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子网吧 关注:9贴子:84
  • 0回复贴,共1

解读 《道德经》 第一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读 《道德经》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1)天地之始,有名(2)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曒(3)。
此二者(4)同出而异名(5),同谓之玄(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7)。
一 :总论
《老子》真经开篇三个“道”,是全文的总纲,老子就是依据这三个“道”给世人留下了一部最经典的哲学巨著。对这三个“道”,二千五百多年来,从韩非子,庄子解老至今,诸多哲学家、思想家、学术派别的学者、专家及诸多帝王,他们覃心竭力地对它进行解读和阐发,可始终无人能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对“道”的认识仍然是一头雾水,于是,就出现各自其说,众解纷云的现象。正如一些学者所言:“《老子》一书很少有人能读懂它”。正因为难读懂它,所以,从上世纪后半叶起,在学术界就引发了《老子》一书是唯物论和唯心论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从而引发一些人对老子思想的误解。
下面依实例看古今研老专家、学者对三个“道”的解读:
在殷旵先生著的《中和之道》一书中第244页,一位大学生向殷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一、“道”是什么?二、《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中三个“道”字如何解释?
殷旵先生的回答:《老子》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这三个“道”字,从古到今争论不休,刚才讲课的时候就讲到这个问题。去年八月份的一次老子研讨会上,就为这个“道可道,非常道”争论得几乎要打架,当然不是真打,吵得非常激烈,如果要给个明确的答复,只能说很遗憾,真的讲不清楚。
有人说,前面一个“道”是讲自然规律的“道”,第二个“道”是讲说话的“道”,是“说”的意思,如:“道”如果是能说出来的就不是常道。
但有人非常细致,到古书里去查,查到老子那个时代,哎呀!“道”没有“说话”的用法,根本没有。那么你把第二个“道”解释成“说”不能成立……
也有人从健身的角度来分析这三个“道”字……
我翻阅过很多《道德经》解读本,对这三个“道”的解读,意见分歧很大,各自其说,众解纷纭……
下面举几个例子供大家参阅:
1、《老子河上公注》一书解读:
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非自然长生之道也,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晖,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2、三国时期(魏)王弼著《老子注》有解: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
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示造型,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明也。
3、唐代皇帝李隆基著《唐玄宗御注道德经》卷之一有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者,虚极之妙用。名者,物保之所称。用可於物,故云可道,故云可名。应用且无方,则非常於一道。
4、朱元璋御注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经卷上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上至天子,下至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当行过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道犹路也,凡人律身行事,心无他於,执此而行也,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执而不改,非常道也。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盖谓过人之大道。道即成,名永矣。即非常名,可行焉,可习焉。
5、近代南怀瑾著《老子他说》一书有解。
头头是道
道有三种意义:
(1)“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
(2)“道”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上的道。
(3)“道”是指形而上学的道。
6、台湾学者陈鼓应先生著《老子评传》第五章:老子的“道”论之二有解。
“道”的形而上之意义。
这一段中有一句解:《老子》第一章的开头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只是为了方便起见,为了论述、描述的需要,才不得已“强字之曰道”。
7、和尚坡主著《道德经讲义》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坡解】
“道”可以说,但不能用说一般事物的方法来说,形容他是可以的,但只位于用形容一般事物的方法来形容。
8、陈光柱著《老子研究》一书有解:
道:在《老子》文中“道”有两种:一是指“常道”,路也;二是指“非常道”,理也。
道可道,非常道:“道”字,之所以可称谓为“道”字,就不是大家习见的道(路),是“道理”也。是思维中一定的“路径”(看不见的路径)。
9、当代学者王蒙先生新著《老子的帮助》一书有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
大道是不好讲述的,讲出来的都不是那个最根本,最本质的、最至上、最主导、最永恒、最深刻却也是最抽象的道。而是现象的、一时的、表面的与廉价的一般见识。
