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内尔吧 关注:9,732贴子:155,366
  • 8回复贴,共1

台湾烧客介绍:適合打短顆粒的球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章转自台湾著名博客痞客邦 作者:Crazytalk(也叫半条命)
前言:本文係個人偏見,胡說八道、貽笑大方,歡迎指正。
桌球同好們為了追尋心中的理想銘器,像我一樣買了一堆拍子的大有人在。
但是傳聞中的神兵利器,卻問題一大堆。
首先,它適合你嗎?球路、戰型、體能、腳步、擺速.....你都能配合的上嗎?
其次,它是真品嗎?真的,有假拍子。只要有名、好賣,就有人造假。
再者,它是良品嗎?就算是合成材的拍子,在一堆真品中,還是存在著良莠不齊的問題。
再來,你適合它嗎?重量、拍型、握柄形式、重心、手感、咬球、控球、出球、彈性.....
還有,你最愛它嗎?最喜歡的往往不是最適合你的。
從小就當選手的朋友,沒有這些問題。因為教練會指定,想都不必想。
第一把拍子就買最貴的朋友,也沒有這些問題。因為沒有退路,曾經滄海啊!
運動神經太好的朋友,更沒有問題。拿甚麼爛拍子都能贏球,根本不在乎。
最慘的,也是最大多數的人。剛開始沒錢或不想投資太多,玩票性隨便買一買,打得不好不壞,比球時老是被修理。然後碰到一個推你入火坑的惡魔告訴你:拍子很重要。然後秀給你看一堆賣相漂亮、名頭又響的名拍。又是某某冠軍同名球拍,又是拿過幾屆金牌的銘器。從此薪水袋中可愛的小朋友,每個月都會出走一堆到唐X、長X、麒X等桌球專賣店。然後永遠有出不完的新產品和新品牌,雖說這是資本社會的消費常態,但試想,為什麼中國大陸的桌球水平會遠高於世界其他各地、以及台灣打最好的選手總是簡單的檜單板貼Sriver。這道理跟藤原拓海的86為什麼飄贏各種超跑一樣,同樣都是技術本位的問題。這些人是真的在打『球』,而我等是在玩『拍』子。直拍、橫拍、中式直拍、陰陽拍、角形、丸形、角丸形、小提琴形、攻擊拍、全能拍、防守拍、單板、三夾、五夾、七夾、九夾、純木、碳纖、玻纖、混纖、鋁拍、正貼、反貼、生膠、熟膠、黏性膠皮、澀性膠皮、防弧膠皮、長顆、短顆、中顆、喇叭顆粒、光頭長顆,基本上,只要本地市場買得到,我就玩過了。唐X的老闆還曾經攤開雙手無奈的跟我說:沒拍子賣你了。光榮嗎?一點也不!還是一種恥辱,因為打不好。就像百曉生一樣只會耍嘴皮子寫兵器譜,真的動手,隨便一個路人甲就完了。
『四十而不惑』也許是真的。這幾年開始瞭解自己的優、缺點,也開始承認自己力有未迨之處。逞強鬥狠的強力抽殺不是我的體力負荷得了的。弧圈球所需的強烈旋轉也不是我僵硬的手腕所能使出。玩轉不轉、劈長調短、兩大角、變線這些只需耍耍小聰明的伎倆,才是我所能製造的快樂。尤其是輕描淡寫輕輕的打在對手措手不及的左支右絀,那才是最大的成就感。所以短顆粒成了主戰的膠皮種類。
回顧桌球歷史,短顆粒打法真正的黃金年代並不長,其中出類拔萃的選手所使用的拍子幾乎都已絕版。以下就先來說說這些經典球拍:
TSP Birmingham 77 日本 河野滿選手使用(軟薄五夾)
TSP Hino Carbon 新加坡 李佳薇選手使用(carbon拍)
BTY 日中號-SP 南韓 金琦澤、玄靜和、李恩實等選手使用(厚五夾)
BTY 中國式-L 日本 田崎俊雄選手使用(薄五夾)
BTY Matsushita Pro Model(改中直) 原中國選手現籍美國 高軍選手使用(軟薄五夾)
BTY Clearfield中國 陳靜選手使用(薄七夾)
順風 50/606 中國 張燮林、郗恩庭、江嘉良選手使用(薄六夾)
紅雙囍 08 中國 陳龍燦等眾多選手使用(薄七夾)
紅雙囍 04 中國 眾多選手使用(厚五夾)
AVALOX P700 中國 王濤選手使用(薄七夾)
STIGA Clipper Wood 中國 劉國良、楊穎選手使用(薄七夾)
以上球拍約可簡單歸納為兩大類:厚五夾(軟)/薄七夾(硬)。而carbon/混纖等加料拍或檜木單板、軟五夾等,都是來亂的。
也許眼尖的球友會發現上述拍子中:河野滿使用的Birmingham 77和高軍使用的Matsushita Pro Model都是又軟又薄的五夾,並不符合文中歸納的結果。但聽說高軍在成名之時所使用的拍子是STIGA Clipper Wood,歸化成美國籍之後才使用Matsushita Pro Model,至於河野滿則是在嘗試諸多板型之後,最終定案於Birmingham 77。這兩位的球路相較於其他人的快攻猛打,多了些『飄逸』。也就是俗稱『打落點』的打法。而其他選手則以一臉狠像、出盡全力扣殺的強勢高姿態著稱。
首先來談談厚五夾拍的特色:厚五夾提供攻擊時的強力支撐及檔球時的堅強後盾,說白了就是發力小球速快的省力設計。carbon拍中適合打短顆粒的拍子,就是屬於厚五夾的加強版,適合發力不足的選手或只用手腕發力的球友。但用這種拍子擊球的球路較死硬,直直的沒變化。球落台彈起之後的路線容易預測,使用者雖容易控制和擊打,但對方也很好打。比賽中很容易出現精彩的來回球,漢城奧運中的金牌戰:金崎澤對劉南奎的殊死戰實在精彩的沒話說。實在不得不佩服韓國選手扎實到徹底的基本功,用那麼費勁的工具來打出這樣普通的成果(殺那麼久還殺不死)。在小球時代球速較高狀態,這種選手可能還有點出路。改大球之後球速變慢,同樣出身韓國的李恩實和石恩美只因拍子不同打出的球路就大為不同。對手在接厚五夾顆粒拍擊出的球時,只要搆得到球很容易就能回擊甚至反攻。所以這種拍子的特性一言以蔽之就是:易練難精。金琦澤、玄靜和、李恩實這三位選手是使用日中號-SP這款經典厚五夾的佼佼者,三人的基本動作、腳步、戰術等都較同時期選手略勝一籌,要是改打其他拍子成就應不僅於此。就像同屬厚五夾的紅雙囍 04拍雖然傳聞中國眾多選手使用,小弟就不記得哪位的大名(見聞略淺薄)。
而薄七夾拍使用者眾多,出類拔萃者比比皆是,但這種拍子特色會隨拍身硬度不同而有劇烈變化。
待續.....


IP属地:广东1楼2017-06-22 22:59回复
    訪客 於 2012/06/26 16:50

    您的列表裡, 好像不存在 厚七夾 XD
    厚七夾的確存在,但多是五夾加上碳纖或芳基的加料拍,但可以打短顆的加料好拍多是五夾,如BTY Gergly、TSP Hino Carbon等碳板,是以沒列入推薦名單中。
    crazytalk 於 2012/07/01 02:10 回覆
    #2 訪客 於 2013/10/18 15:42

    您好,請問「中國式-L」是何時的產品?現在是否已停產?現今BTY的中直,五夾有「CHINESE REAL」、「CHINESE SLIM」、「SHAMADA」等,您覺得那一支比較類似「中國式-L」?或是那一支比較適合短顆?(但是這3支好像也快停產了?)
