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网吧 关注:427贴子:12,291
  • 3回复贴,共1

言传身教与“5+2=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安徽合肥的许旻陪女儿参加幼儿园亲子运动会,“收获”的却是好大的感慨。
她注意到,孩子单独参与游戏时都能遵守规则,而家长参与的亲子互动游戏中却会“弯道超车”。“比如‘小脚踩大脚’游戏,小朋友应把脚完全踩在家长脚上,听到指令共同前进。可有的家长就是为了赢,抱起孩子往前跑。最后,作弊的家庭反而带着奖品开心回家了。”
许旻担心,孩子会觉得“钻空子、不遵守规则能得到好处”。“孩子的规矩,大人却做不到,谈什么言传身教?”
她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学生守则里写着“红灯停绿灯行”,但家长牵着孩子一起闯红灯;大人要求孩子言行礼貌得体,自己在生活中却常常爆粗口……
当道德准则和现实境遇发生冲突时,是该坚持是非曲直,还是教孩子如何变通圆滑?成为许多家长的“纠结”所在。
同样生活在合肥的霍一鸣说出了当代家长的普遍困惑。霍一鸣的儿子就读于市重点高中,成绩优异,是父母的骄傲。“唯一担心的是他性格太软弱,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这性格以后走上社会肯定吃亏。可我每次教育他不能太心善时,内心也很矛盾。”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赵雪菊说,家长的道德修养对子女起着最直接的示范教育作用,如果父母表里不一,会产生极坏的教育效果。
采访中,不少基层教育工作者提到了德育“5+2=0”现象:在学校老师教5天,孩子回家过2天周末后,教育效果就被“打回原形”。
“比如老师每天布置的给父母倒杯水等例行作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小,反而制止孩子完成。”湖南省慈利县象鼻嘴村幼儿园园长苏攀说起来,一声叹息。
浙江教育学会副会长鲁林岳说,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家长虽有德育的意识,但碰到实际选择,就在道德准则与实际“受益”之间摇摆。“这种冲突反映了家长自身的道德困惑,也是社会转型期种种‘道德困境’的真实反映。”他说。
在几位受访专家看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观被过度关注,家庭教育陷入“能力焦虑”“未来焦虑”,忽视潜移默化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润物无声的价值观培养。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后期矫正会事倍功半。


1楼2015-06-01 16:13回复
    瞎了我的狗眼


    2楼2016-09-09 16:59
    回复
      看覑地zhi http://hlnw52.blog.163.com/#WZeSNjCqSyFE GrO4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23 19: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