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空文学吧 关注:56贴子:694
  • 4回复贴,共1

点穴诗人,揭示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点穴诗人,揭示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李长空组诗《人在他乡》赏析


诗人李长空在《长空诗话》中指出:“诗,不是权贵者官邸客厅的摆设,不是喝血者庆功宴席的酒浆。诗,是带血的荆棘——人民苦难的记录;是燃烧的子弹——为真理的胜利,从诗人的心底喷出的热血。因而,诗学是人学,是社会学,是揭示人和社会的底;诗歌是审判,用未来审判现在,用人性的真善美审判人性的假恶丑。……诗,抒情言志之物。作为一种传播载体,诗不能仅仅抒发一己之情,还须言大我之志。作为诗人,还须竖起道德之剑,成为道德和公德的立法者、引导者和监督者,成为当时社会情况的记录者。……优秀的诗人不仅要有生命意识,更应有使命意识;他不仅要将诗的视觉对准人的心态,更应将诗笔直指世态。只有这样,诗歌才能既有人性的纯美又富有时代气息。”,读他的近作《人在他乡》(组诗),使我深以为然。
组诗抓取富有典型意义的异乡人生活场景切入,力求用最平实、最简单的句子道出诗人发现的社会生活的亮点或者深层次的现象,让读者真切感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异乡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旨在深度、广度、层次、意境、视野上还原这个弱势群体的本来面目,读来使人沉重、感动和深思。

▲揭示异乡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境遇

伴随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其浩瀚之势持续二十余年,至今仍方兴未艾。亿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农民工已渗透到城市社会的各个角落,并成为一些产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用瘦弱之躯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然而,农民工进城务工在择业上普遍遭遇就业歧视。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种,工伤事故频频出现,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更是全国性的大难题。组诗中对进城务工的异乡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境遇给以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揭示。



1楼2008-07-10 16:40回复
    ●厂妹小花
     
    下班铃终于响了
    不堪负重的小花
    拖着疲惫和困乏
    来不及吃喝洗漱
    就把自己
    扔在铁架床上
     
    豌豆花一样的年龄
    随着流水线凋落
    直到半截手指
    成了破碎的梦魇
    她才终于有了
    暂时的假期

    《厂妹小花》直击底层生活,用质朴的文笔抒写朴实的工厂底层打工人群。诗歌画面沉重无奈,意境凄苦悲凉,是一首言浅意深的现代短诗。全诗仅十二句,就勾勒了三幅生活画面,非丹青妙手不能得之。“下班铃终于响了/不堪负重的小花/拖着疲惫和困乏/来不及吃喝洗漱/就把自己/扔在铁架床上”,通过写实场景,再现了工厂打工的异常劳累和极度困乏的生存画面;“豌豆花一样的年龄/随着流水线凋落”,运用生花笔触,形象地描绘出打工岁月的凄苦和无奈;“直到半截手指/成了破碎的梦魇/她才终于有了/暂时的假期”,出人意外的结句,更是点痛了整首诗歌的神经,强化了画面的悲情色彩和意境的悲凉氛围。品读之,其情其境,其画其意,让人沉思和嘘吁不止。

    ●补鞋匠老李
     
    坐在僻静的角落
    总比人矮半截
    居高临下的顾客
    常常为了补鞋钱
    跟他计较半天
    他已经习惯了
    忍气吞声
     
    皲裂的手握紧钉锤
    一下下敲打着
    岁月的艰辛
    刚挣来的血汗钱
    又被他塞进了
    永远填不满的
    生活窟窿

    《补鞋匠老李》是一幅人物素描。诗歌语言朴实、简洁、形象,通过精选生活化的意象“坐在僻静的角落”、“矮半截”、“忍气吞声”、“皲裂的手”、“血汗钱”,将其诗意巧妙地衔接起来。“敲打着岁月的艰辛”,比喻自然朴实;“永远添不满的生活窟窿”,让诗歌有了情感的提升,完成了诗歌主体形象的雕塑。这些意象虽未直接抒写情感,但景语即情语,景语中蕴涵浓浓的情思,它们所承载的意境是无奈和灰暗的。诗歌中没有大呼大叫,没有华丽辞藻,没有刻意渲染意象,便活生生地托出一个真实的、饱蘸沧桑苦痛的、象画家罗中立的《父亲》形象一样的人物,诗意沉重情丝力透纸背。至于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还有许多故事情节,都在诗外,留给读者寻味空间。


