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朙吧 关注:2,266贴子:59,454

血色湮灭——南明兴亡录(原创长篇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1楼2016-08-29 20:12回复
    一、南京乱局
      公元1644年,甲申年,是战火连天、哀鸿遍野、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一年,这一年,华夏大地上的年号就有四个: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大西大顺元年(张献忠的年号挺有意思——“大顺”)。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而亡,留下了流传千古却又充满争议的遗言:“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对明朝的灭亡以及崇祯皇帝的评价,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们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本人就不插嘴了。只能说,崇祯皇帝之死标志着明朝作为一个全国大一统王朝的结束,南明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IP属地:浙江3楼2016-08-29 20:17
    回复
       南京的官员们虽然早就知道局势恶化,京师不保,但接到明确的北京陷落的消息,应该是在四月八日,淮安巡抚路振飞向当地官绅宣布了京师失守。面对朝廷如此重大变故,南京的官员们似乎显得束手无策,他们做的主要就是开会、开会、再开会,商议、商议、再商议,而且是“沉默的开会与商议”。并非玩笑,对于当时这些官员的表现,有这样的记载:“诸大老每集议事堂,惟相向攒眉,竟日无一语。或仰视屋之罘罳,咄嗟而已。间曰:‘事如不可知,将奈何?’竟以靴尖蹴地作叹息声,各各散走,以为常。”(陈定生《书事七则》)。


      IP属地:浙江6楼2016-08-29 20:19
      回复
        南京的官员们无所作为,其实也很正常,皇权社会,又是在这种动荡的局势下,官场老油条们的言行自然十分谨慎(平日里倒是有不少人慷慨激昂,骂皇帝骂将领,大谈精忠报国,一倒这时候么,沉默是金)。
          但要说南京的官员们真的一点事情也没干,倒也不是。他们大致颁布了三项政策,“禁止讨论敏感话题”(禁讹言)、“禁止人民群众自发组织保家卫国救皇帝”( 禁草泽勤王)、“调集军队北上救皇帝”(北上勤王)。除了第三项还算不错,其他两项,说到底还是为了“维稳”,为了维护南京官员们的地位。


        IP属地:浙江7楼2016-08-29 20:19
        回复
          四、皇帝“难产”与东林党(二)
          前面说了这么多东林党,现在回到南明册立新君的问题上来。有了前面的介绍,相信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东林党在后面的表现。
          当时的南京官员中,虽然派系甚多,但在立谁为新君的问题上,大体形成了“拥福派”和“拥潞派”。“拥福派”以路振飞、刘城、李清等人为代表,主张按照宗法制度与继承惯例,立福王朱由崧为皇帝,尽快稳定人心。“拥潞派”以钱谦益、吕大器、高弘图等人为代表,竭力主张国家需要贤明的君主,必须“立贤”,贤者何人?是潞王朱常淓。


          IP属地:浙江16楼2016-08-29 20:26
          回复
            前面说了那么多册立之争,似乎都是文官集团的内部斗争。接下来,武将、宦官之类的人也该出出场了。
            马士英与史可法商议妥当,准备迎接桂王登基。南京的官员们也基本无异议,毕竟吵了这么久,事情也该解决了。东林党本就是借拥戴潞王反对福王,既然福王不会登基,他们也就不闹了。然而这个看似大团圆的结局,却被武将和宦官无情打破。
            卢九德,时任凤阳守备太监,曾经伺候过老福王朱常洵,与福王一家关系密切。他当然希望福王朱由崧当皇帝,但这事通过文官,估计没戏,也只能找武将了。当时南明倚重的武装力量,主要是四位总兵的军队,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这四位总兵:


            IP属地:浙江20楼2016-08-29 20:29
            回复
              说实在的,太监和军人的办事效率比文官高多了,他们先让马士英写信给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明确说拥戴福王,韩赞周将书信给官员们看,官员们大为震惊,之前不是说好了……但是这些官员并无兵权,眼见武将们拥戴福王,也就不敢吱声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其实文官们也没理)。
              紧接着,“拥福派”先在凤阳皇陵立誓(凤阳为明太祖朱元璋老家),然后立即带兵出发,武装拥簇着福王朱由崧经浦口到南京,史可法欲哭无泪,也只能在浦口加入了“拥福派”的队伍……
              公元1644年五月初三,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就任监国,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正式登基为帝。至此,“难产”了许久的皇帝总算是出来了,南明弘光王朝正式拉开序幕。