    『中國式-L』拍柄為咖啡色,沒上透明漆,1995年停產,因陳龍燦的日本弟子田崎俊雄使用,與劉國梁對戰時表現超強而聲名大噪,他配的膠皮是Yasaka Original短顆。之前還有一把更經典的『New Chinese』拍柄為米黃色,有透明漆,是打平面用的,1990後就幾乎沒賣了。
    另外這三把,只有SHAMADA是為短顆設計的,攻球相當順暢,但和中國式-L一樣,在改大球後,不太好打,控球較差。ChineseReal勉強可用,但都不如Yasaka的中直。(拍面樣式設計不同)。
    小球改大球後質量、密度都有變化,球拍擊球中心設計若延用小球時代的配重方式,拍身會容易抖動或手震,造成擊球不穩定。一些能殘存下來的舊型號球拍,都是原來速度、硬度都較高的攻擊拍,但依然會手震,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別留戀舊型號的經典球拍,收藏價值是有,實戰則不利,連日中號-SP都一樣。
    BTY原來在短顆和中直的領域中就不擅長,這可以從產品線的數量上看得出來,但為了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硬開發出這些產品。如果您執意非買BTY產品,在下只推薦一把BTY誤打誤撞做出來的超優質顆粒中直拍TAKSIM,內地或稱為蝴蝶王,還有加大拍面版本,這拍只需單面貼顆粒就很好打,可以試試。
    http://mytabletennis.net/forum/forum_posts.asp?TID=44481&title=fs-old-butterfy-stiga-blades
    這個網站還有人賣中國式-L,看看無妨。
    crazytalk 於 2013/10/21 18:48 回覆
    #3 訪客 於 2013/10/23 09:50

    感謝版主之分享,也謝謝版主找到還有賣中國式-L的網站(只是從未在這外國網站交易過,所以也不知如何付款交易)。
    田崎俊雄的單面短顆打法,有頗特別的反手攻球而不是推擋。短顆打法真的是有特色也有趣,不像是現在橫版兩面弧圈,大家打法相似度較高,但單面短顆的經典選手,每個人打法的差異度比較多樣化。在器材的選擇上也是,橫板兩面弧圈選手,可能隨著器材演變,從純木到ZLC、從SRIVER到BRYCE到TENERGY。但短顆選手多是一成不變或很少改變,何志文、楊敏的032與802、652更是一用20幾年。二者各有其變與不變,耐人尋味。
    中國式-L的深咖啡色柄,頗有順風柄顏色的味道。
    至於TAKSIM,現在也買不到了。
    有點不喜歡當今桌球技術的發展單一化,日直、削球、短顆若能多一些,那種對戰組合的多元,會比較好看有趣。
    嗨!同感!看到馬龍、張繼科就轉台,馬琳、許昕比賽較好看,最無聊的比賽是樊震東對奧恰洛夫,看得我哈欠連連。
    您也注意到田崎的反手了!他的反手曾打到劉國梁搖頭,我就學他的,一整個帥,但很傷連臂肌。
    打短顆其實還是大陸拍正統,穩定性佳、上手容易,技術發揮也較全面,還都很便宜,一千塊可買兩三把。如紅雙喜的:攻-03,友誼729的:V-2,用起來比歐、日系拍子還要虎虎生風,威力奇大。但歐、日系拍子貼大陸至顆粒膠皮,甚至有彈不出去的感覺。可以做一點小投資,像V-2好像300塊左右,日系拍子的零頭就有找了,試試無妨。
    老拍我有順風606、08、032、P700、劉國梁紀念版特製CL、日中號-SP二十幾年前生明貿易庫存拍,但打大球都不給力,如果不是收藏,建議不用舊情綿綿、徒增傷感。
    crazytalk 於 2013/10/23 20:44 回覆
    #4 國坤 沈 於 2013/10/24 23:19

    版主您好, 紅雙喜的:攻-03,友誼729的:V-2在台灣似乎不容易找了, 在x天上有看到友誼729的Z-1, 不知適不適合, 或是有其他CP值較高的拍子可以推薦, 原來是打日直, 換中直已一年多了, 正手拉弧圈較多, 橫打還在練習, 目前主戰球拍馬軟碳正手貼Palio MACRO, 反手貼R7, 最近將Rutis正面貼了銀河-冥王星中顆來練習, 削球或刮還好, 但是擊打感覺不好控制, 容易出台, 一方面可能是對顆粒還不熟悉, 也或許是Rutis手感偏爽脆, 反手是Nittaku S-1, 還望版主給個建議, 或是該換短顆呢? 感恩!
    露天搜尋一下,有些賣家可幫忙訂,價位都很低,攻03有人賣橫板。
    您言下之意是想改打顆粒?Rutis打短顆、中顆並不合適,平面和長顆都還不錯打。但表層及加力層太薄了,刮球和削球只用到這兩層的力量所以還好,攻球的力量要一直穿透到大蕊才出球,會感覺球出不去。032之所以能打短顆是因為第二、四層加力層較厚,但退台就沒力。Rutis是一把打平面快攻極鋒利的好拍子,很容易打出突擊球,可別賣掉。
    Z1是小狂王,等同Stiga OC的結構,打平面弧圈球為主的拍子,打顆粒會較吃力,要快不快、要慢不慢還要怪不怪,相持時容易掉球。
    還是建議您用友誼V-2來練短顆基本功底,他就是小球時代不是那麼紅的四號板,但大球時代用來打顆粒實在很贊。有賣大陸拍子的露天賣家幾乎都可訂購。
    crazytalk 於 2013/10/25 15:59 回覆


    IP属地:广东2楼2017-06-22 23:06
    回复
      Ted 於 2014/04/14 18:37
      TUBE OFF 與同系列的 鋁管王ALU、最硬最快的加鈦的那隻恰巧我都有用過,這三個球拍互相比較,鋁管王ALU比較適合打正反反生的顆粒打法。
      的確這系列的球拍就像網友的評論有好的手感卻有期限的問題,業餘的球友比較少打球但除非都不打球,難免都會遇到球拍敲到桌子的情況,撞到之後球感就變了。
      使用木吉他之前是用舊鐵牌的viscaria,是看了網友對於加料器材的評測才又拼了買木吉他試打。
      木吉他與viscaria都是手感清晰的好板,主要差別在於viscaria是加料拍,木吉他是純木拍。
      viscaria的優點在於可以借力,反手撞擊的時候可以不用很大的力量,就可以打出很快的球。還可以利用加料的那一層輕易掌握薄摩擦的感覺,發球與輕拉"兜"一板的時候很好用。
      木吉他勝過viscaria的地方在於發力曲線比較符合普通人類的感覺,viscaria有加料發力曲線有斷層,木吉他發力"精準"感覺出多少力就有多少力作用在球上面,木吉他可以用短顆拉出至陰至柔很軟很短的上旋球,viscaria無法做到這點,輕發力球會被加料層頂出去。
      想請教網友像黃建疆用的兩面異質的球拍的使用經驗,台灣也有客戶開規格幫客戶定製球拍的廠商,網友推不推薦這些自制的球拍?
      朋友,每次回您的文都很花腦筋,因為您真的是很認真在打球的又很認真研究球拍,很多發問的網友可能因為回文不見得是他所想聽的就沒下文了,但您是真的會親身試球,再來判定回文內容說的對不對。
      除了TUBE系列之外,最近發現VPS也有一磕邊破損之後,整個拍體潰壞的問題。而使用者只能無奈的多買幾隻備用。
      正題來了,跟西毒王茵的專用拍一樣,黃老邪(暱稱)的球拍其實有好幾版本,第三版才有加碳纖層,王茵的拍子比較容易買到,還送教學光碟。癢了很久,但始終買不下手,原因無他,就是異質異料的問題。
      異質拍分兩種,一種是夾層對稱較硬的多夾板,或七夾或九夾、、、。一種是結構不對稱的特殊拍。這種不對稱結構,通常一邊軟一邊硬,然而因為結構不對稱,這種板子的觸球震動也是不規則的,不夠穩定的結果,通常是落個兩難的局面,要攻不夠快,要守又守不住,所以檯面上的選手少有人打這種球拍。曾經看過一把孔令輝用的ALC是兩面不對稱的,但也是他退役之後的拍子了。
      反正貼上了不同膠皮,還是可以用膠皮來調整球拍性能。所以異質打法通常還是以對稱夾層設計的硬質拍為主,以獲得較穩定的手感。這也是木吉他為什麼這麼受到推崇的原因,絕對不是它的五夾設計,而是手感所致。
      Viscaria的那個發力曲線斷層,其實是它之所以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是咬到球的保證。BTY設計上不小心的錯誤,卻成就了第一把拿到大滿貫的蝴蝶球拍。張繼科、閻安、莊志淵等人都採用Viscaria,就是因為這個斷層所帶來的手感保證。
      crazytalk 於 2014/04/14 20:19 回覆
      #20訪客 於 2014/04/16 11:38
      版主您好 小弟也是打中直橫打的,看到你這版真的超級開心,還以為這世上已經沒我族類了...,目前配板 CL+ spectol 反手vega 。近期想再買把來試試不同手感,想請問版主於樓上回覆的友誼v-2該配哪張顆粒才好?