    2楼2008-07-10 16:41
    回复
      ●拾荒的阿婆
       
      她拼命地翻找着
      在霉味的垃圾筒
      在腥臭的荒废地
      在一切有易拉罐、塑料瓶
      废纸片、破铜烂铁的地方

      伛偻的背驼成一座山
      和一个个沉重的日子
      直到看到“宝贝”
      她阴黯的目光
      突然变得有神起来

      《拾荒的阿婆》语言通俗自然,包含着对生命的悲悯和感动。“在霉味的垃圾筒/在腥臭的荒废地/在一切有易拉罐、塑料瓶/废纸片、破铜烂铁的地方”,她“拼命地翻找着”,写出了拾荒阿婆艰难的生存境况;虽然“伛偻的背驼成一座山/和一个个沉重的日子”,但老人并没有因此而绝望,每当看到“宝贝”,她阴黯的目光就会“突然变得有神起来”,生命因在困境中闪现出来的执著信念而感动,读来令人心酸。老人家,你什么时候才能够颐养天年呢?

      ●经理阿成
       
      出差时他已经
      不用坐火车
      改乘飞机了
      工资也增加了不少
       
      只是物价
      还在飞涨
      他买房的愿望
      又落了空

      《经理阿成》表现物价飞涨对异乡人生活的影响。阿成经过自我奋斗,虽然从普通职员提升为经理,“出差时他已经/不用坐火车/改乘飞机了/工资也增加了不少”,但面对不断飞涨的物价,“他买房的愿望/又落了空”。“打工皇帝”尚且如此,普通劳工的生活境况就可想而知了。诗歌关注民生话题,虽简朴但平实有力,揭示异乡人生活一针见血,很是打动人。


      4楼2008-07-10 16:42
      回复
        ▲讴歌异乡人的人性光辉和人情美

        作品取材于现实,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以深切的人道主义同情心关注着弱势群体,反映他们的艰难和辛酸,歌唱他们质朴善良的优秀品质,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底层劳动者形象。这一点上,长空不同于一般知识分子出身的诗人作家,他不是以悲天悯人的目光居高临下注视底层人民,也不是施舍同情和关怀,而是把自己融入他所描写的民众之中,因此长空诗歌中的弱势人群,常常闪烁着人性光辉和人情美。

        ●残肢人阿三
         
        他没了腿,以双手代步爬行
        他爬过清晨,爬过黄昏
        爬过天桥、马路、市场
        在烈日下,在风雨中
        他艰难地爬着,爬着......
         
        今天,他爬到了
        赈灾箱前
        不是为了乞讨
        而是为了捐款
         
        《残肢人阿三》是现实主义的佳品,歌颂一个生存艰难的残肢人在大悲大爱的时刻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诗歌没有写他为何会“没了腿”,这里面的故事情节都在诗外,留待读者自己去领会;“以双手代步爬行/他爬过清晨,爬过黄昏/爬过天桥、马路、市场/在烈日下,在风雨中/他艰难地爬着,爬着......”,短短几行,写出了他行进的艰难和生存的不容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残肢人,在人类灾难中,“他爬到了/赈灾箱前/不是为了乞讨/而是为了捐款”,一个爬着的小人物站立起来了,那些泯灭良知的健康人相信也会被唤醒吧?!

