关注:17,621贴子:92,664

【风起长林】长风未起•林旗已扬——一二部中的五十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风起长林已进行过半,长林风骨铮铮是如何炼成的呢?我由此而生诸多联想,那五十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写一篇风起长林前传,以纪念那五十年清明大梁。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8-01-18 11:29回复
    第一章 长林初建
    刚刚入春的金陵因为老皇帝的刚刚驾崩而显得异常安静,主街的古树仍未抽出新芽,城墙之外刚见嫩草破土而出。
    处理完政务的新帝萧景琰此时便站在这城楼之上,萧庭生站于他的身侧,十五岁的少年已褪去了一脸稚气,初显刚毅的面容,筋骨也早已长开,身材高挑。
    “庭生,他当年就是从这里义无反顾的离开我们的,没有回头再看我们一眼。”萧景琰的手放在城墙的垛子上,并没有回头,而是看向远方。
    “父皇,先生是心甘情愿的去的,为国为民,自当义无反顾。”萧庭生拱了拱手说。
    “是啊,为国为民。”萧景琰说着,回头看向萧庭生。从这个少年身上,他总能看见皇长兄的影子。
    “父皇,儿臣说想去军队历练的事,不知父皇?”萧庭生欲言又止。一月之前,他便曾提过一次,想与路原和林深三人一同参军,萧景琰并未给出回复,不知是何态度。他一直觉得父皇昔年也是军功无数,自然不会阻拦,但上次一问无疾而终,让他不知为何。
    “你可知,战场刀剑无眼,这一次朕在城门送你,下一次朕却不知···”萧景琰说着又想起了梅长苏,那个他送走却没有再迎回来的人,他承认,以前他觉得上战场是男儿之荣,为国为民,义无反顾,但现在,他有些怕了,他送走了多少人,回来的只是冰冷的尸体,而不再是热血儿郎,虽然他仍然觉得男儿立志战场没有错,但是,哎。
    “回去吧。”萧景琰未等萧庭生再说什么便转身离去。
    回宫后,萧景琰径自去了静太后处,命萧庭生自己回宫不用陪同。
    “儿臣给母后请安。”萧景琰行礼问安。
    “快坐。”静太后慈祥地唤儿子坐到自己身边。“此时怎么有空来?前朝的事都处理好了?”
    “回母后,今日事情不多,儿臣处理之后和庭生一起去了城门。”
    “城门?”静太后喃喃的重复了一遍,便明白了儿子的目的“你又想小殊了?”
    “母后,儿臣总是在想,当初要是能拦住他而让我去,现在会不会不会只有我一个这么孤单?”萧景琰望向母亲,眼里悲光淋淋。
    “景琰,小殊乃将门之后,心中自有使命,不是你能强行改变的,而你也当然有自己的使命,这也是小殊的期许。”静太后不忍见儿子伤心,便转移话题道“庭生呢?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哦,儿臣让他先回去了。”
    “怎么了?”静太后觉得萧景琰的做法有些奇怪,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这孩子,想去参军,已经和儿臣说过一次,今天又重新提起,儿臣没有回答他,男儿沙场建功立业乃正途,但庭生是皇长兄唯一的儿子,儿臣怕他和小殊一样,儿臣怕···”萧景琰无法再说下去了,身为帝王,他能掌握天下,却不能掌控生死,他眼看着兄弟一个个离开,无能为力,他的心似乎越来越孤独了。
    “景琰,以前你也是常年外出,或是出征,或是布防,我也是送了你一次又一次,又迎了你一回又一回,为娘的没有一个不担心自己的儿子,但是我从来没有阻拦过你,因为我知道,这是你身为皇子该做的,更是你身为大梁男儿该做的。无论是小殊还是庭生,他们都和你一样,身上有责任,心中有担当。”静太后看着儿子,眼中满是心疼。
    “母后觉得,儿臣该不该让庭生去呢?”萧景琰眼看着母亲问。
    “这,还是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了。”静太后知道,萧景琰不能总让别人帮助做决定,他应该自己决定一切。
    “儿臣再想想,儿臣先回去了。”萧景琰说完便告退了。
    回去的路上,萧景琰走在长廊上,回想起母亲刚刚的话,心中已有答案,正在这时,有人通报兵部尚书求见,他想起应该是军队整编之事,便吩咐道:“让李尚书前朝稍后,去请大皇子来。”
    前朝,萧景琰在龙椅上端坐,成熟干练,堂上兵部尚书李林正准备启奏,萧庭生立于一旁。
    “启禀陛下,臣已按陛下吩咐将军队整合完毕,请陛下为新军赐名。”李林边说边恭敬地递上奏本。
    “好!”萧景琰看过奏本后非常满意,叫人摆下纸笔,挥笔写下三个大字“长林军”。承赤焰之风,长林氏忠魂。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8-01-18 11:30
    收起回复
      大家有什么建议可以尽管说哦,但是不要刷屏,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呦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8-01-18 11:31
      收起回复
        不错 等待后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1-18 11:38
        收起回复
