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关注:28,991贴子:267,997

小议“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反映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古训,理解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法律甚至是延续千年的中华法系的根本法律思想。但是对于这句话 的真正含义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仍存在争论。本文就着眼于“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的重点词语并结合当时社会情况,法律制度来谈一谈我的理解。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16 12:40回复
    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出处
    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1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5-16 12:42
    回复
      那么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对于我们理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至关重要。翻译为:国君坐车和大夫坐车相遇,国君扶式 致意,大夫则需下车行礼。大夫坐车和士坐车相遇,大夫扶式致意,士下车行礼。而庶人不必拘于这种礼法,污辱性的刑罚不能用在大夫身上,行刑的人不宜适逢国君左右。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16 12:43
      回复
        这句话的字面上看是君王与大夫乘车相见 时的礼仪规范,这种礼仪规范对于庶人来说没有必要,也享受不起,同时下文又介绍了几种车的特点,都属于礼的范畴。下面我们针对“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几个重要概念来详细谈谈其中意义。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5-16 12:45
        回复
          二、刑和礼的所指
          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四大特点,分别是“礼源于祭祀”、“刑起于兵”、“礼刑结合”以及“家族本位”。“礼源于祭祀”说的是“礼”这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源于祭祀行为,而祭祀行为是由于人们对“天”的敬畏以及信仰,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 下,看天吃饭的情况下可以理解。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5-16 12:47
          回复
            而之后人们称帝王为“天子”,“天子”之下的人又被分为三六九等,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在人们所称“礼”的思想中反映了出来。“刑起于兵”讲的是古代的刑最早来自于军队,对军人违反法纪 的惩罚,是一种较为严厉的刑罚,与现在的“刑”意思相近,而又有不同。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16 12:48
            回复
              古代特别是中国古代法律发展早期,刑多指肉刑,手段较为残忍。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的“刑”讲的是所有成文法律,当然,这里不下庶人的“刑”自然不是这种意思。在周朝, 刑法的作用在于处置乱政:“周有乱政,而作九刑”2,九刑实为《九刑》是一部刑罚制度,也有两种看法,或认为是周公所作“刑书九篇”,或认为是墨、劓、宫、刖、杀、流、赎、鞭、朴九种刑罚。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16 12:49
              回复
                根据上文所述,用最为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说刑是不 好的东西,对人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人身的损害;礼是好东西,它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12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16 12:51
                回复
                  《中国法制史》 叶孝信 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二版 第29页 《左传·昭公六年》 资料来自《中国法制史参考资料》 王立民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9页三、上大夫、下庶人的意思这句话最关键也是最受争议的地方在于“上大夫”、“下庶人”是什么意思,对此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5-16 14:04
                  回复
                    有一种影响深远,也最广为 流传的说法是:刑罚,这种严厉的惩罚措施对于大夫这种贵族、官员来说没有作用,对于大夫、贵族犯法,刑法不予处罚(当时如果有刑法的概念的话);礼,这种高尚的行为规范对于平民百姓等地为低下的人来说没有适用的必要,对于庶人,特 别是贵族对于庶人不需要以礼相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5-16 14:07
                    回复
                      抛开时代背景,现在还有很多人持这种观点,比如对“大夫抚式,士人下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后半句的翻译:“礼不为下面的庶人而制,刑不为上面的大夫而制。”3另外一种看法则与上 面那种看法完全相反,这种观点的解释是“大夫不能因为身份的高贵而逃避刑法的规范,平民不能因为身份的低下而不受礼的熏陶和约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16 14:09
                      回复
                        这里把“上”解释为“以之为上”,把“下”解释为“以之为下”,从而完全推翻了第一种看法所持观点。比如复旦大学历 史学系的钱文忠教授在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讲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上”是“优待”的意思,“下”是“排斥”的意思,整句话意思是:士大夫也不会量刑上受到优待,老百姓不被排斥在礼仪之外。这不失为一种合理的解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5-16 14:11
                        回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正确的了解这句话的涵义,关键在于“大夫”与“庶人”的定义。在周朝奴隶制仍然广泛存在的情况下,“大夫”就是非“庶人”的奴隶主阶级,而庶人则是奴隶主阶级中的底层,在庶人阶级的下面只有奴隶。由此可见 ,庶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不是我们字面上看到的平民百姓即是庶人,根据时代背景来看我们就很明白的看出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16 14:12
                          回复
                            那么,既然都是奴隶主阶级的一员,虽然阶级差别大,难道刑罚就不适用了么?答案是否定的,不是不用刑 罚,而是对于“大夫”阶级不用残忍的肉刑,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九刑”,这也是出于对大夫阶级脸面的考虑。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5-16 14:14
                            回复
                              而对于庶人,则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当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我们发现可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这句话的涵义。“大夫”阶级对于立法者或 者统治阶级来说是“自己人”,而“庶人”则是外人,“大夫”只有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被贬为“庶人”被排除在自己人的群体,才需要用肉刑来惩罚。否则,根据家族本位的思想,对于自己人有所宽宥也在情理之中。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5-16 14: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