              IP属地:浙江23楼2016-08-29 20:30
              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林党大呼小叫、喊打喊杀,但崇祯皇帝对阮大铖并不感兴趣,毕竟不过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说是阉党好像都还不太够资格,你们吵什么吵?不过,崇祯皇帝也在记录阉党名录罪行的《逆案》中给了阮大铖一个位置,以“交结近侍又次等”位列《逆案》第五等,永不叙用。
                阮大铖本想重新出山,结果落了个“永不叙用”,赔本赔大了。不过他是江南大地主,非常有钱,终日吃喝玩乐写戏曲,倒也不亦乐乎。由于东林党势力太大,阮大铖希望与东林党和好,但却因此惹恼了东林党的分支机构——复社,再次惹来大麻烦。


                IP属地:浙江30楼2016-08-29 20:37
                回复
                  1655年三月,“太子”到了南京,弘光皇帝让贵族官员们鉴定此人到底是不是太子。有些记载说,“太子”在与大家的问答中,不仅显示出对皇宫十分熟悉,而且还认识一些官员,所以是真太子无疑。其实,这类说法的传播者如果不是误信谣言,恐怕就是别有用心了。因为,王铎、刘正宗等人在崇祯年间曾经担任过东宫讲官,对太子的相貌举止非常熟悉,他们一眼就看出此人乃是假冒。冒牌太子被拆穿后,吓得差点尿裤子,急忙招供,不仅承认自己不是真太子,还说自己叫王之明,有人让自己冒充太子行骗。
                  在太子真假的问题上,王铎本人的奏章非常具有说服力。“臣一见即咤之曰:‘此假人假事,犁丘之鬼也,太子岂其然乎?’臣同旧礼部尚书北京端敬殿中侍班三年,例当考满升荫,为妬者沮之。尚记先帝东宫大目方颡,高声宽颐,厚背首昂,行步庄,立度肃。今臣立于面前曰:‘汝识我不?’应曰:‘不也。’曾谓三年侍班几之离者二尺有咫而不识臣为谁耶?臣已确知其伪矣。臣又问:‘讲书在何殿?’曰:‘文华。’岂知其在端敬殿也。又问:‘几上位置何物?’臣暗记其有讲读数目十个算子,乃竟懵懵罔知也。臣大怒,即昌言告诸臣曰:‘此人明明是假,此事确确可憾。’大咤曰锦衣卫命左右即缚之。无几何,此子乃垂涕长跪以求,哀愍曰:‘小人原是赝质,不过为人所玩弄,徒以此恐喝于诸侯耳。小人王其姓,之明其名,高阳人,父纯,母徐氏,有引小人者阴以诳诱焉。’”(王铎《拟山园选集》卷十一·奏疏四)


                  IP属地:浙江45楼2016-08-29 20:47
                  回复
                    太子的真假问题已经有了定论,另一个问题来了,这个叫王之明的人说,有人让他冒充太子行骗。那么这个幕后黑手是谁呢?我们来看另一份史料,“王之明者,顽童,故驸马都尉王昺之侄孙,途穷附高鸿胪之仆穆虎者欲南趋苟活,而穆虎居为利,遂谓子舆复出也。廷诘之日,诸讲官侍从谂视无一似东朝者,之明亦茫然。而靖南疏至,辄持两端,讼言不可诛,诛之祸起。”(黄道周《黄漳浦集》卷三十二)
                    黄道周的这段记载被广泛转载,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资料,幕后黑手似乎浮出了水面,正是此案的“报案人”穆虎。说实话,我并非是一个喜欢宣传“阴谋论”的人,但这件事,我真觉得没这么简单。穆虎,很有可能是一个背黑锅的,即便他真的教唆王之明冒充太子,恐怕也不是幕后主谋。


