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吧 关注:55,892贴子:216,039

枣庄学能教育研究所招商加盟中

收藏回复

  • 60.214.122.*
枣庄学能教育研究所隶属上海快乐与文化传播公司,是中央教科研、中国教育学联合研发基地,是专门从事幼儿及中小学教育研究、教材开发、脑潜能开发的科研培训机构,现已成功研发《注意力训练》、《学习能力培养》、《手脑速算》、《小博士思维绘画》、《中华口才》、《小儿简易音标》等教材。目前已在全国建立百余所联合办学基地  
枣庄学能教育研究所期待您的加盟 
加盟咨询电话: 0632-3361686 0632-3868691 
http://www.zzxnjy.com.cn 


1楼2008-05-03 14:48回复
    • 60.214.122.*
    枣庄学能教育研究所隶属上海快乐与文化传播公司,是中央教科研、中国教育学联合研发基地,是专门从事幼儿及中小学教育研究、教材开发、脑潜能开发的科研培训机构,现已成功研发《注意力训练》、《学习能力培养》、《手脑速算》、《小博士思维绘画》、《中华口才》、《小儿简易音标》等教材。目前已在全国建立百余所联合办学基地 
    枣庄学能教育研究所期待您的加盟 
    加盟咨询电话: 0632-3361686 0632-3868691 
    http://www.zzxnjy.com.cn


    3楼2008-05-03 16:04
    回复
      • 60.214.122.*


      4楼2008-05-03 16:06
      回复
        • 222.134.165.*
        支持


        6楼2008-05-12 19:51
        回复
          在华儿童网为幼儿园提供免费幼儿园网站 
          欢迎登录:www.123wawa.com


