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后,中同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闻此消息,李秉衡“忧愤填膺”,几天之内连上三折,“披沥上陈”,坚决反对屈辱的条约,劝朝廷仔细斟酌,不可换约。
(可见前面发的帖子李秉衡马关条约前后电文
http://tieba.baidu.com/p/2941351519)
李秉衡客观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同本地狭人少,劳师袭远,死亡相继,开战以来,许多地方得而不守,大枝劲旅极少,并且日本为兴兵而大借外债,债务负担沉重,“因穷已甚,非有长驾远驭之略也”。而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则是“
无坚忍敢战之将,望风披靡,彼(日本)愈得肆猖獗耳”。(
这是李的观点)
倘若有聂士成、程文炳、董福祥、熊铁生、余虎恩之类的将领统帅军队,“战事必大有转机”,并表示自己“虽老惫,原提一旅之师,以申天讨,即捐糜项踵,亦所不惜”。刚李秉衡指出条约中规定的各条款一旦实施,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争之后,
中国民困财乏,断不可加赋于民以赔偿军费,赔此巨款只有借洋债一条出路,借洋债必然要以海关税收为抵押,使中国进一步受制于人。割地一款如果成为现实,不仅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灾难,还要严重危及清政府的安危。通商口岸一开,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各国条约向有一律照办之语,将接踵而至,利权尽为所揽。”最为严重的是“
倭一得志,诸夷谓吾华土地之可利也,必狺狺然环向而起,肘腋之患有已时哉!”
“泰西各国眈眈坏向:俄人虎视于西北,英法狼顾于西南,皆视我与倭人之事以为进退。如此次曲徇其欲,数年之内,俄必索我天山南北及吉林、黑龙江两省,英必索我前后藏地,英与俄必争索我乌梁海,法必索我云南、广西边地。祸变之兴,殆不旋踵。历观往代,割地和亲,卑礼厚币,偷安未久,覆亡随之,史册所垂,可为殷鉴!”昕各省举人也纷纷呈文,建议清廷任用贤臣,
继续与日本作战,很多人认为“李秉衡……我国忠勇能战之臣,倭人所深忌”,林能“实事求是,军单食寡,身莅行问,惟以忠心以团结人心,同甘苦,共起居,一切饷需无不实发,山东军民戴同父母”,册“若急用公忠坚定众望素孚之李秉衡为关内外督师”,再选取忠勇朴实的将领,“则军事必有转机矣”。
尽管李秉衡和其他官员着力劝谏,但清政府为寻求苟安,最终与同本互换了条约。
事实证明,李秉衡的认识是极有远见的,两年之后,如其所预测,各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狂潮中,德国企图占领山东,借巨野教案强在胶州湾登陆,并且迫使清廷罢免了李秉衡。李秉衡结束了在山东的执政生涯后,隐居河南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