          支持支持支持,非常支持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风起长林的回答里,把从第一部到第二部所有可以推断出来的时间事件都推断出来了,楼主可以自己找找,我也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估计对你行文有帮助❤️❤️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1-18 11:56
          回复
            写的啊不错哦,楼主继续努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1-18 11:57
            回复
              加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1-18 13:06
              回复
                皇帝对母后 应该称孤道寡 母后对皇帝应该直接称 皇帝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8-01-18 13:48
                收起回复
                  不错继续这些年应该有很多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18 14:23
                  回复
                    第一章 锋芒初露
                    萧庭生看着“长林军”一气呵成,只觉胸中涌起许多以前不曾有过的情愫,此时他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多年以后他才明白,那是一份梅长苏留给他的风骨。正在萧庭生望着这三个字出神时,萧景琰已放下笔唤他。
                    “庭生。”
                    “父皇”萧庭生忙回神,拱手答应。
                    “你说要去军中历练,父皇答应你,从即日起,你便是我大梁长林军中之人,以后战场刀山火海,也当不负长林二字。”
                    “儿臣谢父皇,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负父皇,不负长林。”萧庭生跪下道,说完便磕头行礼。
                    “好,来人,去朕的书房,取弓来。”
                    萧景琰书房的弓,自然便是当年林殊之物。底下人动作很快,不出一会便有人将那烈弓恭恭敬敬地递了上来。
                    “庭生,这是忠良之物,今日朕转送与你,从此,大刀长弓,守土开疆。”萧景琰接过弓,走向萧庭生,将弓递给他。
                    “谢父皇。”萧庭生双手接过,再次行礼道谢。
                    “起来吧,朕记得你与路林兄弟三人一同学武,这次便让他二人也与你同入长林吧。”
                    “儿臣遵旨。”
                    三日之后,萧庭生拜别皇祖母与母后,前往长林军所在北境甘州营,开始了他的戎马一生。萧景琰与言侯站在城门相送,一直到看不见长林军飘扬的军旗才准备离去。
                    “言叔叔,如果是皇长兄,他会让庭生去吗?”萧景琰早在收萧庭生为义子之前怕有朝臣反对便已悄悄地告诉了言候萧庭生的身份。
                    “陛下,当初祁王殿下送您和小殊第一次出征,也是虽有不舍但绝不后悔啊。”
                    “是啊,绝不后悔,当初赤焰军守卫北境,皇长兄稳固后方,现在庭生身在北境,朕也一定会守好这大梁后方。”萧景琰的目光望向城上的红旗,语气坚定。
                    春去秋来,两年悄然过去,两年间萧庭生只回过京城寥寥几次,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长林军中,兄弟三人调整边防,整顿兵马,改良军政,一扫北境两年前大战留下的凄凉萧条与军心不齐之弊,期间萧庭生与父皇书信往来,萧景琰虽未大加赞赏,言语间却常有鼓励,令萧庭生备受鼓舞,更加潜心研究梅长苏留给他的兵法,不敢有一丝懈怠。
                    甘州大营,初冬刚过,北境却早已树木凋零寒风刺骨,但这些对萧庭生而言已不向第一个冬天一样难熬,兄弟三人在甘州主营中商议换防诸事,铠甲在身、并未生火。
                    “大哥、三弟,两年前我大梁四面受敌,北境多亏蒙大统领与苏先生力挽狂澜,并及时调整战术重创敌皇属军,方有了这两年太平,也给了我长林丰羽时机,而对方这两年也没有闲着,看着前方侦查来的情报,我觉得这个冬天可能不会那么太平了。”萧庭生语气有些凝重地说。
                    “二弟说的有理,按照大渝往年作战习惯,若再不宣战,便不再是他们号称的皇家铁骑了。”路原跟着说。
                    “两位哥哥,你们觉得大渝会主攻何处?”林深见问完后眼前二人并未马上回答,而是都若有所思,便没有再说什么。又过了一会,他才又说“不如,我们三人一起指个方向,如何?”
