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县六步架大洪拳吧 关注:310贴子:1,544
  • 1回复贴,共1

汉源拳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源拳简介
汉源拳,是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搏击练习法,自秦汉时期流传至今,仍基本保持着散练单招形态,其起源已不可溯。据说在秦末,丰县人就有尚武传统,时人马公文武兼备,既是传授诗书的饱学之士,更是闻名丰县的搏击名家。汉高祖刘邦青少年时代与其伙伴萧何、卢绾、周勃等人,在丰县中阳里马公书院读书习武,跟随马公学习治国安邦之道和打斗搏击之术,一同成长为韬略过人、武艺高超、胸怀大志的青年群体。
抱负天下的刘邦、周勃、卢绾三人为历练自己,因慕信陵君门客、大侠张耳之名,结伴远赴开封魏地,追随张耳数年,又得到张耳的悉心传授,武技大进,尤精贴身靠打、长剑格刺。刘邦、周勃、卢绾学成回乡后,又将从马公、张耳处学得的搏击技法融合在一起,成立反秦秘密组织枌榆社,聚集丰县弟子数十人操练武艺,形成了习练武艺的基本定势。至明末清初时期,随着各种具有固定名称、套路演练形式拳种的兴起,丰县习武人士才把这套祖辈传授的搏击练习法名叫汉源拳。
汉源拳自刘邦、卢绾、周勃等人结社操练算起,至今已传授近100代。由于此拳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的套路,自清朝中晚期受太祖大洪拳、六步架大洪拳等套路拳法传入本土的冲击,到了近乎失传的境地。仅有个别大洪拳拳师同时掌握汉源拳技法。更由于该拳所有招式为实战而存在,纯粹是散打技法,受技击精华不轻易传人、非至爱之徒不教的民间武术传统习惯的影响,逐造成多年来即使是习武之人也对汉源拳鲜有闻听的情势。
汉源拳从秦末自清代以前,具体传承情况已不可考。现仅知传自清朝乾隆时期的汉源拳,师祖张士义(丰县欢口镇仇庄)一支的传承情况为:张士义传张敬贤(张士义之孙)、师义熏(丰县欢口镇师后楼村)等人;师义熏传刘尔留(丰县欢口镇欢口村)、李谨贞(沛县安国镇五座楼村);李谨贞传张子灵(丰县孙楼镇金庄村)等人;张之灵传曹用元(丰县欢口镇)、安再峰(丰县凤城镇)等人;曹用元传曹飞(家传)、任德森(丰县凤城镇)等人。
汉源拳,练习招式简单,徒手练法仅有古朴刚劲的8个母式,24个分解应变打法。在习练该拳的过程中,初步功夫一般需要习练2年,逐招筑基、千锤百炼,即每练一招,务求成效,招练百日,日练千遍,练成后根基稳固,拳脚凌厉,内气迸发,一击千钧;中步功夫一般需要习练3年,炼精化气、一气贯通,即通过8个母式及24个应变打法的反复演练,同时通过交手搏击的实战对抗,做到意、气、形的协调配合,沉着灵敏、胆气如神、应变自如;较高级功夫一般需要习练3-5年,炼气化神、弃术生华,即坚持年复一年固基增功,高强度高密度搏击对抗,达到攻守随心所欲、进而纯任自然的奇妙境界。


1楼2014-12-10 12:01回复
    传统武术的精髓,应该就保存在这样秘而不宣的练法中。敬佩兼羡慕....


    2楼2014-12-12 10: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