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6月14日漏签0天
泰剧吧 关注:872,123贴子:21,247,57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 476回复贴,共12页
  • ,跳到 页  
<<返回泰剧吧
>0< 加载中...

【泰平胜世┊内容┊】曼谷王朝简史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楼给度娘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下内容均转自 张很乐 的博客


2025-06-14 09:36:08
广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一:达信大帝时期

谈起曼谷王朝的历史,不得不先提起一个华人,他就是梁启超《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里的暹罗国王郑昭(昭在泰语是“王”的意思)。(注:暹罗为泰国前称,泰人原多以王朝名自称,外人多称其为Siam。1377年,大城国王侄儿访问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专门派使者赐大城国王以“暹罗国王之印”,大城王国遂正式称为“暹罗国”,以后沿袭此名。)
郑昭(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เจ้าตากสินมหาราช),中文名郑信,泰国名达信(达即达府,又名来兴府),又称帕昭达信(帕昭意为圣王)、披耶达(披耶为当时暹罗贵族爵位的第二等)、帕昭恭吞武里(意即至尊吞武里圣王),《清实录》译音为“披雅新”,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是泰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大帝”之一。
其父郑达,又名海丰,为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镇华富村人。
清雍正年初,因在村里难以立足,不得不偷渡到了暹罗。在大城从最低层社会混生活开始一直到最后包揽赌税发迹,更名为郑镛,并娶暹罗女子洛央为妻,于1734年4月17日生下郑信。
郑信还在很小的时候,父亲郑镛就去世了,后来他被当时暹罗财政大臣昭披耶节基(“昭披耶”为当时暹罗最高贵族爵位)收养为义子。
一说,他之所以被昭披耶节基收养为义子,是因为郑信出生后体型异于常人,以肚脐为中心,从头到脚的长度与两手张开的长度相等,这是佛祖身前的体型,昭披耶节基惊为伟人降生
一说昭披耶节基有一次碰巧路过郑信摇篮的时候,看见一条七锦大蟒蛇盘踞于摇篮之上,于是惊为异人。而且自从郑信来到昭披节基家后,他们家更加财运亨通,所以给他取名“信”,即泰语中“财富”的意思。当然,这些传说都极具神话色彩。
成为了昭披耶节基义子后,郑信也得以从小享受贵族子弟的教育,7岁进入葛沙瓦寺学院师从主持通理大师读书,先学习泰文、巴利文,后研习三藏佛典,13岁完成全部课程。后又由义父“剃顶髻”(暹罗小男孩留一发髻于头顶,将发髻剃去后,即表示已成年),落发为沙弥,前往大城城外的三殿寺继续研习佛典与巴利经文。并在此时结识了同为小沙弥的通銮。通銮和他一样都具有中国血统,两人成了要好的朋友。传说一次,他和通銮,一起碰到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惊奇地告诉他们,他们两个以后会成为国王,他们都觉得很荒谬,因为国王怎么可能有两个,没想到以后真验证了这个算命先生的说法。郑信成了吞武里大帝,通銮成了拉玛一世。
还俗后,由义父扶持入宫当了国王御侍,深受国王爱护,让他除了学习泰文和巴利文之外,还学习中文、印度文和缅文。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1岁时,郑信按照暹罗习俗剃度为僧,还俗后,先出任巡抚官,代表国王到泰北各城巡察,判决案件,任职期间廉政奉公,多次受国王嘉奖。被任命达府副官,协助府尹处理有关法律案件,府尹去世后,郑信接任其职,成为达府府尹,封爵“披耶”(仅次于“昭耶披”的贵族爵位)。所以暹罗人一般都称他为披耶达信。