                    IP属地:浙江46楼2016-08-29 20:47
                    回复
                      十三、顺案与党争乱局
                      “北来太子案”所产生的影响,可谓是空前的。东林党人们自不必说,皇帝越说这个太子是假,他们越说这个太子是真。由于东林党人数量众多,影响力很大,导致天下骚动、朝野哗然,各种关于太子的消息满天飞……不过,北来太子案的最大影响并非是欺骗了一批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而是让一个武将找到了造反的理由,这个我们后面再说,现在先来说说“顺案”。
                      在南明弘光王朝的党争中,“顺案”虽然没有“打马案”的火爆,也没有“三案”的离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是南明党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光王朝的灭亡出了一份大力。
                      之前说了这么多,基本都是东林党在找事挑动党争,现在,也该说说东林党的敌对势力,马士英、阮大铖等人是如何表现的了。不过仔细说来,这个“顺案”,倒也并非是马士英和阮大铖炮制的,而是东林党最先提出的。


                      IP属地:浙江50楼2016-08-29 20:49
                      回复
                        第三、大顺政权在军事上的短视与混乱,更是可悲可叹。李自成在军事上没有长远规划,基本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状态。从西安向北京进军途中,李自成的大军曾经遭遇明将周遇吉顽强抵抗,死伤惨重。刚刚还高呼“嗟尔大明,气数已尽”的李自成,竟然吓破了胆,打算先回西安“休整”再说。不过,此时的明朝将领们也吓破了胆,大同、阳和、宣府等地的明朝守军纷纷派人与李自成洽谈“投降事宜”,才重振了李自成东征的信心。所以说,大顺军所谓的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无非是因为明朝自身土崩瓦解,让李自成捡了个便宜而已。
                        在山海关战败后,李自成一路西逃、茫然无措。清军在战略上也有失误,曾经一度停止对大顺军的追击。但李自成非但没能抓住喘息之机翻盘,反而仅在山西留下少数兵马,率主力慌忙逃往陕西。在陕西战败后,李自成又做回了“流贼”,几经辗转,逃到湖北襄阳一带,这一地区原有大顺军大将白旺率领的七万大军镇守,让李自成“军旅复振”。不过实力再度增强后的李自成不听白旺固守襄阳一带的建议,放弃了大顺政权最后的“根据地”——襄阳、荆州、承天、德安。大顺军将士们再次目睹大片“国土”被轻易放弃,悲痛不已,士气十分低落,很快又被尾随而来的清军打得大败……
                        大顺军在军事组织上也十分混乱,其一大特点就是广泛收编各地的“流民”,却没有合理的安置,所以一直有大量“随军家属”跟着军队行进。在李自成看来,似乎打仗就是拼人数,人越多越好,根本不明白兵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拖家带口乃是兵家大忌,大量的老弱妇孺和辎重让大顺所谓的“百万之众”在遭遇以骑兵为主的清军时,既打不赢又逃不走,只能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溃败。而且“流民”们不少都携带疫病,导致大顺军屡屡爆发传染病,严重降低了战斗力。
                        “大顺”败亡之后,“大清”凶恶的眼光很快转向了“大明”,繁华的江南,也很快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IP属地:浙江58楼2016-08-29 20:56
                        回复
                          暂时更新到这里,我有写了章节之后,回头看看,然后进行修改的习惯,所以这个帖子的内容和发在其他两个贴吧的帖子内容略有一些不同,更完善一些。


                          IP属地:浙江59楼2016-08-29 20:59
                          回复
                            前排


                            IP属地:法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16-08-29 22:51
                            收起回复
                              十五、“借虏平寇”的成因
                              弘光王朝在建立之初,就面对着一个复杂多变的外部局面。由于自身的实力有限,加之党争内斗严重,弘光王朝要想在凶险异常的乱世中生存,必须有一套高明的对外策略。而弘光王朝的对外策略——借虏平寇,也历来被无数的文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们所诟病。虽然我也觉得,南明的这一策略是消极的、保守的、弊端严重的,但也不该脱离实际看问题,一味的痛骂弘光君臣,却忽视了当时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情况。
                              弘光王朝的所谓“借虏平寇”,就是与满清交好,借用清军之力,平定“贼寇”李自成,然后再视情况选择与清方是战是和……弘光王朝内,无论“忠臣”还是“奸臣”,都赞同这一策略,史可法、刘宗周、马士英等高级官员都是这一策略的提出者与实践者。应该说,这一误国策略的出现,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其实是非常无奈的。


                              IP属地:浙江62楼2016-08-31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