      友誼V-2是仿紅雙喜04的厚五夾結構,這板子雖然便宜,威力巨大,超級適合打顆粒。正膠、生膠都合適,中長顆控制力會太差則不適合。
      另外,偏中長顆的寶塔型結構生膠也不適合,如環球889就很好打,889-2就不太好。友誼802或802-40都不錯,802-1就不行。新版的DHS 651、874都已經變成中顆性質也不適合。
      本來您慣用的Spectol就不太挑板子,若貼在V-2的板子上,會有攻擊力大增的感覺,它跟七夾拍不同的是球速雖更快,但咬球感較清楚。扣殺時會真的有扣住球的感覺。但V-2缺點有二:一是雖然不重但太厚,要橫打較為困難。二是板子太有力,小球及空球處理較差,回球飄忽和下沈的效果都減半,所以對手回球難度較低,推擋、防守時也較容易出台。
      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若您的正、反手扣殺功力扎實,V-2會是一把超級屠龍刀。
      crazytalk 於 2014/04/16 14:32 回覆
      #21Neo 於 2014/04/16 14:33
      版主好 DONIC 澳洽洛夫 SENSO VI您有打過嗎? 這把打起來很特別,我是借
      別人的打 雖然面材是胡桃木,但是持球感非常好(皮好像是YASAKA R7) 胡桃木不是
      比較硬嗎? 是不是有特別之處? 另外這把適合打反手顆粒嗎? (短、中、長我都有打過)
      奧恰V1在劉詩雯短暫使用的那段時間,曾推薦一位跟我最要好的球友買過,也交換打過,可能因對我來說彈性太大,所以作罷,退還給他。
      這拍子基本上是為兩面弧圈打法設計,所以咬球很好,看起來同樣的材質,但Donic硬是比別廠產品要咬球。這是他家選材的特色,也是一種通病。空心柄加上胡桃木的設計讓這把拍子在彈擊和殺球時,不會有滯留不出的感覺,也不會覺得發空、發飄,這對長、短顆都是優點,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是考量顆粒打法,建議您選重一點的,彈擊會好一點。
      Donic的板子通常不好打顆粒,這把算不錯,但同廠有一把SAWTEC五夾,新加坡國手王越古使用,她也是正反反正的打法,也可以考慮看看。
      其實不是用胡桃木就一定過硬,Yasaka YES是長得像CL的七夾,面材也是胡桃木,打起來有底氣卻不會太硬不咬球。每一塊球板的木頭都不一樣,建議您到實體店,在多塊同型號底板中挑一挑手感較適合您的。
      crazytalk 於 2014/04/16 17:22 回覆
      #22SU 於 2014/05/01 11:01
      板大您好,我目前直拍橫打CL+spectol ,正如您曾經提過的,在大球時帶CL的包覆力似乎比較不足,加上生膠本身旋轉較差,感覺在擊球的容錯率很低,位置一不對就下網。想請問如過CL配上氣泡式海綿的tango或是Hexer的效果如何? 另外想請問板大心中最推薦的正反反長配置。謝謝!
      這兩個都是好問題,都很難答覆。問題點比較多是在拍上而不是膠皮的問題。CL除了大力之外,因CL單品性質差異性頗大,容錯率普遍很低,但也不排除有精品CL的存在,因為我就有過一把黑色水晶牌的精品CL是二十幾年前嘉南幫流出的。其實可以考慮容錯率較高的仿CL七夾,如Donic Ultra Power / Adidas challenge speed或Banda Taurus等。
      至於您提到的膠皮對應方式,在下曾試過用CL配Tango,更是亂跳不受控制,且上膠顆粒太軟,球碰到顆粒就飛走了,根本碰不到板子,更不要說能打透板,在大陸選手清一色偏好Spectol的趨勢下,如劉國梁、唐鵬和楊影都曾用CL配友誼802-40,不會是沒道理的。
      個人體會是Spectol貼在較厚的碳纖維五夾上效果最好,如新加坡的李佳薇,她用Tsp Hino Carbon或BTY Sardius / Gergely也都不錯。後來李佳薇改用CL後成績一直不理想,還退休了,哎!沒事幹嘛換球拍。
      Hexer比Tango更跳,實在不建議,若您實在很想試試軟質顆粒生膠加軟海綿,這種軟Q型顆粒產品,可試試最近相當熱門的友誼傳奇105,這張皮速度奇快、控球又穩、最主要是夠怪夠沉,還很便宜。個人評價:傳奇105>Tango>Hexer。
      正反反長最推薦配置嗎?Stiga Infinity VPS,FH:Stiga Calibra M,BH Sword Sylla 賽拉0.5mm,這是連配重都已經考慮進去的搭配法,,正反手動作不需做太大調整,當成兩面平面左推右攻即可獲得很好的成績,絕對很嚇人的好上手,試試無妨。
      crazytalk 於 2014/05/01 19:07 回覆
      #23SU 於 2014/05/01 23:44
      多謝板大回復。
      之前拜讀版大對直、橫排法的解讀,想再請問之前用388B1為橫顆粒時,曾式過如劉國樑般用勾的方式來小提拉,每次拉每次打滑。所以劉國樑之所以能這麼打是否是因其用直排顆粒的關系?而何志文等用提香式握法的前輩則用橫排顆粒。
      想請問這樣解讀是否正確?
      另外想請教如果初學用DONIC CAYMEN一反一長該如何配皮較好上手? 謝謝!
      是的,您的解讀完全正確,實際試打一下即可印證。
      caymen打長顆粒非常棒,有無海綿皆可,基本上不挑皮(長顆)。但平面搭配就很棘手,我個人喜好配又重、又硬、又黏的大陸膠皮,如便宜版的狂飆二,或天極三,若發力沒問題時配新版的DHS PF4會讓您對正反反長有一種全新體驗。
      一般對正反反長的印象就是不論平面或長顆球都飄飄的,但這個組合正反手回球的質量都極重,試試便知,反正一張DHS PF4還不到三百塊台幣,很值得一玩。
      crazytalk 於 2014/05/02 13:59 回覆
      #24訪客 於 2014/05/05 00:03
      板大您好:
      之前聽從您的建議從淘寶買了友誼V2回來,目前打算配置環球889+TIBHAR的顆粒海綿38度。之前聽說紅雙喜04配NP-6為一絕,那麼想請問仿04的V2適不適合打NP-6?
      若是這一樣短顆一中顆不曉得玩起來如何??
      這可能要試一試才知道,因為一些同型號的產品,現在買到的都已經變質了,前一陣子興高采烈的買進久違了的雙魚820A,這是小球時代的超暴力短顆,不僅速度上已沒有舊時的感覺,打大球更是覺得吃力,後來是球拍背後多加了一張平面膠皮加重,才略有改善。
      DHS 04是一張神奇的板子,V2只能稱為仿04概念的板子,即厚五夾概念拍。但V-2比04還要厚些,速度上略慢於04,厚五夾拍的大蕊的性質,主宰球拍的所有性能,敲起來要又厚又空但要硬,才是上品。手感像單板,卻有夾板的反應速度和球質。這種板子適合顆粒的原因,就是用板子的鬆和空來咬住球、用厚度和硬度提供速度。原則上,符合這些條件的板子,都適合打顆粒。
      NP-6霸主,是以怪聞名,印象中比563還怪、還沉。以前跟NP-6原廠專用球拍也是仿04概念的厚五夾。V-2配563,打起來感覺像平面一樣好控,速度不錯,但怪異度就略顯不足了,NP-6或許能再怪異度上有所增益,魚與熊掌,總是要有些取捨。
      crazytalk 於 2014/05/05 07:16 回覆
      #25訪客 於 2014/05/06 11:54
      感謝回復,那想再提問,V2若是配上日、德系短顆像是tango會適合嗎?
