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子园诞生!
上一回说到由于中学棒球人气持续增高,鸣尾球场也渐渐招架不住观众增长的速度,曾经出现了观众涌入赛场导致比赛被迫中断的情况。第九回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的决胜战在同是近畿地区的学校——甲阳中和和歌山中之间展开。因为都是周边地区的学校,比赛人气之旺盛到达巅峰状态。
鉴于此事态,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的主办方大阪朝日新闻报社提出了为赛事建造专业棒球场的提案,而鸣尾球场的所有方,日本著名的私营铁路运营商——阪神电铁此时也正为铁路业务的需要计划建造新的球场。两家的利害关系一致,于是一拍即合,我们来造一个真正的棒球场吧!
承担建造任务的是之后日本著名的建筑公司大林组。建造时并没有参考日本国内既有的场馆,而是将建造参考的眼光投向了棒球之源——美国。据说是参考了美国巨人队当时在纽约曼哈顿的主场——马球球场(POLO GROUNDS)而设计的。

球场于1924年3月动工,同年8月正式启用。由于是年正是甲子年,甲子是天干十二支之首,在东亚文化中都被认为是很吉利的。因此这个球场就被赋予了响当当的名号——甲子园大运动场,俗称甲子园。

阪神电车甲子园大运动场落成时的照片
甲子园球场是日本最早诞生的大规模多功能目的的棒球场。据称迄今也是日本可容纳的观众数量最多的棒球场。还没有求证过。
甲子园初建成时和现在的样子并不完全一样,因为在建设时还兼顾到田径和其他球类比赛的潜在应用可能。整个比赛场地在尺寸上非常之大。开设之初对外宣称可容纳5万人次。比起鸣尾球场真是上了好几个档次了。甲子园作为高校棒球选手权大会的决赛阶段主场从第10届比赛开始. 甲子园成为高校棒球的代名词的历史也由此开始!
-春天的故事-
在甲子园诞生的同一年,甲子园的另一半历史拉开了序幕——选拔高等学校棒球大会(春季甲子园)诞生!
春甲的发起方是大阪每日新闻报社,即现在的日本每日新闻报社。大阪每日新闻报社创刊于1876年的大阪。和同时代同地区发迹的大阪朝日新闻形成了鲜明的竞争关系。
当时朝日新闻主办的选手权大会持续升温,带动起社会的棒球热也打响了报纸知名度。但是夏甲最初9届比赛以来,大家发现决胜的队伍几乎都是近畿地区的学校。有人觉得这是因为赛场近 近畿地区占了较多地利人和的便宜。其他地区的棒球热情小小打击到了。此外,由于夏甲采用的是淘汰制规则,有些棒球水平较高的地区竞争就相对激烈,使得一些优秀的队伍反而无法进入决赛圈。加上那几年正好是日本不打仗经济也不错的时期,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建一个棒球场还强烈要求再搞一个比赛才行。
因此春甲完全顺应时代潮流,作为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叫板的产物诞生了!
下回我们来说说春甲诞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