        ●建筑工老张
         
        连续60个小时
        搅拌混凝土的老张
        换下来后顾不上睡觉
        就匆匆跑来把我推醒
        “起床了!起床了!
        赶紧带我去卖血点!”
        老张说这话时
        让我大吃一惊
        半月前他才卖过血
        怎么又要去卖?
        “娃儿们就要上学了……”
        这个倔强的老头
        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
        “我们今生就这样了
        娃儿们的路还长着呢!”

        《建筑工老张》一诗,诗人用欣赏的口吻写一个勤劳的异乡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做建筑工挣钱。在诗人看来,人无等级差异,工作无贵贱之分。基于这种人人平等的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他笔下的清洁工被塑造成一个可爱可敬的普通劳动者。他“连续60个小时/搅拌混凝土”,其劳累疲乏程度可想而知,但他“换下来后顾不上睡觉/就匆匆跑来把我推醒/‘起床了!起床了!/赶紧带我去卖血点! ’”,这让“我”大吃一惊:半月前才卖过血的他,怎么又要急着去卖啊?“娃儿们就要上学了……我们今生就这样了/娃儿们的路还长着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把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让我们该说什么好呢?! 诗歌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最底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尊敬。


        5楼2008-07-10 16:42
        回复
          诗人以宽广的胸怀,关注现实,歌唱人生。对异乡人生命的关怀、对异乡人劳动价值的尊重、对在异乡的普通劳动者命运的关爱,使他的诗歌充满了以人为本、人类平等的人文精神。作为有强烈现实感的诗人,他的诗歌也聚焦了许多现实问题,对社会有理性的审视和锋利的批判。

          ●凉山童工
           
          还没有玩遍村寨
          就让父母掏空书包
          像白菜一样
          被陌生叔叔批发
           
          喘着粗气的日子
          已经习惯接受鞭打
          像浮萍一样
          漂浮着不想回家
           
          《凉山童工》取材于真实社会事件。据新闻报道,工头们利用所谓高薪的诱惑,把童工们从凉山州各个贫困家庭中搜罗出来甚至是直接拐骗出来,一批批运送到东莞,再从这里一车车发往珠三角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他们常被打骂,几天才能吃一顿饱饭,一些小女孩甚至惨遭强奸。工头用低廉的价格,将他们“批发”给工厂。童工们从此在污辱与高强度劳动中度日。当他们被政府解救后,部分童工说:“我不想回家,我爸爸妈妈已经把我卖了。” 
          诗歌开篇就满含涩泪:“还没有玩遍村寨/就让父母掏空书包”,小小年纪就让自己的父母当商品一样变卖了,可叹可悲;不仅如此,还“像白菜一样/被陌生叔叔批发”,实在可恨之极!“喘着粗气的日子/已经习惯接受鞭打”,这对于童工们来说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啊;但他们被解救后,却“像浮萍一样/漂浮着不想回家”,不是“不能回家”,而是“不想回家”,这之间的差别,我希望能够引起我们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

          ●牛杂嫂
           
          她一直起早摸黑
          推着牛杂摊
          在学校附近转悠
          锅里的牛杂
          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许多孩子上学时
          或下课放学后
          跑过来买
          其中有一个
          是她的亲生女儿
          她也叫她“牛杂嫂”
           
          《牛杂嫂》挺让人百感交集的。“她一直起早摸黑/推着牛杂摊/在学校附近转悠”,一个勤劳的小商贩妇女形象便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锅里的牛杂/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点出了她做牛杂技艺的专业;“许多孩子上学时/或下课放学后/跑过来买”,说明了她生意的红火,看似无意,却为下文做好了铺垫;“其中有一个/是她的亲生女儿/她也叫她‘牛杂嫂’”,末句异峰突起,亲情因贫穷和虚荣而失语。让人们不禁要问:儿不嫌母丑,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 从而提升了诗歌的主题意蕴。


          7楼2008-07-10 16: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