      攻擊力很大,但不是很全面,這是兩面刃,保證您不喜歡,原因在下一則提問回您。環球889是絕妙好皮,建議別三心二意。玩過那麼多短顆,我球拍袋裡一直都保有一把貼著環球889-2的球拍,當做被逼到絕路時的壓箱寶,不會是沒道理的。
      crazytalk 於 2014/05/06 23:02 回覆
      #26訪客 於 2014/05/06 22:20
      不好意思~在多嘴問一下,近年來大陸有張叫正膠王的donic f1-A,似乎很多人再打,
      性能似乎怪異但好上手。不知到板大對這張皮的評價如何?
      是donic baxter f1-a,比之大陸產品,這張既不怪也不轉,但速度、控球都好,很好上手,一路狂巴就對了,長城板橋店的年輕店員自己用這張,也很推薦這張。但因為我打顆粒是玩怪跟轉為主,所以並不喜歡它,這張可能比較適合刀版返首輔攻,若作為直拍主攻面,戰術運用上應該比較吃虧。Tango、Hexer等日德系短顆都有同樣的問題,玩顆粒若只玩速度而不玩顆粒特性,豈不入寶山空手而回,您參考看看西班牙直拍正膠選手Cantero Jesus的比賽視頻看看就知道了。有人誤認他是何志文的徒弟,畢竟打直拍的洋人太少了,何況又用正膠。看過他打球就知道,這絕非何志文一路。


      IP属地:广东4楼2017-06-22 23:14
      回复
        Turbocode 於 2014/05/09 12:18
        #27 的 ITTF Legends Tour 連結是小弟提供的,和 #28 是不同的同好喔。
        http://www.sundns.org/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5935&extra=page%3D1&page=5
        江嘉良的新武器經過爬文之後知道是 Komann HC MAX,
        上網爬圖比較後應該是正確的資訊沒錯,貌似是香港品牌,
        台灣想要搞一把來玩玩恐怕不是太容易。
        抱歉!因為署名都是訪客,一時不察、、、。
        我搜到的資料和圖片是江神改用BTY普碳中直,您說的這個板,我連牌子都沒聽過,這把Komann HC MAX其實跟普碳中直結構相仿,難怪江神頻頻失誤,這種板打短顆有速度但咬不住,反而是另一把Komann Power 4,這種仿紅雙喜四號版的拍子,打顆粒比較有感覺。他應該是廣告關係才拿這拍出戰的吧!我有放大畫面看,拍子太新了,不像慣用拍。
        您聯結的這個討論版上,對四號板的敘述有誤,四號板很難、很難、很難打出形變,會誤會它有形變的原因,是因為這板超級咬球,吃球極深,球速又極快,連仿製品都有類似的感覺,正品四號板市面極罕見,唐橋有仿過,性能據說差正品很多,但拿來打顆粒已經如入無人之地,以前曾用過唐橋仿品,把一個原本勝我很多的大專杯選手打到丟拍抗議。說是球拍上沒有ITTF字樣,不能比賽。哎!
        台灣短顆掌門謝文堂就有用過四號版,據說讚不絕口。
        哎!球拍這東西,都是別人手上那把比較好打。
        crazytalk 於 2014/05/09 13:47 回覆
        #30訪客 於 2014/05/09 13:48
        這是1989年之後,第一次看到江嘉良打比賽,相隔25年之久,怎不令人感動啊!!不像是偶而還可看到漸漸年長的陳龍燦打球,看這隻影片有種突然穿越時空的感覺,打球的江嘉良和看球的自己,都突然老了25歲,加上短顆對上橫板弧圈,依舊劣勢,感動之餘還帶了淡淡的感傷...
        江神是體力的問題,帥氣不減當年,這些老人中他保養得最好。他練球時的基本動作,還是跟教學帶裡一模一樣,100%純正的小臂發力,這個超難練。
        既然您提到另一天王陳龍燦,不得不提的是:短顆的劣勢,實際上都在於『快攻』這個心法總訣上,江神還再用有限的體力做苦工的把球打快。燦哥卻已經昇華成心裡頭的快,適合年老體衰者得以推擋為主,攻敵之不得不救,我那篇寫世奧得快攻龍的文章一直難產,就是感覺還沒到心領神會,只能略窺皮毛,不敢斷然胡謅。
        江神基本動作比燦哥更華麗,但燦哥的新打法,推推擋擋而已,一些年輕好手如當紅時的馬琳、劉國梁都被他打下馬,好個大巧不工。短顆中興大業,唯有燦哥能擔此重任了。
        感傷啊!有點!在下最近在球館都不打短顆了,因為所有的教練球友都一致抵制,若有同樣的練習量,短顆何嘗無法再打出一片天呢?畢竟球還是得兩個人打,雖然短顆真的比平面好玩太多。從國際乒聯到幼稚園小朋友都異口同聲地抵制,怎玩得下去?是吧。
        crazytalk 於 2014/05/09 14:19 回覆
        #31訪客 於 2014/05/12 00:00
        所有的短顆傳奇中,小弟最欣賞江嘉良的打法,所以也很高興看到江嘉良在多年後的打法並未改變。一般人不喜歡對上短顆,或許是不喜歡怪、沉的短顆,或是不喜歡短顆的調動控制打法,抑或是不喜歡短顆依賴的前三板就結束一球而無來回太過無趣等等。但是江嘉良的打法,似乎不求膠皮的怪、沉,也不是主要靠推擋調動大角度讓對手疲於奔命或失誤,江嘉良就是扎扎實實的用正手攻球一決勝負。雖然江嘉良這次輸給了賽夫,反倒是安慰提醒了小弟,就算是會輸球,還是可以用這樣的打法,打出自己喜愛的短顆打法啊。
        胸襟啊!佩服!佩服!
        但是放著短顆特性不用,豈不自縛手腳任人欺凌。
        平面膠皮使用者可是大軍盡出,絲毫不手軟地打擊顆粒球員啊!
        江神那個打法,跟老瓦的打法一樣,體力不在一個狀態上,是沒法打得出來的。
        敬仰歸敬仰,您看我一直稱他為江神,另一位卻只稱燦哥。古語有言:仙不可學、聖可學。對敵仁慈就是對己殘忍,比賽時誰不是左左右右調動對方呢?
        另一位直板快攻經典人物何志文,他就淡定多了,怎麼能贏怎麼打,打輸打贏都不喜不悲,始終走自己的路,不隨風飄搖的好漢一條。
        對了,因為留言沒有署名,還不知您使用怎樣的器材,無法推敲您為何會有這麼深刻的體認,以及對短顆的堅持。
        玩拍久矣,平面膠皮除了練發力、旋轉和速度之外,實在沒太多可以深度研究的,但是顆粒膠皮越玩越多的技巧和特性,實在有趣多了,近年來觸角更深入中顆和長顆,這幾種顆粒間居然還有滿多可以相互借鏡的。
        總之,勝負已無動於衷,好玩才重要。
        crazytalk 於 2014/05/12 02:34 回覆
        #32SU 於 2014/05/15 23:44
        板大您好: 這邊想請叫一個技術上的問題,
        中直CL橫打換顆粒後,前後期實只體會過三張短顆,海夫、388B-1、spectol。
        由於以前打平面已久,小提拉一直是我實戰中很依賴的技術,不過始終搞不懂,正膠拉球和生膠所謂的小提拉究竟動作和功能上差在哪呢?
