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吧 关注:8,489贴子:239,907

【厚德載物】李秉衡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 此文摘录国内近代史硕士论文
李秉衡其人其事一直褒贬不一
此文代表原作者观点 以客观情况综合介绍李秉衡、纵观所作所为
对于近代史我知之甚少。只好一借阅有深度研究的文章 对一些史实做客观理智 尚为粗浅的了解
发上来供大家共同查阅学习!谦鞠躬!


1楼2014-10-25 13:30回复
    硕士论文两篇 均为李秉衡研究 作者单位分别为 河北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 尚华与牛明娟
    综合摘录两篇文献 仅供参考学习


    2楼2014-10-25 13:51
    收起回复
      甲午战争爆发前,山东全省陆军共四十七营二哨,其中步队三十九营,马队七营一哨,炮队一营一哨。全省陆军兵力的一半以上分布在山东半岛沿海一带,其分布及防御情况如下表所示:


      6楼2014-10-25 19:43
      回复
        通过抽调、重新整编、招募新兵等渠道,李秉衡为山东半岛增兵二十余营,总计一万余人,这样山东半岛的总兵力便达六十余营,共约三万人,比原有兵力增加了一倍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山东半岛的防御能力。但这与李秉衡的预期计划仍相去甚远。当时在对日战争的战略指导上,清政府始终有一种严重的重京畿、辽沈,而轻山东的思想。在考虑到国家财政困难等问题的情况下,李秉衡预想“设大枝(支)游击之师”的计划遭到清政府和李鸿章的反对,未能顺利实现。因此战争爆发后就已有兵力应敌,李秉衡无法解决山东地面广阔和兵力有限的矛盾,这为甲午战争山东陆战战场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8楼2014-10-25 20:00
        回复
          第四、移缓就急,紧急筹饷。首先李秉衡将藩库中尚存的各饷银款逐项核扣,凑集白银10万两,作为军需侯拨款。其次对于各库局中的款项,不论其计划用于何处,也不管能否动用,暂时凑挪白银十万两,随时弥补紧急之需。李秉衡本人在奏折中也指出这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办法,但在当时的困境下,他的举措无疑是一种大胆的筹款尝试。
          通过这个办法,山东在半个月内筹款20余万两白银,对即将枯竭的财政来说无疑是一股新鲜空气,缓解了燃眉之急。山东最大的贸易者是盐号、当好、票号,李秉衡令盐商专款报效、当商奉谕旨派捐,票号出借等方式筹款。盐商在政府的敦劝鼓励之下,激起义愤,请愿一次摊捐银十万两郦盐商筹捐是山东军饷的重要来源。




