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吧 关注:18,639贴子:98,322

【转贴】春秋战国130余个国家的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镇楼图。。。


IP属地:北京1楼2014-04-08 14:42回复
    邓国
    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
    绞国
    古绞国之都。在今湖北郧县西。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唐国
    周成王在位时把唐国所在的地(今天的河南省方城县)封给他的弟弟叔虞,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灭掉,...古代还有一个姬姓的唐国,在今天的湖北随县西北的唐北镇,春秋时被楚国所吞并
    刘国
    周代刘国之都。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刘为姬姓国,周初成王封王季子于刘邑。或说此刘国为春秋初期周王 取郑地而后所封
    灭于???
    黄国
    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厉(随)国
    西周时封的姬姓诸侯国(在今天湖北省随县),春秋时期改为随国,战国末灭于楚。
    蓼国
    皋陶后代受封的古蓼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县东有蓼城冈。周襄王三十年(前622),楚公子燮灭蓼
    鄀国
    允姓国有鄀国,在湖北钟祥北面汉水边,春秋时迁到河南淅川南边内乡县境,称为下 鄀。是秦楚界上的小国,
    曾被秦攻取鄀国都城商密,迁徙后灭于楚,以国为氏的为鄀氏。
    肥国
    姬姓的白狄鲜虞建立,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灭于晋。
    鼓国
    姬姓的白狄鲜虞建立,后灭于晋。
    中山国
    姬姓的白狄鲜虞建立,先灭于晋,复国后灭于赵。
    鄟国
    非常弱小(资料缺)
    疆域:包括郯城司家乡沭河以东部分和临沭石门乡部分以及东海温泉镇部分村庄,后亡于鲁国。
    祝其国(资料缺)
    疆域:赣榆部分和东海、新浦部分村镇。三、莒国,莒南、临沭、赣榆部分,莒县、沂水大部分村镇。
    姒国(资料缺)
    蓐国(资料缺)
    还有说楚穆王四年灭英、六二国,着英国是什么,这六国又是什么??
    另外还有佟国、泉国、过国
    也只是一笔走过,根本没找到详细点的资料。
    耿国
    商代末年有耿国,在今天的陕西省龙门县南,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于耿,又为诸侯国,春秋时又被晋国灭
    苏国
    前身为夏时建立的温国,商汤灭之,而后同宗有苏氏居其地,商末,有苏氏助周伐商,因受赐家乡十二邑建苏国,都城温,
    396年后的春秋末期,苏国被狄族所灭,末代君苏明自尽,族人逃往卫国。
    冀国
    周代属国,相传唐尧的后代,在西周时有被封在冀国,春秋战国时期,冀国在今山西河津市
    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后来,冀国被虞国所灭。
    诸国
    早在夏代.诸城市境内就建立了诸国.初为姒姓国,到春秋时改为彭姓统治.其统治区域在诸城,安丘一带。
    共国
    西周时,有人被封到共,建立共国,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
    井国
    周代受封诸侯国井国在山东安丘,据《广韵》,井是姜姓之国。其他不明。
    缙国
    西周封给晋国之后,缙云氏的一支迁到鲁西,今山东济宁县西南有缙云山,一名晋阴山,缙云氏于此建立鄑国(山东昌邑西北),春秋初被鲁所灭
    杨国
    由伯侨所建立的杨国,当时的位置,在今山西省洪桐县的东南,因此杨姓的发源地,应该是在山西。后来,到了春秋时代,杨国灭于晋。
    邘国
    周武王次子邘叔,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建立邘国。春秋时灭于郑国。
    皖国
    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其他不详。
    郧国
    郧国之都。在今湖北安陆县境。郧为嬴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邿国
    邿国是位于今微山县一带的小国,受鲁国控制。公元前五六〇年,邿国发生内乱,鲁国乘机吞并之。
    须句国
    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国人称为须句氏,后邾国并吞须句国,但不久又复国, 后成为鲁国附庸。