          禁言 |7楼2008-05-13 09:23
          回复
            • 60.214.143.*
            什么是视觉记忆力? 
             视觉记忆力是指对来自视觉通道的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即个体对视觉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能力。比如孩子上周在公园看见一条狗,过几天你拿出这条狗的图片,他会立刻认出这条狗是上周他在公园里看见过的。这种能力称之为再认。如果更进一步,孩子能用语言把所看见的狗的形象描述出来或者用笔画出来,这就是再次产生这个形象的能力。视觉记忆力对孩子的思维、理解都有极大的帮助。如果一个孩子视觉记忆力不佳,会极大地影响他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进行复述、组织、比较等方法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力。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记忆力要比幼童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青少年能利用理解、回忆详述、想象等方式把零散的材料联系起来,使它们相互产生关系,再用各种形式重新组织材料,有效地使用视觉形象。视觉记忆力不良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1)看过的生词,总是记不住怎么写。(2)不能顺利地阅读课文,读不了完整的句子。(3)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同时做两件事情,总会忘记一件。(4)上课时精神不集中特别容易分心。(5)写作业时经常出现拼写错误。(6)在书写时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或是看好几笔才能写一笔。(7)在生活中经常记不住东西放在哪里,总是满屋翻遍了才能找到。家长对孩子的视觉记忆力训练应注意:(1)在对儿童的学习记忆训练中,趣味性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无论在选材上,还是训练过程中都要坚持“快乐学习”的原则。表扬是巩固儿童记忆举的有效方式。(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儿童知识经验少,对问题的理解不深,所以选材一定要由易到难,家长不能急于求成。(3)要以培养儿童正确的记忆方法和习惯为主要目标,不是过分强调是否背会了某篇文章。(4)虽然记忆的连贯性很重要,但每次记忆的时间不可过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9楼2008-12-18 15:19
            回复
              • 60.214.143.*
              什么是视觉敏感度? 
               视觉敏感度通俗地说就是视力,是指从一定距离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视觉敏感度,孩子就能对视野内的物体做正确的观察与辨别,就能够认识到光线的明暗、距离的远近、图像的正反,以及空间的关系,并配合语言功能产生正确的视觉概念。视觉敏感度对于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要,它能提高孩子通过视觉接收信息的能力。假如一个孩子没有正常的视觉敏感度,当他从事抄写、阅读等学习任务时,就会力不从心。视觉敏感度较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1)不专心,坐不住,上课左右顾看。(2)看书或做作业时,总是趴着或歪着头,写字也歪歪扭扭。(3)在读书时经常会抱怨眼睛疲劳,看书坚持时间不长。(4)在看书时觉得字迹模糊,或者字在跳动。(5)看黑板或电脑屏幕时,眼睛容易发酸、腹痛、疲劳。(6)读书比较吃力,容易跳行或串行。(7)对图形的辨识能力差。家长对孩子的视觉敏感度训练应注意:视觉敏锐力需要生理和心理的相互配合。生理条件是指儿童在适当的距离内能够观察事物,而不会感到视觉疲劳,以及在视力检查上没有明显的视觉模糊现象。以此为基础,可以判断儿童对视野内的物体有正确的观察与辨别的能力。因此,了解空间的关系、图像的正倒、距离的远近、光线的明暗等概念,同时配合语言功能的锻炼,就能让孩子完整地产生明确的视觉。良好的视觉敏感度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发展关键期的训练及持续的保养。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0楼2008-12-18 15:19
              回复
                • 60.214.143.*
                什么是视觉辨别力? 
                 视觉辨别力是指孩子能够利用视觉来区别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形象、开头或符号,如大小、远近、高矮、长短、胖瘦等的能力。视觉辨别力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这种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个别差异性。视觉辨别力与孩子从小所受的训练和教育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是孩子阅读、书写等活动的前提条件。视觉辨别力弱的孩子一般有以下的表现:(1)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2)对图形的细微差别观察不出来,对颜色的辨别能力也比较差。(3)对拼音、英语的学习感觉吃力。(4)书写时不能正确地抄写。(5)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差。(6)用蜡笔着色或用笔写字动作慢而且常超出格子外。(7)背景中的特殊图形容易混淆。家长对孩子的视觉辨别力训练应注意:研究表明,4岁是孩子图形知觉的敏感时期。实际上文字也是一种图形,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图形,因而4岁可能是孩子识字的最佳年龄。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1楼2008-12-18 15:20
                回复
                  • 60.214.143.*
                  怎样教孩子说话有条理? 
                   很多小孩都有这样的问题,在给家长或朋友叙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没有逻辑性,一件事情叙述好几遍。对方听了却似懂非懂。 
                   那么怎样教孩子把话说完整,那事情说清楚呢?首先教孩子按照顺序说话,逐渐培养说话的条理性。如:先……再……然后……最后……等句式叙述,说出完整的过程。我们可通过做一件家务事来教孩子。如洗手帕来教孩子,让他自己边动手边体会出做事情的条例,并按照句式叙述。把洗手帕的过程完整的叙述一遍。也可利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来说话,说出我们的家或我们的教室。这是一种空间的顺序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的越仔细,了解的越深入感受也就越深刻,产生的思考就越活跃,因此,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是培养孩子说话的关键所在。 
                   低年级的同学对图形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分散,思维能力较差。在观察图形时没有顺序性,因此要教会学生按顺序观察说话,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性,在教孩子看图示要耐心细致告诉他看什么,看什么要按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一幅一幅看图,弄清图意,引发孩子说话兴趣鼓励孩子敢学敢说逐步过渡到善于说。培养把词连成句,说长句子的表达能力.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2楼2008-12-18 15:21
                  回复
                    • 60.214.143.*
                    孩子应具备的九种有效学习方法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得到孩子的认同才能更容易执行。督催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能放松。在计划地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与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去战胜困难,必要时给孩子适当的帮助。 
                    2. 必要的课前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里,不预则废" 
                    这句话强调不管做社么事,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课前预习的基本要求是: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孩子预习不育习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优疟。在孩子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新的知识吸引他,又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必须查工具书争取自己学会。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的定义定理和例题要重点思考,看是否明白;对语文、历史、地里、外语等文科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知识要看能否读懂。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准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对于重点课程,可以知道孩子准备一个预习本子,记下重点和难点。 
                    有的孩子,预习功课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动脑子。这样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要给孩子讲清楚,预习是预先自己学习,这是培养,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 
                    3. 听好45分钟的课:在学习过程中,会不会听讲是最重要的。 
                    孩子有了预习的基础,在心理上有一种想听听老师怎么讲,跟自己理解的一样不一样的愿望。老师讲课,你孩子知道的深入。要告诉孩子上课要跟着老师的教学走,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需要做练习时马上动手。要明确记住难点和重点,基础知识,定义,定理要进行强制记忆,要掌握例题的解答步鄹,方法。如果卡壳的地方,要反复思考弄懂。 
                    4. 提高作业质量:做作业的要求是,看清题,抄准题,理清思路,一次作对,认真检查。 
                    有的孩子只顾快点完成作业,题目没看清楚、又是抄错题,不是先想好聊在动笔,而是写一步做一步。这样,作业量肯定不会好。家长应教育孩子,做作业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技能的过程,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做作业时在旁边准备草稿本子和稿纸,有的作业步鄹需要先打草稿准确了在抄在作业本上。作业上尽量减少涂改的痕迹。作业要自己检查,不能以耐家长,家长也不能代办。老师要求家长检查,签字,家长在检查作业之后,发现错误,不宜直接告诉孩子错哪儿,而应让孩子自己复查。比如说:"有两道题一道错啦,你自己查出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直接说出来,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耐心理。 
                    5. 及时纠正错题:孩子做错题是经常发生的事,从纠正错误入手也是辅导孩子的好方式。 
                    6. 做读书笔记和摘要: 
                     读书笔记和摘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及下书名.作者(2)采摘生字.新及佳;(3)记录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4)在书上批注;(5)列提纲;(6)写读后感。 
                    7. 学会使用工具书: 
                    在学习中,最主要的是会查字典。运用查字法,迅速准确从字典中查出生字、词的能力,还有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义项解释词语的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就必须要求学生勤查字典,而养成习惯。 
                    8. 掌握阅读步骤和方法 
                    (1) 学会一般的阅读步鄹。 
                    (2) 学会读懂不同类型文章的方法。 
                    9. 具备多种思维方法 
                    应该让孩子掌握过重思维方法,发展他的思维能力,是进行方法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教给学生思维方法除了让他们学会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一些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外,还应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方法的培养,使孩子思维能够灵活运转。 
                    为了孩子的学习,您也许曾经头疼过,孩子也努力过,但成绩原地踏步的状态让您和孩子几乎失去了信心,但是我们请您记住决不会让你和孩子失望。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我们有信心帮助你孩子提高成绩,减轻您和孩子的负担和压力,让孩子用优异的成绩证明给您看,您的孩子是聪明的,是最棒的。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4楼2008-12-18 15:25
                    回复
                      • 60.214.143.*
                      关于宝宝注意力的解惑 
                       3岁前,幼儿控制注意力的能力较弱,注意是被动的,只有新奇的、令其感兴趣的东西或事情出现在眼前才会被吸引并多看些时间。 
                        婴儿床头会旋转的音乐挂件令很多宝宝着迷,一看见伴随着音乐慢慢旋转起来的卡通图形宝宝就很专注或手舞足蹈。但少数宝宝却对旋转起来的挂件并不感兴趣,甚至烦躁,这是因为宝宝内耳前庭功能过于敏感所导致,此时不必强迫宝宝专注地看。 