          第五、暂免提解山东省新海防捐输银两,以济饷需,这一政策实施于战争之后。’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命令各省将海防捐输银两交解至中央部库,以充京饷。李秉衡认为山东地处海滨,防务紧急,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但山东海防不能立即撤销,“虽战事已停,而强邻压境,仍需思患预防。”矾山东筹饷艰难,李秉衡两次奏请将山东本省新海防捐输和烟台新海防捐输所收捐的款项暂免提解,准许留用山东,供给海防军需。釉
          第六、截留洋药厘金、土药厘金。在泰安轮船裁撤之前,山东海关的洋药厘金专供泰安轮船的薪饷。自泰安轮船裁撤后,这一款项用于偿还泰安轮船挪用的洋税欠款,欠款还清后又留作烟台、胶澳两地水雷营的月饷。甲午战争爆发后,烟台、胶澳水雷营的建设停止了,洋药厘金暂时没有明确的使用方向。1895年8月,李秉衡上奏请求移缓救急,抽调洋药厘金的剩余银两,供海防军饷之需建议至战争结束沿海防营裁撤后,重新将洋药厘金留作烟台、胶州两水雷营及海口轮船支薪饷所用。1895年5月,李秉衡又上奏折请将土药厘金银两暂行截留,以供应军需。甲午战争时期,土药厘金主要用于支付宫廷消费,如1896年,大量土药厘金拨发给颐和园、圆明园、奉宸苑等处,用于这些宫殿的修整和重建。李秉衡指出土药厘金以往均归海军衙门调度,现在海军衙门已经裁撤,此款尚无明确的使用方向,而山东饷项支绌困难,希望中央准许山东将所收的土药厘金银两暂行全数截留,以充军饷,为山东省又争取了一项军饷来源。
          总之,在甲午战争时期,李秉衡为解决山东的军饷问题费尽心血,所有可以筹集军饷的渠道均一_尝试。通过一系列努力,在战争爆发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李秉衡便筹集了30多万两饷银。由于李秉衡的多方面努力,在山东财力匮乏的情况下,战时军费的开支的需要仍然基本上得到了保证,这也对安定民心、加强防务起了重要作用。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4-10-26 10:37
          回复
            3.山东陆战败亡
            李乘衡的这些认识是符合实情的。山东陆战战场败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虽然李秉衡备战积极、作战态度坚决,但是从李到任至战争爆发仅四个月时间,“秉衡之抵山东也,我东征兵事已棘手,识者知山东必被祸也。”踟在这短促紧急的四个月时间里,“李秉衡仓猝布置,征调未齐,不敷援应”,8且单靠山东本省的力量显然不足以从根本上加强山东半岛的防务。
            第二、清廷在战略指导上存在着重京畿和辽沈而轻山东的思想,先是调山东八营支援辽东。旅顺失陷后,李秉衡曾要求调章高元部回防山东,遭到清廷拒绝。此时京畿地区清军云集二百余营且仍有大批部队陆续开到,其中仅从山东过境北上的就不下30营,但清政府并没有从中拨给山东一兵~卒并且还要李秉衡为过境军队提供饷械。
            这样,在清政府重京畿而轻山东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山东战败的局面自不言而喻。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4-10-26 11:09
            回复
              甲午战后,中同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闻此消息,李秉衡“忧愤填膺”,几天之内连上三折,“披沥上陈”,坚决反对屈辱的条约,劝朝廷仔细斟酌,不可换约。
              (可见前面发的帖子李秉衡马关条约前后电文http://tieba.baidu.com/p/2941351519
              李秉衡客观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同本地狭人少,劳师袭远,死亡相继,开战以来,许多地方得而不守,大枝劲旅极少,并且日本为兴兵而大借外债,债务负担沉重,“因穷已甚,非有长驾远驭之略也”。而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则是“无坚忍敢战之将,望风披靡,彼(日本)愈得肆猖獗耳”。(这是李的观点
              倘若有聂士成、程文炳、董福祥、熊铁生、余虎恩之类的将领统帅军队,“战事必大有转机”,并表示自己“虽老惫,原提一旅之师,以申天讨,即捐糜项踵,亦所不惜”。刚李秉衡指出条约中规定的各条款一旦实施,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战争之后,中国民困财乏,断不可加赋于民以赔偿军费,赔此巨款只有借洋债一条出路,借洋债必然要以海关税收为抵押,使中国进一步受制于人。割地一款如果成为现实,不仅会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灾难,还要严重危及清政府的安危。通商口岸一开,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各国条约向有一律照办之语,将接踵而至,利权尽为所揽。”最为严重的是“倭一得志,诸夷谓吾华土地之可利也,必狺狺然环向而起,肘腋之患有已时哉!
              “泰西各国眈眈坏向:俄人虎视于西北,英法狼顾于西南,皆视我与倭人之事以为进退。如此次曲徇其欲,数年之内,俄必索我天山南北及吉林、黑龙江两省,英必索我前后藏地,英与俄必争索我乌梁海,法必索我云南、广西边地。祸变之兴,殆不旋踵。历观往代,割地和亲,卑礼厚币,偷安未久,覆亡随之,史册所垂,可为殷鉴!”昕各省举人也纷纷呈文,建议清廷任用贤臣,
              继续与日本作战,很多人认为“李秉衡……我国忠勇能战之臣,倭人所深忌”,林能“实事求是,军单食寡,身莅行问,惟以忠心以团结人心,同甘苦,共起居,一切饷需无不实发,山东军民戴同父母”,册“若急用公忠坚定众望素孚之李秉衡为关内外督师”,再选取忠勇朴实的将领,“则军事必有转机矣”。
              尽管李秉衡和其他官员着力劝谏,但清政府为寻求苟安,最终与同本互换了条约。事实证明,李秉衡的认识是极有远见的,两年之后,如其所预测,各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此狂潮中,德国企图占领山东,借巨野教案强在胶州湾登陆,并且迫使清廷罢免了李秉衡。李秉衡结束了在山东的执政生涯后,隐居河南安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4-11-06 10:26
              回复
                -----------------------------------------------------------------------------------------------------
                3.李秉衡与赈灾救荒
                李秉衡任山东巡抚的几年中,甲午战争始终是山东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政治问题,清政府为了抵御外侵,支援战争,将河防营以及大量的治河经费抽调到战场上,对黄河的治理全面松弛,导致黄河水灾空前严重,受灾范围明显高于其他年份。