    IP属地:北京10楼2014-04-08 15:12
    收起回复
      郜国
      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吞没
      弦国
      春秋时黄国也,亦弦国之地。鲁僖公五年,楚人灭弦。
      郕国
      郕国在周成王东征之后被封在山东宁阳一带,位伯爵。
      畿外郕国夹在齐、鲁两个大国之间,逐渐沦为附庸。公元前8世纪前后,在鲁国控制之下;公元前686年为齐襄公淫威所摄降齐;公元前616年,郕国国君去世,太子奔鲁,在鲁国的帮助之下得以即位,于是郕国再度成为鲁国附庸;春秋后期,郕君沦为鲁大夫,之后郕成为孟孙氏采邑,郕君受制于孟孙氏;公元前408年,齐国再度攻陷郕,郕君失国
      梁国
      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陜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梁国亡于秦国
      关于梁国的故事
      种瓜得瓜
      春秋时期,楚国和梁国是邻国,在边境上,都设立了边防哨所保卫国土。
      边境一带的土地适宜种瓜,军队无战事,都在各自的营房旁边种了许多瓜。梁国士兵勤劳,及时浇水、施肥,瓜藤粗壮,瓜结得又多又大。楚国士兵懒惰,不浇水不施肥,瓜藤细瘦,瓜结得又少又小。楚国的士兵越看越妒嫉,晚上就偷偷溜过国境线,把梁国的瓜藤扭断。没几天,梁国士兵发现自己瓜田不少瓜藤枯萎了,瓜也僵了。他们知道是楚国士兵干的。 梁国士兵火了,纷纷要求夜里去把楚国的瓜田摧毁。梁国边境县的县令知道后,说:“你们应该夜晚派人过去,偷偷去浇水施肥,并且还不要让楚国人知道”。  梁国士兵不解,县令哈哈一笑说:“按我的方法去做好了”。没过多久,楚国的瓜田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士兵觉得很奇怪。通过放暗哨埋伏,他们发现是梁国士兵在帮助他们。楚国士兵很难为情,以后再也不到梁国瓜田里捣乱了。 事情同样传到楚国边境县令的耳朵里,他很高兴,就把这事奏给了楚王。楚王派人带许多礼物到梁国道歉,梁王也派人带着礼物回赠楚国。梁以德服人,使梁楚两国从此交好了。
      向国
      古代在今山东省莒县西南有一个向国,春秋初年被莒国攻灭
      凡国
      周代凡国之都。在今河南辉县西南,凡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旦之子。...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同母弟聃季(委载)。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楚灭之。
      谷国
      春秋时,诸侯伯绥受封于谷(今湖北谷城),后谷国为楚国所灭
      赖国
      周朝初期,武王封炎帝的后代于赖(今湖北随县),建立赖国。春秋时,赖国被楚国所灭,
      牟国
      周时子国,牟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附属国,春秋末期亡。
      柏国
      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也叫柏子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
      春秋时柏国为楚所灭。
      颛臾国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太后裔建颛臾国(附庸于鲁国),
      焦国
      首都在今河南陕县南。焦为姬姓国,始封君或以为周康王之子文,或以为召公奭之子盛。春秋时期灭于晋。
      茅国
      西周时期,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茅叔受封于茅(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建立茅国,后来茅国为邹国攻灭,
      滑国
      西周初年,滑国封地在今偃师与巩义鲁庄一带,都城位于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后被秦所灭
      巢国
      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今安徽境内)。在夏、商、周三代,巢国世代为诸侯国,春秋时期,楚国灭掉巢国,
      雍国
      周文王的儿子被封于雍(今河南省沁阳),建立雍国,为伯爵,世人称之为雍伯,其后世子孙以封国名
      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吞并。
      顿国