1766年年底,缅甸长驱直入,围住了阿瑜托耶王朝的首都—大城,郑信奉命前往救援。至1767年1月,他与部队参加守城部队组织的一次六路出击,结果以失败告终。他和部队被关在了城外,他只有率领手下的五百名泰、华士兵,冲出缅军的重围。1767年4月7日,在被围困14个月后,首都守城宣告失败,缅军用大炮打开了这座有着417年历史王朝的大门。缅军烧杀掠夺了近半个月,大量艺术珍品与庙宇建筑毁于一旦,王公贵族尽数被屠,昔日的繁华京都,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郑信在摆脱缅军的追击中,先后多次以少胜多击退缅军的追兵,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极大的鼓舞了暹罗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斗志,越来越多的民众和地方官吏投奔到他的队伍,好友通銮曾任叻呸府府尹,也投靠了他,成为其手下一员大将。通过以尖竹汶府、叻呸府等暹罗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郑信为抗缅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适时缅甸与中国清朝政府发生战争,乾隆皇帝派出的征缅大军已经打到了阿瓦附近,迫使缅王急令在暹罗的缅军主力已撤回救援,仅留下孟族将领苏基率领部分缅军镇守大城附近的重镇三株菩提树,这客观上有利于郑信驱逐缅军。
1767年10月,郑信率领拥有数百艘战船的大军,挥师北上,正式开始了驱逐缅军的战斗。11月6日,郑信攻破吞武里。经过激烈的战斗,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就率部成功的驱逐了缅军,夺回了大城,使暹罗重新获得了独立,郑信也因此受到暹罗人民的拥戴。1767年12月28日,年仅33岁的他被加冕为国王,建都吞武里(意为富裕之城),成为泰国第三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吞武里大帝,史称郑王,华人多称为郑皇,又称达信大帝。
传说郑信登基之后,家乡族人引以为荣,派人前往祝贺。回国时,郑信送给乡亲们十八大缸礼物,嘱咐好好保管,回乡后开启,分给乡人。大家高高兴兴地启程回国,到了海上,忍不住好奇,想看看郑信送了些什么好东西给乡亲,结果打开缸一看,是满满一缸子咸菜,十八缸,缸缸如此。族人很是气愤,把那些咸菜缸全都丢进了海里,只带了一缸回来作为纪念。不想回乡后,打开拿出咸菜,发现下面竟然全是金银珠宝。原来郑信怕乡亲们回乡时遭遇海盗,便在缸口覆盖了一层咸菜,以掩人耳目,乡人后悔莫及。那个唯一带回来的大缸,至今还保留在华富村的郑氏族人手里。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达信大帝死后,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拉玛一世遣使入贡清朝,为请求敕封,他在文书中坚称自己是郑信之子“郑华”(昭批耶却克里在与占婆塞的战争中凯旋,获赐宗室皇子爵衔。非当朝宗亲,而获封皇子爵位者,殊属破例。考其先例,阿瑜陀耶朝确实有一次,然是次为对暹国之驸马,且其人为素可泰王国王族之后。
故昭批耶却克里因此封号确实是有资格自称郑皇之义子)。清廷信之,封为暹罗国王。1809年(嘉庆十四年),拉玛二世登基进贡称郑佛,此后的三世王、四世王在入贡清朝的表文中各自称为“郑福”、“郑明”,皆以郑姓。四世王时铸的一种钱币,背面有“郑明通宝”4字;现存四世王亲笔御函的结尾,盖有一印,亦为华文“郑明”两字。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吞武里王朝虽然只有短短的15年,但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达信大帝,泰国可能早已丧失主权,四分五裂。基于达信大帝对泰国的贡献,泰国政府在吞武里大罗斗圈广场中央建造了达信大帝纪念碑,郑王跨骑御马,身披战衣,右手高举指挥剑,左手紧握马缰,作亲征状,面向东方的尖竹汶府。纪念铜像自马足到指挥剑的右手,高4.20米。
