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03日漏签0天
寿张集吧 关注:759贴子:3,470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寿张集吧
>0< 加载中...

-------------------------寿张集镇----------------------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寿张集乡位于梁山县城西北2公里处,是老寿张集县衙驻地,是水浒传中李逵大闹寿张县衙的发祥地,是古运河岸边有名的老商业重镇之一。它西临黄河,东傍京杭运河,距京九铁路梁山站6公里。全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万亩,辖38个行政村,总人1513.4万人。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寿张集乡寿张集乡东靠京杭运河,西临黄河,距京九铁路梁山火车站6公里,位于梁山县城西北2公里处。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辖48个自然村,34个村民委员会,有9396户,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2007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亿,比去年增长26%;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51%;工业用电量8345376KWH,比2003年增长606%;社会固定资产完成2.6亿元,增长2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8万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收入4516元。乡村街道硬化率达到95%以上,全乡有23个村已通上自来水,其他11个村正在积极筹备。该乡先后被市委、县委授予“创安先进乡镇”、“民营经济工作二等奖”、“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寿张集乡寿张集乡历史悠久。乡驻地寿张集村建于元代,《水浒传》中李逵大闹寿张县衙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地,是古运河岸边有名的古集镇之一。以寿张集商贸城为中心的三大农村集贸市场全面繁荣,古运河岸边的老集镇寿张集已恢复昔日风采,并逐步发展成为梁山西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物质交流中心。220国道穿越该乡东部,新拓宽改造的省道蒙馆路贯穿全乡南北,村村通工程使三纵三横的公路网已经形成。容纳2万农民经商的酒曲、木器、板皮、五金冲压等四大传统产业专业市场开发初具规模。网络化的公路交通,规范化的发展场所,专业化的交易市场,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该镇抓住一批特色经济专业村,靠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来拉动全乡多业发展,做好“一村一品、一乡多业”的文章。同时鼓励群众联合办厂,相互提供资金支持,来克服小型企业贷款难,流动资金不足的客观约束。新上塑料颗粒厂36个,新上板皮厂20个,新上制曲厂10个。主要抓了一是酒曲行业产业链的拉长,由传统制曲向制酒、生物饲料、生物有机肥等多方面扩展。徐坊大曲有限公司与3家有实力的酒厂联合开发生产的粮食酒逐步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又与山大微生物研究所联合新上生物饲料添加剂项目,该企业2003年底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梁山好汉酒业有限公司”项目,产品“第一把交椅”酒已推向市场。
该镇依托结构调整抓发展,重点抓好谈成的集大棚示范基地、养殖、加工及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浒绿色庄园”项目。这个项目的餐饮业能交纳税收,蔬菜大棚、养殖、加工能给当地老百姓提供示范、技术培训以及带动群众种植大棚蔬菜,属于生态、绿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大棚示范基地已经完工,餐饮区正在建设阶段,还注重招引食用菌种植与加工、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奶牛养殖等方面的龙头企业。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行政区划
道沟村、寿张集村、徐楼村、唐坊村、义和庄村、戚楼村、殷庄村、倪王庄村、张东溪村、西孙庄村、安楼村、李集村、井桥村、李文斗村、四合兴村、陶庙村、徐坊村、郭楼村、孙佃言村、肖庄村、邵楼村、贾庄村、李楼村、杨楼村、穆桥村、景庄村、程垓村、蒋集村、东孙庄村、崔杨庄村、玉皇庙村、林王庄村、宋铺村、周堤口村、宋庄村、牛垓村、东张庄村、王楼村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经济状况
寿张集乡寿张集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42.3平方公里。辖48个自然村,38个村民委员会,有9396户,3.28万人;其中女15437人,非农业人员81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
国内生产总值9.4亿元,比2006年增长7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835万元、9863万元和705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122%和192%。工业总产值4.1亿元,增长92%,,产品销售收入40586万元,增长199%,实现利税4085万元,增长16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212万元,增长31%。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87公顷,总产1.26万吨;瓜菜1220公顷,总产4万吨;棉花1408公顷,总产2746吨;种植业产值9628万元。全年造林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9.6%,林果总产1436吨;林业产值300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4282头,猪存栏2.28万头,羊存栏7.13万只,加禽存栏30.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13739万元。水产品总量517吨,渔业总产值325万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7512千瓦。农村用电量388万千瓦时。财政收入7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46元,比上年增加350元。有中学2处,小学13处,在校学生共319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6部。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产业发展
寿张集乡依托传统产业抓发展