      顿国,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周王朝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位子爵。
      从西周、春秋时期起,古顿国就在周口市今商水、项城一带建都。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顿国作为国卑势弱的小国,夹在逐鹿中原的大国诸侯之间,对大国或依或违,时即时离,摇摆不定,惶惶不可终日。顿国本依附于陈国,后来惧楚国之强,背陈而转向楚国。陈国于是大兵压境,遂使顿子失国,顿子逃奔到楚国求援并在楚国避难。具体何年陈国逐顿,史料语焉不详,估计应在公元前637年或稍前。公元前637年秋,因为陈国在归顺楚国的同时又暗中勾结宋国,楚王遂接受顿子的求援,派大将成得臣率兵攻打陈国。楚军在占领了焦、夷两地后,并在顿地修筑新城后回国。《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把陈国包围,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顿子复国,前496年,楚灭顿。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4-08 15:13
      收起回复
        补充
        夏商时期谢国比较弱小,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境内)。
        2西周末期,申伯被改封为谢,以加强西周对南方的统治。任姓灭谢国后,国人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大部分外逃,但都以国为姓,即谢氏


        IP属地:北京13楼2014-04-08 15:14
        回复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小邾国就是当时名噪一时的诸侯国,但仅在《春秋》、《左传》之类的古籍中略有记载。因为没有实物的出现,它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历史悬案存在于后世的争论之中。
            就在史学界和考古界还在为小邾国的历史存在而争论不休的时候,2002年,枣庄山亭区东江村出土的103件文物,却为我们拨去历史尘埃,揭开了小邾国神秘的面纱……
          古墓葬群惊现东江村
            在枣庄市博物馆西展厅,记者看到了各种形制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103件文物。枣庄市博物馆馆长李光雨说,它们绝大部分是国家一级文物,风格各异但又同为一个整体,是神秘的小邾国遗存下来的珍贵实物史料,也是使枣庄市博物馆名声远播的镇馆之宝。它们是怎样重回人间的呢?李馆长为记者娓娓道来。
            2002年6月3日,枣庄市文管会接到一个急促的电话:“你们快来!山亭区东江村村民挖土时发现了古墓,墓里的文物已经被盗墓的偷了!”电话是当时的山亭区文化站站长甘志友打过来的。古墓?被盗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文管会立刻指示枣庄市博物馆的专家赶赴现场,对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
            古墓位于东江村西的一个高高的夯土台下,当枣庄市博物馆李光雨馆长和同事们赶到的时候,三座古墓已经被挖开了,两座空空如也,另一座最大的古墓里只剩下一些陶罐残片。第二天,他们再次来到东江村,在墓葬附近进行保护性发掘。专家们在被盗的墓坑周围小心探测的结果显示——紧挨着被盗墓,还排列着三个墓葬。惊喜交加中,专家们打开了其中的一个墓,里面被移动的棺、椁和棺底的朱砂都显示,墓地曾经被盗过。随着发掘的深入,出土随葬品103件,其中青铜器随葬品达40多件。一椭圆形的青铜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在已知的文物里,还从没发现有这种形状的瓶子。它的主人是谁呢?它出自哪个朝代?它能带来哪些信息呢?
            古墓群的发现,给枣庄市文物工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枣庄市博物馆馆长李光雨告诉记者,正当他们准备把发掘出的文物运回枣庄市博物馆的时候,遭到了东江村村民的阻拦。为了确保国家文物安全,文物部门及时与市政府和公安部门取得了联系,在警车的护送下,文物被全部运到了枣庄市博物馆。
          铭文揭开了历史画卷
            出土文物运送到博物馆,表面的土层被小心翼翼地清除后,青铜鬲和青铜瓶上露出了铭文篆刻字,李馆长惊呆了!青铜鬲上刻着“邾友父媵其子作曹宝鬲,其眉寿永宝用”,青铜瓶上刻着“父君友父作其命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李馆长立刻断定,这个墓葬就是史料上曾提到、但没有确证的春秋时期小邾国的贵族墓地,而且这个墓地很有可能和小邾国开国君王密切相关!