1954年4月17日,郑王铜像举行落成朝祭大典,两日连宵举行文娱活动,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亲自主持了剪彩仪式。纪念碑上耸立着达信大帝戎装跃马的塑像,碑面上镌刻着:“此碑为纪念达信大帝和增进他的荣誉而建,他是泰国的好男儿。”政府还规定每年的12月28日,即吞武里大帝登基之日为“郑皇节”,举行郑王朝祭大典,并巡例在铜像地区举行两天两夜的文娱活动,以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

另:有谢木全、黄抗阳编著的《达信大帝》(公元出版社,2004)一书,未见出售,如有转让,不胜感激。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曼谷王朝简史之二:拉玛一世时期

1782年4月6日,吞武里王朝被推翻后,郑信手下部将昭披耶却克里加冕为王,封号:拉玛铁菩提,1782—1809年在位。他原名通銮,其父为暹罗贵族,其母则是中国人。(其孙拉玛四世曾对琼鲍林爵士说过此事,后来美国人威廉姆斯•金纳也很谨慎的写过这事。见范军 孙洁萍《千古兴亡九朝事—泰国王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其王孙(拉玛三世)封谥号为帕佛陀约华朱拉洛国王,拉玛六世追封其为拉玛一世,暹罗人多称一世王,中国史书上称郑华。
一世王登基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皇宫从吞武里移到了曼谷,从而开创了曼谷王朝,亦称却克里王朝。曼谷成了泰国历史上的第四个国都,拉玛一世将全国的工匠召集起来,仿照大城的宫殿模式建造了新的皇宫。所需建材除了拆除吞武里炮台和大城城墙外,其余大部分来自达信大帝派往中国的采购,建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皇宫和玉佛寺。为了仿照大城的格局,他又从柬埔寨征募上万名柬埔寨人修建了长达3246米,宽20米、深2.5米的护城河。又从万象等地征募了五千名老挝人修建了城墙和堡垒,这些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至今日,这些都还保存完好,地处今日的拉塔那古辛岛区域。
一世王极力恢复和发展中央集权,树立国王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国王不仅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的化身。国家的一切法律、命令要由国王颁布,全国的行政事务要以国王的名义进行,国家大事要由国王亲自处理,国王及其家属被奉为神明。他恢复和健全了封建等级制度,王室成员获得了最高爵位和最高行政官阶,从而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曼谷王朝建立后,先后五次击退缅军的入侵,国家获得了统一和安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边界,逐渐恢复了大城盛世时的势力范围,使暹罗重新成为了中南半岛的大国。
在文化上,王朝初期,一世王专门设立了宗教事务厅,把佛教组织及活动纳入王室的管辖。并颁布了7个有关暹罗佛教的法令,对佛教职务级别进行调整,以提高佛教僧侣的道德水平,恢复僧侣的权势和威信。请来数百名高僧,修订和编撰了泰文版的佛教经典著作《三藏经》。并大兴土木修建佛寺,当时修建的玉佛寺等,至今保存完好。