        海夫和388B-1都是正膠,海夫有點忘了似乎就是中規中矩,388B1則是快、推球怪,但是在旋轉和穩定性上真的感覺很差,攻球和小球常常失誤。
        現在spetol比起來似乎沒有太大特色,就是穩,力量也挺忠實的,發力順就小有威力,不順就肉肉的。小提拉近台率也很高,只是以我現在這種等級的拉球真的只是騙人的,弧線高、速度旋轉慢、落點不遠,對手不會打的不敢發力打,不是冒高就下網。但會打得看準最高點直接主動發力一版打死你。而spectol的提拉方式我也一直都是用跟正膠一樣的動作而已,想請教版大在這方面的經驗,謝謝!
        這部分,我只能依自己體驗來說說,若有謬誤,還請指教。
        所謂的小提拉,就是『小』一點的提拉。動作小、力量小,但威脅大。
        既然稱之為提拉,那就不是抽擊弧圈那種大發力的方式,這個概念很重要。
        提拉:依字面解釋,是一種針對下旋球或低球採取的像是提起物品的拉球方式。而拉球是介於殺球的擊打和抽球的純摩擦之間的一種連打帶摩的擊球方式。
        不論是生膠、正膠、中顆或長顆,其實都有小提拉的動作,但是用蠻力打顆粒膠皮的人,常都誤解成要發大力擊打,硬是要用顆粒膠皮低摩擦係數的限制,妄想打出平面膠皮的球路。所以會常把顆粒打斷。奇哉!怪哉!我打了快20年短顆,只有在剛開始蠻幹的時候打斷過幾顆,後來打顆粒幾乎很少流汗,因為不常發大力,連扣殺都很少出大力。您問題所言的內容:弧線高、速度、旋轉慢、、、,那個叫做撞摩,不是小提拉。
        小提拉的精神,是利用顆粒膠皮抗旋性,可以不管來球旋轉,在不會造成吃旋轉的短暫接觸時間內,調整球拍角度運用反作用力,將球貼著膠皮『送』回對方球台,外人看起來像在摩擦球,其實只是包球動作。回球的旋轉是來自對方給的旋轉,動作方式不同於快帶的地方,是動作雖較大,但接觸時間更短,更不發力。
        小提拉主要用來控制並擾亂對方的節奏、讓對手無法順遂三版攻擊,並製造自己扣殺或撞摩的攻擊機會,江嘉良的這兩個球打起來動作一模一樣,很讓對手頭疼。因為小提拉回球一定是空球,對方回回來的球無論是快是慢,我方都能直接起板扣殺。最好小提拉時能將球的高度控制在貼網過,這樣經常就直接得分了。
        正膠膠粒較大、較硬,打小提拉要稍用力,讓顆粒稍微變形,不然咬不住球,在對付旋轉度很高的來球時會打滑。生膠膠粒不論大小,通常較軟,打小提拉時不需發力,直接控制方向送回去就很有威力了。個人覺得中顆打小提拉最是有味道,像563的顆粒較小,更抗旋,小提拉時拉到球後,手指頭還可以再發力,球路一整個怪,還帶旋轉。妙極!長顆打小提拉不是不行,但是回球是平球或不轉球,送死的成分居多,不建議使用。
        專業選手喜歡用Spectol是因為其穩定性真的沒話說,速度、連續攻擊性都好,就是顆粒味很低,一旦碰到顆粒高手就是一味猛攻,唯快不破嗎!所以專業打顆粒都是發大力,很懷疑他們真的懂得用顆粒的特性嗎?您可以看倫敦奧運何志文打王增羿那場,何志文是真正顆粒大行家,王增羿則是一輪猛攻的代表,這場超精彩的球,沒人翻譯真的會看不懂。一般都以為會是兩個前中國球員殺球對幹的球賽,沒想到卻是出奇的沈悶。何志文打802又是硬板子032,小提拉會稍微發力,第二板就補重板,您可以參考一下他的打法。
        總之,打顆粒就是要鬆,顆粒性質越怪越是要鬆。出大力是完全違反顆粒膠皮四兩撥千斤的精神。
        以上。
        crazytalk 於 2014/05/16 03:11 回覆
        #33SU 於 2014/05/17 17:22
        感謝板大回復! CL+SPECTOL 真的就是一種拼實力的感覺,怪不得比賽還是常輸哈...
        最近開始懷念起小時候剛練球,拿日直檜單的感覺,那種特殊的持球感其實還頗舒服,查了一下有類似的中直TSP的 Hino-carbon 和Break9, 都是檜木夾板,想買一隻來是是手感體驗一下,反手是想要一張軟薄一點的平面,轉換實比較方便。
        想請板大推薦一下類似的底板和正反手配置,謝謝!
        您說的這兩把都是不錯,檜九夾評價好的,KKT那把已經停產,JUIC那把檜九夾,則是有多位世界級女子選手使用。直接拿檜單貼SPECTOL也可以,日本渡邊將人(檜單)、小野思保(快七夾)選手都是用檜木產品做武器,攻殺凌厲,反手則可配MarkV AD或729天翼這種利於反打弧圈的膠皮。
        crazytalk 於 2014/05/19 05:35 回覆


        IP属地:广东5楼2017-06-22 23:17
        回复
          这篇文章 早前正胶吧的吧主 王清淡 转载过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6-23 12:22
          回复
            Rhapsode2014 於 2015/05/31 22:45
            楼主您好。
            好久不联络,不知您近来可好。我一直坚持练球 虽然只能一周一次 但好在有前二级运动员陪练 也略有提高。
            非常喜欢您推荐的亚萨卡皮付 放在陈静底板的正手拉打都很舒适 轻拉威胁不大 但是发大力时弧线低而快 很有威胁。反手也一直在坚持使用tsp1,5mm。
            根据我自身的特点 (身材不高 绝对力量不差 反手爆发力较好),我的陪练兼教练给我提出的要求就是 反手要稳定失误不能多 正手要有一板有质量的拉球;目的是限制对手偷袭我的正手尽量将相持限制在左半台 发挥反手生胶力量速度优势。我也基本赞成他的看法。
            现在我的正手虽然还是较反手薄弱 但是进步稳定 长球也渐渐可以发力冲。但是我的反手一直比较纠结:搓球转而稳定 发力弹击质量还可以 只要上台对手很难防守 (感觉就是颗粒在大力时变形使弧线又低又沉),但是稳定性差,感觉tsp很难借力推挡或防守。以前用563时候防守中等质量的前冲弧圈时的微前倾向左后方侧切泄力的方法完全不适用tsp,会直接打滑下网或出界。越发感觉tsp是一款全攻型的胶皮 必须迎前必须发力才能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作为水平不高的业余球手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感受。但不知以您的阅历,请问有没有什么缓解我反手颗粒攻守不平衡的办法?或是说有没有什么其它套胶能相对“平衡”一些?比如我想如果换成Challenger那样的短粗偏正胶的生胶或是福原爱/伊藤美诚那种半长(我完全不了解她们这种新型半长胶的特性)会不会借力推挡防守时好些?再次感谢您的耐心和赐教。
            祝身体健康。
            R
            哎!這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伊藤和小愛其實也都是敗在反手生膠。
            在生膠領域蹉跎十來年,近來又打回正膠。
            其實是有感於日式生膠雖質軟易控速度快,但吃旋轉這項始終無法解決。越偏向563這種中式生膠較不吃旋轉的中長顆,則控制力和速度都會下降,著實兩難。
            這由DHS閃靈的兩種版本可看出一些端倪,小愛用的Nittaku版顆粒較軟,DHS版顆粒較硬。這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對顆粒打法見解不同之處。中式顆粒打法著重於顆粒的抗旋和不轉性,越是正膠高手用的顆粒越硬,日本則是相反,幾個日本顆粒高手用的幾乎都是顆粒最軟、摩擦力最大的生膠。伊藤的MoristoSP幾乎就是Ultra Tango的直顆粒版,為了讓顆粒更軟還採用寶塔形斷面。這種形狀的顆粒一碰旋轉球會軟倒,是以下沈性不錯,但也因摩擦力太大,碰到側旋球時亂彈到一籌莫展,這就是您現在碰到的問題。SPECTOL還好,要是換成伊藤的膠皮只怕您要哭了,因為那已經是迎前強攻也解決不了的。Challenger則是威力減半的Spectol,防守穩、攻球、、、弱啊。
            就個人已經見山又是山的經驗來看,正膠才是顆粒打法的唯一出路,發揮抗旋能力才是對抗弧圈的唯一道路,摩擦力越大的膠皮越糟糕。近來有兩款值得關注的膠皮可以推薦:一是龍燦正膠、一是傳奇105生膠。但這兩款產品若是用SPECTOL的概念去打會很難打。龍燦正膠其實就是環球889的蛋糕海綿版,特性略同於889。傳奇105則是結合TSP Spectol + 友誼563的怪傑產品,這款應該比較適合您,在下覺得非常好打,有好好咬到球時,威力大、準確度高,實在妙不可言。
