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道吧 关注:635贴子:9,666
  • 3回复贴,共1

【寻找孔子】庄周大慧之人间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庄周大慧系列链接: 【养生】庄周大慧之逍遥游https://tieba.baidu.com/p/3625866149
庄子在《人间世》这一篇以孔子相关的故事开头。一天,颜回请辞远行,孔子问他去哪。他说要卫国的国君比较年轻不会治国,我去帮帮他。孔子一听,说你这去很有可能会死掉!说了一通大道理,甚至还举了尧、禹的例子,说他们老是攻打他国,导致国家空虚,自己也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跟常人对孔子的印象不太一样,孔子向来尊古人之道,其中对三王五帝也是颇为尊奉。
一通教训的话说到最后很有意思的问了一句:“我虽然是说了一通试图点明你,但是你肯定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一时改变,你还是试着跟我说说吧!”
在这里看出孔子教人育人确实很好,他不是那种使用老师的威严来强迫学生认同自己的人——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


IP属地:广东1楼2017-09-28 10:43回复
    颜回说:“我外表端庄内心虚豁,勤奋努力终始如一,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唉,这怎么可以呢!卫君刚猛暴烈盛气露于言表,而且喜怒无常,人们都不敢有丝毫违背他的地方,他也借此压抑人们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观点,以此来放纵他的欲望。这真可以说是每日用道德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他必将固守己见而不会改变,表面赞同而内心里也不会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你那样的想法怎么能行得通呢?”
    颜回说:“如此,那我就内心秉正诚直而外表俯首曲就,内心自有主见并处处跟古代贤人作比较。内心秉正诚直,这就是与自然为同类。跟自然为同类,可知国君与自己都是上天养育的子女。又何必把自己的言论宣之于外而希望得到人们的赞同,还是希望人们不予赞同呢?象这样做,人们就会称之为未失童心,这就叫跟自然为同类。外表俯首曲就的人,是跟世人为同类。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去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一般人臣都做的事,人们也就不会责难了吧,这就叫跟世人为同类。心有成见而上比古代贤人,是跟古人为同类。他们的言论虽然很有教益,指责世事才是真情实意。这样做自古就有,并不是从我才开始的。像这样做,虽然正直不阿却也不会受到伤害,这就叫跟古人为同类。这样做便可以了吗?”孔子说:“唉,怎么可以呢?太多的事情需要纠正,就是有所效法也会出现不当,虽然固陋而不通达也没有什么罪责。即使这样,也不过如此而已,又怎么能感化他呢!你好像是太执着于自己内心成见的人哩。”
    说到这里颜回实在不知该说什么了,说那您教教我方法吧。孔子说,我准备告诉你的是:斋戒!


    IP属地:广东2楼2017-09-28 10:44
    回复
      这颜回不知道是真笨还是咋滴,说我家很穷,好几个月没吃过肉了,这是不是斋戒啊?孔子耐着性子,说你这是祭祀前的所谓斋戒,并不是‘心斋‘。
      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有个特点,典型的老师特点——不会像老子那样道可道非常道,而是直接跟你解释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IP属地:广东3楼2017-09-28 10:44
      回复
        从这里到爱马之人的论述,总结一下大概只是告诉这样一个道理:做事不在于成功与否,关键是是否诚信地去做,否则成败与否都有大患;做事不仅要诚信,而且要顺从人的性情并掌控它,否则即使是爱心泛滥也会受到迫害。
        从头到尾,庄子都在使用孔子教诲他人的言语等来阐明自己的人间世处事方式,所谓自适、顺其自然,不是什么每天睡大觉啥也不管,而是积极了解大道,在人间世则要了解人道,从根本上掌控,让它顺从自己的意思去运转。


        IP属地:广东4楼2017-09-28 1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