                16楼2014-11-06 10:30
                回复
                  首先,对施赈官员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命令赈抚局司道选拔操守可信,勤补耐劳的官员任施赈官员。规定查灾放赈要以查核户口为根本,必须逐户查明“被灾村庄有束手待毙者,有稍可自存者,孰应多给,孰应减给,孰可不给”,方可施赈。施赈过程中,政府派出的官员必须会同地方官仿照义赈办法深入灾民中间,亲自记录各户的详情在极贫、次贫中挑选出生活最为贫困的的灾民,施以钱粮衣物,以资拯救,必须做到“入必面验,票必亲给”。对于尚能独立生存并且懒惰不务正业者,不予赈济
                  赈灾官员若不奉行以上原则,听凭地方官员、庄长任意冒领,一经查出,立即严行参处;若奉行以上原则,不避劳怨,多救民命,则给与奖励。
                  其次,严惩不法之徒。晚清山东连年灾荒,清政府的赈务时间较长,民间形成了“待食于官”的恶习,滥领赈灾物资已成定例。许多冒领者被查出认真厘剔后,因“不遂所欲,势不免报号喧嚣,啧有烦言,甚至辱官长,纠约上控以为要挟之计”。对此李秉衡指出“此刀风断不可长,饬严行惩办,以儆效尤。”这些赈灾措施一定程度上
                  遏制了荒政中的积弊,保证了灾民的生活,达到了国家施赈的目的。
                  第四,蠲缓赋税。蠲免指免征本年或以前积欠的全部或部分钱粮;缓征指暂停征收本年或来年的钱粮。李秉衡在任的几年中,每年都根据山东全省受灾的具体情况,奏请清廷蠲免或缓征灾民的赋税。蠲缓情况如下表所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4-11-06 12:47
                  回复


                    19楼2014-11-06 12:47
                    回复
                      在做好山东救灾工作的同时,李秉衡还赈济其它任上受灾省区:
                      1、安州 2、宁津
                      3、冀州 4、广西