            青铜器的铭文拓片送到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先生那里,王老先生也是惊喜万分。王恩田是知名古国研究专家,11月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王献唐先生的《邾分三国考》一书记载:邾国自周宣王以来,陆续分为三个国家,一为邾国,二为小邾国,再就是夷父颜之弟叔术所建立的滥国。邾国故城在今天的邹城市驿山之阳,滥国在今天的滕州市东南约60公里的羊庄镇土城村;而小邾国都城的地理位置在历史文献上久存争议。东江春秋古墓群的发掘,一个是解决了小邾国的地理位置问题,另外,出土的这批青铜器大都有铭文,对研究小邾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东江村小邾国贵族墓地共出土青铜器63件,其中带铭文的24件。这些铭文涉及到诸多人和国名,如鲁、秦、毕、昆、宋和胙国,为同时期铜器中所少见。从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得知,其中一座墓葬为小邾国开国之君邾友父陵墓。邾友父即颜友,既是小邾国第一位国君,又是世界颜氏宗亲的始祖,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在他12岁时,其父邾武公为了加强统治,在有生之年让友父得到锻炼,便于这一年把倪邑分封给了他。因为倪国是从邾国分出,为了和邾国相区别,人们便称之为“小邾国”。邾友父的后人也自称“邾人”。对邾友父一些活动,出土的青铜器“邾友父鬲”、“命父瓶”等的制造和铭文作了证实。邾友父死后,按照周礼,长子邾庆继承父业做了小邾国的国君。
          遗珍为颜姓溯宗求源
            春秋早期小邾国贵族墓地的发掘,破译了历史之谜,展示了枣庄灿烂的古代文化,同时为颜姓的溯宗求源取得了实质证据。小邾国贵族墓地发掘后,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的广泛关注,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颜姓人士也纷纷前来枣庄认祖。
            2004年10月中旬,枣庄市博物馆和枣庄市山亭区文化局举办了“小邾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顾问颜景琴说,“发掘于2002年的春秋早期小邾国贵族墓地,为中国姓氏中的颜姓源于小邾国一说盖棺论定。大量考古发掘实物证明了这一点”。这一结论得到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39位与会专家的认同。
            颜景琴教授介绍说,邾友父被封后,对公爵曹姓邾国来说已是另一支派,其后裔不得继续以曹为姓。小邾国是周代颜姓的封国,因此颜姓是小邾国的国姓。
            邾友父封国之后,根据当时的惯例,以其父邾武公夷父的字“颜”为氏,小邾国遂为颜姓国,颜氏族谱中称友为“颜友”,同时,颜友被尊崇为颜氏姓氏中的始祖,这便是颜氏的渊源。世界颜氏宗亲保留下来的所有族谱中,全都把颜友列为始祖,充分说明世界颜氏宗亲皆是小邾国邾友父的后人。此次小邾国第一任国君墓地的发现以及青铜器铭文,验证了颜姓源于小邾国的论断,为颜姓的溯宗求源取得了实质性证据。
          ◆   专家观点
          遗珍价值高
            我省著名古国研究专家、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王恩田认为,小邾国遗珍形制丰富,特别是63件青铜器保存完好,分为鼎、鬲、壶、簋、盘、舟、椟、剑、镞等各种形式,铸造工艺精湛,令人惊叹。其中“邾君庆壶”器形高大厚重,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典型器物。自铭“命父瓶”,通体素面,有盖,盖器均为双贯耳,盖器同铭,造型奇特,呈鸟卵形,地方特点鲜明。而椟与提链盒则一方一圆,设计精巧,造型别致,工艺精美,小巧玲珑,是难得的艺术精品,极为珍贵。
            这些珍贵的文物,其价值首先在于解决了在历史文献上久存争议的小邾国的地理位置问题;另外,出土的青铜器大都有铭文,这些铭文涉及到诸多人和国名,如鲁、秦、毕、昆、灵父、宋和胙国,为同时期铜器中所少见,对研究小邾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03件文物,为我们揭开了小邾国的神秘面纱,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读,有待我们的考古学者进一步探究。


          IP属地:北京14楼2014-04-08 15:15
          收起回复
            六国,故地在今安徽省六安县一带,音lù。古六国传为皋陶之后所封之地。
            叶公,即沈诸梁,字子高,因受封于叶邑而名“叶公”。“叶”,故地在今河南省叶县南。音shè。
            禹王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封其支子于莘(今陕西合阳东南)建立莘国。居其地者,遂以地名取姓为莘氏,后因莘辛音相近,遂去草头为辛姓。
            古代箕国是商王朝在东北地区西部的一个小封国,西周初年箕国隶属燕国。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大臣箕子不愿在周朝为官,东逃至箕国。武王就把箕国和孤竹国“周代以之封于箕子”①《隋书》卷67,“裴矩传”,故史书有“箕子之明夷”之记载②《周易》,“明夷”。明夷即目夷,也即墨台、墨胎之同音异字,为孤竹之姓氏。但箕子不久又东迁辽东,箕国复为燕国管辖。
