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77,571贴子:3,361,919
  • 17回复贴,共1

郭世佑:走近真实与《走向共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简介】郭世佑,著名历史学者,现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本文节选自作者近著《历史的误读》(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3月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19 03:02回复
     一、应当感谢《走向共和》的编导
      近一月来,电视剧《走向共和》从潇湘故园走红全国,杭城内外的师友与媒体纷纷来电,电子邮件也像雪片一样不断飞来,索取观感者有之,询问史实者亦有之,还有的传来评论文章,嘱我再评。
      遗憾的是,对于历史剧,特别是长篇电视剧,平时我就很少看。因为无论电视剧编得怎么真,也不可能都真,作为史学研究者,一旦发现不真,职业的警觉性就容易冲淡文艺欣赏与娱乐的趣味性,就很难投入,所以尽量不看;加上教职在身,精力有限,我常对20集以上的电视剧望而生畏,遑论59集之长。既然没看,就无法对电视剧本身作出比较系统的评论,只能根据我所认定的可靠史料,对某些颇有争议的提问给予回答。
      综合有关信息之后,我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感受,一是电视剧《走向共和》的编导与演员把史学界至今尚存争议的近世人物与事件义无反顾地搬上银幕,我很敬佩他们的勇气,还有胆识,至少他们比我这样瞻前顾后的职业性史学研究者要勇敢得多;二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帮我们就我国广大民众之于晚清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与史学创新的承受能力做了一次最广泛、最有效的民意调查,我们应当感谢他们。可以预计,广大民众对近世历史的了解与思考不会随着电视剧《走向共和》的谢幕而嘎然终止,他们对史学创新成果的兴趣与敏锐也将由此递增。
      至于受众群体中出现的诸多分歧,既需要电视剧的编导们予以重视,也值得史学研究者三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9 03:03
    回复
      要想把某些创新性的史学成果的学术价值及时向社会大众普及,转换成社会价值,如今看来还颇有难度。由于封闭式的学术传统所致,许多严肃的学者一般不写通俗性的读物,史学作品都只写给同行专家看,与自我欣赏差不多,否则就容易被同行看轻,要改变这个传统还不太容易。再说,如今学者们的自由空间并不太多,风靡全国的工科管理模式比亚当·斯密捕捉的“看不见的手”还能干,许多单位每年都对学术研究者的严谨成果去填表打分,还有各种形式的评奖、课题申请等,而那些形俗质不俗的通俗读物要么不能作为学术成果去记分,要么同许多在两三夜之间就能编出一本的猎奇性史书一起算,使人望而生畏。其实,既要通俗、生动,又要准确、翔实的历史书籍比拼凑宫廷“秘闻”、“逸事”和雅、俗不一的人物传记要难得多,它对作者的要求也并不比撰写一般性的史学论著的要求低。
        我国许多读者都喜欢读西方史家写的书,包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中国大陆一版再版,好象只是他们的写法比我们的好,文字活泼、生动,其实,并非每一个学有所成的学专家都能写出这样的佳作。它既需要扎实的史学根底,取舍自如,更需要可以飞翔的思想,还有深入浅出的文笔,是文、史、哲三者的有机结合。4年前,我应《东南学术》之约,回顾自己的学术历程时,曾经强调:“哲学的思辨与睿智,文学的灵气与优美,史学的真实与广博,这是三种不同的境界。要想达到其中的一种,都很不容易。……三个一相加大于三。”(参见郭世佑:《过渡中的驻足——我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东南学术》1999年第5期)如果能做到三者兼顾,打动读者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我也曾异想天开地打算邀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写一部通俗的中国近代史,却犹豫至今;中华书局某编辑曾约我写一本具有自己风格的《梁启超传》,至今也没动笔。究其原因,一是怕写不好,二是担心投入太多,还不能作为研究成果去填表,不值得,就是没怎么去为读者考虑,想来也惭愧。《走向共和》的编导倒是借助于现代传媒的神力,以他们的学识与风格做了普及历史知识的工作,这至少是值得庆幸的。我们固然应该坚守历史学的严谨,但不等于我们有资格去剥夺别人在娱乐中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权利。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9 03:05
      回复
        在革命史观的规范下,人们重革命、轻建设,重视人民阶级的暴力斗争、忽略或贬低晚清统治者的改革。对于暴力斗争,不管时间、地点、条件,革命的时间越长越好,手段越激烈越好,对外越主张打就越爱国,如果“妥协”求和,那就不行,就是卖国主义,强调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实,“妥协”是一个中性词,不是贬义词,“妥协”是任何一个政治家必备的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如果该妥协时不妥协,就像该斗争时不斗争一样,都很糟糕。
          受革命史观的制约,许多读者容易接受和保持战争年代非此即彼式的思维定势,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区分历史人物的影响还很大。虽然许多人已经知道“好人”、“坏人”之类分法很糟糕,但真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
          在我国,无论是读者,还是学术界,对论点的兴趣明显多于对论据的兴趣,连许多基本的事实都没弄清楚,就随便下结论,轻事实判断,重定性分析与价值判断,这种现象值得克服。人们还喜欢对历史人物搞盖棺定论,追求简单化的褒或贬,容易流于空谈,或者轻信某些人云亦云却似是而非的所谓定论。一旦有人试图从史实出发,就某些所谓盖棺定论做出新的探索,就惊呼有人“翻案”,不得了,非围攻不可。
          君不见,当年李时岳先生在率先重新评价李鸿章与洋务运动时,就遭到过围攻式的批评,有的甚至还提出,在洋务运动研究领域也有“精神污染”,这个“污染”之源就是李时岳。及至1990年代中期,在李时岳逝世前后,还有人不想放过他。这就有点像巴金所说的,有的人自己不独立思考,还不允许别人独立思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19 03:06
        回复
          有准备去看来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6-19 07:55
          收起回复
            觉得《走向共和》有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嫌疑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4-06-19 08:33
            收起回复
              我觉得【走向共和】只是前半部拍得好!后面部分有拔高孙的感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6-19 09:42
              收起回复
                我看了不下10!次,尤其是前面李鸿章部分,每个演员都演的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5-09-22 19:59
                回复
                  过去反对传统,是追求不破不立,重建华夏;现在回归传统,是因为现今继承的主要遗产仍是中华帝国中央集权传统。说明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已经从反对旧传统转移到继承中国中央集权传统上,现在的转变也就是一切过去史都是现代史的表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5-10-07 12:35
                  回复
                    非常好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值得一看。


                    22楼2015-11-15 23:06
                    回复


                      23楼2015-11-25 09: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