            在下最近又打回20年前用的651,但是是復刻版的,對這款顆粒小斷面直通通、毫無特色的經典傳統正膠,有了更上層樓的體會,一個字記之曰:絕!除了我方發球外,對手幾乎沒有球打,幾乎每一球都可以攻,其中因由在兩篇關於032+651的新作中,有稍加論述。配合較適合正膠的發力方式,輕鬆又嚇人,球友這才相信正膠快攻的傳說是真的,也推薦您試試。
            ps、搓跟彈是對顆粒打法的一種誤解,不但不是最高的武功,反而是最不得已時才用的爛招,搓轉是沒威力的,搓不轉才高明,甚至搓成空球還發飄才真的是讓對手氣結的絕招。
            crazytalk 於 2015/05/31 23:50 回覆
            Rhapsode2014 於 2015/06/01 16:19
            我准备尝试一下您推荐的传奇105。只是一向不太放心国内套胶的海绵质量最近有没有进步 以前就觉得563套胶用起来海绵又硬又死 不通透 不知道需不需要用单胶片配进口海绵。不过貌似传奇105是没有单胶片的。其实可能在目前阶段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吧。: )
            563海綿又硬又死???怎麼我用的卻很Q軟???563有出專用海綿,很好打。在下甚至還拿來貼在環球889-2上,難忘的好打。
            別擔心,105海綿Q軟通透,不需要考慮單膠片另配海綿,但有網友指出105海綿太嬌貴,用太黏的膠水,除膠時很容易弄壞成坑坑疤疤,所以膠水要選較不粘的,力度系列的膠水黏性都很、、、還滿適合的。
            crazytalk 於 2015/06/02 01:17 回覆
            #97Rhapsode2014 於 2015/06/02 19:39
            您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主要上次用563套胶已经是7、8年前的事情了,果然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事物啊哈哈~ 再次感谢!: )
            客氣了!
            crazytalk 於 2015/06/02 22:49 回覆
            #98短顆小弟 於 2015/06/03 19:59
            因前述問題跟上樓R球友,於是搭配了TSP HINO CARBON+傳奇105
            感覺檔弧圈穩定性比SPECTOL 21好上許多,下沉度也提高。更重要的是使正手支撐力上升了(猜測與膠皮重量有關?)唯一缺點是速度略微慢了一點
            但仍有些許問題請教
            1.檔撞擊較多弧線偏低的弧圈有甚麼好方法嗎?目前弧線偏高的加轉,是嘗試用拍子持平有點往下切的方法
            2.遇到長的衝球以及側旋類便不太會處理,請問有甚麼方法嗎?短的話多採快切一版下一版彈,或是偏高直接撞
            3.除了hino carbon外還有甚麼適合105的拍子嗎?目前有想收藏gergely或者碳木吉他、內力碳木吉他等
            謝謝您撥空回覆!
            試試銀河Y-14吧!
            您的問題都在於檜木面材3+2碳板的特性,建議您先看看本版對於Y-14的相關論述,檜木對短顆的害處頗多,您說的幾把都是比較適合日式短顆打法,下場如您自述的諸項問題,這些連日本人自己也解決不了,這是從他們祖師爺河野滿的時代就錯到現在的根本性錯誤,只消簡單的側旋就釘死福原愛和伊藤美誠。在中國傳統的正膠快攻球拍材料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Gergely買過很多把了,通通捐出或送人了,其他拍子也都不甚理想,不是不好,是想更上層樓。
            另外如同回覆樓上球友的問題,如果您的短顆技術僅只彈跟切,那是對短顆打法的嚴重誤解,之前有台中高手球友來訪,他是用SARDIUS+105,也是日式切彈打法,下旋低球就切、高球就彈、弧圈則擋。對於在下示範給他看的簡單幾招不切、不擋、不彈的攻擊性拱球或推擋有點驚訝。但您去看看何志文的打法就是這樣,輕鬆容易。
            短顆有它的獨門思維模式,兩面異質容易造成混淆,總是用反膠的思維在打正膠,福原愛、伊藤美誠打得再好也都是誤打誤撞,而不是真知灼見,建議您先看看本版幾篇較新關於032的論述,觀念錯了,什麼球拍都枉然,共勉之。
            crazytalk 於 2015/06/03 22:35 回覆


            IP属地:广东8楼2017-06-23 14:30
            回复
              From overseas 於 2015/06/16 11:28
              前輩,用横板打短颗及用中直打短顆,所用的技術都一樣嗎?我記得前輩好像説過用中直打颗粒更强。是嗎?小弟已在用Y -14横板+月球速度,現在想再一把學打短+長颗,正在想應買横板或中直 Y -14。打算配 提過的傳奇105+388d1 Quattro Allaround。謝謝!
              單就世界級成名選手,使用橫拍打雙面短顆僅黃文冠一人,應可證明橫拍雙面顆粒真的討不了好。而一短一長也只有周欣彤、陳晴這兩人,您這一決定當真悲壯淒美啊!噢!還有一位黃健疆也是一短一長,起初以為他是正長反正。
              中直打短顆的招式套路因為手指、手腕的靈活度的關係,比之橫拍多了許多變化,但基本概念是一樣的。
              傳奇1.9mm跟388d-1Quattro(0.7mm)都在Y-14上試過,都很好打,但是海綿厚度可能要您自行斟酌。
              crazytalk 於 2015/06/16 12:19 回覆
              #102Rhapsode2014 於 2015/07/14 23:30
              楼主您好。最近可好?上次听从您的建议换了729传奇的生胶陪陈静底板和Yasaka mark v果然反手生胶的防守好了很多,尤其是抗旋转能力。正手也渐渐稳定起来。只是最近突然很想试用自己已经收藏很久的gergely 虽然知道不该轻易换拍 但仍按耐不住尝试的心情。我准备还是反手用729传奇生胶 正手yasaka mark v 不知您觉得合适么?还是要换回tsp比较好?您觉得使用时会和之前的陈静底板有很大的手感差异么 (讲真感觉陈静真不是一款适合正手连续拉球的底板 非常重脱板真的好快)?当然 我只是很想试试 觉得不合适我还是会在用回陈静的 只是坚持陈静底板这么多年 这次真是按耐不住想要改变的冲动哈哈。谢谢 祝好。: )
              GERGELY很好啊!但是他跟一般版本的Mark V不適合,需要用皮付版本的才好打,其實陳靜也適合用皮付版。七夾跟五夾手感差很多,但是個人心得是Gergely的上台率和攻擊力會高於陳靜,不信您試試。
              crazytalk 於 2015/07/18 20:36 回覆
              #103 Rhapsode2014 於 2015/07/15 20:14
              今天看了一下以前网友的留言 原来版主早就已经尝试过并推荐spectol了。。。可惜我性急已经贴了传奇105 不如就将错就错打打看吧,说不定正手不习惯还得换回陈静。贴完胶皮以后感觉拍子比陈静轻很多。不知道单板攻击力会不会下降。总之等练了再说。
              105也不錯,因為頂紋模糊到幾近光頭的關係,稍微會掉球,要適應一下,會使的話,威力只會大過於SPECTOL,若是不習慣他的下沉可就慘了。兩種膠皮,打法迥異,無所謂誰好誰壞。
              crazytalk 於 2015/07/18 20:39 回覆


              IP属地:广东9楼2017-06-23 14:33
              回复
                訪客 於 2016/05/10 10:42
                好的再次謝謝
                已將802-40移至clcr上
                昨日配vis+blowfish不太喜愛 沒有朋友latika+blowfish的好撞擊
                反而是vis+802-40比較好 但球感總有點怪
                是否latika+blowfish比較符合前輩所言spectol適合五夾板是相同的因素呢?