一世王时期文学可分为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三种,但后者为数不多。诗歌是此时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复兴和繁荣曼谷王朝文学,一世王召集全国僧、俗文人开会,请他们歌颂新王朝,整理佚失的文学名著。他本人也亲自动手创作,著有《抗缅疆场长歌》,同时代的诗人乃拉里写的《里拉里诺》,也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名篇。在达信大帝收集编撰的基础上,一世王派人收集整理完善了史诗《拉玛坚》。另一位重要的作家是一世王时期负责对外贸易的披耶哄,他以披耶披帕哥萨的爵号闻名,他撰写了很多诗歌,代表作是《皇冠宝石诗》,还开创了用散文体写作的先河,他撰写的历史小说《英主》,为一世王所重视。他还在一世王的授意下,翻译了我国小说《三国演义》,使其在暹罗广泛流传。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曼谷王朝简史之三:拉玛二世时期

拉玛二世依刹罗颂吞,1767年2月26日出生,1809年—1824年在位,谥号帕佛陀洛罗那帕莱,中国史书称郑佛。
从2岁移居到吞武里起到8岁,6年间,他一直在吞武里的佛寺进行启蒙教育,同时也奠定了他一生的文学基础。他从小聪明好学,深得父亲的喜爱,8岁起就被父亲带在身边出征作战。他几乎参加和目睹了昭披耶却克里指挥的大小所有战役。
达信大帝死后,其子努起王子因是与拉玛二世的姐姐大奇王妃所生,最后被拉玛一世恩赐与拉玛二世及其母亲、大奇王妃一起住在吞武里的老王宫内。在一起居住的日子里,拉玛二世与努起王子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790年,拉玛二世与奔洛公主大婚,1803年,他移驾曼谷大王宫,统率前宫。拉玛一世驾崩后,他继位的第三天,9月10日,正当他忙于父王的丧事时。一只乌鸦衔着一封匿名信,飞到王宫,投在国王的寝宫紫宸宫门前,信里写努起王子欲图政变。他把此事交与时任警察总监的儿子策陀王子(日后的拉玛三世)调查。
经过策陀王子的调查,他掌握到朝中十位大臣欲趁拉玛一世驾崩之际,扶植努起王子继承大统,并暗中调集兵力,试图密反。但不知被谁识破这个计划,并通过乌鸦告知了国王。这个人是谁,无人得知,策陀王子此后大赞乌鸦,下令全国禁止捕杀和残害乌鸦。1809年9月13日,努起王子及其6个儿子,在皇家寺院巴吐空卡拉寺被处于皇家极刑。受此案牵连的亲王与军人共计40人也于当天押赴吞武里桑烈河刑场砍头。达信大帝的后代,也只剩下年幼的欧拉尼公主和桑丽婉公主。


2025-06-14 09:30:08
广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挫败未遂政变后,一个新的难题摆在了42岁的国王面前。早在一世王时代,英国人便通过东印度公司向暹罗输送鸦片,后来法国人也加入了贩卖鸦片的行列。越来越多的暹罗人为了吸食鸦片而倾家荡产,一世王虽然发布法令,禁止吸食和买卖鸦片,但收效甚微。二世王继位后,经过调查,于1811年9月14日颁布禁令:禁止任何人吸食和买卖鸦片,违者鞭苔三顿,陆地游街示众三日,船上示众三日,妻儿财产全部查抄充公,知情不报者鞭苔60。同时还规定在查禁之前购买的鸦片,在规定时限内上缴,可免处罚。二世王这种主要针对本国公民而非外夷的禁烟,不仅没有与洋人正面冲突,发生类似清廷遭遇的鸦片战争,也取得了很好的禁烟效果。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世王还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开始与西方国家接触,并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了第一个西方国家的大使馆。1818年,葡萄牙人卡洛斯•玛诺尔•希尔维拉来到了曼谷,他受葡萄牙驻澳门总督的委托前来洽谈贸易。鉴于他不是葡萄牙国王的御使,二世王不予接见,仅按商务礼仪接待。随行人员返回了澳门,卡洛斯却深深被这片土地吸引,留了下来。
尔后,二世王念及暹罗大患缅甸,意图购买洋枪洋炮扩充军队,于是决定又召见卡洛斯。卡洛斯很激动,把带的几支手枪交给来者,转送给二世王。二世王很高兴,很快接见了他。然后谈及想购买葡萄牙的武器,卡洛斯一口应允,二世王恩赐其爵位与官邸,也就是如今的葡萄牙驻曼谷大使馆。不久,葡萄牙国王也传旨封卡洛斯为驻暹总领事。
