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纪年考
凡我华夏儿女,皆曰为“龙之传人”、“炎黄子孙”,尊黄帝为“人文始祖”。然自秦汉之后,即便司马迁也未能弄清楚黄帝的历史纪年。司马迁《史记》云: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
自从孙中山宣布废除旧历改用西元纪年后,对于我们老祖宗的那段历史更是云里雾里。现代名流专家更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在此依据前人及今人之研究成果,选择“编录”如下,以此决断中华人文历史之黄帝纪年也。
1、黄帝迎日推策
《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
此既是黄帝迎日推策时间为该年的冬至日同时也是朔日,其日干支为己酉。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条件计算所有朔的时刻,并精确到分钟;计算所有冬至的时刻,即太阳黄经为270度时所对应的时刻,同样精确到分钟;确定冬至和朔日是同一天的日期,并且该日的干支为己酉:
公元前4375年1月22日(丙寅年戊子月己酉日);
公元前3574年1月17日(丁亥年庚子月己酉日);
公元前 2773年1月12日(戊申年壬子月己酉日)。
依据推算,颛顼晚于黄帝年代,颛顼生于约公元前2840年,公元前2773年与颛顼的年代相重合,因此黄帝迎日推策在公元前4375年和公元前3574年两者之间。
2、黄帝作《调历》
《世本》及《律历志》: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唯黄帝及殷、周、鲁并建子为正。
《后汉书》记载:黄帝造历,元起辛卯。这些文献说明,黄帝《调历》始于某年子月的朔日,其日干支为辛卯。
如果黄帝迎日推策的年代为公元前4375年,则在公元前4475年至公元前4275年之间,子月辛卯朔有两个日期:公元前4444年1月6日(丁巳年庚子月辛卯日)和公元前4377年1月15日(甲子年甲子月辛卯日);
如果黄帝迎日推策的年代为公元前3574年,则在公元前3674年至公元前3474年之间,子月辛卯朔有四个日期:公元前3633年1月9日(戊子年壬子月辛卯日)、公元前3608年12月23日(甲寅年甲子月辛卯日)、公元前3576年1月9日(乙酉年丙子月辛卯日)和公元前3483年1月1日(戊午年壬子月辛卯日)。
凡我华夏儿女,皆曰为“龙之传人”、“炎黄子孙”,尊黄帝为“人文始祖”。然自秦汉之后,即便司马迁也未能弄清楚黄帝的历史纪年。司马迁《史记》云: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
自从孙中山宣布废除旧历改用西元纪年后,对于我们老祖宗的那段历史更是云里雾里。现代名流专家更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在此依据前人及今人之研究成果,选择“编录”如下,以此决断中华人文历史之黄帝纪年也。
1、黄帝迎日推策
《史记》等史书记载:黄帝得宝鼎宛朐,问于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策,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于是黄帝迎日推策,后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
此既是黄帝迎日推策时间为该年的冬至日同时也是朔日,其日干支为己酉。
根据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条件计算所有朔的时刻,并精确到分钟;计算所有冬至的时刻,即太阳黄经为270度时所对应的时刻,同样精确到分钟;确定冬至和朔日是同一天的日期,并且该日的干支为己酉:
公元前4375年1月22日(丙寅年戊子月己酉日);
公元前3574年1月17日(丁亥年庚子月己酉日);
公元前 2773年1月12日(戊申年壬子月己酉日)。
依据推算,颛顼晚于黄帝年代,颛顼生于约公元前2840年,公元前2773年与颛顼的年代相重合,因此黄帝迎日推策在公元前4375年和公元前3574年两者之间。
2、黄帝作《调历》
《世本》及《律历志》: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隶首作算数;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唯黄帝及殷、周、鲁并建子为正。
《后汉书》记载:黄帝造历,元起辛卯。这些文献说明,黄帝《调历》始于某年子月的朔日,其日干支为辛卯。
如果黄帝迎日推策的年代为公元前4375年,则在公元前4475年至公元前4275年之间,子月辛卯朔有两个日期:公元前4444年1月6日(丁巳年庚子月辛卯日)和公元前4377年1月15日(甲子年甲子月辛卯日);
如果黄帝迎日推策的年代为公元前3574年,则在公元前3674年至公元前3474年之间,子月辛卯朔有四个日期:公元前3633年1月9日(戊子年壬子月辛卯日)、公元前3608年12月23日(甲寅年甲子月辛卯日)、公元前3576年1月9日(乙酉年丙子月辛卯日)和公元前3483年1月1日(戊午年壬子月辛卯日)。