                    三人互视一眼,一同伸出手指,共同指向了地图上的一处——甘州——也就是他们所驻扎的这方土地。
                    “甘州营本有刘将军做主将把守,不料三月以前刘将军家中丁忧,将军奔丧后需留守孝,即使现在破例召回也是来不及了,大战一触即发,我兄弟三人未经大战,大渝这招够阴险。”路原冷静地分析着。
                    “为今之计,战,是一定的了,我长林男儿,绝不畏战。”萧庭生受梅长苏教诲,保家卫国的信念早已深深种下,入伍两年,更是增添了几分军人的干练,此话一出,三人眼中闪出莹莹光亮,坚毅果敢。
                    果然不出三人所料,一周之后大渝人挺军入侵,直指甘州主营,路原正面迎敌,萧庭生与林深二人从左右两翼迂回包抄,将大渝前锋军尽数斩于马下,长林军第一次迎战便取得开门红,一时间全军上下军心大振,而大渝主帅更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三个未加冠的小将有如此能力,上战场毫不怯弱,看萧庭生虽为义子身上颇有萧景琰当年带兵的样子,一时间竟有些拿不准这刚成立两年的长林军,萧庭生三人更是趁对方知己而不知彼之机反守为攻,阵营突然改变。
                    大渝军本并未将这新军长林放在眼中,却没料想第一仗便惨败一场,还想着莫非这三位小将背后有什么高人,更是不敢轻易行事,只好原地扎营稍作休整。萧庭生三人共同商议,若让敌军缓过气来说不定会使出什么奇招,三人比较经经验尚浅,不敢持久作战,于是结合刚刚侦查情报,当机立断趁敌人未站稳脚跟之际连夜突袭,重重给了对方一击。大渝人不敢久留连夜拔营。
                    接下来的半月,两国又有几次交锋,终于在最后,大渝以边城主将自作主张朝内并不知情为由请求和解,这场战争方才结束。战争虽时间不长,却让萧庭生三人在军中崭露头角,更是让长林军的名号第一次在北境传开。


                    IP属地:黑龙江10楼2018-01-19 15:31
                    回复
                      给楼主倒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1-19 16:07
                      回复
                        楼主是个干大事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1-20 00:13
                        回复
                          第三章 封王长林
                          金陵,萧景琰刚刚接到北京战报与和解文书,心中大喜,当即拟旨命萧庭生等人务必在年节前赶回金陵受赏并留在金陵过年。旨意快马传到甘州距离年节也已时日不多,萧庭生等人不敢耽搁,安排完防务便快马加鞭赶回。
                          萧庭生回到金陵后,萧景琰传旨萧庭生总结今年北境军务三日后上朝总陈。在此之前萧庭生只在被萧景琰收为义子时上过一次朝,心中不由得有些紧张,稍作平复后领旨谢恩,命人送走宣旨太监便回到书房对今年北境大小事宜分条汇总,择取重点,拟写奏折。
                          三日后,早朝,萧景琰正襟危坐,群臣分立大殿两侧,以言侯、中书令柳大人为首。蒙挚照旧站在萧景琰身侧。
                          “宣大皇子萧庭生觐见。”萧景琰身边的公公高呼一声,众人的目光纷纷向殿门望去,只见萧庭生一身皇子装束走进店中,十七岁的少年虽仍未束发,但两年的边境生活已使他的身躯比旁人更加挺拔有力。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萧庭生站定后跪下行礼。
                          “平身。”
                          “谢父皇。”萧庭生站起后从衣袖中拿出奏折,双手呈上后开始汇报“儿臣奉旨面奏北境一年军务······”
                          “好。”萧景琰看过奏折,见奏折中条款陈列清楚,内容清晰明确,主次分明,逻辑严整,从而夸奖了一声。