这方面我们主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激发民间活力,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先是抓住村村通的大好时机,规划传统加工小区5个,统一架设了近11000米的高压线,统一安装了变压器。其次我们靠发现培养一批经济能人,来带动一批特色经济专业村,靠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来拉动全乡多业发展,做好“一村一品、一乡多业”的文章。同时我们鼓励群众联合办厂,相互提供资金支持,来克服小型企业贷款难,流动资金不足的客观约束。2007年新上塑料颗粒厂36个,新上板皮厂20个,新上制曲厂10个,近2000万元的投资全部在激活民间资金的基础上,靠老百姓自筹资金来完成。全乡老百姓人人想发展,个个忙挣钱,家家搞加工,户户去经商,竞相发展、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提升与联合,主要抓一是酒曲行业产业链的拉长,由传统制曲向制酒、生物饲料、生物有机肥等多方面扩展。徐坊大曲有限公司与3家有实力的酒厂联合开发生产的粮食酒逐步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又与山大微生物研究所联合新上生物饲料添加剂项目,该企业2003年底被省科技厅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该乡又建成“梁山好汉酒业有限公司”项目,产品“第一把交椅”酒已推向市场。谈成“海沃”牌生物有机肥项目,正在建设。二是家俱行业的联合。三友家俱、山岭家俱分别与上海月星家俱广场、济南东方家园商场联合,按他们的设计,借用他们的投资,给他们生产包销产品,解决了资金和销售问题,扩大了生产规模。

寿张集乡依托结构调整抓发展

农业乡镇的发展要考虑农业的资源优势,农业乡镇所办的项目既要考虑对财政的贡献,又要考虑与老百姓的受益相结合。该乡注重依托结构调整抓招商抓发展。重点抓好谈成的集大棚示范基地、养殖、加工及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浒绿色庄园”项目。这个项目的餐饮业能交纳税收,蔬菜大棚、养殖、加工能给当地老百姓提供示范、技术培训以及带动群众种植大棚蔬菜,属于生态、绿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大棚示范基地、餐饮区正在建设阶段,年底第一期工程可望完成。同时我们还注重招引食用菌种植与加工、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奶牛养殖等方面的龙头企业。与浙江缙云县外贸出口商鲍耀华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加工出口项目,已落实基地50亩。与河北沧州中药厂合资的国兴药材加工厂已投产,落实葛根苗培育基地20亩。两个百头奶牛场正在扩大规模。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新农村建设
寿张集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寿张集乡从实际出发,注重发现培养一批典型村,发挥典型村的模范带动作用,在全乡各行政村中,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当标兵的发展热潮。一是把这些典型村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特点,该乡把典型村分成4类,分别是:“民主管理,环境优美”典型村,以肖庄为代表;“发展富民产业,培植专业村”典型村,以徐楼村、寿张集村为代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快”典型村,以倪王庄为代表;“招商引资,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典型村,以李集村为代表。二是加强典型村的培养规划。肖庄村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对现有村庄六条街道清理、美化、绿化,村办公室重新装修,完善好民主管理场所。徐楼村重点发展壮大木业加工产业,形成树根、树身、树枝的树木整体一条龙加工,打造三友木器龙头带动,板皮、板条、木屑加工向小区聚集,使现有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新上深加工新型企业,真正形成木业加工专业村。寿张集村建好用好新硬化的路面,完善三个环形专业农贸市场,继续扩大扫帚加工规模,扩大狐狸养殖规模,发展三大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倪王庄村修通硬化街道,改善环境,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尽快完成“一池三改”,建一处省级规范化小学。李集村建好开发区,在目前引进9个项目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本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让农民增收。同时完善街道硬化,办公场所要建成集村干部议事、党员活动、老百姓文化娱乐、农民技术培训为一体的高标准新型村级活动大院。三是抓好规划的落实。发挥市县帮扶工作组的作用,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工作重点,尽快抓出成效。落实副科级干部联系点制度,联系五个典型村,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抓好典型村的引导辐射作用,组织全乡村干部参观学习先进典型,根据各自的特点明确各村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社会进步
寿张集乡寿张集乡把投资重点向教育倾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振兴该乡教育,力争用2—3年的时间跨入全县教育先进乡镇。按照“校舍标准化、设施配套化”的思路,以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为重点,加快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科学配置优化教育资源,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快速发展,2008年底力争实现实现“一二三四”的教育整体规划目标。建设一处24个班规模的标准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5300平方米,内部设施一流,使其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保留2处教学点,使其达到县级规范化学校标准。用整合后的教育资源,改建或新建3处市级规范化标准的幼儿园。采用新建或扩建的方式,建设4处高标准的完全小学,其中至少有2处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要逐步建立以学校培训为基础、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课程改革为核心、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培训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考察学习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工作,让其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要按照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及时兑现计生奖扶,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施综合治理,严肃政策,立足服务,全面完成计生工作的各项考核指标;严格执行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力争全乡计划生育工作五年内实现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确保我乡计划生育实现“创优升位”。加大对计划生育经费的调入力度,同时严格加强对计生干部的目标管理,确保计划生育良性运转。严格按照《计划生育法》,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超计划生育管理对象的打击力度。
改革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结合将启动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健全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对乡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开展农民自愿参加,由上级财政、乡财政和农民共同筹资,以大病补助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多方筹资,2008年,每村建成一处规范化卫生室。继续贯彻执行农村医改方针政策,努力构建新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开展卫生事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方针,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紧扣富民强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深化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形成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认真开展文明村(单位)、文明街、文明家庭、文明人等创建活动。综合运用宣传、教育、示范等手段,加大农村思想文化阵地、队伍建设和文明意识、科学生活方式的传播力度,通过秧歌队、舞蹈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科学意识,提高全乡的文明程度。