同样1820年,原英国驻新加坡军医东印度公司代表琼•克劳富,也来到了暹罗要求与其通商。但当暹罗提出购买英国军火时,遭到了他的一口拒绝。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世王,是一个十分热爱文学和诗歌的人,他本人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和文学家,创作的《预言长诗》、《赴六坤抗击缅军诗》、《进攻缅城诗》、《卡威》、《猜耶策》等广为流传。在他的影响下,当时的暹罗诗歌之风大盛,出了一位大诗人蒲。
蒲于1786年6月26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离异后,他随母亲改嫁。幼年的他,曾在白漆巴寺(后拉玛四世改名为希素哒叨寺)念书,十分喜爱诗歌。后母亲与继父发生纠风后,母亲带着少年蒲进入后宫。母亲做了棕闺公主的奶妈,他也做了后宫的杂役。很快他就以诗歌出名,当时还为太子的勒腊王子就想笼络他,但可惜的是1807年,21岁的蒲因与后宫宫女詹私通,而被处罚,最后驱逐宫外。
两人后投奔巴同翁王子门下,生活一段时间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和离异。蒲于1813年又重返曼谷。当二世王得知蒲的归来,即召入宫,让他做了王家文牍,成为了自己的幕僚,并经常和他探讨诗歌。
蒲的诗歌打破了暹罗旧时代体裁的束缚,开创了一代新风,被称为“格伦”(格伦韵律诗)之父。20世纪80年代,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十大诗人之一。
二世王十分推崇这种新体韵律诗,还破例的赐封他爵位,封号“顺通沃汗”(一译:顺吞欧含),即文采夺人之意,后人也因此称他为“顺通蒲”(一译:顺吞蒲)。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二世王不光自己欣赏学习,还让王子们向顺通蒲学习。三王子她博却不以为然,他自幼师从莫里罗寺院的坤法师修习泰文,自视颇高,也是二世王38位王子中,才华较出众的一个。自从粉碎努起王子政变案之后,更是声望大增,远超太子蒙固。
一次,二世王让策陀王子当场做诗《桑通》,策陀吟道:“有必要树立此念,让玉儿祈望呈现。”二世王听后,询问顺通蒲意见。顺通蒲答及,诗中玉儿祈望为何,表达不明,建议改为“有必要树立此念,让玉儿早获芳颜”。二世王,大赞改的好,赐宝石戒指一枚,并叮嘱策陀王子好好向顺通蒲学习。策陀王子心虽不悦,但不敢言于表。
回宫后,他又写一段诗句,其中有“清涓细流我见之,莲叶影斜游去还。”写完后,他拿去请顺通蒲指正,顺通蒲未做任何修改。策陀王子暗暗高兴,尔后面奏二世王以期赞赏。不料,顺通蒲又言“我见之”的“之”表意不清,应改为“清涓细流伴鱼影,尾尾娇游戏莲蓬。”策陀王子顿时面红耳赤,认为顺通蒲有意戏弄自己,为以后驱逐顺通蒲削爵为民留下了伏笔。
顺通蒲虽然极受二世王宠幸,但也因醉酒豪饮大闹宫廷宴席,惹怒二世王,而被驱逐出宫。出宫后,他来到西丕府,找到好友盖和通消愁解闷。一日他们三人与另外三位朋友一起乘船出海饮酒,返航后,其他5人余兴未了,再次出海。不料遭遇风浪,盖丧生海底。顺通蒲大为悲恸,大胆想象,写下了他一生最为成功的长篇叙事诗《帕阿派玛尼》。此诗长达25500行,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达到了格伦诗歌登峰造极的地步。诗歌讲述了叻达纳王国的两个王子帕阿派玛尼和西素旺被父王驱逐出国门后的奇异经历。其中帕阿派玛尼的原型就是盖,西素旺的原型就是通,三位婆罗门就是其他三个朋友,叻达纳城就是西丕府。
西丕府的府尹听说顺通蒲在自己府内,请他到官邸,为其排练戏剧,顺通蒲就把此诗的开头排练成戏,在府尹官邸表演,几获成功。二世王听说此事,重召顺通蒲入宫,官复原职。舞蹈戏剧一向也是二世王的最爱,他的剧本经常在宫内演出,并使舞剧开始风行。现在流传的《伊瑙》剧本,据说也是二世王修订的。
蒙固王子(奔洛王后所生,后来的拉玛四世)出家后,二世王突然莫名其妙的病倒了,而且病的很蹊跷。据史记载,一开始只是头感眩晕,通体酸软,国王本人及近侍都以为只是偶染风寒。而且国王本人不许近侍去请御医,仅点了几味自己以往用过的药方,结果吃完之后不但没好,反而病情急剧加重,等御医来的时候,国王已无法说话,无法吃药了。在1824年7月21日,病后第八天,在其寝宫“紫宸宫”驾崩。