                          忠臣听完萧庭生的陈述也都不禁暗自感叹这个几乎没怎么露过面的皇帝义子竟然如此一鸣惊人,再也见不到掖幽庭的一丝痕迹,也见不到少年稚气,举手投足与谈吐间都透着一种大将之风,尤其是武将,听完这军务汇报后更是暗暗觉得后生可畏。
                          “来人,宣旨。”萧景琰放下奏本说。
                          “萧庭生接旨。”
                          萧庭生以为只是例行的奖赏,便从容行礼:“儿臣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皇子庭生,战功卓越,卓尔不凡,朕心甚悦,今封为长林王,涉北境长林军军务,钦此。”
                          萧庭生听完旨意后不禁一愣,父皇之前从未透露要封他为王,而他也从来没有想过,只觉男儿戎马乃忠国保家之举,自己出身低微,得先师教诲父皇收养已是三生有幸,这长林王何等重量,岂是他这未加冠的小子可以领受的?但他也知道在大殿之上父皇下旨不能违抗,便定了定心神用自己能维持的最平静的语气说:“儿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侧的大臣在听旨后也都面面相觑,谁也没想这小小少年一朝成王,涉长林大军日常军务,要知道,虽然陛下还未将长林军令牌授予萧庭生,而且陛下也并没有说让萧庭生掌长林军务而只用了涉猎之词,但言下之意授军令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萧景琰的眼睛向殿下扫视一遍,群臣的反应他早已料到,他要的就是群臣一下子对庭生刮目相看,不敢再因为庭生的身份而在背后轻视于他,庭生的能力他十分相信,而在上朝时当着众人的面公开宣旨是为了让这些大臣们知道,他萧景琰的朝堂,不是玩弄权力、凭借出身混的地方,而是要用能力说话,选贤任用。
                          下了朝,朝臣们三三两两向宫外走去,这边的中书令周围也围了几个亲近的同僚。
                          “大人,这大皇子一朝封王,可陛下毕竟还没有自己的亲生皇子啊,如此宠信一个出身低微的义子,恐怕不太合适吧。”大家都知道当今皇后娘娘三年来还未诞下龙嗣,这太子迟迟未决而一个义子便已封王,虽说萧庭生的年纪封王倒没什么,但是那可是长林军王,谁不知道陛下格外看中这新建的长林军,整个北境以后一定是全盘托付,这长林王以后的权利不可限量啊。
                          “陛下春秋正盛,皇后娘娘更是倾国倾城,这太子殿下当然只是早晚的问题,岂容你们在此妄议。陛下选贤任用,这长林王更是担之无愧,长林王乃陛下义子,我朝大皇子,出身怎么就低微了?诸位还是忙好年节前的事吧,这些话要是传到陛下耳朵里,谁也过不好这个年了。”柳大人知道因为当今皇后娘娘是自己的外孙女,肯定有很多人要阿谀奉承顺便嚼嚼舌头,可当今陛下可不是一个喜欢臣子嚼舌头的人,大庭广众之下他必须控制住局面,不能让人多说。
                          后宫,静太后处,静太后正和来请安的皇后一起饮茶。
                          “听说今天早朝皇帝封庭生为王了。”静太后抿了一口茶说,语态自然地就像在谈论早上的天气。
                          “臣妾略有耳闻,庭生能力卓著,陛下自然喜欢。”皇后的茶杯顿了一下,迟疑片刻才回答道。
                          “庭生年少有为,你这个做母后的自然也是喜欢。你们都年轻,等到小皇子出生的时候,陛下也自然是喜欢,皇子得兄长扶持以后的路自然顺畅。”静太后言下之意,告诉皇后要像以前一样善待庭生,不可以因为庭生封王而对他有所忌惮,更劝皇后不要有压力,孩子早晚会有的,庭生以后身为长兄自然会疼爱自己的弟弟,这皇子以后是封王还是做太子自然有兄长扶持会比独自一人要好得多。
                          “臣妾谨遵母后教诲。”皇后行礼说。
                          “嗯,喝茶吧。”静太后知道这个自己亲自选出来的儿媳的品行,但是就怕她为流言所扰,因此提点两句,看皇后已经明白自己言下之意,她也就放心了。


                          IP属地:黑龙江15楼2018-01-20 10:5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