            春秋时期山戎强大起来,南下逼退燕国,箕国转属山戎。齐桓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南侵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北伐山戎,箕国也遭重创。后来箕国重归燕国统辖,并逐渐不再见于史册。


            IP属地:北京15楼2014-04-08 15:18
            收起回复
                萧 周代萧国之都。在今安徽萧县西北。萧为子姓国,始封君为萧叔大心(或说为宋戴公子乐氏的后裔)。为宋的附庸。
                耿 周代耿周之都。在今山西河津县东南。耿这姬姓国。
                郜 周代郜国之都。在今山东城武县东南。郜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
                凡 周代凡国之都。在今河南辉县西南,凡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旦之子。
                胙 周代胙国之都。在今河南延津县境。胙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之子。
                沈 周代沈国之都。在今安徽临泉县西。沈这姬姓国,或以为周公之后。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蔡灭沈。地归于楚。
                郳周代 郳国之都。在今山东滕州市东。郳为曹姓国,始封君名友,为邾文公之子,故郳亦称小邾。战国时期为楚所灭。
                邗 周代邗国之都。在今扬州市北郊蜀冈之上。
                蒋 周代蒋国之都。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北。蒋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之子。
                聃 周代聃国之都。在今湖北钟祥县西北。 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同母弟聃季(委载)。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楚灭。后地归于楚。
                祭 周代祭国之都。在今河南郑州东北。祭为姬姓国,始受封者为周公旦之子。或说其原于西部(即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畿内,且东迁至此。
                贾 周代贾国之都。在今山西襄汾县西。贾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唐叔虞少子公明,周康王时受封于此。春秋时期灭于晋。
                樊 或称阳樊。周代樊国之都。在今河南沁阳县境。樊为姬姓国,周太王子虞仲支孙仲山甫为周宣王卿,食采于樊。阳樊即樊。
                郕 一作成。周代郕国之都。在今山东宁阳县北。郕为姬姓国,始封君叔武为周文王之子。
              成即郕
                戴 一作载。周代戴国之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或说戴君为微子启的后裔,戴为子姓国,亦有说为姬姓国。后灭于宋。载即“戴”。
                郇 亦作荀。周代郇国之都。在今山西临晋县东北。郇为姬姓国,始封君荀叔为周文王之子。荀为郇。
                阳 周代阳国之都。在今山东沂南县境。阳为姬姓国,受封者为燕(今北京房山区境)的支系,原居今河南唐县境。
                焦 周代焦国之都。在今河南陕县南。焦为姬姓国,始封君或以为周康王之子文,或以为召公奭之子盛。春秋时期灭于晋。后地归于晋。
                雍 ① 周代雍国之都。在今河南修武县西。② 春秋战国时秦国之都。在今陕西凤翔县南。
                密 周代密国之都。在今河南密县境。密为姬姓国,始封君不详。
                杨 周代杨国之都。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杨为姬姓国,始封君或说为周宣王曾孙,或说为同宣王之子尚父,或说为周景王的后裔。春秋时期灭于晋。后地归于晋。
                虢 周代虢国之都。在今河南陕县境。其始受封者为同文王之弟虢叔,原居今陕西宝鸡县境,史称西虢。
                临易 春秋时期燕国之都。在今河北容城县境。
                楚丘 春秋时期卫国之都。在今河南滑县境。
                中牟 战国时期赵国之都。在今河南鹤壁市西。
                泾阳 战国时期秦国都。自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242年)秦灵公由雍城(今陕西凤翔南)徙居泾阳,至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再徙栎阳(今陕西临潼)。泾阳为秦都前后42年,历五君。泾阳所在,旧无确指。
