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吧 关注:3,505贴子:17,522
  • 1回复贴,共1

孔孟思想的形成原因竟然是追寻父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孟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关于孔孟思想的研究,古往今来的论著汗牛充栋。那么是什么促生了孔孟学说呢?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冉启斌注意到,在孔孟的个体经历中,他们都在幼年丧父,生长在单亲家庭。因此,他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个体幼年经历进行分析,以此探讨孔孟学说的生发缘由和内在境况,并将研究文章发表在汉斯出版社《国学》期刊上。


1楼2017-11-30 10:39回复
    孔子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名武士,先娶了一位夫人施氏,生九女,不生男。其后娶妾,生男孟皮,但孟皮腿脚有毛病;再娶颜征在,才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说:“丘生而叔梁纥死。”父死之后颜征在携孟皮及孔子移居曲阜的阙里。
    孟子幼年的情况记载很少。东汉赵岐《孟子注》的《孟子题辞》中说:“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所谓“夙丧其父”时间应该很早,但具体是何时不得而知。
    冉启斌认为,孔孟学说体现了父性诉求。心理学分析,一种无法得到满足的需求有可能形成压抑的潜意识,储存于记忆和心理底层。同时,需求的对象在形式上可能转移附着到其他事物之上,以使潜在的心理需求得到释放。这是幼年父亲缺席导致父性诉求的基本原因。
    孔子和孟子幼年均存在父爱缺失,由此引起的父性诉求心理导致了孔孟学说的大部分内容。父爱的需求呼唤在对尧舜以至文武周公等前代盛世的憧憬追忆中得到宣泄。对前代盛世的描述与和谐理想的父子关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是理想父子关系在社会样态中的投影。
    另一种表现就是孔孟亦“师”亦“父”的角色的扮演。孔孟将对父性的诉求也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对父亲角色的扮演和模拟。具体表现为开办学校,传道授业。在孔孟的观念中, “师”是朋友、榜样、保护者、道德规范者、教育者这样复杂的混合体。这样,“师”的角色与“父”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混同。后世神龛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是孔孟观念在民间深入影响的反映。
    其次,孔孟思想中关于社会规范的内容也展示了对父权的维护。从心理学上讲,父亲的角色不仅是一种仁慈、爱护的形象,它也和约束、秩序、规范、权威联系在一起。有的研究将父亲提供给孩子的资源分为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孔孟在童年时期缺少父亲提供的这些社会资本,他们从而渴望一种和谐有序的社会规范及秩序,以便能增加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礼”的提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孔子的“礼”,是对个人行为的一种要求和规范,反映了一种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并作为一种规约是通过个体自身逐步向外扩散跃转的。在个体与外界人际关系里,由家庭中的对父母的“孝”衍生对君王的“忠”,进而衍生敬神的“天。”从对象上看,父、君、天实际上也是一个三位一体的形象,是由切身的根本关系(父子)生发开来的逐次放大投射。具有个体应该服从权威的空间距离关系。这种服从体现出从父性诉求中产生的对秩序、权威的呼唤和臣服,以填充父亲缺席带来的心理空位。
    最后,孔孟二人的坎坷的人生经历显示了父爱缺失影响了二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以及社会的认知能力。因而,在心理层面表现出对社会的抵触。这种心理使得孔孟二人对社会的大量批评,思想不被当时的统治者真正接纳推行。
    多项研究认为父亲更多地参与照顾儿童能够促使儿童具有更强的社会认知能力。父爱可使子女适应外界不同环境的变化。底层心理的缺乏使孔孟在面对当时风云变幻的社会环境时感到陌生和抵触。他们难于接受当时混乱的现实,并对此提出严厉的批评,因而难以找到合适的进取途径,不能融入现时的社会中。
    综上所述,孔孟学说的心理出发点为幼年的丧父经历及其心理情结。孔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以父性诉求为中心的,并由此生发出多种具体层面的外围展现。可以宽泛地说,重要的幼年丧父经历是影响孔孟学说中大部分内容的根本因素。


    2楼2017-11-30 1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