                另有看到您有提到tsp spinpips適合七夾,不曉得與802-40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在哪裡呢?
                另外周遭球友都建議初打短顆使用德制較佳,但打起來除貼在五夾或是五夾+兩碳(tsp hino carbon)上都顯得不太習慣,是否因生膠不能發全力要發八分力反則容易觸底有關而正膠上膠較硬而適合發較多力呢?
                tsp spinpips:802-40特性差不多,差在海棉而已。
                短顆不論正膠或生膠,其實都只能打八分力,出全力球不會怪沉。
                日德系生膠啊!不歸路,請繼續看下去伊藤美誠的殞落速度就知道了。
                如果她不改器材和球路的話,估計撐不過十八歲。
                crazytalk 於 2016/05/12 00:00 回覆
                #130訪客 於 2016/05/10 10:46
                額外發問
                近來研究關注到兩位正手短顆男子選手
                一位是瑞典mattias karlsson yasaka泰國臉書提到是使用自家rakza po+馬碳
                另外是新加坡的詹建似乎是用clcr+802-40
                觀察兩位在正手打法上感覺瑞典選手感覺較把短顆當作平面打,但詹建似乎有較多變化?不知道此兩種哪種較適宜初入門的短顆正手者學習呢?
                詹建是前大陸選手,但正手短顆同類型打法較少。
                其實短顆入門就是最危險的關卡,摩擦力越大、持球時間越長的球具,越無法體會正膠快攻的真正精神。
                在下最推薦何志文的配置:七夾配正膠,802-40+CL是個不錯的搭配。
                crazytalk 於 2016/05/11 23:52 回覆
                Corey 於 2016/09/27 15:54
                版主~~
                請問您有試打過TSP 新出的
                TSP SPECTOL RED & TSP SPECTOL BLUE
                這兩款膠皮嗎?!?!?
                想聽聽看版主對這新版的TSP SPECTOL有何看法?
                RED & BLUE,嗯!頗有De stijl風格派的感覺。
                其實在今年桌球王國的特輯中有大篇幅介紹。
                海綿軟硬調整這個名為創新的變化,其實是在走中國幾十年前的老路。
                其中因由盤根錯節,但在本版爛海綿一文中有所討論,不再贅述。
                以SPECTOL而言,藍海棉的發展方向會較為正確。
                而SPINPIPS則兩者皆非,還是老版海綿好打。
                其實SPECTOL的功過都在於顆粒頂文的凹陷設計上,以至於限制了這張膠皮的球路。
                如果有一張用SPECTOL膠粒材質,用SPINPIPS顆粒形狀和排列方式,再配合這張藍海棉的合體金剛出現,將會是一統天下的短顆真命天子。
                crazytalk 於 2016/11/04 09:12 回覆


                IP属地:广东11楼2017-06-23 14:40
                回复
                  keeneshen 於 2013/11/08 13:35
                  版大您好, 我又來了, 前兩天將Rutis中直貼上Tackfire-D, 星期三晚上試打了一下, 不太習慣, 可能是我的發力不好, 在練球過程中容易下網, 覺得彈性比較差, 好幾次連發下旋球都掛網, 須再找時間試試看, 同時試試接發球效果如何, 到時再跟您討教, 謝謝!
                  哈哈!您可能跟我犯同樣的錯,薄板中直只打一面是不夠力的。祕訣是背面再貼一面反打用的膠皮,重量可能要斟酌一下,如此一來速度會提升非常多,控球又好。我以前是用CJ-548(Rutis的前身,速度較慢)配上更慢、更重的Tackfire Special,背面貼一片較薄的Sriver,差這一片背貼膠皮,小貓可以變成老虎,甩尾的感覺特爽,連臺內下旋球都可輕易直接起板,遠抬回球有像石頭打到一樣的重量感,曾用這個組合幹掉過幾個乙組球員。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戰績太突出,這把拍子就被偷了,試試看吧!保證不一樣。
                  crazytalk 於 2013/11/08 16:24 回覆
                  #12keeneshen 於 2013/11/08 22:11
                  謝謝指教, 我背面貼了Crack 999, 再打看看囉!
                  嗯!如果反面已貼膠皮,那就有問題了。
                  我自己的經驗是Rutis雖然是薄板,但因為它那個G-Carbon的關係,弧圈球擊球卻偏向撞擊式打法,亦即拍面在擊球時不要太蓋板,用向前撞擊的力量取代摩擦,所以膠皮磨擦力很重要。像狂三一般板和NEO版,本來應該是NEO版速度較快,但實戰時,NEO卻會有咬不到球的感覺,反而一般版狂三,只要不蓋板發力擊球,通常都是一發斃命,用此拍的技戰術之一便是:己方發球時,第一板用加轉弧圈球吊高,第三板前衝弧圈沖死對手,十拿九穩。對方發球時,因為球拍膠皮組合特性速度慢又轉,回球就算切球冒高了,其旋轉度也常讓對手回擊失誤。
                  請您試試一般練球時,改用撞擊式擊球看看,應該會有不同的結果。另外因為此組合的確速度較慢,需要放開手去打,不用怕出台。
                  另外,如果覺得還是不習慣,可以參考一下網友CELLOBOY對RUTIS的評測文後面,其他網友的留言討論(小弟亦有發言),可能會有些值得參考的部分。
                  crazytalk 於 2013/11/10 04:13 回覆
                  #13keeneshen 於 2013/11/10 23:30
                  自己原來的打法是摩擦比較多, 撞擊較少, 容易拉出LOOP, 看樣子要修正打法了, 昨天打了兩個多小時, 有稍微比較熟悉了, 打算給自己多點時間去更熟悉此拍, 或許會換換皮感受搭配不同膠皮的差異, 此拍是請同事從日本亞馬遜網拍帶回來的, 應該不會輕易賣了它, 再次感謝版大的提點!