                灵寿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位于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东距今灵寿县城约10公里。
                吴 春秋吴国都。太伯奔吴时,在今苏州市郊择地为都。寿梦时吴有再次徙都于吴。
                山阴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会稽郡,在越国故都大越城建于山阴县。
                会稽 会稽原是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所置。
                埤中 古地名,《水经•渐江水注》记载:“允常卒,句践称王,都于会稽,《吴越春秋》所谓越王都埤中,地诸暨北界”。
                嶕岘 传说为越国第一位君王无余都。
                琅邪 战国时期越国之都。在今山东省胶南县琅邪台西北。
                曲阜 先秦时期鲁国国都。
                临淄 战国齐都。
                郢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
                陈 ① 周代陈国之都。② 战国末年楚国之都。
                钜阳 战国时期楚国之都。钜阳所地,旧无确指。顾观光《七国地理考》卷三以为在汉之汝南郡细阳县,即今安徽阜阳县北;亦有可能在汉之江夏郡西阳县,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南。
                寿春 战国时期楚国都城。在今安徽寿县南。
                成阳 或作城阳。战国时期楚国都城。在今河南信阳市境。城阳即“成阳”。
                蓟 先秦燕都。
                武阳 战国时期燕之下都。位于今河北易县东南2.5公里,介于北易水(亦称濡水)和中易水之间。因中易水自武夫关以东又称武水,故称武阳。
                襄平 战国燕都。
                邯郸 战国时赵国国都。
                大梁 战国时魏国国都。在今开封市,称大梁。
                野王 卫国国都。
                彭城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国都。位于今江苏徐州市。
                屯留 周代晋国之都。位于今山西屯留县南。
                番禺 春秋战国时番禺国都。
                端氏 晋国都。在今山西沁水县西。
                阆中 巴国最后一都。
                晋阳 春秋战国时期赵都。
                信都 即信宫、檀台。战国时赵国的陪都。位于邯郸北部,今河北永年境内。
                檀台 即信都或信宫。
                成都 古蜀国之都。在今四川成都市区。
                栎阳 战国时秦国之都。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武屯乡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


              IP属地:北京19楼2014-04-08 15:26
              回复
                “灵寿 战国时期中山国都。位于今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东距今灵寿县城约10公里。”
                我去过“中山国”其国都仍在“灵寿县”境内,“河北平山县三汲乡”是
                中山王尚“错”的墓地


                IP属地:北京20楼2014-04-08 15:26
                回复
                  楼主不就是吧主嘛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4-04-08 15:36
                  回复
                    130余国家?周天子有那么多亲戚和功成啊,这就注定了周室日后的悲惨结局啊


                    22楼2014-04-26 17:00
                    收起回复
                      楼主好强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05-01 10:19
                      回复


                        24楼2014-05-22 12:34
                        回复
                          怎么不排版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4-05-23 14:19
                          回复
                            涨姿态!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05-24 0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