                      20楼2014-11-06 13:00
                      回复
                        ————————————————————————————————--
                        4 理漕治河
                        晚清时期,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政府无力有效治理黄河,致使黄河泛滥更加频繁,而黄河的频繁泛滥对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清朝267年的统治中,有161年黄河决溢,占统治年份的61%。1855年黄河于河南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山东,夺大清河至利津入海,这次改道对山东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此后的几十年中,清政府一直没有提出明确的治河方案,统治集团内部围绕黄河流向问题展开了长期的论争,论争既延误了治河的有利时机,又加剧了社会矛盾。1864年清政府丌始修筑新河防堤坝,但堵复河道的争议和社会的动荡影响了清政府的治河举措,直到1884年新河防堤坝才基本建成。在这30年的时间罩,黄河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严重加剧了山东、河南等省区的受灾程度,带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李秉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任山东巡扰的,其任东府的几年中,甲午战争,处理教案等外交问题始终困扰着山东。但李秉衡始终没有忽视对黄河的治理问题。据统计,从1884年至1911年,清政府对黄河的治理虽然在时断时续的进行,但并未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尽管如此,李秉衡在任的几年中仍然比较严肃地对待了这一问题。


                        21楼2014-11-06 13:12
                        回复
                          在黄河治理方面,他所采用的方法分别是:
                          (1)力除河工积弊
                          面对山东河工的这一系列问题,李秉衡从细小问题丌始着手,着力改变山东河工的混乱局面。为了解除河工积弊,李秉衡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选拔优秀人才。其次,奖励功绩卓著之员。再次,重惩不职之员。
                          经李秉衡保举的河工均悉心任事,如道员李清河,从上任之日起就积极修守河堤,殚精竭力,不辞劳苦,上任时恰逢伏汛时期,李清河在三百余里的河岸上祥查每一处细节,后来堤坝漫决,李清河亲临大堤指挥堵口数日,积劳成疾,亡于任上。
                          隶候补知县何景贤在山东办理河工赈务,“经营胼胝,艰苦倍尝,综合手指,丝毫不苟”,后因久处治河现场,外感寒湿,积劳成疾,卒于任上。


                          22楼2014-11-06 13:19
                          回复
                            ——————————————————————————————————————————
                            二、李秉衡与洋务
                            1.禁止开矿
                            山东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金的含量,一直是西方国家觊觎的对象。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美、英、法、意大利、普鲁士等国借各种机会纷纷来山东偷窥矿产资源。
                            李秉衡上任后,于1894年底1895年初连上两折,要求封禁山东矿山。当时山东面临着筹饷、练兵,增强国家实力,抵御外来侵略的任务,李秉衡认为“矿产开采己十余省,办理几三十年,除云南本省铜矿外,亦仅丌平一煤矿耳。其余招商试办者率皆股本耗折,迄无成功”。
                            他指出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因为“器具不精,心力不专”,富强的根本“全在得人,不在于法制”,陈述了山东矿务的种种弊端和应当封禁的以下理由。
                            第一,贷款额高
                            平度金矿开办之初,筹集到商股21万两白银,因为尚不足以开办金矿,便又向汇丰银行贷款18万两白银,除此之外还挪借了淮军银钱所饷银6万两
                            由于各种原因,1891年停产后,矿局根本无力偿还各种借贷款。在此情况下,李鸿章令前登莱青道盛宣怀赴平度查验该矿全部资产,用以抵各种借贷款。查验的结果是该矿仅存千余吨硫磺铁,价值不超过五千两白银,其余房屋器具未能作出粗略的估计,并且欠矿区附近投资者“京钦近十万串”。李秉衡描述道:“债主则自绅富以至隶役,钱数则自盈万以至数串,一闻查封之信,皆环向其家属索欠。”
                            第二,经营曲折,组织管理混乱
                            第三,成本高,盈利少
                            第四,雇用的工人混乱,不利于社会治安
                            李秉衡认为山东金矿所雇用的工人“率多犷悍无赖之人",“方其开也,藏亡纳叛,奸宄同滋;及其停也,大匿巨凶,无业无家,尤虑铤而走险。方今威海所驻倭兵已七八千人,深恐此等不逞之徒,散无可归,因而起衅为患,不堪设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楼2014-11-06 14:15
                            回复
                              下文下周继续。。。。
                              有种不是看李秉衡,而是大禹治水的感觉 。。。。。


                              27楼2014-11-06 14: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