10、开泰先生新著《道德经解读本》有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是可以阐述解说的,但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大道。道名也是可以命名的,但是并非完全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的道之名。
看吧,各自其说,意见不一,众解纷纭。
朋友!你知道这里的原因吗?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们不知道老子的“道”是从那里演出来的,也就是说,不知道老子是如何得“道”的,如果找不到老子得“道”的依据,那么,老子“道”的科学体系便失去了认识基础,所以也就成论海市蜃楼。
二:揭秘与解读: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要读懂这三个“道”的内涵,首先要弄明白老子是如何得“道”的?“道”的内涵是什么?这一难题乃是一个“千古之谜”,从古至今诸多研老专家、学者对“道”的认识仍是一头雾水,各自其说,众解纷纭,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这一“千古之谜”今已被我揭晓,在我的《精解老子三道》一书中已有了答案:老子的“道”是从“天书——河图”中演绎而得的,千年以来,在易学领域有个共识:就是“易道同源”。我们知道,人祖伏羲得“天书——河图”演绎先天八卦,后成书于《易》,时隔三千多年后老子又依据“天书——河图”演绎而得“道”,这里《易》和“道”都源于“天书——河图”,“易道同源”的“源”就源于“天书——河图”中。老子曰:“我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中“强字”的“字”就是指“天书——河图”中的那个“字”,老子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依据它的形和意叫它个”道“吧。(形和意为甲骨文的象形字、会意字,它指代“河图”)。又根据《易》理,我们知道“天书——河图”是大宇宙的缩影图,以此推定:老子的大“道”就是指大宇宙。这个大“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中的第一个“道”。根据《老子》经文内容可下一个定论:这个大“道”就是“天地之母”。(天指太阳,地指地球)可称之为“宇宙混沌大道”。以此定论:老子的“道”其本意就是一个“字”,可“她”真正的文化内涵就是一阴一阳,(“河图”中白圈为阳、黑点为阴)可是,世人哪里知道老子的“道”又是一部“天书”。不是吗?老子用一个“道”给世人留下了五千言真经的哲学巨著。这就是人们读不懂“她”的主要原因。再根据遗传基因的科学原理:“宇宙混沌大道”衍生成的“天地”(天指太阳、地指地球)同样也是“道”,称之为“天地之道”,即“可道”的“道”,那么,天地交感生成的万物呢?同样也都是“道”。(万物指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类)这个“道”就是“非常道”。
老子依据“天书——河图”演“道”的内容:请看《精解老子三道》一书的第一章,这里不作详述。
《老子》真经的内容总体可分为:“论道”部分和“为道"部分。"论道"中重点论证了:宇宙、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万物即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类),“为道”中重点论证了人生的哲理。三个“道”分别暗涵着:宇宙、天地、万物。第一个“道”指的是“宇宙大道”,“可道”的“道”指的是:天地之道,(太阳、地球)“非常道”指的是:万物之道(万物为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类)。
老子又告诉世人,每一个不同的“道”都应该有自己的名字。所以,三个名分别是三个“道”的代号,第一个名是第一个“道”的代号,“可名”是“可道”的代号,“非常名”是“非常道”的代号。
下面根据《老子》经文的内容分别给这三个“道”加以定义命名并解读其内涵。
1、第一个“道”命名为:“宇宙混沌大道”。
其内涵:宇宙生成论、宇宙混沌论、宇宙进化论。
2、可道的“道”命名为:“天地之道”。(天地指太阳、地球)
其内涵:天地生成论、天地进化论。
3、“非常道”命名为“万物之道”(万物为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类)。其内涵:万物生成论、生物进化论。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个宏观的全新的科学体系。因为在《周易》这部哲学著作里只写到“天地与万物到人类”之间的辩证哲理,没有“宇宙”学,《老子》真经不仅注有“天地与万物到人类”之间的辩证哲理,而切把天地之前的混沌大宇宙全新的逼真描绘出来,并阐明混沌大宇宙与天地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老子是天下第一位提出“宇宙生成论、宇宙混沌论、宇宙进化论”第一人。为近代物理学家研究宇宙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译文】
“宇宙混沌大道”经过漫长时间的“气化”可以衍生成“天地之道”,天地生成之后,自身又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进化之后,靠天地之阴阳二气交合化生了万物之道。
关于“河图”这部中国最早的“无字天书”在《精解老子三道》一书中有详解,该图内容极其深奥、玄妙。该图白圈为阳,黑点为阴,伏羲得“天书——河图”演绎先天八卦成书于《易》,我们看:《易》文化的核心是:一阴一阳:那么,老子依据“天书——河图”演绎而得的“道”,其文化的核心也是:“一阴一阳”。这正是“易道同源”。故有:中华文化是“阴阳文化”之称。
注:
《老子演道》的详细内容请看《精解老子三道》一书第一章。
解读:
无名(1)天地之始,有名(2)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曒(3)。
此二者(4)同出而异名(5),同谓之玄(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7)。
【注释】
① 无名:指“宇宙混沌大道”,这里指第一个“道”。 ②有名:指“天地之道”。(天指太阳、地指地球)
③ 曒(jiao,四声):边际,这里有端倪之意。可以想象为天地生成时那惟妙惟肖的玄神。