  • 旧时光
  • 声名远扬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标准名称 所在政区 得名时间 得名原因 经度 纬度 耕地面积 人口数 邮政编码


寿张集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元代年间 于元代建村,因寿张县故城,又为贸易场所,故名寿张集。 116.02° 35.52° 2260.00亩 2,282 272606


徐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永乐十一年间 明永乐十一年,徐氏祖由今大路口徐桥迁此建村,并建楼房五座,故名徐楼。 116.02° 35.52° 2210.00亩 1,867 272606


唐坊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王氏祖由今韩岗槐王迁此建村,并开办糖坊,故名糖坊,后演变为唐坊。 116.02° 35.52° 349.00亩 273 272606


义和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清朝道光年间 清道光年间,徐氏、张氏等由徐楼迁此建村,为求团结,故名为义和庄。 116.02° 35.52° 534.00亩 421 272606


戚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末年 明末,戚氏祖由东平城百里戚庄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村名为戚楼。 116.02° 35.52° 2473.00亩 1,812 272606


道沟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万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此处有道口沟汊,故命村名为道沟。 116.02° 35.52° 2331.00亩 1,591 272606


殷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崇祯年间 明崇祯年间,殷氏祖由寿张集迁此建村,命名为殷庄。 116.02° 35.52° 572.00亩 554 272606


倪王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王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王庄。 116.02° 35.52° 505.00亩 361 272606


张东溪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张氏祖由寿张集迁此建村,命名为张庄,后以名人张东溪为村名。 116.02° 35.52° 1424.00亩 1,539 272606


西孙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孙氏祖由今梁山镇张坊村迁此建村,命名为孙庄,后以方位,改为西孙庄。 116.02° 35.52° 1028.00亩 809 272606


安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建文年间 明建文年间,安氏祖由南京随驾来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村名为安楼。 116.02° 35.52° 339.00亩 226 272606


李集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成化年间 明成化年间,李氏祖由寿张县城东姜家岗迁此建村,并设集市,故命村名为李集。 116.02° 35.52° 1241.00亩 852 272606


井桥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井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并于村西建桥一座,故命村名为井桥。 116.02° 35.52° 874.00亩 759 272606


李文斗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李氏祖由附近李集迁此建村,以村内知名人士李文斗之姓名命为村名。 116.02° 35.52° 822.00亩 777 272606