                        宝宝什么时候出现注意 

                        刚出生的新生儿,一睁开眼睛就会盯着眼前的东西看或东张西望,一些特别的或新奇的外界刺激会引起新生儿的生理反应改变,如心率、脑电的改变,并表现出外在的躯体活动。4个月前的婴儿由于眼球肌肉调节能力较差,东西放在眼前18~20厘米左右才能看得最清楚,而看其他距离的东西则模糊不清,像未调好焦距的镜头。 

                        宝宝注意力能持续多长时间 

                        随着宝宝每天清醒时间的延长,注意能力也迅速得到发展,持续注意一件事情的时间更长。注意能力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并和具体的对象、活动、兴趣、情绪因素有关。1岁婴儿的注意时间可以达到5~10分钟;3~6岁的注意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最多能注意20分钟;7~10岁大约20分钟;10~12岁大约25分钟。 

                        分心宝宝与专心宝宝的注意力 

                        注意力分散的程度是与生俱来的气质特点,每个儿童不一样,我们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宝宝称为分心宝宝,能长时间做自己的事情而不轻易被外界分心的称为专心宝宝。专心宝宝与分心宝宝各有长短。专心宝宝做事情专注,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在画画、搭积木时显得专心致志,甚至呼之不应,他们做事效率高,但缺点是难哄,而且如果过于专注一件事,也容易忽视其他事情,甚至是重要的情况。因此,对专心宝宝有必要多提醒他们。 