④ 此二者:指天地初生的二个物体(太阳、地球)。
⑤ 同出而异名:指天地生成时,这二个物体同时从“宇宙混沌大道”的“母腹”中“生”出来,它俩的名字却不同,上面的命名为“天”,下面的命名为“地”。(好比一对龙凤胎)
(6)玄:妙。内涵:人们无法揭开其中的奥秘。
⑦ 众妙之门:众:泛指宇宙中的所有星系,众多的物体都是从“宇宙混沌大道”母体之门生出。门:“道”之心。
第一句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指“宇宙混沌大道”。老子为何用“无名”来指代“大宇宙”呢?因为在老子那个时代还没有“宇宙”这个名词,“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较老子时期晚两了百多年。
无名天地之始:指明了“宇宙混沌大道”是“天地”的“生母”; (始:左为母之意,右“台“字为天地之意。此为甲骨文的会意字)。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指“天地之道”,因为天地都有了各自的名称(天指太阳,地指地球)。“有名万物之母“指明了天地是万物的“父母”,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称天为“天父”,称地为“地母”,故有“天父地母”之尊称。这句中的“始”和“母”的内涵是不同的,可见老子用词之精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间的紧密联系:“无名”对应的是第一个“道”,暗涵“宇宙混沌大道”。“天地”所对应的和“有名”对应的都是“可道”的“道”,都指“天地之道”。“万物”对应的是“非常道”,暗指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类。
第二句
故常无,浴以观其妙;常有,浴以观其徼。
“常无”的“无”:指“宇宙混沌大道”中看不见、摸不到的阴阳二气(易中哲理),天地是怎样生成的呢?老子一人入神静坐,观其天书“河图”,联想“宇宙混沌大道”“母体”内的白圈、黑点感到无比的微妙;常有的“有”指天地(太阳、地球)。老子又上观天,下观地,联想天地从“混沌大道”的“母体”中刚“生”出来时那惟妙惟肖的玄神,太玄了。(《易经》有解:天地初始时,一团阳气上升成了天,阴气凝重而下沉成了地。
第三句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们。
此两者:从古至今研老专家们都解读为“无”和“有”。说:无和有同出而名字不同。这种解读是错误的,“无”指“宇宙混沌大道”,“有”指“天地之道”,这里“无”是“有”的“生母”,即“宇宙混沌大道”是“天地之道”的“生母”。如若把“此两者”解读成“无”和“有”同出而名字不同,那就把“天地”和她的“生母”说成是孪生姊妹了。岂不成了大笑话吗?(这里的“无”和“有”是两个不同的“密码”。“无”是第一个“道”的密码,暗涵:“宇宙混沌大道中的阴阳二气”,“有”是“可道”的密码,暗涵:“天地之道”,指太阳、地球)。
【注释】
此两者:指的是一天一地,为太阳、地球两个大物体。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这两种物体(太阳和地球)同时从“宇宙混沌大道”的“母腹”中 “生”出来,它们的名字却不同,上面的称为天,下面的称为地,它们都可谓玄妙啊!玄妙而更为玄妙啊!天地(日、月、星辰)众多之物都是从“宇宙混沌大道”的“母体”之门 “生”出来的,太玄妙了。近代西方科学家称之为“宇宙大爆炸”。
天地是怎样生成的呢?
老子曰:无名天地之始。
无名:指“宇宙混沌大道”。老子为何用“无名”来指代“宇宙”呢?因为在老子那个时代还没有“宇宙”这个名词,“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中。较老子时期晚两了百多年。
无名天地之始:指明了“宇宙混沌大道”是“天地”的“生母”; (始:左为母之意,右“台”字,上为天下为地之意。此为甲骨文的会意字)。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物体,呈混沌物状,先于天地就已经自然生成了。也就是在天地还没有形成的时候,这个物体就已经呈混沌状自然生成了。“有物”指何物?这个“物”指的就是“宇宙混沌之道”中的阴阳二气(根据“易经”的哲理)。“混成”:混沌而成为一体。
在第二段的最后写到:“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下:专指地球。意思是:这个物体循环运行而不懈怠,不停止,可以成为天地的“生母”。大家可以去这样想一想:“天地之母”一句中的“母”不就指大宇宙吗?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没有宇宙这个名词,所以老子用“物”代宇宙了。那么,“河图”中的“道”不正是“宇宙混沌大道”吗?以上点明了“宇宙混沌大道”是天地的“生母”。
在“天书——河图”中(也就是宇宙混沌时期)一个白圈为一阳,代表为一种清气,数为1;上面二个黑点,为一阴,代表一种浊气,数为2。这两种气在宇宙混沌初生之季就自然生成于混沌之中了。据现代科学家推测,宇宙混沌的初生时间大约在150亿年前后。(这年数也与其他书中年数有异,我们不研究,是科学家的事)这两种气经一百多亿年的“气化”之后,在“道”的母体内不停地运行变化最终演化成两种不同的“真气”,实为物。(就好像女人一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一天,这两种“真气”突然从“大道”的“母体”内分离出来,这阳气上升成为天(天指太阳),阴气凝重而下沉成为地,(地指地球)此时天生地成,阴阳分明。这一现象现代科学家称为宇宙大爆炸,老子称之为“有”,对呀!有实物了吗?此时,为一生二,天地生成阶段(书中专有论述)这个时期称为:太古代。又称为混沌初开时期,之后,天地在不停演化,数十亿年之后,地球上开始有生命物出现,从有生命物出现到人类社会为三生万物阶段。(科学家测定太阳、地球的生成大约有46亿年了)
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其内涵是“宇宙生成论、宇宙混沌混沌、宇宙进化论”。又涵“天地生成论。由“无名”进化为“有名”,由“混沌之道”进化为“天地之道”。
老子的这一宇宙生成论、宇宙混沌论、宇宙进化论,天地生成论揭开了一个千古之谜:天地是怎样生成的。“有名万物之母”涵:天地进化论、万物生成论。


1楼2016-01-16 08: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