四合兴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由陈集、谢营、周庄、田庄四村组成,村驻地在陈集,取四村组合而兴之意。 116.02° 35.52° 2220.00亩 1,845 272606


陶庙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陶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并建庙宇一座,故命村名陶庙。 116.02° 35.52° 675.00亩 446 272606


徐坊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清朝初年 清初,徐氏祖由东平章州镇迁此建村,命村名为徐坊。 115.59° 35.52° 1078.00亩 1,143 272606


郭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初年 明初,郭氏祖由汶上贾柏迁此建村,命名为郭庄,后改为郭楼。 115.59° 35.52° 2338.00亩 1,669 272606


孙佃言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孙氏祖由寿张集迁此建村,命名为孙庄,后因孙氏救危难义和庄,故改村名为孙垫言,后演变为孙佃言。 115.58° 35.51° 267.00亩 448 272606


肖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清朝光绪年间 清光绪年间,肖氏祖由邵楼迁此建村,命名为肖庄。 115.59° 35.51° 1527.00亩 1,354 272606


邵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嘉靖年间  明嘉靖年间,邵氏祖由济宁范村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村名为邵楼。 115.59° 35.51° 653.00亩 631 272606


贾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正统五年间 明正统五年,贾氏祖由山西洪洞大孔村迁此建村,命名为贾庄。 116.02° 35.52° 1680.00亩 1,207 272606


李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清朝初年 清初,李氏祖由今杨营镇李阁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村名为李楼。 116.02° 35.52° 968.00亩 649 272606


杨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初年 明初,杨氏祖由汶上张吴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村名为杨楼。 116.02° 35.52° 857.00亩 831 272606


穆桥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正德年间 明正德年间,穆氏祖由青州迁此建村,并建石桥一座,故命村名为穆桥。 116.02° 35.52° 819.00亩 671 272606


景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清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景氏祖由莱芜城西水白庄迁此建村,命名为水景庄。 116.02° 35.52° 291.00亩 231 272606


程垓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末年 明末,张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张庄,后程氏迁入,张氏渐少,故于建国初,改为程垓。 116.02° 35.52° 966.00亩 753 272606


蒋集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蒋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并设集市,故命村名为蒋集。 116.02° 35.52° 1039.00亩 703 272606


东孙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孙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孙庄,后以方位改为东孙庄。 116.02° 35.52° 945.00亩 890 272606


崔杨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初年 明初,至弘治年间,先后有牛氏、王氏、崔氏、林氏等迁此定居,并成集市。清初,统称临湖集,一九四二年,分为林王庄、崔杨庄、玉皇庙、牛垓。 116.02° 35.52° 709.00亩 330 272606


林王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初年 明初,至弘治年间,先后有牛氏、王氏、崔氏、林氏等迁此定居,并成集市。清初,统称临湖集,一九四二年,分为林王庄、崔杨庄、玉皇庙、牛垓。 116.02° 35.52° 743.00亩 446 272606


宋铺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末年 明末,宋氏祖由山西临汾迁此建村,并经营店铺,故名宋铺。 116.02° 35.52° 1271.00亩 1,018 272606


周堤口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万历年间 明万历年间,周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因处堤口附近,故命村名为周堤口。 116.02° 35.52° 1123.00亩 740 272606


王楼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末年 明末,王氏祖由青州迁此建村,并建楼房,故命村名为王楼。 116.02° 35.52° 468.00亩 428 272606


宋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清朝康熙年间 清康熙年间,宋氏祖在此建村,命名为宋庄。 116.02° 35.52° 679.00亩 493 272606


牛垓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初年 明初,至弘治年间,先后有牛氏、王氏、崔氏、林氏等迁此定居,并成集市。清初,统称临湖集,一九四二年,分为林王庄、崔杨庄、玉皇庙、牛垓。 116.02° 35.52° 486.00亩 305 272606


东张庄村 济宁市梁山县寿张集乡 明朝洪武年间 明洪武年间,张氏祖由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命名为张庄,后以方位,更名为东张庄。 116.02° 35.52° 377.00亩 216 272606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7回复贴,共1页
<<返回寿张集吧
分享到:
©2023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