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乡村医生吧 关注:1,394贴子:4,767
  • 3回复贴,共1

乡镇卫生院重回“大锅饭”时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导语:药品采购政策的设计不能“闭门造车”,应该针对基层的现实情况“这两年,我们重新吃上‘大锅饭’了!”一位卫生院院长说城市医院的就医人数出现上涨,但乡镇卫生院不升反降
  裹挟于时代风潮中的乡镇卫生院几经兴衰。“新医改”推出几年后,作为老百姓身边的医院---
乡镇卫生院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其中,有些变化值得欣喜,而有些变化则值得警醒。日前,记者相续走访了沧州市7个县(市)的多家乡镇卫生院,听到乡镇卫生院院长们说得最多的,是困扰目前乡镇卫生院发展的“药”“人”等难题,而这些难题无不暴露出现在对乡镇卫生院“管得过死”,已经削弱了乡镇卫生院的活力,直接影响了乡镇卫生院服务百姓的能力。
  一句玩笑话里的苦衷
  在实行新医改之前,沧州某乡镇卫生院有1300多种药。2月10日记者采访时获悉,现在该院还剩300种药。1月份时,卫生院按照规定通过网络上报了200种药品的采购申请,到记者采访时还有50多种没送到,其中包括许多急救药和常用药。
  在另一家乡镇卫生院,记者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据介绍,乡镇卫生院所使用的药品必须严格控制在基本药物目录里,乡镇卫生院没有采购的权力,只能通过网络向上申报。但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药少,二是实用性差。药少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用性差体现在越是基层最需要的常见药越缺,倒是像治疗“血友病”的药竟然能在乡镇卫生院里找着。一名沧州某大医院的医生说,像这样的药,一家乡镇卫生院“有可能一辈子都用不着”.
  记者从沧州多个县(市)多家卫生院了解到的情况也同样如此。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有的医生开一张药方,去拿药时因为没药有时要改个两三回。还有乡镇卫生院的院长跟相熟的村民开玩笑,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什么药你再得什么病。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也透露出如今乡镇卫生院在药品方面的“短板”.一位卫生院院长说,药品采购政策的设计不能“闭门造车”,应该针对基层的现实情况,以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作为优先考虑的条件,“不能‘统得过死',不能搞’一刀切‘”.
  “干多干少一个样”
  “这两年,我们重新吃上’大锅饭‘了!”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
  据介绍,从2012年起乡镇卫生院实行“定收定支收支两条线”.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乡镇卫生院医生积极性的降低,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真正的业务骨干一个月多挣不了几百块钱。
  “医改之后,原先不上班的、干不了什么的,都回来上班了,造成人才’逆淘汰‘.”一位乡镇卫生院院长说,这是一种奖懒罚勤的制度。一家乡镇卫生院红火的时候,“看病的人排队排到了街上”,有的业务骨干甚至能拿到上万元的工资,但现在差不多都是一千四五百元的样子,“连尊严都没有了”.
  不仅如此,还有院长对“收支两条线”提前“预算”一年能治多少病人表示不解:医院不是企业,不是流水线,怎么可能在年初就能“预算”一年收治多少病人呢在院长们看来,这样的管理制度剥夺了乡镇卫生院的自主经营权,无法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除了造成乡镇卫生院业务下滑,更严重的后果是造成医生看病时“能推诿推诿,能转诊转诊”:看病还承担风险,不干活儿也不少挣,何必呢。这样的局面如果持续下去的话,直接伤害到的正是广大群众。
  乡镇卫生院的无奈
  记者走访多家乡镇卫生院时还了解到,有的乡镇卫生院曾经能够开展一些手术,比如接生、阑尾炎、疝气等,让群众在家门口花很少的钱就能解决问题,但现在因为种种原因,乡镇卫生院几乎不再开展手术,群众只能往县里、市里去,增加了许多麻烦,也增加了经济上的负担。而且,这种情况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车停不下,电梯上不去”,“大专家做小手术”.
  在人员管理上的“管得过死”是乡镇卫生院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一位院长说,按照“1000∶1.1”的比例来配备乡镇卫生院人员是几十年前的标准了,代表的是一种最低层次的需求、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能力。显然,这已经与现在的现实情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不相符合。但是,因为“收支两条线”,现在乡镇卫生院在用人上几乎没有自主权,有些卫生院里,工作了多年甚至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的“临时工”只能回家,有些业务骨干即使医院想用,也因为编制和工资问题而无能为力。
  据介绍,乡镇卫生院如今承担着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村医管理的职能。其中在公共卫生上这几年国家十分重视,投入很大,也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在采访中有多名卫生院院长提出,在建立健康档案这项工作上,应该考虑到实用性,也就是说不应“为建档而建档”,而是真正实现医疗信息的共通共享,不然,很有可能会沦为一种形式。这种现象值得警醒。
  乡镇卫生院被“捆绑”的地方还有不少。有一家乡镇卫生院曾经辐射到沧县、河间、献县、泊头等多地,但现在因为新农合的报销问题,它的服务半径明显萎缩。院长说,这其实是剥夺了群众选择医院的权利。
  乡镇卫生院应成“健康守门人”
  沧州市卫生行政部门一位一直关注医改进展的有关人士对于目前乡镇卫生院所存在的问题深感焦虑。他认为,通过一组数字可以看出,新医改之后,国家的累计投入不断加大,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在增加。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居民看病的负担却并未减轻。因为衡链病负担的真正指标应该是个人卫生支出占纯收入的比重,而从近几年来看,这个数字不降反升。农民个人卫生支出远远高于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幅,这表明医保政策所带来的好处正在被迅速抵消。
  在他看来,新医改“保基本”的目标大体实现,但“强基层”的目标还未实现。近几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幅投入,乡镇卫生院发生了很大变化,硬件水平提上去了,但服务能力却没有随之“跟上来”,无法吸引群众就医,造成资源浪费。这是因为我们的投入“习惯性”投到房屋、设备,而忽略了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和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等方面的改革。
  这位人士认为,乡镇卫生院应该成为当地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从目前来看,乡镇卫生院显然无法胜任,在诊断、治疗、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新医改所致力的“分流患者”,缓解大医院压力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两年,城市医院、县医院的就医人数都出现了上涨,但乡镇卫生院“不升反降”.他期望着在新的改革中提升统筹层次,将公益性考核机制作为政府考核的“指挥棒”,打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攻坚战;不断探索医疗服务一体化体系的改革之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支持医生多点执业,让医生“流”起来,让信息“流”起来;着力城乡公平,实现分级医疗。
作者:李家伟 来源:燕赵都市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10 07:19回复
    路过看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5-22 20:09
    回复
      呵呵 么有用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25 22:53
      回复
        路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6-30 06: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