                        分心宝宝在婴幼儿期显得容易抚慰、好哄,能较快注意到周围事情,但有时显得三心二意,影响做事情的效率和学习效果。有些事情可以让宝宝更专心,如给宝宝下指示时保持目光接触;做指令时的言语、手势要清晰明确;避免同时给宝宝玩好几件玩具;多玩穿珠子、小猫钓鱼等需要专心的游戏。 

                        细心宝宝与粗心宝宝的注意力 

                        细心宝宝善于观察,能注意到微笑变化、分辨细节,仔细地摆放玩具,小心地搭积木。两件看上去差不多的图形,3岁左右的细心宝宝就能看出其中的小差异。粗心宝宝则正好相反,粗心大意,观察能力不足。他们较少注意到周围熟悉的人、环境、物品发生过变化。东西随意乱放,自己经常玩的小玩具车少了一辆可能都没有发现。较难指出两件东西的差别,即使差别很大也可能没及时发现。搭积木时经常不小心就碰塌了。如何让粗心宝宝更心细些呢?可以用游戏的方式从小培养,诸如经常与宝宝做找不同或找相同的东西或图形的游戏。不论外出还是在家,都可以利用自然或现实的物品、图片引导宝宝进行仔细观察;鼓励宝宝小心地搭积木、拼图、剪纸等;按步骤整理、摆放玩具。 

                        宝宝的注意力经常带有情绪色彩,任何新奇的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分散他们的注意。随着年龄增长,宝宝更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但有的宝宝很性情化,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可能只有5分钟注意,而对喜欢的事情能专注半小时或更长。所以,保持孩子良好的情绪和兴趣很重要。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6楼2008-12-18 15:27
                      回复
                        • 60.214.143.*
                        听觉排序力的相关理论 
                         听觉排序力是指能将过去由听觉所获得的信息以准确而详细的顺序回忆出来,并加以组织,使之有意义的能力。听觉排序力比听觉记忆力的要求更高,需要孩子大脑神经功能的良好配合,可以说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不仅要求孩子记住所听到的信息内容,而且要弄清楚该信息的次序、条理,因此它对于孩子的学习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对孩子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7楼2008-12-18 15:27
                        回复
                          • 60.214.143.*
                          听觉记忆力 
                           听觉记忆力是指人在注意倾听的基础上,保持、回忆一般听觉信息的能力。孩子听觉记忆力不好,往往就不能把学过的知识和现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影响对新知识的理解。听觉记忆力差的孩子一般会表现为记不全老师的讲课内容;不能复述所发生过的事情;学新知识反应慢,需要反复几遍才能理解;甚至常常忘记老师刚发出的指令。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8楼2008-12-18 15:28
                          回复
                            • 60.214.143.*
                            听动协调能力 
                             听动协调能力是听觉和动作的统合能力,是指用动作迅速表现其所听到的指令的能力。 
                             听动协调能力在学习上最能体现的就是上课听讲的反应以及听写。倘若一个孩子听动协调力不佳,那么他有可能被误会为不专心,上课“不带耳朵”,实际上这些问题往往是它的行为与他所听到的信息未能充分合拍所造成。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19楼2008-12-18 15:29
                            回复
                              • 60.214.143.*
                              听觉辨别力 
                               听觉辨别力是指靠听觉接受和分辩各种声音刺激的能力。通常孩子比较容易分辨那些声音或语音区别很大的听觉刺激,如果声音接近、区别很小,孩子辨别起来的相对难度就会增加。 
                               如果孩子的听觉分辨力差,而又没有其他的生理原因,往往会导致发音不清、容易听错别人的话,对外界声音反应迟钝,对嘈杂环境中的声音分辨困难,缺乏倾听的习惯和态度等现象,听觉分辨能力实质上对于孩子的语言学习以至于学习语文、外语等科目都有较大影响。 

                              有兴趣请主动联系或跟贴留下你的联系方式(QQ,email,电话)


                              20楼2008-12-18 1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