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吧 关注:4,375贴子:29,126
  • 8回复贴,共1

【典传国术】究竟是人练拳,还是拳练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武术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抗敌制暴,安全保身的技艺,还是修身养性,调理亚健康的好手段。
练了很久,迷惑了。拳,可以一直练下去,但,总得有个头吧,没头也可以,怎么知道我练对了呢?其实,练对了会有阶段性的成果出现的。最重要的是,先入门。入了门,就不必再在门外徘徊,而是可以一步步登堂入室。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比什么都重要。不一定非要能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至少会让人有信心,并充满幸福感。这才是对人生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习武入了门呢?那就是达到一种“拳练人”的状态。人刚接触武术,每天操练式子和基本功,这叫“人练拳”。操练到了一定火候,拳改变了人的运动模式、思维模式、情感模式,人的身和心都调整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运行轨道上来,人的言行思维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时候是拳推动着人的行为、认知取向,让人欲罢不能,自然而然地练下去,就是“拳练人”了。
人之所以能自然而然,不需要意志努力地坚持练下去,是因为摸到了拳之规律,尝到了甜头。以前吃的苦越多,这个甜味就显得越大,自然不愿舍弃,或者说压根停不下来。这个时候,可以说就算入门了。
衡量入门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在身体上把技术找对了。二是在心理上舍不掉了,甚至上瘾了。而后者尤其宝贵。有了这种心理,就会一直在这条路上探索、求知,技艺就会一直深入进展下去。而这两条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身体上有了感觉,会激起人的进取心、求知欲。心理上积极了,又会不断磨练身体。以至出现“不疯魔不成佛”的高境界学习状态。精确地说,这时是一种学与修兼有的状态。没有修,只有学,终有累的停止的一天。而只有修,没有学,也早晚会因枯燥或满足而停止。
这种状态,是在修练者逐渐摸索到拳之规律、人体运动规律之后,两者逐渐相合的产物。其机理是:外动引动了内动,内动又与外动相合。也就是拳谚讲的:内外相合。心意气力功,逐渐相贯通。这也是儒家追求的“知行合一”的境界。

有了这种萌芽,就可以肯定地告诉自己已经在武术之路上入门了。当然,后面的路还有很远,可是长征路你已经渡过大渡河,冲出了包围圈,到延安那是迟早的事了。
为什么说拳练人是内家拳入门的标志,难道不是外家拳入门的标志?外家拳入门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很深奥。它并不是习武必须知道的东西,只是武术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新的维度或视角用以讨论武术。
关于内外家之争论,似乎有半个多世纪了。
什么是内家拳?莫衷一是,无论是明暗之分,显隐之别,气技之分,劲形之别,在家出家之分,少林武当之别,门外门内之分,阴阳刚柔之别。但基本上都认为内家拳比外家拳高级,有品位上档次高大上。所以,内外家之分,说来说去,指的是习武的不同阶段,外家是内家的必经之路,内家是外家的深化提高。内外都要练,缺一不可。

清人黄百家在其撰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中,首次提到内家拳,言:有练内家拳者,动作敏捷、粘衣发力、犯者立仆。这说的其实是习武艺成后的境界。你如果到民间走访拳师,会发现各个拳派的有成就者都是这种表现。不管你怎么进攻,碰上他你就飞出去。按照黄百家对内家的描述,这些都应该算内家拳。
到了民国,唐豪首次在其文章中将太极、形意、八卦称为内家拳,并使其高大上于其他拳种。于是,造成了武林的口角现象:练太极、形意、八卦的极力强调自己的内家境界,以别于其他拳种,而其他拳种自然不服,直接否认拳术有内外家之分。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武林。
在口角中,佛道加入战团,少林(佛教)被污为是外家拳,而武当(道教)自誉为内家拳。其实如果实地考察一下,会发现少林拳跟黄百家描述的内家完全相符,当然武当拳也是。一个引起注意的很有意思的现象是:那些刚练没几年的都做不到犯者立仆,不管他是少林、武当,还是其他什么拳种。
所以,内外家之分,实为境界修为之分。它是一条完整道路上的前后两段。两段之间的路碑上,写着:拳练人界。


1楼2017-02-05 17:19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2-06 07:16
    回复
      楼主我在看书练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06 07:16
      回复
        “内家拳,外家拳”已经成了衡量拳好差的标志,实际上,拳本无内外,区分的标志是“气与丹田”。创拳之初,并无“气与丹田”之说,到了和平年代,才由道家引入,而有了现在的“内外之分”。内家未必就比外家厉害,练内家的要调息,外家的也一样要呼吸,丹田鼓起本来就是横膈膜升降引起的内脏移动,填充至小腹,而非“气”,如此而已! 改变了自己的“筋骨、关节、内脏”,将其提升至极限,您就是高手!


        14楼2017-02-06 17:24
        回复
          传统拳有很多是象形拳,不是模仿动物的外形,而是要其意,“猴之灵,蛇之毒,马之闯……”更重要的是知其由来。动物灵动,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不练肌肉,不练拳,却能够“无招胜有招”,关键在于其筋骨潜质,以及天生的“心颤身至”的能力,使其具备了速度和劲力,乃至“整身如球”的冲击力!“将功夫练到身上”,老虎、豹子每一次奔跑,就是一次绝佳的筋骨、内脏的盘练,我们也可以将拳融入生活,真正做到了“拳不离手”,才可做到事半功倍!


          27楼2017-02-09 16:31
          回复
            “轻出重收”这是拳诀中的术语,如果从字面意义来理解的话,很难有一个适当的解释,一般人都认为,既然是出击,一定是用全身之力以赴之,必定不会轻,收回来的时候,就如果拳向后拉开,不必用太多的劲力。既然不是,那又是怎么样的呢?这得从发劲的根源开始说。


            28楼2017-02-10 15:45
            回复
              我们知道人体“五张弓”,最核心也是最强悍的当属“脊柱”,也就是“身弓”,但最难练的也是“脊柱”,她是一个多关节连接,整条都充满着弹力,号称“大龙”。在发劲过程当中,最容易的就是以下段靠近尾骨一端“鞭打”发劲,这种方式使得脊柱上端,也就是“颈椎”会承受极大的冲击力,打得越多,头就越晕,甚至把自己打出“脑震荡”都有可能,所以不可取。


              30楼2017-02-13 16:24
              回复
                好贴


                31楼2017-02-15 10:36
                回复
                  楼主是练什么拳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7-05-19 1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