由于二世王生前没有确定王位继承人,王公贵族与大臣们分为了两派。一派以奔洛王后的弟弟披他蒙德里王爷和顺通蒲为代表,支持蒙固王子;另一派以一世王儿子,二世王弟弟阿卢诺泰王爷和该讪王爷为代表,支持策陀王子。因为策陀王子早已处理朝政,所以得到了宫中大部分人的支持,另外蒙固王子刚刚出家,匆匆还俗也于礼不符,所以最后还是策陀王子继承了王位。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曼谷王朝简史之四:拉玛三世时期

拉玛三世策陀王子,谥号帕喃格劳,1824—1851年在位,中国史书称郑福。他于1787年3月31日出生于吞武里老王宫,取名“孟昭策陀”(“孟昭”既国王之孙,当时一世王还在位),是二世王与丽妃的儿子。1803年,二世王被封为前宫总管,即副王。他也被封为“拍翁昭”,即国王之子,实际是副王之子。不久他就涉及朝政,任职警察部门。1807年,他21岁的时候按例进入大王宫玉佛寺出家,后驻守曼谷克隆区拉查细他拉寺,还俗后即被封为警察总监。
他侦破努起王子谋反案后,1813年他被二世王封为“如耳目一样的摄政王”,并统管港务、王室资产、大理院、警务等。早在二世王时代,他就日理万机,无暇于诗歌文学戏剧,特别是顺通蒲,使他更加厌烦这些。即位他便宣布自己更注重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佛教(佛教的传播推动了暹罗教育事业的发展)。顺通蒲后被他削爵为民,赶出了王宫。虽然如此,他自己也还是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如《大海的宣言》、《黑公主教妹》、《孟人败北》、《大城王朝演义》等。1836年,他还下令将重要的文学作品刻在卧佛寺的一面墙上,并将佛教经典、星相卜文和传统医学刻在另一面墙上,保留了大量的文化精华。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世王也立志要消灭吸食鸦片,当时,鸦片贸易落入了华人手中,特别是被称为“红旗军”的华人地下黑帮。他们是在三世王继位不久后出现的,他们从英国人那里购买产自印度的鸦片,然后在暹罗卖出。因鸦片的暴利,常常导致“红旗军”内讧,经常发生械斗,影响当地治安,也使得暹罗朝廷要坚决对其清剿。在清剿过程中,双方展开了大规模激战,“红旗军”一方被击毙三百余人。


2025-06-14 09:24:08
广告
  • yhywj050205
  • 泰活跃
    10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三世王继续推荐对外开放的政策,不仅继续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外贸关系,多次派遣御使前往北京,还积极推进与西方列国的交流。他本人还有一艘商船,早在继位之前,就在海外贸易中赚了很多钱,二世王一度戏称他是商人。他比王族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海外贸易的意义,这也许正是他积极打开国门的原因之一。
1824年,第一次英缅战争爆发,暹罗一向把缅甸视为仅次于中国的大帝国,英国向缅甸的宣战,给暹罗上下带来极大的影响。1825年,英国官员亨利•伯尼上尉领命来到曼谷,请求暹罗与英国结盟,提供运输后勤以及大象、战马等交通工具协助英国。谈判进行的很顺利。1826年3月29日,伯尼将合约草本提交暹罗,6月20日,双方就签订了正式的《暹英条约》(即《伯尼条约》)。条约规定,两国相互和平友好,互不干扰国界领土;除非允许,拒绝租借土地或建立商馆,;禁止鸦片输入暹罗,英国商船停靠曼谷须交纳关税等;暹罗也允许英国商人经商更多的自由。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 476回复贴,共12页
  • ,跳到 页  
<<返回泰剧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