                  Rutis真的是把值得收藏的拍子,因為它的選材用料都是一等一的。那麼薄的拍身要能保持平整,裡面的技術層次很高超,我自己都還留著一把。
                  但是它的難配皮也是真的很困擾。基本上要脆、Q、彈:脆,指上膠觸球時的球感非粘非彈,而是兼具兩者的球感,低粘性大陸皮,如狂飆三就是,但非絕配。Q,指得是膠皮硬度適中,不會因為太透板而直接觸底,一種好像在用木板打球的感覺。彈,則是指海綿彈性要稍高,但個人試過傳統海綿會好於蛋糕海綿,因為蛋糕海綿貼硬板總有些虛彈的感覺。眼下最符合這些條件的有Stiga Calibra Tour H/ Xiom MUSA / BTY Sriver 皮付等等。換用這些膠皮,可能可以讓您在初期較容易適應,但實則是將Rutis變成一把平庸無比的拍子而已。
                  Rutis原本的設計定位就是弧圈結合快攻,超薄而拍形偏圓,適合台內小球的撕、擰、扣,拍面稍大、力臂增長和高硬度拍身則利於遠台相持和反攻。會建議使用Tackifire系列,就是因為這些特性,尤其您打中直,很容易就可以練成台內抽球,這樣的組合在台內彈性剛好,但遠台就需較好地發力。我自己的經驗是遠抬不大力反抽,反而用大曲度弧圈慢球爭取回近台快攻,很讚。
                  建議您在戰術上也稍作調整,別太輕易換拍或換皮,這個組合應該是不錯的。
                  crazytalk 於 2013/11/12 22:39 回覆
                  #14顆顆 於 2013/11/11 20:41
                  雖然如今都尚未跟隨版大的腳步購入YE7~~ 但現在用KKT4+3 配388B-1 仍是保持不錯的勝率 日前朋友還送了一隻從日本帶回來的 張怡寧5夾 話說 版大 對於這兩隻拍子有沒有建議能換哪張皮會比較搭 (因為一直被對手說388B-1已被禁用) 無奈啊~
                  388B-1被禁用?沒聽過。我手上還一張全新的!原來是顆粒半徑過大的關係,應該改版成合法的了。
                  YE7+環球889-2/563海綿2.0mm,始終是我的主戰拍,但最近很少拿出來打,許多球友很怕它,尤其是大學校隊的小朋友,是他們習慣發大力沖殺打法的剋星,打來輕鬆,很少流汗。
                  388B-1主要是打速度的,友誼802-40應該差不多。另外雙魚820A也是一絕,最近主打這一張。環球889-2若是配對海綿也能適合您的KKT4+3。
                  張怡寧五夾屬中硬度五夾,日、德系短顆應該都適合,尤其推薦Joola Tango Ultra,能抽能殺推擋速度極高,應是不錯的組合。
                  crazytalk 於 2013/11/14 14:07 回覆
                  #15keeneshen 於 2013/11/13 14:41
                  感謝版主戰術上的建議, 我會試試看, 另外, 是否請您建議類似打法的選手供參考, 原本重拾球拍只是視為運動健身, 所以, 未曾想過所謂的戰術, 眼見球友不斷精進, 激勵起自己也要進步的欲望, 是該思考什麼打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以及對敵的策略, 話說自己也四十幾了, 也沒那麼好的體力左蹦右跳了, 哈哈哈...
                  這裡快變成同為四十幾的五年級同學會了!笑!
                  最符合這種技戰術的是前大陸國手閻森,但考慮體力問題可以參考現任大陸國家教練秦志戩的打法,重穩定、旋轉變化多,而非一味快速猛攻,他是馬龍的直屬教練。
                  至於當紅的馬琳和許昕,要體力很好才行。這個就、、、
                  crazytalk 於 2013/11/14 14:06 回覆
                  #16CN 於 2014/02/26 13:31
                  請教nittaku lialox這把球拍是否適合正手平面反手短顆?若合適,可否推薦適合的膠皮組合?另外可否請版主如先前推薦正手短顆反手長顆的十支球拍一樣,推薦十支適合正手平面反手短顆的球拍?謝謝!
                  抱歉,LIalox沒打過,不好妄言造業。
                  十支正反反整球拍的配置?有點花時間,有空試試看。但先推薦您一把最喜歡的,拍子配好很輕、很軟但很有手感、屬於軟彈型,速度不是最快,是最全面、最穩定的比賽好贏球的配置:YE + BTY Solcion + Joola Ultra Tangle ,練球時的凶狠不是它的強項,但比球時的得心應手實在令人愛不釋手。
                  正反反正的打法以前慣用厚重碳拍,小球難處理,長球沒尾勁,空球又不夠飄。用七夾輕打咬不到、重打不夠力,這些缺點看李佳薇、陳靜的比賽視頻就很清楚,用上面的配置會有很意想不到的改善。
                  crazytalk 於 2014/02/26 14:40 回覆
                  #17路過的訪客 於 2014/03/28 12:20
                  大哥您好 我也是打顆粒的 長顆或短顆都有打過 但後來以長顆為主 打法異質攻守(除了削球以外) 正手中台弧圈打法(實力還不太夠退台) 想請教您檜木面材的拍子對於正反反生 或正反反長配置 好不好打呢 如nittkau piecea(厚五夾) nittaku septear(七夾)
                  或是加料的 cofferlait 我比賽比較喜歡相持 正手習慣軟皮(如海夫白鯊,R7Soft) 謝謝!
                  好問題,檜木打短顆、長顆都會有一種額外的持球感,所以日本國手中有兩位是用檜木拍打短顆(渡邊捋人用檜單: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45-gjYVFY0和小野思保用檜七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SOceICacbM)
                  Nittaku Piecea 和 Septear其實都是以弧圈球為設計指標的球拍,比較推薦您同廠牌的Narcus和Telion,面材都是檜木,其中Narcus大蕊是梧桐,攻擊力較大,可以退檯反拉。Telion大蕊還是檜木,且只有三夾設計,更接近檜單手感,兩把都適合正反反生和正反反長,端看您的喜好來選擇即可。
                  PS.福原愛用的Nittaku木吉他,雖不是檜木面材,但也頗受顆粒球友稱道。
                  crazytalk 於 2014/03/28 21:04 回覆
                  #18CN 於 2014/04/06 11:47
                  前幾天無意間在對岸網站看到一些老帖在談論STIGA TUBE OFFENSIVE(TO)和TUBE CARBO(TC)......似乎這二把球拍也曾經火過好一陣子,而且不少使用反膠,正膠或生膠的選手都曾經或現役使用......請教,這二把球拍是否適合正反反正的配置?謝謝!
                  Stiga TUBE技術和Nittaku 樂器系列的原理都是對木材的維管束空洞進行膠封,國中基礎生物教材就有教,植物的結構分細胞壁、細胞質。木材經過陳化、乾燥後,只剩下細胞壁。這種高壓膠封充填的動作可以增加木材硬度,這和現在較流行,使用真空碳化爐做的碳化處理不同。這些技術原來都是木材原物料加工的技術,這些設備家裡的木工廠都有,所以還算了解,但我比較偏好不處理的原木。WHY?????
                  曾打過球館裡被人遺棄的TUBE OFF,品相已經很糟糕,邊緣都已碎裂、、、、、可已想像這把球拍被操的很慘,打起來非常沒力!!!???因為能將木材硬化的膠或漆實際上都是不耐長期大力擊打震動的。所以TUBE系列最後都會脫力,因為膠質不堪長期大力擊打斷裂,當然業餘選手很難做到這樣,除了發力問題外,訓練量也不如專業選手,且專業隊有國家或贊助商不斷提供備用器材,所以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發現,就像L牌汽車是否真的專注完美?熟悉的車廠維修人員說法可不是這樣。反正可以維持上路時沒發現問題就是了。所以Tube系列的拍子,剛開始打都很犀利,當你打到很順手時(膠層質變壞一半),又得另買一把重新煉製。為了維持球拍趁手性能,犧牲一些值不值得因人而異。以上瞎說,沒批評廠家的意思,信不信隨您。反正又不是要天長地久,能贏球才是重點。
                  其實只要是夾板就會有脫膠的問題,但是單板很難調製出適合各種不同性質膠皮所需的性能,結構所需厚度也是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正反反正的球拍一直以來都很難配置,記憶中只有BTY Gergely、TSP Hino Carbon、Stiga CL、VPS、Nittaku Acoustic木吉他,比較適合正反反正所需要的彈打和軟咬手感。
                  作為正反反正打法代表人之一,Nittaku Acoustic木吉他會成為福原愛的主戰拍不是沒道理的。
                  她從小一直使用BTY adolescen,桌球王國雜誌專訪中刊出她曾打斷的球拍,裝滿了一整簍。正反反正打法的球拍耗損率是比弧圈打法高些。但Nittaku想出用小提琴琴身製作技術來製作球拍,實在是高明。傳說中的史特拉迪瓦力小提琴面板製作,就是在上漆時加入生物膠和火山灰,讓琴身的共鳴更高亢響亮,唱響數百年而不衰,耐用度超高。至於那個神秘的生物膠是什麼東西?至今仍是謎。Nittaku用的是什麼材質不知道,但耐用度和手感的確是口碑不錯。
                  STIGA TUBE OFFENSIVE(TO)和TUBE CARBO(TC)打正反反正是OK的,不推薦也不勸退,倒是您可以多看看想想,若不在乎名牌效應,Banda ORION碳板也許會更適合。
                  NOKIA名言: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的黑暗面,但大大的違反自然。
                  crazytalk 於 2014/04/06 16:29 回覆


                  IP属地:广东12楼2017-06-23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